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着力构建“六个体系”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青海:着力构建“六个体系”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2023年05月12日 14:06 央行

转自:沟通交流

近年来,青海省金融系统从构建组织、政策、产品、数字、信用、宣教等六个体系方面综合发力,优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为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共同富裕持续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青海省各项贷款余额7223.92亿元,同比增长4.25%;其中海西、海南、海北、玉树、果洛、黄南六个藏族自治州贷款余额922.39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4.65个百分点。

多层次构建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民族地区金融供给覆盖面、渗透率和有效性显著提升。在农牧区全面构建“物理网点+惠农金融服务点+‘双基联动’工作室+流动金融服务车+移动金融”五位一体的全覆盖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高原民族地区金融供给“样板”,实现全省银行业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和保险业基础金融服务乡镇“两个全覆盖”,打通了农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省共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8032个,其中六个藏族自治州2792个;累计建立“双基联动”工作室4250个,覆盖全省85%以上的行政村;六个藏族自治州共配备流动金融服务车9辆,累计行程数万公里。

多维度构建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民族地区金融服务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印发《青海省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对“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领域形成的贷款损失或担保代偿损失给予补偿,近五年来累计拨付补偿资金4390万元;完善民贸民品贴息政策,2022年省级财政下达民贸民品贴息资金2149.4万元,对30家民贸民品企业的88笔贷款按2.88%比例予以贴息,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一些民族地区也制定了相应奖补政策,黄南州出台《黄南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办法》,有效发挥财政金融联动效应。

全方位构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民族地区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改善。一是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助力各族群众稳步实现共同富裕。引导金融机构打造本地化、特色化乡村振兴产品体系,推出了“枸杞贷”“乡村振兴活畜贷”等支农惠农信贷产品。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六个藏族自治州涉农贷款余额630.08亿元,同比增长6.48%。二是加大产业“四地”建设金融支持,助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指导金融机构围绕“四地”建设,积极探索“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方式,推出了“清洁能源贷”“生态旅游贷”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充分发挥资金要素保障作用。三是加大绿色低碳领域金融支持,助力各族群众捧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指导金融机构推出“生态修复贷”“有机循环贷”等绿色金融产品50余种,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六个藏族自治州绿色贷款余额277.03亿元。四是加大民族特色产业金融支持,助力托起各族群众幸福生活。大力支持“拉面经济”发展,创新“信贷+财政+担保”模式,指导海东市金融机构推出“拉面循环贷”“拉面融易贷”等专属产品,累计发放“拉面贷”40亿元,助力近20万少数民族群众在全国各地开起拉面店,实现一碗面带动一方人。大力支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指导黄南州金融机构推出“唐卡贷”专属产品,加大热贡文化产业资金投放。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黄南州热贡文化产业贷款余额0.76亿元。大力支持“青绣”产业发展,指导民和县金融机构推出“青绣”产业信贷品种,精准扶持“青绣”产业发展,民和农商银行发放100万元贷款,用于当地一家企业“青绣”产品加工销售,助力各族群众“绣”出幸福生活。

多元化构建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民族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便捷性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创新打造民族地区“惠农金融服务驿站”,强化科技赋能,通过配备惠农服务E终端、惠农POS机等数字设备,为农牧民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共设立惠农金融服务驿站19个。在农牧区纵深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实现移动支付在乡村旅游、公共缴费等重点便民场景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青海涉藏地区“适老化”支付服务新路径,玉树州成立了一支熟悉藏语、由本地大学毕业生和待业青年共同组成的社会公益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暖心支付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多渠道构建信用服务体系,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民族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省12个“省级信用县”中,六个藏族自治州就有9个。创新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2022年玉树州首家“信用社区”落地治多县治渠街道社区,社区居民可在贷款额度、利率、手续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助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着力扩大信用创建成果运用,玉树州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升级为“环保信用户”“生态信用村”和“绿色信用乡(镇)”,对“环保信用户”简化信贷流程、减免生态奖补资金代发手续费,对“生态信用村”和“绿色信用乡镇”在整村授信额度等方面给予优惠。

立体式构建金融宣教体系,民族地区“金融素养+民族团结意识”实现双提升。全面推进“金惠工程”,组建“金惠工程”志愿者队伍,编印汉藏双语《金融知识普及读本》,持续开展“金惠工程”进机关、进乡村、进寺院、进校园等活动,逐步探索出一条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的涉藏地区金融知识宣教模式。玉树州在全省率先开展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试点,成功打造了“诚信教育基地+金融诚信实践基地+银校信用培育机制”模式,并向省内其他地区推广。推动诚信文化教育读本进入小初高教材,打通学生—家长—社会信用普及通道。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果洛州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主题的金融宣传活动,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金融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4 航天环宇 688523 --
  • 05-23 新相微 688593 --
  • 05-22 翔腾新材 001373 28.93
  • 05-19 普莱得 301353 35.23
  • 05-19 武汉蓝电 830779 26.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