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食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

吴敏:食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
2019年09月27日 11:00 新浪财经综合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CC讲坛第33期于2019年9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遇见未来,和而不同”。“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发起人、食话创始人吴敏出席并以《食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是“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的发起人,也是一位十岁女儿的母亲,各位有不少都是为人父母的,所以我想说吃饭这件事情你们和我一样是关注的。我们离开父母身边,父母总是打电话来说:今天吃什么,吃的好不好?这成为妈妈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那爸爸关心什么呢?爸爸关心的是你的事业成不成功,工作顺不顺利。这些事情事实上都可以在我们的食育教育当中找到答案。

  我有一张照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某一天一家三口在外就餐,这是一个外面的餐厅,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做作业,妈妈还说:“赶紧吃饭,时间要来不及了。”大家都知道周末都有很多兴趣班,然后不知道是小孩调皮,还是妈妈过于焦虑了,妈妈看到作业上有很多问题,就说:“你怎么这么粗心,这里也错了,也不对,赶紧擦,擦了重写! ”正说着,菜上来了,然后妈妈说:“不写了,不写了,赶紧收起来,吃完了再写。”这个过程当中,爸爸始终拿着手机,饭菜上来之后,爸爸左手依然拿着手机,右手动筷开吃了。妈妈看到孩子不动,就说:“你怎么了?来不及了。”然后她就夹起一个生煎包,送到孩子的嘴巴里面喂了起来。他已经是个小学生了,这时候孩子突然说,这是他第一次开口,她说:“我不想吃,我想吃冰淇淋。”妈妈很恼火,但是她还是按捺住了,说:“好吧好吧。”结果吃了一半生煎的小朋友就吃上了冰激凌,然后就乐了。

  在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中,我们看到什么问题?可能你要说孩子挑食、偏食,我家孩子也有。可能你要说明明有那么多好吃的,粉丝啊,生煎啊,炒饭啊,青菜啊,肉啊,他怎么就是爱吃冰激凌呢?但事实上这个是问题的关键吗?我想这样的一个数据其实是会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的。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2.28亿人因为儿童时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而患有糖尿病。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它有很多并发症,全球都为这个病伤透了脑筋。如果超重和肥胖的趋势延续下去,现在这一代人就将成为百年以来第一代寿命比父辈还要短的人,太可怕了!

  这个是柳叶刀全球知名的医学期刊所发布的数据。他说的情况囊括了全球,当然也包括中国。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么,中国已经是全世界肥胖儿最多的国家之一,事实上这一个数字我们背后预示了什么样的问题?回忆一下刚刚那张照片,餐桌上的问题仅仅是吃的什么?吃的好不好吗?食物对于我们来说到底仅仅是一个能量的补给,还是他们有另外一个功能?也就是说我们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有一个天平,在天平的两端,一边是实物对应的是营养和健康,一边对应的是快乐,也就是它的社会功能。

  当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天平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试想一下我们更多的跟孩子在交流的,在餐桌上互动的是什么呢?我们讲有营养,有维生素C,吃了对你长个有好处,但是我们重视跟他的交流么?我们在餐桌上面是不断地催促他快点吃,还是说今天的青菜来自哪里?现在是小满(节气),我们应该吃什么?有很多可以跟孩子共情的话题。在天平的两端,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它的社会功能,那我想我们反而会反观自己,我们父母在亲子互动,在家庭的一日三餐当中做了什么?

  我们说我们爱孩子,我们在假期带孩子出国旅行,我们有各种补习班,音乐、美术、体育样样都不少,但是能够让孩子身心健康,身心愉悦的这样一种食物的教育,是不是严重缺失了?我们是不是只是在投食,而不是把食物当成我们跟亲子互动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其实这样的情况我们全球都在面临,全世界物质极大丰盛的现在,健康危机的挑战非常巨大。全球食育的情况,我们只选三个国家来说说就够了。

  第一个是英国,大家都知道英国的餐一般般,但是肥胖和疾病的问题却是他们困扰多年的! 有一个大厨非常喜欢东方美食的大厨叫Jamie Oliver,正是他看到了英国这样的肥胖儿增多,幼儿园小学餐食非常不健康的情况下面,它发起了一个叫食物革命这样一个运动,然后极大地节约了政府的公共资源的开支,并且重新让英国民众来思考,来审视他们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我们再来看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对自己本土文化保育非常关注的国家,它很重视很在意外国的西餐文化、外国的快食文化对他们国家的影响,所以它视之为一种文化入侵。 他们很快发起了慢食运动,大力倡导保育自己的本土的饮食习惯,本土的农作物,并且他们还创造性地发起了一个叫Eataly的项目,现在已经风靡全球,可以理解为一个带有食育功能的、大型的食物博物馆和多种风味餐厅的一个聚合。

