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截止2018招商局入库企业24931家 授信1966亿元

王宏:截止2018招商局入库企业24931家 授信1966亿元
2019年11月13日 22:49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2019年11月13日-17日在中国深圳举行。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王宏出席“活力湾区与科技创新论坛”并演讲。

  王宏表示,截至2018年底招商局金融板块在大湾区的总资产约1.8万亿元,具备整体竞争优势,在细分领域实现了持续领先。同时招商局金融成员单位积极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企业推动跨境金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8年底入库企业24931家企业,授信总额达1966亿元,已成功培育了超过410家在境内外上市的企业。科技型创新企业占比超过了75%。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本届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今天分论坛的主题是“活力湾区与科技创新”。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招商局参与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实践,并就“湾区模式推动科技创新”这一话题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希望借助高交会这个大平台,与各位朋友一道,为共同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一些“招商力量”。

  招商局创立于1872年,是中国近现代化的重要开启者。我们常用十二个字来介绍自己,即“百年央企、综合央企、驻港央企”。近年来,招商局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秉承“国家所需、招商所能、立足香港、深耕湾区”的发展思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截至2018年底,除集团总部外,招商局旗下有13家二级公司总部设立在大湾区,集团在大湾区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28%、26%、45%,是大湾区名副其实的“企业公民”。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和“两个建设好”的战略高度,支持粤港澳在共融中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区域优势层面看,大湾区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1%,人口数量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但其经济总量却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全球第11大经济体,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产业发展层面看,大湾区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和资金链,技术供给和成果孵化能力强,拥有活跃的创新产业环境,且聚集了超过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5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韧性足、潜力大。从企业发展层面看,招商局的第二次辉煌就起源自深圳,是大湾区的最大利益相关者之一。大湾区的建设为招商局追求高质量发展、实现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与祖国共命运,同时代共发展”是招商局的企业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招商局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更将牢牢把握大湾区建设机遇,把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融合,不断迈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具体而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战略引领,绘好大湾区建设“蓝图”。国家兴盛、企业兴旺,企业战略和国家战略融合得好,企业就能持续实现较快发展。在《纲要》公布后,招商局第一时间就对《纲要》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并制定了《招商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深耕湾区、迈向一流”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按照“战略引领、客户导向、创新驱动、突出重点、协同共赢”的发展原则,确立了优化布局、做强主业、科创赋能、跨境发展等四项战略举措,并制定了多项保障机制,确保战略的可落地、可执行。

  第二,完善产业布局,夯实大湾区建设“底座”。招商局业务主要集中于综合交通、特色金融、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运营三大核心产业。近年来,招商局加大在大湾区的投资力度,持续完善、优化业务布局,培育新兴产业,为后续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参与大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招商局作为大湾区内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之一,联合产业链各生态伙伴,积极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快推动5G自动化港口(海星集装箱智慧港口)的建设;与华为联合建设行业领先的自动化仓储设施,等等。又如,招商局紧随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要求和契机,不断深化海工装备建造和修理改装能力,从最早的结构件制造商转型成为中国海工装备及特种船舶建造的主要参与者,并成功建设、交付了我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再如,招商局园区业务主要布局在大湾区城市群。目前,招商局正充分利用“前港—中区—后城”的综合开发模式,积极参与揭阳滨海新区粤东新城等综合体项目建设,带动大湾区周边城市发展,并聚焦高端邮轮、大健康、会展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发展金融业务,提供大湾区建设“助燃剂”。综合金融是招商局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先发优势,也能为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嫁接“资本动力”。招商局的金融板块,近年来根植大湾区发展,不断完善金融“4+N”布局。截至2018年底,招商局金融板块在大湾区总资产约1.8万亿元;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租赁、不良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既具备整体竞争优势,也在各细分领域实现了持续领先。同时,招商局各金融成员单位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在扶持“中小微”创新企业、推动跨境金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招商银行推出的“千鹰展翼”计划为例,截至2018年底,入库企业24,931家,授信客户4,879家,授信总额约1,966亿元;已成功培育超过410家在境内外上市的企业,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占比超过75%。

  第四,依托双创基地,构建大湾区建设“新生态”。招商局作为全国首批七家企业“双创”基地,积极推动“以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以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就业链”的双创循环发展理念,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以招商局开发运营的蛇口网谷为例,其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丰富的产业场景资源和综合金融优势,构建了包括“全链条双创空间载体、全生命周期投资服务、全流程创业综合服务和全要素创新积聚平台”的双创生态体系。目前,蛇口网谷不仅吸引了苹果、IBM等领先企业入驻,还集聚了一批围绕领先企业的“中小微”创新企业,更吸引了30多家优质孵化平台,其正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孵化基地。此外,在持续完善双创云、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招商局还与深圳南山区政府联合建设了全国首个政企服务大厅,可以为园区的境外高端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蛇口片区已吸引了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万余人的外国高端人才居住。

  第五,建设研发平台,打造大湾区建设“引擎”。大湾区能否发展成为一流湾区,关键要靠创新,尤其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局作为一家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按照“立足长远、把握当下、科技引领、拥抱变化”的战略原则,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招商局聚焦主业,先后在大湾区内设立招商金科、招商城科、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招商港口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多个内部创新研发平台,并与华为等集团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建设了5G联合实验室、区块链服务平台、大数据安全反欺骗实验室等合作研发平台,加快推动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招商局充分发挥驻港央企优势,积极与中联办、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科技园、香港科大等高校,以及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等驻港企业沟通联系,共同研究、探讨加快“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措施和模式。

  展望未来,“湾区经济”内在聚合力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将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前景超出想象。最后,结合招商局在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就“湾区模式推动科技创新”这一话题谈三点个人体会。

  一是构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网络,是大湾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跨境研发合作已成为现代企业研发活动的主要特征。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也正在重塑大湾区的产业格局。让大湾区内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深度融合,是湾区模式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11月6日,中央出台了大湾区16项惠民新举措,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在前期出台了推动跨境协同创新的有关举措,这些政策的出台虽然在顶层设计层面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后续还需要粤港澳三地政府建立更加常态化的协调机制,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此外,构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关键在于人才。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沃土来“筑巢引凤”,让人才“愿意来、留的下”,进而从源头增加创新人才供给,提升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是大湾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无论从世界核心城市的发展路径,还是旧金山等其他湾区的建设经验来看,区域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打造该地区的“特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竞争力。大湾区内各城市已有良好的前期发展基础,因此后续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是大湾区每个建设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产业发展与创新成果的有机融合,这也是大湾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体而言,大湾区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供应链,也拥有众多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校和研发机构,更具备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孵化能力,可以使创新成果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转化成产品。同时,大湾区有近7,000万人口,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庞大的国内市场;开放包容的区位优势,使得创新企业更能以大湾区为支撑,抱团出海,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这些都将是推动大湾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大湾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在创新容错上的作用,是大湾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我们常说“承担风险、宽容失败”的文化价值观是以色列、硅谷等“创新高地”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创新失败的概率高也是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从这些“创新高地”的发展实践来看,金融资本,特别是早期风险投资基金,在其建立健全创新容错机制,推动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建议粤港澳三地进一步鼓励“金融+”,通过金融创新,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招商局也期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综合金融优势,在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为,为大湾区孵化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龙头企业。

  各位朋友,招商局过去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面向未来,招商局还将秉承“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行”的企业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产业资源和综合金融优势,举全集团之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招商力量”。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0 迈得医疗 688310 --
  • 11-20 新大正 002968 26.76
  • 11-19 久量股份 300808 11.04
  • 11-19 嘉美包装 002969 3.67
  • 11-19 泰和科技 300801 30.4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