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湾区,惠更精彩!推进大湾区建设,惠州今年这样干

竞逐湾区,惠更精彩!推进大湾区建设,惠州今年这样干
2023年04月19日 15:50 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当前,惠州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重大机遇,举全市之力推进大湾区建设,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近日,惠州市委常委会会议(套开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含机制衔接、交通互联、产业联动、人文协同等八大部分、共37项具体工作,可谓亮点多多、干货满满。

  纵观《工作要点》,“探索开展与港澳规则衔接有关工作”“加快建设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广深佛莞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等工作措施,无不展现出惠州主动探路湾区协同发展的担当。

建立城市协同发展联动机制

  “现在惠州北站开通直达香港的高铁,太方便了!”近日,香港居民麦女士表示。由于亲人住在惠城区汝湖镇,麦女士经常往返港惠两地探亲,“以前要先到惠州南站,再坐车到惠城,要多花一个小时。”

  惠州到香港,最快仅需1小时1分!从4月1日起,惠州每日有9趟高铁直达香港,市民可从惠州北站、惠州南站、惠东站上车。当前,大湾区的交通路网越织越密,“1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大湾区城市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涉及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惠州市大湾区办负责人介绍,《工作要点》重点突出与湾区城市的协同联动,主要包括机制衔接、交通互联、产业联动、创新联动、改革联动、平台联动、人文协同、组织保障等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加快一体化发展,机制衔接至关重要。惠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积极探索多项港澳规则衔接、法律服务机制衔接。同时开展与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健全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贯彻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落实。

  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相邻,与香港隔海相望。根据《工作要点》,惠州将重点推进跨界区域龙门县、博罗县与广州增城区、从化区,惠阳区与深圳龙岗区、坪山区,大亚湾开发区与深圳坪山区、大鹏新区,惠东县与深汕特别合作区,仲恺高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东莞松山湖等规划衔接。

  交通枢纽不仅能带来人流和物流,还有利于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交汇。今年,惠州将加快“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优化与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环岛高速、惠河高速改扩建,推动惠龙高速和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深莞惠红色干线改建工程(一期)具备通车条件。

  以交通为先导,惠州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如在轨道交通上,推动广汕铁路全线贯通、建成惠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项目(一期);在机场建设上,加快推进惠州机场与深圳机场战略协同,推动完善机场之间交通联系;在港口建设上,加快融入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积极参与大湾区区域产业协作

  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其中,广州市、佛山市、惠州市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入选。如今,这种跨区域的产业协作模式,在大湾区城市越来越常见。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是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惠州联合广深佛莞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深入推进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同时推动华显光电扩建、茂佳科技智屏模组、利元亨二期等项目投产,加快建设创维数字、旭硝子显示玻璃扩产、利元亨三期等项目。

  当前,惠州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坚持制造业当家,提高产业协作发展水平,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实施《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依托惠东、博罗、龙门3个产业转移园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不断深化惠深产业链协作。

  惠州将持续推进“3+7”产业园区扩容增效。惠州将建立“以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打造“万亩千亿”级大平台。推动7个县区千亿级园区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持博罗、龙门两个产业转移园创建省级高新区,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科技创新是产业的动力。《工作要点》提出,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推进东江实验室工程建设,联合中科院近物所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规划建设河桥科教城。

  如今,广深港、广珠澳廊已经成形,成为和硅谷101公路、波士顿128公路齐名的世界级创新带。未来,惠州将深度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与港澳地区高校合作。同时,提升与南方科技大学等粤港澳高校合作共建水平,加快埃克森美孚亚太地区研发中心建设,支持中海壳牌、南方电网、亿纬锂能等企业在惠设立研究机构。

对标先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非常看好惠州的市场前景,今年准备投资开设3家茶餐厅,让更多市民品尝香港味道。”近日,在入驻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满一周年之际,香港青年陈健荣的创业项目营业收入达3000万元。随着内地与港澳通关全面恢复等利好接踵而至,他准备大展拳脚。

  这是广大港澳青年在惠工作、生活的一个缩影。去年6月,惠州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发展若干措施》,鼓励港澳青年到惠州就业生活。今年,惠州将推进湾区标准和认证、职业资格认可、科研人才迁入等工作,搭建各类便利化服务平台,推出更多便利化政策措施。

  在人文协同方面,惠州将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合作,支持惠港澳中小学校(幼儿园)缔结姊妹学校;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同保共治,与周边城市共同推进环境污染联防联治。

  “对标大湾区核心城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惠州市大湾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标深圳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推动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深圳全面接轨,实现深惠通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200项以上,“一件事”主题服务突破100项。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惠州将推动银行机构信贷资源向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倾斜。推动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出台惠州市绿色金融政策。推动绿色金融支持惠州市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高地。用好市中小企业“信易贷”等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同时,惠州将推进平台联动,提升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水平,推进中国(惠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建设惠州粤港数字经济创新合作区,高水平打造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惠州市制定了《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全省、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盘棋”的思想,主动服从、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大局,形成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

