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新政首提上市公司办职业教育 职业本科明确招生规模

职教新政首提上市公司办职业教育 职业本科明确招生规模
2021年10月30日 02:15 贝果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职教新政首提上市公司办职业教育 职业本科明确招生规模

  本报记者 张锦 郝成 北京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配套文件,《意见》提出多项明确的发展目标。

  其中,对于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首次“量化”,《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并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亚南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10%的目标有多元路径,“关键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这个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首次提到鼓励上市公司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受访专家表示,企业的办学积极性有待观望。

  此外,《意见》还提出,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内部的升学通路有望打通,中职教育将与职业专科、职业本科衔接起来。据悉,“高考大省”山东、河南已于近两年先后启动职教高考制度。

  新政亦强调,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国信证券研报表示,本次《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的导向。

  本科层次职教招生占比10%

  “目前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产业更倚重技能,而非体能,这就需要培养更高层次的技能人才。从国际经验和产业发展需要来看,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在2021年5月召开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作出如上表述。

  事实上,国家提出稳步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并非新鲜事,近年来相关政策已陆续出台。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职教20条”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时要求到2022年,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转设均要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发展。

  2019年5月,职业教育突破本科限制,教育部首次以“职业大学”命名,批准了15所高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条件、要求、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6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由专科、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批复33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这33所大学可分为四种类型:民办高职院校升格、公办高职院校升格、独立学院转设、独立学院与公办高职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转设。

  根据教育部统计公报,2020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已达1468所。此次《意见》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是否意味着将有百所职业本科院校兴起?完成这一既定目标有多难?

  “要达成10%的目标,其路径是多元的,因此并不难实现,关键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这个目标,办学质量比数字目标更重要,也更困难。”王亚南介绍,目前的路径包括高职院校升格本科、独立学院与优质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以及高职的某些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等。

  “(完成目标)不局限于高职专科以内,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的工科大学也可以发展职教本科专业,这是政策设计的一个初衷,发展职教本科应该多路大军齐头并进。”王亚南表示。

  据王亚南了解,最近新升格的一些职教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今年有12所职业本科院校出现了投档缺额,其中,有1所公办院校,另11所均为民办。招生情况并不乐观的现状说明职教本科办学质量还尚未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在我国,公办高职普遍比民办高职整体实力强,2019年入选197所“双高计划”学校名单的全部为公办高职。“双高计划”被誉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双一流”,目前有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自“十二五”开始,教育部要求公办高职(高专)不得升格为本科院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目前,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中只有1所为公办高职,21所此前为民办高职,有11所为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而来。

  王亚南指出,他所在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优质高职院校有强烈的升本愿望,争取优质生源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专科院校)在招生时未能跟本科院校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去竞争。有了生源基础,整个办学质量才会提上来。”

  山东省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马超向记者分析,“双高”院校对于升本向来有很高的热情,此前不允许升本是为了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色,当时尚未提出职教本科的概念,而未来优质的高职院校升本可能会逐步放开。

  今年7月,教育部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马超透露,在德州市所在的山东省,已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提及,优质的双高校可以升本或开展本科专业。

  王亚南告诉记者,现在教育部针对职业本科专业的设置、“双师型”教师比例、博士学历教师占比等硬性指标都有严格的把控和要求,保证了前期的稳步发展。“职教本科的一系列标准、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包括质量保障制度、招生制度、学位制度,如果盲目地去扩大规模可能有很大的质量风险。”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

  《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费政策。

  7月24日,“双减”政策落地,K12教培行业受到重创,头部教育企业纷纷转型求生。随着今年一系列利好职业教育的政策密集出台,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K12教育巨头均宣布进军职业教育。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鼓励各种企业和社会资本办学,为港股高教公司在内的参与方营造了更加宽松有利的经营环境。“之前由于教培‘双减’政策引发的市场担忧,高教板块持续下跌,估值创历史新低,和基本面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背离。随着国家和地方持续鼓励职业教育的政策出台并落实,市场预期有望重构,带动估值实现显著修复。”

  资本市场对于职教领域重大利好政策给出了短期的积极反馈。《意见》发布后的前两个交易日,A股教育板块大幅上涨,到10月15日,指数明显下挫,例如,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中公教育(002607.SZ)涨停两日后,难抵今年受“双减”政策波及,因业绩不佳股价大幅下跌。10月20日,教育板块持续走弱。

  与此同时,受访专家对于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教育普遍持观望态度。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职业教育仍然在行政管理的体系内,而不是市场体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产教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有动力和意愿,只有双方都走到市场上去才是最有效的融合。他指出,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有的学校认为,背靠上级财政,有教师编制,过着“旱涝保收”的日子,因此没有动力走向市场。

  王亚南坦言,企业办学势必要考虑办学成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够为我所用,因此企业的办学积极性还要“走一步看一步”,而龙头企业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可以“先试先行”。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撰文指出,企业举办职业高校,核心还在于这个企业所在产业的发展水平,如果水平足够高,相关职业人才的培养就变成了其产业链条中的一环,相辅相成。

  A股上市公司IMS(天下秀)(600556.SH)旗下职业教育品牌IMS教育,致力于培养新媒体领域的职业人才,实现“以产助教,以技育人”的教育生态体系。“作为互联网的销售新模式,短视频直播带货的爆发,让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并出现了大量的缺口。” 天下秀教育总经理郭擂介绍。

  上半年财报显示,IMS教育已连接国内122家院校,首批校企联合招生及培养的红人新经济本科专业新生,于2021年9月正式入学。

  新政出台后,郭擂最强烈的感受是许多高校在与公司合作时顾虑减少了。在她看来,国家鼓励行业的头部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其一,行业头部企业资金力量雄厚;其二,上市公司“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会更讲究教学质量。

  “育人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郭擂说,培养学生需要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学校希望跟企业签订10年以上的长约,而不是一年签约一次,“政府下大决心出台相关政策去鼓励,这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背景链接

  职业教育改革 受益行业有哪些?

  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七)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启动实施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地方试点。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支持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在岗继续教育制度。

  资料来源:《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蒋晓桐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2 力诺特玻 301188 --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10.07
  • 11-01 天亿马 301178 48.66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46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5.9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