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在印度进退两难 韩国三星拿走更大蛋糕

中国手机在印度进退两难 韩国三星拿走更大蛋糕
2023年09月18日 00:51 第一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作者: 王珍

  [ 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540万部、同比减少22%,市场份额15%、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 ]

  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高歌猛进”的势头已按下“暂停键”,韩国三星手机则重新在印度拿走更多市场份额。

  自印度2014年提出“Made in India”以来,中国手机企业是响应者之一。小米印度2014年10月注册成立,到2023年,中资手机品牌进入印度市场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当下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有些进退两难,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小米、OPPO、vivo等印度中资手机品牌及供应链企业。

  “它们的策略是维持现状、确保健康经营,对再投入持审慎态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子信息分会秘书长高士旺向第一财经记者说。

  份额此消彼长

  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品牌的份额正在消退。

  Canalys的数据显示,经历20个季度的辉煌后,小米2022年第四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痛失领先地位,以550万部的出货量跌到第三,次于三星、vivo。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540万部、同比减少22%,市场份额15%、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

  在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印度手机市场前五名中,除了三星,vivo、OPPO、小米、realme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61%、55%,呈下降趋势,而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这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70%、67%。

  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小米、OPPO、vivo 2018年和2019年高峰期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均曾达400万部/月,现在已分别降至约150万部/月。这背后有全球手机市场萎缩、政策影响使中资收缩产能等原因。

  一位在印度的中方相关人士认为,过去几年,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曾占据三分之二的份额。目前苹果、三星及本土Jio等品牌获得支持与补贴,使中资手机品牌的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将可能逐步下降。

  “中资手机企业在印度的策略一定会调整。”一位长期关注南亚消费电子市场的观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一是小米、OPPO从去年到今年,在印度流动资金减少影响整体扩张策略;二是印度手机出货量从2014年到2022年累计突破20亿部、年复合增长率约23%,但今年表现低于预期,在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约80%后向高端化发展,中资手机企业的产品也需做调整;三是线上渠道占比下滑,它们将侧重拓展线下;此外,印度还要求中资企业的高管是印度人。“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中资企业调整是必然的。”

  印度一直要求中资企业在当地建立供应链,尤其是具有技术含量的部件,要求在当地生产。但上述人士认为,中资企业将会越来越谨慎,即使苹果公司出面为十多家中资“果链”企业取得了印方投资批准,但仍可以预测,它们投资印度也会非常谨慎,外来企业在印度本地供应链的发展速度会低于预期。

  高峰期雇工20万

  2014年是中资手机品牌全面进击印度市场的关键年。OPPO、vivo选择用其擅长的方式砸开地包商大门,与三星正面交锋;小米、一加抢夺电商红利,树立线上品牌行业标杆。

  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退,而印度人口规模与中国相当、有大量年轻人口,且智能手机普及率低于中国。这吸引了中资手机供应链龙头企业在印度设厂,年产量曾超2亿部。

  2019年9月,小米宣布自5年前开始在印度运营以来,已在这个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销售超1亿部智能手机。那时,小米手机已在印度连续8个季度销量夺冠。小米手机在印度年出货量曾达4000万部,一度超过其在中国的出货量。这也带动了TCL华星等上游企业投资。

  TCL华星总裁赵军今年7月曾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TCL华星印度模组工厂的手机和电视模组产能都已建起来,目前产能利用率70%~80%。印度本土客户、中国客户在印度开的工厂,合作已全面展开。TCL华星印度模组厂从建厂到运营虽用了较长时间,但目前运营良好。

  据《2021年中资企业在印度发展报告》,至2021年,中资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工厂已超200家,总用工人数曾超20万人;贸易公司500多家;投资额达30多亿美元,中资企业在印度提供就业岗位曾超过50万个。OPPO、vivo高峰时期每家用工超过1.5万人。

  “OPPO、vivo两家企业在印度已购买了工业用地,难以抽身,只能坚守,目前已面临需求下降、产能利用不足的情况,即使印方催促它们在购买的工业用地上继续建立工厂,也只能推迟。”这位在印度的中方相关人士说,中资手机品牌企业在印度已缩减产能,裁减印度员工,缩小产品种类,但努力维持一定份额;一些中资的中小供应链企业,只能选择离开印度。

  “目前没有新的统计,随着一些企业离开、业务缩小,加上人员签证受限,上述数字肯定会一定程度减少。”上述人士称,如印方政策不变,上述数字将呈现逐步减少趋势。

  高士旺认为,这几家中资主流手机厂,在印度市场已投入这么多,也将确保持续经营。“它们现在的策略是维持现状、不愿意再投入太多,以健康经营为目标,适当提高盈利水平,不会亏本来扩大市场份额。”

  印度,还是越南?

  中国、印度、越南占据全球手机产业大部分产能。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竞争期,对成本更加敏感。经贸摩擦和疫情也加快全球产业链重构,这使部分手机产能从中国转至印度、越南。

  受部分手机产能及订单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国的影响,中国手机产能比重总体下降。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手机同比下降2.2%至1.51亿部,占其进口来源79.9%,较疫情前2019年的71.2%有所提升,但较2014年顶峰的84.9%已下降5个百分点。2022年美国自越南和印度的进口量占比分别为15.3%和2.2%,比重较2014年已扩大超10倍。

  印度希望进一步扩大本土手机产业链,手机进口税率已提高至28%,并提出2026年制造3000亿美元电子产品的目标。美国银行预计,在印度2020年推出的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的推动下,苹果可能会在2025财年之前将至少18%的iPhone产能转移到印度。

  Canalys印度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目前印度的智能手机出口增长主要来自苹果和三星的推动,助力印度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近40亿美元的破纪录出口额。在印度手机产业链本土化方面,顶级供应商正在优先考虑当地供应商和零部件采购,充电器、电缆、主板和电池组件等部件目前都在印度当地采购;然而,主要部件,例如显示器和芯片,仍然主要是进口。

  “中国仍占全球手机产能70%~80%,苹果手机在印度生产所需零部件很多还需从中国进口”,高士旺认为,中国在手机产业链、供应链、人才、研发上有优势,所以中印手机产业链仍有深化合作的空间。

  当然,随着中国国内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海外客户对供应链多元化的要求提高,中国手机产业链的产能仍有向外转移的压力。在印度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时候,许多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越南。

  杨述成今年已组织三次越南商务考察团,最新一次的越南商务考察团将于9月下旬出发。他认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未来5~10年,首选地为越南、印度、印尼、匈牙利、墨西哥。

  谈及中国、印度、越南未来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Chaurasia说,“它(们)将在(手机)品牌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以支持全球运营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印度一年销售1.2亿~1.3亿部智能手机,基本都在印度组装。同时,印度生产的手机90%本地消化。与此不同的是,越南生产的手机90%用于出口。”杨述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协助会员企业到越南投资。

  上述在印度的中方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印度政府希望印度成为手机生产大国及出口大国。印度未来能否成为智能手机的出口大国,短期来看,目标难以实现。

  这位人士说,从长期看,由于苹果、三星等继续在印度扩大产能,印度有望成为手机生产和出口大国。而越南在手机生产、出口方面已优于印度,外来投资者制造的产品会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7 陕西华达 301517 --
  • 09-22 中集环科 301559 --
  • 09-21 浩辰软件 688657 --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7.33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69.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