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杭:找回曾经与自然共处的密码

尹杭:找回曾经与自然共处的密码
2023年02月28日 17:40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52期演讲2023年2月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创始人尹杭出席,并以《找回曾经与自然共处的密码》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在过去十三年的时间里主要做工作在青海的三江源地区,这里有高原湿地生活的黑颈鹤,还有当地老百姓牧人的家,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在我工作的区域可谓是比比皆是,但是其实这背后也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人兽矛盾和人兽冲突。今天我希望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份来自高原的人与自然寻回共处密码的故事。

  我叫尹航,是一位生态保护的工作者,我在青藏高原最初的五年的时间里边,主要开展雪豹的研究和保护,最初的工作就是爬山去追踪雪豹的痕迹,比如像它的爪印,还有它的刨坑。那时候我手持GPS、带着望远镜和相机,还背着一书包的粪便,我们希望通过分析雪豹的粪便,了解它的食物的状况,每天我都有满满的收获,但是这些收获也远不及见到雪豹真身对于我们这样保护工作者的激励。

  这是一次雪后,我们在一出门的时候,遇到了七只狼,遇到狼在藏族的文化里边是会交好运的,我们也没有想到,跟着雪豹的痕迹就找到了它的窝。

  起初在洞里的时候,发现了它身上的一块斑纹,再之后我们就被它发现了,退到了洞外,再进到洞里的时候,这只“大猫”睡过去了,其实在过去的研究里边,鲜有雪豹攻击人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雪豹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食肉类动物,是吃食草类动物的,而它的主要的食物里边除了野生的岩羊、旱獭,还有当地老百姓牧人的家畜。

  他叫索日,右边是他家的羊圈,他家的羊是不卖的,只是自家食用。2009年,他家还住在黑帐篷里,有超过300只羊,但是2012年之后,他家的羊减少到了74只,2013年的时候.羊群减少50多只。而攻击他家羊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家山后面有一家子雪豹。

  索日也曾经动过杀念,因为他知道他家山后边那只母雪豹生了两只小雪豹,担心他家的羊会被吃的更多,于是他请了猎人去猎杀小雪豹。当猎人举起枪对准在山下玩的两只小雪豹的时候,山上的母雪豹发现了猎人,跳到了猎人和小雪豹之间,试图去保护小雪豹,猎人调转枪又对准了大雪豹,就在那一刻,索日阻止了猎人,猎人说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你再错过了,你家羊可能就被吃光了。

  索日说,当母雪豹纵身跳下来保护小雪豹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身为父母,希望保护自己的儿女,如果要失去自己的孩子,将会有如何的痛苦?因为索日自己也是一位父亲,他也有五个孩子。

  但是他的生活该如何继续呢?那时候我所在的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我们学习了印度的家畜保险基金的方式,当地的老百姓给自己家的牛羊买了保险,保费由当地政府、寺院、还有我们这样民间组织的共同的支持,建立了一个村级的雪豹保险基金,保险基金是来赔付给像雪豹狼这样的动物,去捕食老百姓家的牛羊所带来的损失。

  在保险基金运作的几年时间里面,运作的还算顺利,但是我们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问老百姓,雪豹为什么吃你们家牛羊?老百姓会回答我们,可能是我做了一些错事,神山是派雪豹来惩罚我的,或者他会说,雪豹、狼这样的动物本来就是食肉的,但是现在他会如何看待雪豹,他会觉得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珍稀的旗舰物种。

  这也让我想起来,在最初我们做雪豹保护的时候,经常被老百姓问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只保护雪豹?为什么你们不保护岩羊、不保护蚂蚁?

  每每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只能尴尬地用生态学书本上的知识去回答,因为食肉类动物是吃食草类动物的,食草类动物是吃草的,雪豹选择在你家生活,说明你家的草场很好。

  但是我们往往得到的回复就是一个“哦”字,和老百姓困惑的表情,我就一直在问自己,人与自然共处的密码到底是什么?

