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谈全球化挑战:技术变格局变 但WTO规则还没变

宋敏谈全球化挑战:技术变格局变 但WTO规则还没变
2019年11月24日 11:10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第九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于11月24日在武汉举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出席并发表演讲。

  宋敏在演讲中表示,现在技术变了、格局变了,但是制度还没有变化,这就是全球化所遇到的一些挑战。

  “我们以WTO作为一个规则,大概还停留在25年前的乌拉圭的回合时代,有关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数字摩擦、跨境投资、竞争政策等方面是比较缺乏的,很难适应现阶段的技术进步和格局变化,这样一个全球的价值链分工的一个新的经济体。”他谈到。

  关于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宋敏提到,未来首先是全球化的稳中有变,但是整个的大的趋势是不会有变化的。

  “但是变中有新的,包括更高标准的全球化的东西,包括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我们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他说道。

  以下为演讲实录:

  总体的观点我们是认为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得益方,也是很重要的推动者。目前来说全球化遇到了一个阻力,有一个逆全球化的形势,那么中国该做些什么?

  全球化定义主要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的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特别强调技术的传播这个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意味着各国经济的相互的依赖性在增强。

  全球化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一个变化,在近10年内,我们总结出来的就是这个几个重要的推动力,一个是技术的推动力,从历史上也是技术是一个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推手,还有一个是全球的经贸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但是全球的治理的制度它是需要变化的,就是它的有一个滞后的一个情况。

  按照这样一个框架,全球化总结下来应该是四次工业革命,这些是全球化推动的一个最关键的一个力量。把全球化的技术动力在历史上做了一个梳理,基于一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所谓的新型科学、新型技术,在这样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智慧革命,会对全球化的变化会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就是一个格局的变化,第一部分刚才讲的技术的动力,第二部分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大家如果比较这个1960南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的比例,和2018年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的格局是在上升的,差距了50%的GDP,但是我讲的很多制度性的东西,全球治理下的WTO和其他的一些世界的治理体系还是在这个传统的以这个工业经济然后以发达国家主导的这样的一个制度。

  另外货币方面新型经济体货币也开始崛起,美国在全球国际货币的地位在下降,欧盟大概也是跟它的经济体是相对的对称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的成果也是非常的显著,可以看得出来工业的增加值在发生变化,工业方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的工业化的国家。所以这就是一个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但是技术变了、格局变了,但是制度还没有变化,这就是全球化所遇到的一些挑战。那么全球化的制度,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我们以WTO作为一个规则,大概还停留在25年前的乌拉圭的回合时代,有关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数字摩擦、跨境投资、竞争政策等方面是比较缺乏的,很难适应现阶段的技术进步和格局变化,这样一个全球的价值链分工的一个新的经济体。

  未来全球化的趋势,第一个就是未来首先是全球化的稳中有变,但是整个的大的趋势是不会有变化的。但是变中有新的,包括更高标准的全球化的东西,包括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我们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观点。

  所以这个方面是西方经济学家他们意识到他的挑战,这个也可能是我们看到的现在这个逆全球化的背景。

  但是说到这些逆全球化的声音,我们认为全球化的趋势还是持续的,我们认为全球化仍然是世界增长的重要动力,虽然贸易和投资增长有所放缓,大家可以看到出来,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总额是有所放缓的,外国的直接投资也有所放缓,但是我们认为全球化仍然是这样的一个趋势。

  那么中国还是应该在一个全球化的过程中起一个重要的作为,不是简单的像当年由美国发达国家主导的体系里面作为一个融入,现在不光是融入,还要有所变化,要有一个引领的作用,这是我们讲的主要的观点。

  现在全球是一个网络的贸易体系,这个网络主要是通过全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我们总结出有五大变化,第一个大变化就是发达国家想进行再工业化,促进制造业的逆向回流。

  按照他们传统的思想,把制造业给发展中国家,他越来越多的经济是服务业化,他们认为在早期的时候或者是八九十年代之前,他们现在意识到问题了,他们希望能够做到再工业化。

  但是发展中国家想进行这个产业的跃升,想从中等收入的陷井跳出来,所以这个之间会产生一些矛盾,发达国家想把制造业拿回去,发展中国家向跃升想保留。所以这个是第二个变化。

  第三个变化是全球价值链是成为构建当今国际分工体系的新方式,所以这个国家贸易理论也是从国家之间的贸易到产业内部的贸易,再到产品内部的贸易,这就是价值链,这其实是很难逆转了,不像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产业之间的贸易来逆转。

  第四点就是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多少了智能化和服务化的引领,这个会起很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看到了工业的制造业的服务化,虽然我们看到这个发达国家制造业在下降,但是实际上是他们内部的他的制造业的服务化,很多服务是可以进行外包的,实际上是一个变化的趋势就是一个产业的服务化。

  最后我想讲的就是应对我们也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坚持开放,这个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也是中央的一个政策。

  另外由于要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制度是待变的,这个必须是发展中国家在里头起更重要的作用,因为现在格局在变化。

  在产业链方面,我说的快一点,就是要保持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要培育内生比较优势,怎么样从一个动态点到另外一个点,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的这样的一个范畴。另外从要素的驱动到创新的驱动,另外我们有要防范这个被低端锁定的风险,另外我们可以在一些过剩型的产业要向海外转移。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8 邮储银行 601658 5.5
  • 11-27 佰仁医疗 688198 --
  • 11-27 江苏北人 688218 --
  • 11-26 卓易信息 688258 26.49
  • 11-25 硕世生物 688399 46.7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