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侹
存在不同说法。清乾隆年间德清人徐承烈(1730—1803)在《越中杂识》中称:“宋刻‘四明山心’四大字,八分书,在四明山芙容峰上。”③但其将此摩崖定为宋代,依据是什么未及言明。徐时栋为重修县志,曾请徐杜岙的老友徐曙峰访四明山掌故,并叮嘱其特别留意“四明山心”摩崖。为了完成老友的嘱托,当时已是71岁的徐曙峰见到此摩崖后,伐竹绑木做成操作平台,上纸后用煤来擦拓,做成一张拓片,回城后赠与徐时栋。看到此拓片者都惊喜不已,见此摩崖端劲雄伟,都认同此摩崖如沈明臣所言,为汉隶。但徐时栋认为其为宋元时期所刻,并为之作《跋四明杖锡山汉隶》④。
离“四明山心”摩崖不远的六龙泉周边山间,也有一批摩崖,其中一块“再来石”有纪年,为“开庆己未夏题”,即南宋开庆元年(1259)所刻,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四明山心”摩崖与“再来石”摩崖等同为南宋时期所刻,一起合并称为鹿窠摩崖群。在1986年将其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时,定其年代为宋代。
笔者认为,这一摩崖虽历史上就有汉代和宋代之争,但数百年来,一直以汉隶之说流传最广,在没有足够证据来确定和说明其年代前,不应立即予以否定或定性。但无论此摩崖是汉代还是宋代所刻,都属于宁波早期摩崖石刻,尤为珍贵。
无独有偶,在章水镇的字岩下村也有一块“四明山心”摩崖。此摩崖位于村庄北面岩崖上,其岩石宽2.5米,高5米,上刻“四明山心”四字,阴刻,行楷书,每个字高达0.4米,旁无落款。经风、雨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崖面上四字除“心”字外,均已漫漶不清。从书法水平来看,其明显不及杖锡村“四明山心”四字。此摩崖,史书上没有确切的镌刻年代的记载。而据《鄞州区地名志》介绍,该村全姓戴,是明末清初时由古林戴家迁入,其摩崖的年代较村庄更早,故名字岩下村⑤。由此可见,此摩崖至少刊刻于清初。
杖锡和字下岩村都不属于四明山的中心地带,何来四明山心之说呢?笔者认为,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自宁波市区出发登四明山,须先走水路到鄞江镇,再弃船登山,而四明山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往往所需数日。字下岩村也属深山之中,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到达这里也属不易。何况当时杖锡位于鄞县与余姚接壤处,属宁波境内的四明山腹地。这一带山势峻拔,壁立千仞,云雾缥缈,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是宁波的“高原地区”,自古有“杖锡无六月,捂拢就下雪”之说。古代也没有像现代这样简明的地图可查,在文人墨客浪漫主义的眼中,这四周群山不绝的山村必定是“四明山心”无疑了。
①[明]徐弘祖著:《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②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外编》,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5月版,第252页。
③[清]悔堂老人著:《越中杂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第189页。
④[清]徐时栋著:《烟屿楼文集》,第32卷,第6页。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存全书·1542·集部别集类》,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472页。
⑤《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编篡委员会编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450页。
宁波城西的四明山山峰起伏,岗峦层叠,呈东西向狭长形分布,横跨宁波海曙、奉化、余姚及绍兴嵊州、上虞等五区(市),总面积6665公顷。在余姚大岚镇境内,有一天然山洞,洞内山石自然相隔,可分为四洞,孔洞可穿日月之光,故而称其为“四明石窗”,四明山由此而得名。宁波自唐代始称明州,也由此而来。
海曙区章水镇杖锡村地处四明山深处,村外路旁直立着一块巨石,宽约2米,高约4.5米,厚约3.2米。山石四边平直,石面平整,面向道路一侧内凹,形成一定角度,如同两扇屏风,故名屏风岩。其右侧下部,自上而下纵刻有“四明山心”四个大字。凿刻时,仅依笔画轮廓四周刻深漕方式,形成文字。四字为隶书,古拙朴茂,凝练厚重。每字宽约65厘米,高约56厘米,字间距离约为10厘米。整幅摩崖石刻气韵高古,气势磅礴。
据《徐霞客游记》附录《年谱》记载,族兄仲昭有回忆徐霞客“独走四明”的生动情节。时在明崇祯五年(1632),徐霞客47岁。仲昭说:“犹忆余在西陵,霞客从曹娥江独走四明。五日,赤足提朱兰来,夸我以山心、石窗之胜。”①“山心”便是指此摩崖。可见,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来到这里,并对此摩崖称赞不已。
关于屏风岩和摩崖还流传着一段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和尚经过这里,随手放下一块小石头,石头随即越长越大,变成了一口偌大的石门橱,橱内放满了金银宝贝,珠光宝气,耀眼夺目。山上正在劳作的农人见到这么多宝贝,便匆匆跑来,伸手便要去抓石橱里的宝贝。和尚在一旁笑着对他说:这么多宝贝,你凭双手,岂能拿得多?不如回去找个箩筐来装。农人一听在理,飞一样跑回家去。但当他挑着箩筐飞奔而来时,石门早就关闭了。农人一见急了,质问和尚,和尚就在石头上写下“四明山心”四个大字,并对农人说,可用手臂、拳头、脚板去填那个“心”字,填满了,石门就会自动打开。原来那个心字上的三点,确实像人的拳头、手掌和脚板,尤其是心字的弯勾笔画,就像一只弯曲的手臂。那个农人就照着和尚的话,用手去填字,但哪有这么大的手臂和拳头,等他回过头再来求和尚时,和尚早就飘然而去。
屏风岩摩崖没有纪年和落款,据明代诗人沈明臣(1518—1596)《四明山游记》中记载:“……南面有‘庆丰’字。风暴甚,不能久留山颠,亦有怪石不能上,回寺中。”可见,当时在屏风岩的南侧尚能看清文字。现在摩崖南侧上部还残留着部分笔画的痕迹,但文字已不可辨,仅能看出文字为纵向刊刻,应是沈明臣所提到的“庆丰”两字。这也为考证“四明山心”的刊刻年代增加了难度。
历史上,“四明山心”摩崖一直被认为是汉代所刻。明代诗人沈明臣认定它出自汉人之手,他在《四明山游记》中说:“《志》谓出汉人手,诚然,非后代所能办也。” 明末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曾在离此摩崖不远的杖锡寺住过一段时间,他也认为此摩崖“乃汉隶也”。
这一摩崖较早见于方志的是明成化《宁波府简要志》:“杖锡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前有七峰,上有‘四明山心’四汉隶字。”②在宁波、绍兴及嵊州等地的各版本方志中,只要提及四明山,也必提及此摩崖,并都将其定为汉隶。1997年,台湾省编译馆主编的《汉魏石刻文学考释》中,指出浙江汉魏时期石刻共有五处,其中一处即指屏风岩摩崖。也正因为“四明山心” 摩崖一直被认为是汉代书迹,在宁波历代石刻中年代为最早,因此也备受宁波人关注和喜受。民国年间,鄞县文献委员会还特意将此摩崖拓摹下后,刻成印版,并下刻“在县西南杖锡山屏风岩,鄞文献会摹”,用来制作专用信笺纸。
然而,对于此摩崖的年代,因无准确纪年,历史上也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