  于是在2014年的时候,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成立了——雪镜,在成立之初,我们团队有一个梦想:希望行走在那片雪域圣境中,与牧人围坐在牛粪炉前,时间有如手中的经筒,转动间寻回与自然共处的密码。

  带着这样的梦想,我们就迎接了新的挑战。

  其时一个原本完整的高原生态系统,进来了一个新的外来种,而这个外来种也是我们熟悉的——狗,而这个狗却具有凶悍的藏獒血统,它可以去跟雪豹抢夺食物,还会去捕食野生动物,而它们潜在的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其实是我们最为担心的,当地流行的包虫病,狗就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今天我们可能都知道,当时由于资本的炒作,藏獒市场空前火爆,很多人都抱着一夜暴富的思想去繁殖和饲养藏獒,但是从中获利的人很有限。2013年之后藏獒也变得有价无市了,很多人都将藏獒遗弃在城镇、草原,还有寺院周围,其实恶食其果的也是人,它们会咬人,会吃老百姓家的牛羊。

  在我们超过200多份的调查与本地人的访谈中,得到的数据是超过90%以上的被访者,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曾经被狗咬伤,而同时超过70%以上的老百姓,自己家的牛羊会被流浪狗捕食。

  面对这样庞大的流浪狗数量,国际通用的解决方法就是捕杀,但是在我们工作的区域的调查数据里显示,超过90%以上的老百姓是反对通过捕杀的方式去缓解这一问题的。

  这个难题就摆在了我们保护工作者面前,它们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又可以集群活动,又去捕食野生动物,又传播疾病,我们如何在尊重当地文化观的基础上,去解决这一新的挑战?显然简单粗暴的捕杀办法,可能在这个地方还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于是我们启动了领养、绝育、免疫的行动,我们会和当地的寺院合作,推动本地流浪狗的领养,会跟政府合作,在外界兽医培训师的支持下,培训本地的兽医开展绝育手术。

  很多人都说你们这样的方法太慢了,我们自己也清楚,在三年的时间里边,我们也仅仅培训了超过70位的本地兽医,可能他们开展绝育手术的速度无法跟犬只繁殖的速度相较量,但是每每看到他们认真学习,开展绝育手术的照片的时候,都对我们是无比的鼓舞。

  她叫敏晓花,是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白玉乡的兽医站站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兽医。在我们培训犬只绝育手术之后,她熟练掌握了绝育手术。照片中的她第一次给一只猫做的侧切的绝育手术,她说这只猫特别能生,经常去捕捉小鸟,她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减少猫对其他生命的伤害。她还给我们分享她去帮助老百姓一只被狼咬伤的小牛缝合伤口,在缝合伤口之前,先麻醉了小牛,小牛在主人的怀里睡了一觉,然后完成了伤口的处理,小牛现在恢复得很好。牧民说,你是我见到了第一位给牛麻醉的兽医,晓花姐给我们讲这些的时候充满了自豪,我心里面也暗暗想,她今天可以去救助老百姓家的牛羊,明天也许就会去救助野生动物,成为救助更多生命的一股力量。

  也是在我们缓解流浪狗问题的2014——2017年之间,在青海省的野生动物灾害部门的一组数据里显示,当时的三年期间,共有14位当地老百姓遭受了棕熊的攻击,其中有五人受伤,九人致死。

  而2019年仅仅一年,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里面就发生了4起棕熊伤人的事件。

  熊似乎不怕人了,它们经常频繁地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区域,比如说城镇、甚至是学校,而且在玉树市的一个某小区里面,还记录到4只熊去翻当地社区的公共垃圾桶的场景,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存,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个双色彩虹照耀下的村子,就是我们工作的果永村。

  果永村,和当地老百姓,和当地的野生动物共存在高原山村中,老百姓世世代代有着与野生动物共存的传统智慧。

  比如说棕熊,他们视棕熊为当地的土地主,当他们游牧到新的聚集点的时候,他们会去歌颂谚语,或者是手持着世代相传的法器,向土地主请示,初来乍到,请多关照;或者是他们会觉得棕熊是道德评判的法官,如果棕熊进到哪个家里边了或者伤了哪个人,可能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什么坏事,比如说偷挖了神山的虫草。

  但是在六、七年前,果永村的棕熊进房子的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是果永村的三队,之后是五队、四队、二队、一队,而其实果永村又仅仅是青藏高原人兽关系有了新的挑战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当我们问当地的老百姓,你们如何看待棕熊进房子?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在我们这个区域,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人类所主导的世界,另外一个是圣灵所主导的世界。而现在感觉这两个世界好像没有搞好关系一样,如果这两个世界争斗起来,他们互相的伤害,哪个世界也不会得到好处,就像现在的人熊冲突一样,都达到了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而这样的情况还会带来更多的自然灾害。

  在当地的文化里,环境保护被翻译叫ཁོར་ཡུག་སྲུང་སྐྱོབ། 。ཁོར་ཡུག(khoryuk)可以解释为“周围”,སྲུང་།(sung) 意为“没有破坏的,保持原状的”,而 སྐྱོབ།(kyob)的意思是“已受到破坏的,进行修复的”。周围,是谁的周围?其实我们可能直接的想象就是说是我们人类的周围,我们的环境,但是就生命而言,六界众生已是共享一个情器世界,所以我们说到保护环境,其实是要保护众生的区域。

  所以当时我们进到果永村的时候,我还记得当地的环保小组阿宝协会的会长尼玛大哥,他特别的愤怒,而且略带无奈地说,我们家家户户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棕熊不放过我们任何一家?

