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出发了吗?”
“等等,还没化完妆。”
“电影快开场了,现在可以走了吗?”
“快好了,我带上化妆包。回头再补妆。”
……
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识?
“实在太烦了!”停!男人们别抱怨了!
古代美女的化妆步骤更复杂,不信我们先打开一位古代女子的化妆箱看看。
这是藏于苏州博物馆的一个银奁( lián ),主人是元末张士诚母亲曹氏。银奁中装有全套梳妆用具,共二十四件。包括四件粉盒,一件银水盂、刷器、刮器、银镜等。
你知道这个设计精美,有着复瓣莲叶型盖子的水盂是做什么用的吗?原来它是盛放桃花水的,古代小姐姐护发有术,纤指轻点少许,抹在头发上,光泽芬芳。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的探索与追求。
这是出土于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的一个青铜盒,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考古专家在盒中发现了一些红色粉末状的残留物。
经分析比对,其中脂类、植物精油及一些朱砂的发现,确定了这就是当时高等级女性贵族盛放化妆品的容器。这也是先秦手工业和化妆品应用的重要实物证据。
难怪“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会出现在《战国策》中。
再往前追溯,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燕地妇女用红蓝花液凝结为脂,涂于面部,妆点容颜,因此古时胭脂也被称作为燕脂。
一千年后,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途经河西走廊上的焉支山时,也发现了用红花做胭脂的风俗,便翻山越岭,开启了他神奇的旅程。
到了中外往来繁盛的唐代,娇媚的胭脂妆风靡一时。一抹红妆在女子的梳妆台上绽放,俘获了万千芳心。
元稹这首诗详细描述了唐代女子的化妆步骤,简称化妆七步法。其中提到的傅粉就是第一步。同现在一样,古代也追求肤白貌美。
只是古代的粉与现代不同,都是纯天然的。最初是将米研碎了之后涂在脸上,虽有增白的效果,但是这款产品有一个大bug,就是一出汗脸上就会出现泥状的小疙瘩,相当尴尬!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现了另外一种东西,就是白铅。白铅,光滑细腻,而且有光泽。当我们洗去脸上涂抹的东西,变回素颜时,就有了一个词,叫“洗尽铅华”,所以,铅华就是上面这道题的答案了!你猜对了吗?
然而,铅华美白效果虽好,接踵而至的却是不容忽视的健康危害。铅毕竟是重金属,过多使用会因沉淀引起慢性中毒。《天工开物》中就曾记载:“揸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在知道了铅的毒性作用后,人们又继续寻找替代物。宋代开始用益母草,明代出现了珍珠粉。清代又出现了石粉,它是用滑石来做的。
古代小姐姐们为了美白,还真没少下工夫。这还仅仅只是化妆的第一步。别急,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们现在常说的涂脂抹粉,其实步骤颠倒了,第二步才是抹胭脂。为什么要抹胭脂?实际上也是为了容光焕发。
胭脂怎么抹也是相当有讲究的。画中这位正在下棋的小姐姐,手特别白,脸上的妆容给我们的感觉似乎很夸张,这其实与唐代“肤白、颊红、大酒窝”的审美标准有关。唐代宇文士及《妆台记》中有记载:“美人妆面,既傅粉,复以胭脂调匀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这里很显然是浓者,酒晕妆。
前面我们提到了用红花做胭脂的工艺,后来到了元代,还专门设置了红花局,官方来监督胭脂的制作。此外还可用紫柳、石榴花、苏方木、落葵籽、蔷薇等提取胭脂,但不如红花普及。唐宋时期服装多无领,不仅脸上要傅粉、抹胭脂,甚至肩颈、胳膊都要全覆盖,一出汗连汗水都会被染成“红汗”。
接下来到了第三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画黛眉。
古人很重视眉妆,将其看作是“七情之虹”。喜、怒、忧、乐、悲、惊、恐,这七种表情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眉。眉作为古代女性的颜值担当,是化妆进化史的见证者,也是美妆文化的关键代码。
古代画眉用黛,所谓“六宫粉黛无颜色”中的粉黛,就是指“粉”和“黛”两种古代化妆品。黛是一种黑色矿物,又名石黛。将石黛放在黛砚上磨,碾成粉末后加水调和,蘸着它就可以画眉毛了。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在黛出现之前,女子们用柳枝烧焦后涂于眉上。
古代有各种眉形,通过下面这道题,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学画宫眉细细长”是宋代诗人欧阳修《鹧鸪天》中写到的,宋人流行细长的柳叶眉。而“八字宫眉捧额黄”是唐代李商隐写到的南北朝时期寿阳公主出嫁时的妆容,八字宫眉形如八字,显然也不是画中唐代女子流行的短而粗的眉妆。