  这个图大家都觉得很卡哇伊,这个是日本,日本曾经也是一个面临国民健康问题非常严重的这样一个国家,但是他们通过将近100年的努力,他们成为世界上首个把食育立法的一个国家。我最近有个朋友,1米83的个,小伙子到日本留学后,他跟我说,我觉得日本人都好高,不是我原来的想象,而且他们的体型都非常棒。 因为他是喜欢哲学的,所以他跟他的导师就探讨日本的便当文化、日本民族的这种羞耻心、日本的主妇为孩子为自己的丈夫准备的便当,正是食物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我非常认同。

  在这样的三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之外,我们再来看,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他们的饮食方式,这句200年前说过的话在当下依然有用。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孕期母乳的喂养时,我们其实已经开始食育教育了。你发起过食育教育,当你喂他第一口母乳的时候,已经跟他有了交流,通过食物,不是吗?

  但是在这之后,当孩子在你身边待了十几年,算一算18年,一日三餐,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应该有大把的时间,足够的时间跟他进行有关食物文化的探讨,但是我们做了么,所以像食育这样一个能够让他身心健康,能够让他人格健全的一个教育,是不是严重缺失了在当下快节奏的中国?

  我们在杭州举办了一个校园食育科普节,顺应今年科普日的活动。我们在食育教室里面上了这样的一节很有创意的食育课,题目就叫《大米的一生》。这个图上就是有三个圈,在中间的最里面的圈,其实就是大米不同的生长时期的形态。 然后中间这个圈,其实就是对应大米。不同的节气大米呈现出来的形态,最外面的这个圈就是我们人类所进行的农事活动,从育苗到耕种到采收,20个小学生围坐在一起,非常开心的跟老师交流,“原来我吃的这一碗香喷喷的米饭背后有那么多的一个过程,跟自然有那么多的关系。”之后我们老师还带小朋友一起品尝了米、馒头,就是大米做的馒头,小朋友们全部吃光,都说太好吃了。所以食物真的是连接自然的,大家也可以设想一下,通过这样的食育课的孩子,他还会厌食吗? 他还会不珍惜食物吗?我们经常说要珍惜粮食,粒粒皆辛苦,但是我们只是把这句口号给他,有用吗?所以我们认为食育就是以食物为载体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从一粒米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生命的魅力。 

  我还做过一个感官食育的工作坊,听这个名字大家觉得很新鲜,词语觉得很新鲜,感官食育又是什么呢?其实感官食育就是充分调动你所拥有的器官,我们每个人都有舌头,对吗?没有经过驯化的舌头就只是一条舌头。 在这样的一个课程当中,我们小朋友又有什么样的奇妙的体验呢?我选择了不同的品种,不同产地的苹果。苹果小朋友很熟悉啊,父母经常说苹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健康,苹果非常有营养,每天都要吃一个。但是这样的重复之下他接受的信息,大家试想一下它又只是天平一端,另外一头又被我们忽略了。然后我就跟小朋友交流,你吃苹果的时候,你身体有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种?这个酸和那个甜一样吗?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激发了小朋友自主探索食物知识以及背后的种植、地理还有很多食物的科学的信息,所以这样的活动真正的让孩子自己有这样的内驱力来探索食物。

  说一下我们吧,我们家在杭州是一个一起住了十几年的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我们家食物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它还是跨时代关怀的载体。某一天早晨周末,我女儿说:“妈妈,今天我给你下厨房,我来给你做菜。”我说好,我们就一起到了厨房里面,然后她就在那里煎荷包蛋,我就在旁边磨咖啡豆,一边磨着,我还一边说:“今天豆子很新鲜,风味特别好,你要不要来闻一下?”然后她说:“好像我还不太习惯这个味道。”然后这时候外公进来,外公说:“什么东西烧焦啦?”然后我跟女儿妞宝就说:“是咖啡。”然后妞宝就拿着咖啡给外公闻了一下,说:“你来问闻闻看。”然后外公说:“嗯挺香的。”我们三个人其实有不同的观点,我觉得很不错,我女儿闻了之后,她觉得不太适应,我觉得也没关系,外公闻了之后觉得很好闻。所以这样的一种充满包容度的交流,对食物的交流,我觉得也更是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生活态度。我们家大家的习惯都不一样,比如说早餐,我喜欢咖啡配面包,我妈妈喜欢白粥配小菜,然后妞妞喜欢茶香蛋和燕麦米汁。所以我们都有不同的喜好,但是都不妨碍我们之间的交流。我冲咖啡的时候,外公泡起了茶,我们会讨论一个是浆果,一个是果实,一个是树叶,怎么样的冲泡方式会让两种很宝贵的、对我们身体很有健康帮助的,这样的一种食物来发挥它的特长。

