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西藏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西藏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2022年08月05日 05:22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西藏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经济日报

  8月份,又到了雪域高原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满山披绿、鲜花怒放、流水潺潺,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为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不断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让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如今,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红利人人共享。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新疆杨、榆树、细叶红柳、江孜沙棘……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内,树木郁郁葱葱、随风摇曳,像一条舞动着的绿色哈达。

  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于2014年启动建设,总规划42万亩,计划用17年时间完成。近年来,南木林县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植树造林3万余亩,栽植各类苗木192万余株。

  “多亏了这片生态林,现在刮风不起沙,家里桌上的灰尘都少了。”南木林县艾玛乡柳果村村民强巴欧珠感慨。“如今的南木林县周边风沙次数减少三分之一,含氧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南木林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格桑旺姆介绍。

  7月21日,西藏雅尼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式挂牌。西藏林芝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才旺尼玛说:“观测研究站投入使用后,研究人员将对雅尼湿地开展基础数据收集、传输、利用等工作,雅尼湿地迎来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全面发展新阶段。”

  数据显示,西藏现有湿地652.90万公顷,其中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湿地公园22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5处,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48.87万公顷。

  “经过不懈努力,西藏已初步建立起多样化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已驶入‘快车道’。”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管理处处长张家平表示,“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守护好西藏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湿地保护只是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方面。2021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正式实施,为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打下坚实法治基础。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西藏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累计投入259.3亿元。“十三五”时期,累计投入502.29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93.7%。“十四五”时期预计投入665.43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2.48%。

  随着生态保护投入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措施越发严格,西藏的生态环境状况持续保持良好。《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西藏现有森林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31%,已记录的野生植物有9600多种。2021年,西藏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西藏立足实际,抓住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原农牧业、文化旅游业、清洁能源等生态产业。

  作为西藏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文旅产业10年间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底,西藏文化产业产值从2012年的12.78亿元增长到68.87亿元,各类文化企业7000余家,比“十三五”初期增长1.5倍。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多游人走进高原。2012年,西藏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达1058.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0余亿元。2021年,西藏旅游人次突破4100万,旅游收入达441亿元。

  盛夏走进拉萨市达东村,花团锦簇、游人如织。“近年来,我们以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为抓手,形成现代与历史并存、生态与发展共荣的旅游新体验,‘美丽乡村 魅力达东’已成为西藏乡村民俗旅游示范标杆。”达东村村委会主任旦增罗布说,通过持续创新探索村域范围内绿水青山守护与金山银山转化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生态文明机制,科学设置生态岗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富。2021年,拉萨市达东村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曾是西藏冬春季风沙最大的地方之一。“前些年刮起大风,关着窗户房间里也会蒙上一层灰尘。”从小生活在雅鲁藏布江畔的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朗塞岭村村民白玛琼达对风沙的记忆仍然深刻。

  如今,昔日荒滩已变为致富绿洲。近年来,山南市以“雅江中游百亿产业走廊”为基带,优化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十三五”以来,先后引进藏草、亿利、江平生物、西普农业等一批绿色企业,建设了万亩苗圃基地、千亩矮化苹果、千亩葡萄种植基地、千亩经果林、千亩甘草基地、百亩车厘子基地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形成了生态种植、生态旅游多元生态产业体系。

  “以前这里是一片连草都长不好的沙荒地,通过治理,现在发展成了生态产业园,园区内果树成林,节假日很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山南市扎囊县西普高效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洛桑说。

  近年来,西藏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与产业发展生态化协同发力,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了一批森林、草原、湿地、地质地貌旅游区,扩大生态旅游产品供给。同时,积极推进生态富民利民,落实生态综合补偿机制,组织群众承包造林工程,支持发展林下经济,让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中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生态红利人人共享

  走进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一栋栋工布风情的民居在绿树掩映中错落有致,啾啾鸟鸣不绝于耳,房前屋后硕果满枝。“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见空补绿、见缝插绿举措发展庭院林果经济,大家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游客也慢慢多起来。”色果拉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说。

  村庄颜值不断提升,村外雅鲁藏布江边密密匝匝的绿树也擦亮了色果拉村村民幸福生活的底色。2008年,色果拉村定下了每年2000亩到5000亩的植树计划,经过全村1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种下几十万棵树,造林面积近7万亩。“满眼绿色,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也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现在,村里的生态农牧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生态饭’让我们致富的信心更足。”乔次仁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在西藏,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端上了“生态碗”,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定期带领乡村护林员开展巡山护林活动是林芝市墨脱县格当乡公益林专业管护站站长扎西次培的重要工作之一。“祖先曾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这代人从‘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扎西次培说,“2015年,我成为格当乡公益林专业管护站站长,每年有2.4万元工资,再加上其他生态惠民政策补贴,每年生态保护方面的收入能有2.6万元。现在,村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都特别强。”

  近年来,西藏紧紧围绕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目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成色更加浓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正在用行动书写雪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昂

西藏 湿地保护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08 汇成股份 688403 8.88
  • 08-08 路维光电 688401 25.08
  • 08-05 海正生材 688203 16.68
  • 08-05 远翔新材 301300 36.15
  • 08-05 浩瀚深度 688292 16.5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