“桂叶双眉久不描”出自唐玄宗的妃子梅妃江采萍的诗作《谢赐珍珠》。桂叶眉从盛唐就有了,中晚唐又再度流行。桂叶眉也称娥眉,而娥眉一词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已出现,并成为了美女的代名词。
描好了眉毛,接下来就到了第四步,也是古代女子特有的一步,点额黄。
佳人春睡倚含章,一瓣梅花点额黄。
起对镜自添百媚,至今都学寿阳妆。
——唐寅《芭蕉仕女图》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在诗中介绍了点额黄的由来,时尚达人寿阳公主再次出场。古代女子额部涂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染画,一种是粘贴。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画在额头上。具体又分两种:一种是平涂法(额部全涂),一种是半涂法,在额头上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由深而浅,呈现出晕染的效果。粘贴法比染画法容易,用黄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状饰物,粘贴于额头上即可。《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指的就是这种饰物。严格说来,它已脱离了点额黄的范围,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
接下来这第五步,依然是古代女子化妆独有的,画面靥( yè)。
面靥就是酒窝,酒窝的存在会使人面部表情更生动,尤其笑起来更加妩媚动人,在古代被看做貌美标致的特征之一。画面靥是指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称妆靥。起初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嫔妃身体不便,不能接受帝王宠幸又难于启齿时,就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女史见了,也就懂了。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给人以一种出入皇宫的“高贵之感”。
接下来到了第六步,扫斜红。
这大概算一种比较另类的妆容了,太阳穴附近画上两道红色的月牙儿,乍一看,还以为是被揍了之后留下的伤疤。斜红的起源,相传与魏文帝曹丕有关。曹丕十分宠爱一名叫薛夜来的宫女。有一天晚上,薛夜来去侍奉曹丕,远远看见皇帝在灯下,一高兴就把一块七尺的水晶屏风当成了空气,疾步走过去,“咣”一下脸撞在了屏风上。薛夜来的脸上立马红了一大块,但神奇的是,伤痕如晓霞将散,反而有一种动人的美感,于是宫人纷纷用胭脂效仿,名曰晓霞妆。这种特殊的妆式从两晋南北朝一路流传到了唐宋时期,改唤“斜红”。古诗中常常可以看到关于“斜红”的描写,比如元稹的“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苏轼的“枕破斜红未肯匀”等等。
下面终于到了最后一步,点口脂。
口脂最初以牛髓、牛脂掺香料、朱砂制成,到了唐代以蜂蜡代替了动物髓脂。到明清时,又改用虫白蜡揉入红花汁或银朱的配方。历代的口脂均呈膏冻状,接近我们现在用的唇膏。
古代口脂被盛于小盒里,可随身携带,方便补妆时取用。古代美女画唇妆,是以指尖挖起一点口脂,直接向嘴唇上“点”、“注”、“匀”,白居易在诗中对此有具体描述:“朱唇素指匀,粉汗红绵扑。”
我们常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这种含在嘴里上唇妆的方法其实是比较晚才出现,因为纸是在东汉以后才有的。知道了古代上唇妆的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常见唇形画法。
早期唇妆多是上下各点一点点,唐代出现了类似十字交叉的唇形,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上面差不多涂满,下面一点点,类似梯形的唇形。“樱桃小口一点点”,古代以嘴小为美,如唐代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所以一般唇妆只会涂唇的局部,这样大量留白便自然形成樱桃小口的视觉效果。
古代的口脂是不是也和现在的口红一样有很多不同的色号呢?大家都知道“点绛唇”这个词牌,其实这个绛是大红色,需要用一种绛草来提炼。除了绛红以外,古代口脂还有朱红、猩红、檀红、紫红等等。除了红唇之外,唐代还流行过以乌膏涂染嘴唇的“黑唇”。原来时尚真的是个圆,现在的所谓摩登早在千年前就已流行。
这化妆七步曲还仅仅只是一位男子凭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的,可以想象没有记下来的步骤可能更复杂!正如唐代王昌龄在那首著名的闺怨诗中所写,“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在古代,由于女子的社交范围有限,化妆便更现隆重,更具仪式感。如今的女性要幸福地多,不再单单“为悦己者容”,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化个妆美美地出门去或是宅家休息,也一样可以化得美美哒,开启自拍发个朋友圈,“今日份美丽!”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