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科协同合作破解儿童“看病难”
北京论坛
北京市属医院儿科协同合作,将改变儿科“不相往来”的现状,方便患儿家属预约、转诊、会诊,极大提升儿童诊疗水平。
日前,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媒体沟通会消息称,北京市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历经近三年探索与实践,已联合18家拥有儿科的北京市属医院,成功搭建了“医疗协作、科研协同、教学同步”三张共建共享网络,推动儿科乘风破浪“成团”发展。
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相差悬殊,是当前儿科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同样是三级医院,也许一家是儿童专科医院,另一家医院的儿科就只有两三名医生,两者的儿科诊疗质量和数量,都存在天壤之别;同样是基层医疗机构,有的重视儿科,人才与设备尚且齐全,有的则笼统地设一个“内儿科”,甚至干脆不看儿科疾病;同样是儿科医生,有的是顶级专家,有的则是半路改行而来,或者由其他科室医生代看儿科疾病,能力相差很大。
更突出的问题是,不同医院的儿科较少沟通,到哪看病、是否转院,多由患儿家长拿主张,导致家长缺乏必要指导,儿童看病出现不合理流动。
儿科“成团”发展将改变儿科“不相往来”现象,在预约、会诊、转诊、特殊检查检验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便于患儿有序上送下转。更重要的是,“成团”发展还提供医师培训、科研合作等综合服务,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诊疗水平。
在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印发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意见中,“专科联盟”被着重提及。儿科“成团”模式,则是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与改进。比如,专科联盟主要是为了提升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补位发展,但儿科“成团”发展不仅立足眼前,而且立足未来,不仅为了提升当前的救治能力,而且还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展开协作,为将来培养更多儿科人才。
不过,也要看到,儿童看病不仅存在堵点,也存在断点。所谓堵点,是现有儿科在技术交流和转诊等方面交流不畅;而断点,则是在其他地方,不少医院根本没有儿科,这也让“成团”发展失去了根基。
儿科赚钱不多,又是医患冲突的高发区域,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极力压缩儿科规模,导致相应区域内的儿童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患大病还是小病,都只能到大医院看病。
儿科“成团”发展固然可以大幅提升儿科整体诊疗水平,但对很多医院来说得先有儿科,才能谈得上提升与发展。可见,儿科发展既要“通堵点”,也要“补断点”,让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开设儿科,让基层医疗机构具备儿科初诊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再稳步提升诊疗水平,儿童看病才会变得更高质、更便捷。
罗志华(医生)
责任编辑:戚琦琦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