链接

惠州市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要点

一、机制衔接

  ●推动建立多层次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

  健全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

  贯彻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

  ●完善与大湾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机制

  深化与广深莞国土空间规划对接,编制完成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重点推进跨界区域规划衔接

  ●大力推进大湾区法律服务机制衔接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

  推进大湾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建设

  强化与港澳诉讼服务对接,便利港澳居民参与诉讼

  营造与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的法律服务环境

  ●探索开展与港澳规则衔接有关工作

  探索与港澳在职称评价、职业资格等领域规则衔接

  建立港澳专业人才在惠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支持港澳教师、旅游、卫生、法律、会计、评估、专利代理等领域跨境专业人才在惠州便利执业

二、交通互联

  ●进一步完善跨区域交通规划对接

  深度对接广州都市圈、联动广深莞推进跨界地区轨道交通一体化服务规划研究

  推动深莞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整体谋划

  ●加密与大湾区高速公路网联接

  加快“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优化与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快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环岛高速、惠河高速改扩建建设

  ●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推动广汕铁路全线贯通、建成惠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项目(一期)

  加快推进莞惠城际北延线、深汕铁路惠州段建设

  推动深汕铁路惠州南站配套设施项目前期工作

  ●高标准建设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

  完成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

  编制完成惠州空港经济区发展规划

  ●持续推动惠州港扩能升级

  加快融入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完成《惠州港总体规划(修编)》

  探索惠州港与盐田港、莲塘口岸、香港港联动协同发展模式

  加快推进惠州港荃湾、东联、碧甲等3条公用航道施工建设

  支持建设综合保税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出台惠州市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完成惠州市交通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三、产业联动

  ●推进跨区域产业协作

  依托惠东、博罗、龙门3个产业转移园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不断深化惠深产业链协作

  探索支持港澳企业在惠州发展有关政策,推动惠港、惠澳企业联动协作发展

  ●做强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链

  推动埃克森美孚乙烯一期项目部分装置机械竣工、二期转规核准

  加快建设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

  推动恒力石化(PTA)、中海油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项目全面投产

  积极推进惠州大亚湾千万吨级CCUS集群全产业链示范项目规划建设

  加快建设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启动科创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和智慧园区建设

  ●加快建设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化工中试基地

  建成LNG接收站外输管道、惠州—海丰天然气管道首段

  ●联合广深佛莞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

  深入推进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打造仲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推动华显光电扩建、茂佳科技智屏模组、利元亨二期等项目投产

  加快建设创维数字、旭硝子显示玻璃扩产、利元亨三期等项目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

  打造博罗县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特色合作平台

  加快三数菁华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建设

  ●持续推进“3+7”产业园区扩容增效

  积极打造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平台

  建立“以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

  推动7个县区千亿级园区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

  支持博罗、龙门两个产业转移园创建省级高新区

四、创新联动

  ●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建设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

  推进东江实验室工程建设,联合中科院近物所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与南方科技大学等粤港澳高校合作共建水平

  加快埃克森美孚亚太地区研发中心建设

  ●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

  支持在深圳罗湖区设立的驻深孵化器,承担港澳项目孵化工作

  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推动东江实验室科研成果在惠州转化

  探索创新领域“反向飞地”新模式,加快惠深创新中心(异地孵化器)建设

  ●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推进惠州市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

  组建创业导师库,开展“湾区创业导师惠州行”活动

五、改革联动

  ●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

  ●深化跨区域信用合作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六、平台联动

  ●提升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水平

  加强与港澳产业、资金、人文对接合作

  加快港澳青年科创园建设,力争项目一期主体封顶,二期启动建设

  ●推进中国(惠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加快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惠州联动发展区建设

  打造惠阳区新一代跨境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园

  建成B型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

  ●规划建设惠州粤港数字经济创新合作区

  加强惠港合作,提升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高水平打造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推动博罗县省级蔬菜产业园和预制菜产业园建设

七、人文协同

  ●促进大湾区青年交流交往交融

  ●开展大湾区文旅商贸交流合作

  ●深化公共服务融合共享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同保共治

  ●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就业生活

  ●拓展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新空间

八、组织保障

  ●建立推进大湾区建设督促考核工作机制

  ●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宣传工作格局

  (统筹 罗锐 记者 马发洲 摄影 王昌辉  梁维春 制图 钟仁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惠州市 大湾区 香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1 三博脑科 301293 --
  • 04-21 经纬股份 301390 37.7
  • 04-21 海达尔 836699 10.25
  • 04-20 晶合集成 688249 19.8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