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哈密市维吾尔族刺绣“绣郎”在专心创作](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328/150/w1000h750/20230328/0bc8-8c03177fd8eaafb3462e2e5b347985c4.jpg)
□ 王思超 文/摄
走进新疆新和县天籁加依景区,远远就听见优美的维吾尔族音乐。这里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推动了当地旅游发展,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和利用,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发展为让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日常生活、文化活动、旅游市场,活态传承越来越潮,旅游发展越来越火。
非遗进景区
连日来,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的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甫、慕萨莱思酿造工艺等非遗体验项目备受游客关注,维吾尔族的荡秋千、斗羊、斗鸡等民俗体育运动也十分精彩。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通过举办和刀郎人一起过年等活动,推出了刀郎文化展示,让游客感受浓郁的刀郎文化和非遗魅力。”刀郎部落景区董事长王小平说,截至目前,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甫、慕萨莱斯酿造工艺已分别列入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非遗进景区已成为新疆常态。在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喀什古城、伊宁市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国际大巴扎等景区和旅游休闲街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景区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甚至还有非遗项目进入滑雪场。
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的雪道还可以滑到4月。在该滑雪场的雪具大厅,用于展示的马皮滑雪板备受游客关注。“去年冬季以来,我们举办了多场古老滑雪表演,将这种古老的滑雪技艺展示给滑雪爱好者。目前,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滑雪场总经理史志强说。
非遗带文创
3月的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时有一些维吾尔族“绣娘”“绣郎”在这里展示维吾尔刺绣技艺。依靠刺绣技艺制作的首饰包、耳机套等,成为一件件特色文创产品。2008年,维吾尔族刺绣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将文创与非遗结合,打造出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让维吾尔族刺绣传承下去。植入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上市以来,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这几年,我们接到了不少订单,带动了上百位‘绣娘’‘绣郎’增收。”哈密市库木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卡德尔·热合曼说。
在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古生态园“归迹马艺”展馆内,数百件毛皮画、笔记本及箱包,让游客眼前一亮。“没想到这种毛皮画这么漂亮,摸上去很柔顺舒服,色彩搭配也很协调。”乌鲁木齐市民郭女士说。
据了解,毛皮画制作技艺已列入第六批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新疆末胡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积极设计研发毛皮画文创产品,已创作出文化用品类、服装类、箱包类、家具类等60余种毛皮画衍生文创产品。
非遗促增收
非遗还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和田县、墨玉县等地的多个乡村,桑皮纸制作远近有名。目前,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村,游客可以参与体验桑皮纸制作,还可以在桑皮纸上书写画画。
据了解,布达村素有“桑皮纸之乡”的美誉。随着政府加大对非遗桑皮纸的保护力度,布达村已建成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中心、桑皮纸一条街、桑皮纸文化产业园等。
在天籁加依景区所在的新和县加依村,乐器制作也带动了村民增收。当地围绕景区成立了7家乐器制作合作社,300多户村民中有1/3从事乐器制作。近年来,加依村通过民族乐器的制作、推广和销售,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疆将加强宣传,推进非遗有关的论坛、研讨、讲座和培训等,挖掘更多非遗项目和“非遗+旅游”融合的优秀案例,推动“非遗+旅游”进一步深入实施,推进非遗工坊建设,设立非遗体验项目,让非遗走进景区、走进学校、走进特色街区。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