  其实对自然的敬畏,从文化的层面,加上对生态学的研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工作方法:去了解自然,去了解人,我们才设计可能的综合缓解自然问题和挑战的方案。

  其实这幅照片所展示的就是雪境学习工作的常态,我们经常跟老百姓坐在一起交流,问他们如何看待人熊关系,去如何看待现在的棕熊进房子的问题,问他们有什么样的好的对策,而他们又尝试了哪些防护方法,同时我们又学习国内外已有的比较成功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要把它们回馈给社区。

  其实在人熊冲突上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因为它随着当地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野生动物不断地学习适应,所以在不断地发生着挑战和变化。

  所以我们雪境一直在强调缓解人兽冲突。强调缓解意思,其实就如同鲧禹治水,直取的障水法可能无法解决问题,需要用疏通的方式去回应这样的问题和挑战。

  而在人熊冲突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当地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当地老百姓从游牧到定居,把食物储存在房子里,而且又有引入了很多外来加工的食品,比如说像方便面,而它们这样的气味又吸引棕熊的造访,而棕熊又是一个投机主义的杂食动物,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它发现进到人的房子里边,可以得到更高性价比的食物的时候,它们也就放弃了野外的食物,比如说花几平方米去挖一个旱獭洞。

  针对这样的矛盾和措施,我们设计了事前的防护,事中的干预和事后的补偿这样综合的方案,但是这所有方案执行的背后都离不开社区充分的参与,他们会研究房屋的结构,会去设计,看看哪种方式才更适合本地,他们会去采购,会去安装,会去维护这样措施,而这样的过程其实才更让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持续下去。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选择的刺绳围栏的方式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二十一户的试点里面,没有棕熊再去干扰他们的生活,雪境也因此在2022年的时候,获得了“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而这背后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努力。

  但是,我只能说我们的工作还在路上,因为那二十一户有效地进行了防护,但是其他没有做防护的牧户却抱怨更加严重,因为棕熊不断地去造访他们的房屋,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去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所以我们的工作还在路上。

  讲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在开始做雪豹的时候访谈的一个牧户,那时候他跟我说,雪豹昨天晚上光顾了他们家,吃了一只小羊的妈妈,就在那一刻小羊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我也就在那一刻深深地感受到了小羊失去母亲的那份痛苦,于是我也真真正正理解了年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的更尕仓央说到了一段话,当雪豹吃羊的时候,我们必须救下羊,当猎人举起枪对准雪豹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救下雪豹,但是雪豹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级保护动物,也并不是因为羊是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家畜,而这些都基于的是每个生命是平等的,雪豹的生命并不比羊的生命来得贵重,而每个生命,不论雪豹还是羊,他们希望的都是离苦得乐。

  其实这就是当地老百姓的保护的意识和他们的行动,基于众生的平等。

  如果让我今天再回答,为什么保护雪豹?可能我真的是在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中,理解了那份他们与自然共处的密码,就是为了这里每一个生命。

  其实来自英国的pretty等人在生活多样性和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一篇相互关系的文章中阐释,“拯救生物多样性的任何希望,其实都取决于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可和保护”。

  如果希望自然保护取得效果,其实就要看看比如说捕杀流浪狗,对整体的保护或者长期的保护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当生物多样性取决于文化多样性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和支持文化观,让文化在保护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道家,他们与自然相处中,遵循的是无为。

  也让我想到高原的一位智者跟我谈起,他认为的人熊关系,他觉得,熊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

  而雪境希望的人熊共存的状态,其实也并不是我们可以和熊坐在一起喝茶,而是各自都有安全的区域,快乐地生活。

  正如庄子所言,“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在我们传统中,自然共处的终极密码也是遵循着万物自有的规律,彼此互不侵扰,在各自的领域,自由快乐地生活。

  谢谢大家。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专题: 2023年CC讲坛专题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5 巨能股份 871478 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