“智能制造进园区·浙江站”走进台州,专家为汽车智造诊断开方

“智能制造进园区·浙江站”走进台州,专家为汽车智造诊断开方
2023年09月18日 14:00 中国工业报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作为浙江省传统的优势产业,提升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对于加快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的指导下,由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智能制造进园区·浙江站”和专家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联合活动走进台州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深入评估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了解短板需求,提出改造建议。

智能制造推动行业进步,赋能平台潜力可期

在恒勃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碳罐组装生产线上,两个机械臂格外显眼。从现场了解到,一个碳罐的组装从上料、焊接、装碳到封装,时间仅1分钟,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阮江平介绍,原来碳罐的组装全靠手工焊接、装配,一条生产线需要5个人才能完成,实施智能化改造后需要3人即可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智能化生产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也避免了漏焊、漏工序的风险。

​在此次调研走访的企业中,很多企业都进行了类似的智能化改造。

浙江泰鸿万立科技有限公司新生产基地已经按照自动化产线布局,计划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在生产车间智慧工厂设备绩效看板上,设备产量爬坡分析、当日每小时产量与生产节拍、设备加工情况、当班停机占比、计划产量、完成进度等等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采用先进装备和技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外,自主创新更是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内生动力。

信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周彪介绍,由于外部自动生产线投资费用高昂,而且生产线厂家对公司产品制造工艺没有深入了解,生产线方案与产品的技术要求匹配度不高,核心技术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公司组织对产品和制造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团队,投入开发工程师300余人,各类高精密加工设备、试验设备仪器投入超2亿,工艺研究投入超3千万元。借助虚拟仿真等新一代技术手段,实现工厂自动线建模分析、工艺参数优化,同时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对产品进行品质管控,形成从设计阶段至成品出厂的全程数字化研发制造。公司自主研制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周期缩短40%,线体空间缩减30%,产线稳定性提升50%,生产效率提升50%-80%,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5%-8%,产品精度提升20%以上。解决了:新能源电机铁芯冲压斜槽大回转精度工艺;新能能源电机扁线定子总成所用的漆包线激光除漆膜工艺;扁线定子总成端部多层同时扭型、切平工艺等一系列难题。

依托丰富的研发、生产经验,一些生产企业不断总结提升,将企业级工业互联网打造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为行业赋能,带动业内中小企业共同进步。

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研究院院长资小林介绍,通过八环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集成计算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可开展多学科优化、性能分析、虚拟验证等研发活动,实现异地协同并行设计;深度集成生产资源(生产执行、物料供给、产线状态、人力资源、工艺技术等),实现制造资源的高效协同和动态优化配置;打造上下游企业协同和客户之间的交互能力,实现产业链协同。同时,公司首创“滚动轴承设计系统”,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仿真分析于一体的全流程智能数字化协同设计,并赋能社会。该系统采用智能检索、智能标注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使设计时间从7-10天缩短到7分钟左右。

据资小林介绍,今年上半年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建设实现利润增长101%,同期行业平均利润下降11.4%。与2020年(项目实施前)相比,2022年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3.07%,能源利用率提升了11.75%,研发周期缩短40%,次品率降低50.53%,运营成本降低了10.38%。

难点问题仍待解决,专家入园诊断开方

在调研中,专家组也发现了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鞠恩民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鞠恩民分析,首先,一些企业从自身经营状况考虑,如企业利润较低、对市场变化的担忧等,在智能制造上的投入较少;其次,部分企业对生产经营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的认识不够;第三,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由于行业利润率较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企业在智能制造上的投入较为谨慎。

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也制约着企业智能化进程。鞠恩民解释道,目前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的系统集成商对细分行业了解不够深入,提供的通用解决方案在企业不适用,希望系统集成商深耕某一领域,熟悉企业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设备类型等,提供的解决方案要适应行业特点。另外,企业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也会改变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方式,这就涉及人员优化、机构调整等问题,也考验着企业负责人的运营管理能力。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美梅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美梅建议,对于已经完成智能化改造,到了运行阶段的企业,要推动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要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利用数据进行优化,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数据的收集分析,再用于智能化改造迭代升级。对于尚未开展智能化改造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要认识到智能化改造是企业的“一把手工程”,同时关注产业链的安全,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IT副总工程师来向文

针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实际,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IT副总工程师来向文建议:第一,零部件企业产品多,需求变化快,库存压力大,要重视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降低企业库存;第二,要推行柔性生产,推行专业的模块化设计和制造,来应对整车企业和市场多变的需求;第三,要利用工艺改进,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第四,用精益制造的理念来升级改造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受场地、规模等因素限制,多家企业在智能升级过程中考虑搬迁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黄杨成介绍,公司计划投资36亿元,打造智能、高效、绿色、环保的智慧工厂。项目已于今年2月动工,计划两年内完成整体搬迁(2025年9月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年产能100万辆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的需要。将根据产能、工艺、物料等规划,运用智能排产、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全业务链端到端链接,建设敏捷、柔性、智能的“未来工厂”。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黄静

对此,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黄静认为,有搬迁计划的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时,不能只做简单的工厂部署或IT部署,还需把企业已有的先进制造技术留存下来、清单化,让企业制造的一线人员有带入感、熟识感,通过增强企业员工的参与感,减少员工对新生产线的“恐惧感”,使其更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留住企业的核心人员和制造能力。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天都要进步,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改造、升级和提升的场景建设,积累实现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能力,为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做好准备。

调研结束后,总结企业智能制造发展亮点,诊断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的需求,专家组指出:企业要注重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改进,深化对智能制造的整体理解,从对关键工序的装备自动化改造向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大部分企业开展了局部信息化系统建设,但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信息交流不畅,整体应用效果亟待提升,建议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规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企业各级人员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和标准不统一,生产经营中依赖人工经验较多,数据驱动力不足,无法通过数据模型分析设备故障、实时监控波动异常、及时调整计划排产等,建议建立企业级的统一数据中心和数据分析模型库,以支持业务人员快速进行数据分析,为制造过程提供优化建议和决策支持。(乔文)

审核:余早早

​责编:霍悦

​编辑:胡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7 陕西华达 301517 --
  • 09-22 中集环科 301559 --
  • 09-21 浩辰软件 688657 --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7.33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69.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