  吃了早餐,我又带我女儿去了菜场,菜场很多摊主都认识我们,也知道我们家有不同的喜好。外婆喜欢吃西瓜,我就教妞妞怎么帮外婆挑西瓜。西瓜的外皮的纹路非常清晰,有一点深,瓜蒂很新鲜,然后敲上去砰砰的声音,这大致就是一个好瓜了。所以在这样的互动当中,我们真的觉得食物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虽然居住在城市里面,我们离自然和食物的原型有点远,但是家门口的菜场它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食物的小型博物馆。

  家里的这张餐桌就是亲子教育、亲子互动的、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场景。其实在英国、在美国,在很多国家,都有关于亲子共餐、亲子交流可以让孩子更合群这样的讨论。所以我们认为食育即是全民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虽然说的都是孩子,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们听了我的分享,回去实践,你们跟孩子一起共修,你们也保护了自己的健康,这是不是对家庭太重要了?

  我们在过去的四年半时间里面,总结了食育教育的五力模型,我们来看一下,先从最下面的辨识力来看,选择健康的食物的能力,我们简称为辨识力。试想一下,如果你去菜场,你会挑吗?你去超市你会选吗?你今天想要做个鸡汤,你是在鸡汤里面加黄芪、党参还是桂皮?你如果要吃一块牛排,你是选择它的哪个部位呢?这些问题连接的并不是仅仅是能量的供给,它还有背后很多的知识。

  第二是言食力。当我们远离电子产品,我们专注的在这张餐桌上,我们跟孩子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提升了孩子的表达沟通能力呢?

  还有我们的创食力,我们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各种各样的项目的学习,包括还有电影的教育,但是在家里这个场景里面,其实你也完全有这样的机会。你可以让孩子做一个项目,比如说今天来做一个太空茶饮,我们了解一下太空的元素是什么,然后怎么样融入到一杯茶饮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启发孩子,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还有美食力,食物当中的各种的颜色。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我不知道北京这边讲究吃什么,江南喜欢吃藕,这个藕不仅有营养,同时它的寓意还意味着是我们跟离世的亲人之间的藕断丝连。我们在餐桌上吃藕,我们加了一些红椒,红色就非常漂亮。同时我们还探讨七孔藕、九孔藕有什么区别。

  食物的口味不一样,它的烹饪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食物的颜色搭配以及我们拼盘的搭配,餐桌桌布的选择,甚至灯光音乐,这些美学素养也都可以在食物当中来培养。如果具备了这四方面的能力,我们的孩子一定能通过食物获得一个非常好的跟生活跟生命的连接,它一定是身心愉悦的,并且它可以把这样的身心愉悦的方式和渠道分享给他身边的人,我想他也会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人。

  说了这么多,这五个能力其实是什么样的能力?这背后是不是就回答了最初的我们关心的爸爸妈妈关心的问题吗。孩子吃的好不好?工作顺不顺利?事业成不成功?所以食育过程当中培养的这些主要的素质,发现和感受的能力、审美力、专注力、自控力,这些都是为了他的生活和事业成功储备的重要能力。这就是我们说的食育是以食启智,以食育人。所以我强烈的认同食育应该是德智体美育之外的一项重要的教育,食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过去的食育事业的过程当中,我在家里也身体力行,然后我发现我的孩子她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也发现食育教育确实启发了很多的能力和智慧,我相信拥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的孩子,一定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如果大家对食育更感兴趣,还可以在“食话”的平台上来获取,食物的食,说话的话,今天我非常期待大家能够把我的一些分享一些感受,能够带回去亲身实践。我相信孩子在你身边的这几年,如果你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你就能够赋予他终身受益的教育。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4 渝农商行 601077 7.36
  • 10-10 米奥兰特 300795 --
  • 10-09 交建股份 603815 5.14
  • 10-09 八方股份 603489 --
  • 10-08 佳禾智能 300793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