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时间:
5月15日
●地点: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高莹
“夏天要多喝水”是大家的共识,孩子也不例外。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水喝得不够,常常隔一段时间就督促他们喝点水。不过,有的孩子,在喝水这件事上不用家长操心,“咕咚咕咚”很快就将一杯水“灌进”肚子里去了。多多喝水,真的是好事吗?医生提醒,孩子过分爱喝水并非正常的现象,可能是生病了。
最近,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就接诊了一名因过分爱喝水被确诊为肾性尿崩症的两岁女宝宝。
异常
6个月开始爱喝水
每天能喝超过2升
小晴(化名)是2021年初出生的。据父母回忆,在2021年年中,才6个月大的小晴就开始不爱喝奶,一喝奶就哭。奇怪的是,小晴却非常爱喝水,只要喝水就不哭闹,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爱喝水,尿也多,家长认为孩子多喝水是好事,多喝多尿也正常,并没有太在意。根据家人粗略估算,从6个月大至今,她每天都能喝2升多的水。“进水量”大,“排水量”更大,尿量一天至少可达3升。
一个月前,2岁多的小晴突然出现干呕的症状,尤其是早晨起来时都会恶心干呕。父母以为是消化道的问题,带她到消化内科就诊过,也找中医调理过,效果都不理想,于是再转回儿科。上周,父母带她来到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儿童内分泌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玲细心地发现,小晴明显比同龄孩子瘦小,于是仔细询问孩子平时的饮食情况。父母描述了小晴爱喝水的症状,说她每天大概要喝掉2.2升的水,且总尿量可达3升。
王新玲听后,心里咯噔一下。孩子过分爱喝水的异常现象立刻引起她的警惕——这些症状与尿崩症非常相似。但小晴当时仍在穿纸尿裤,尿量不好明显确认,她建议父母,进行8个小时的禁水实验帮助确诊。在禁水实验前,由父母先在家给孩子做尿量和饮水量的统计。
确诊
禁水实验证实猜测
孩子接受针对性治疗
结果显示,小晴每天实际喝水达到4升,排尿也达到4升左右,这意味着必须接受禁水实验了。2岁多的孩子要禁水8小时,不吃不喝,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最终,小晴在医生和父母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此项检查。果然,她被确诊为肾性尿崩症,及时接受相关治疗。还好发现得不算晚,在医生做了针对性治疗后,小晴爱喝水、尿多、易口渴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王新玲提醒家长,孩子患有尿崩症,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正规治疗,不仅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智力发育迟缓、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产生明显的危害。比如在多尿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脱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医生手记】
喝水排尿过多
要引起警惕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副主任医师 王新玲
水是构成人体成分的重要物质,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我们提倡多喝水,但并不是无节制地饮水。
每天喝多少水才正常?日常饮水量需要根据年龄、气温、劳动或运动、出汗量等进行适量增减。不同年龄段的饮水量也有所不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升;女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5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体重kg × 0.03=每日健康饮水量(L)。水的摄入和排出要以维护适宜的水合状态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为准,足量饮水是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有维持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的作用。
儿童新陈代谢比成人快一些,且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肾脏浓缩功能稍差,排出的尿量会多一些,所以每天的需水量会比成年人稍多,正常为2升以下。一般来说喝得多就尿得多,如果孩子每天的排尿量超过3升,在医学上就属于多尿了,特别是伴有夜尿等症状,此时家长就要引起重视。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增多,继而烦渴多饮,逐渐消瘦。该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尿崩症临床上常无明显病因,有少数病例可找到家族遗传史,以婴幼儿比较多见。继发性尿崩症大多为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引起病变的原因包括肿瘤、手术、颅脑损伤、脑部感染、血管病变等,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小孩若有尿多、爱喝水、易口渴等表现,特别是合并夜尿明显增多的症状,化验尿时,尿液比重常低至1.005以下,尿渗透压低于血渗透压,则可能为尿崩症,需要内分泌医师进行诊疗。
一旦发现问题,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治疗,查明病因,对症下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