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科技刘伟两会5大提案:校园安全广州轨交新基建等

佳都科技刘伟两会5大提案:校园安全广州轨交新基建等
2019年03月01日 14:45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佳都科技刘伟携五大提案:关注校园安全、AI与慈善民生、数据安全、广州轨交、新基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安丽芬 广州报道

  历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委员群体中,来自实体产业的上市公司老总们的声音,尤为引人关注。

  3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600728.SH)董事长刘伟此番提出五大提案,就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更安全的校园环境、推动AI技术深入慈善民生领域、数据安全、广州轨交出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大出行建设、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在“新基建”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及建议。

  刘伟的五个提案详情如下:

  提案一、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更安全的校园环境

  校园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近些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校园暴力、欺凌、人身伤害等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校园安全事件不但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也暴露出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以及校园周边安全存在技术、管理、制度等短板。

  传统的校园安全工作从主体的不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学生教育、学校管理以及家长看护。

  由于学校是一个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这其中学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校园事故发生的原因看,学生之间嬉戏打闹占比最高,且事故常在课间休息时发生。传统的视频监控,主要通过视频监控录像和人员实时监控来确保校园安全,但在偌大的校园中肯定不止一个监控,安保人员就很难顾及到所有的监控点,并且一旦某个角落出现事件,监控并不会报警,若安保人员也没注意到,也许就会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甚至在进行事后回放时,往往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回放视频资料,从而获取信息,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而且校园安全不仅限于学校空间范围,与部分社会安全也有所交集,在这几年的校园案例中也有所体现。校园周边安全风险点多而杂,传统“人工识别”的思路存在识别不全、评估不准、具有“盲点”等缺点;校园周边安全事件突发性强,“人防”的传统方式存在响应滞后、联动不畅、本能反应易失误等不足;校园周边安全易受社会风险的传导和渗透,“人防物防技防”的传统模式存在新生风险识别难、偶发危机预警难、连锁反应阻止难等问题。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未来的祖国花朵预计还有可能增多,校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极为重要。因此,如何提高效率管理校园,保障学校师生安全,是众多家长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头等大事。

  应对校园安全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防范于未然,守住第一道安全防线,将一切威胁师生安全的因素隔离在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在保卫校园安全中,AI帮我们守住第一道防线。并且,在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基建”中,强调要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等传统补短板领域。为此建议:

  (1)加大校园AI防控的软硬件投入。不同场景提供全覆盖的安防设备,建立起一套涵盖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巡更系统以及视频管理平台等综合化一体式的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可以利用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将学校职工和学生的图像录入后台,刷脸进入校园,从而保证进入校园的都是校内人士。除此之外,在校内,监控拍下的视频画面除了对人脸进行识别之外,还能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对表情进行比对,当发现某个职工或者学生的表情出现异常(比如痛苦、愤怒等)时对其打上标签并发出预警,并迅速调出资料,并加以注意此人的动向,这样也将有利于校方提前采取措施,即使有突发事件也能很好的应对。

  校园周边可利用视频监控对人流量进行监控,及时对数据进行快速、动态分析,对于校外监控区域进行“数人头”,即监视人流量。一旦开始密集甚至超出某一个数值,便发出警告反馈给工作人员,由相关人员进行疏导处理,有助于减少群体事故的发生。通过视频监控,对行为异常、持危险器械和徘徊不断的人进一步监测,形成预警。

  (2)打通公安部与教育部的技术平台资源,实现部门联动。

  现在教育部在提倡“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议增加一个平台:校园安全管理防范平台,将公安在智慧新警务中的视频云工程与校园安全管理打通,在校园门口安装人脸识别终端管控进出,在周边增加智能摄像头,做到进出精准管理、人群热度分析、危险区域、行为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实现,实现校园业务管理与城市安防系统的融合。并且,加强报警系统建设,一键式报警装置建设,与公安机关、教育部门联网,开展实时监控、网上巡查等工作,切实提高监督检查效能和预警反应能力。

  此外,地方公安机关应督促学校重点配齐配强校园专职、兼职保卫人员和专业保安员,配全安全防护和处置装备;对于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及幼儿园周边,公安机关将设立治安岗亭或警务室,严格落实重点时段“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等要求,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守护象牙塔不仅要靠我们自己,更要依托现代科技。AI作为一门通用技术,如果未来能够将它落地于校园安全中,将能够改变以往低效率安全保护的方式,为安全的掌控提供更多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守护学生们的成长。

  提案二、进一步推动AI技术深入慈善民生领域

  AI作为最前沿基础技术,已渗透生活。人工智能最显著的特征是“智”,也就是可以替代部分人力或智力劳动的技术。当我们为智能解放人类而欢呼时,不能忘记人工智能的终极意义在于“造福于人”。一切引导、推进、规范人工智能的规划、政策和治理,应该立足于社会福祉,把有利于改善民生,为民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社会上总存在一部分需要给予特殊关怀和照顾的弱势群体,这些特殊群体的救助就成了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重中之重。若人工智能技术能进一步深入慈善民生领域,以科技力量对社会问题进行改善,新技术将更有变革性,对公益事业和具体的被救助者都意义深远。举个例子,音书科技通过AI,实现各种场景下语音与文字的相互转化,以帮助听障人士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Seeing AI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人、物,并且用语音反馈,帮助视力受损人群实现无障碍的生活;佳都科技成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寻找失踪人口的平台,通过人脸识别,通过比对找回失散人员……

  人工智能和慈善民生的“跨界合作”能够激发更多有益于社会的创新,带来更好的社会治理模式。因此,政府在引导民间资本主导人工智能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监管和调控职能,推动其以慈善民生需求为导向,并在助残养老、人口走失等社会关注的问题上发展、实现突破。为此,他有几个建议:

  (1)建议对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AI技术企业提供更多扶持。

  为了更好地鼓励AI企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政府可以落实支持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做好慈善需求对接、完善扶持和激励措施。引导科技创新型积极开展技术捐赠和平台支持,将大数据、区块链、云技术等先进技术与慈善相结合。扶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AI技术企业,让科技聚焦于慈善,不仅可以助推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将促进科技发展。

  (2)建议搭建一个民政部牵头的AI技术平台,提供开放AI技术给各个慈善组织使用。

  传统的慈善组织,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往往采取传统的方式,并且不存在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技术的职能。因此,政府打造整体人工智能开放生态,让民间慈善组织更好、更快速地使用、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去进行慈善公益事业。政府AI开放从技术赋能、思维升级、渠道合作几个方面加速慈善组织成长与改变,助力AI技术从形成到应用于慈善的全过程。开放合作的战略,政府、慈善组织、科技企业之间将形成更高效的连接,更好地构建“AI+慈善”新生态,为慈善带去更好的改变。

  提案三、如何实现数据安全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同样重要的基础生产要素,驱动着大部分产业的变革。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进入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与流转成为常态。

  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00亿TB,将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重新定义了各个大国博弈的空间,正在重塑世界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基建”中,更是提到了要加快数据中心建设。

  随着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信息被开发利用,海量数据在为人们提供更多知识与信息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开放性导致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大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数据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其中包括Facebook超过8700万条数据被泄露和滥用、华住连锁酒店2.4亿入住记录泄露、圆通10亿条顺丰3亿条用户信息数据被出售、前程无忧195条简历数据泄漏等等。

  大数据时代,数据无疑是个人和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个人而言,个人信息数据外泄,黑灰色产业便可利用其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家庭住址等真实信息注册虚假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企业而言,屡屡发生的客户数据泄露事件向企业后台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发起了挑战。

  互联网大数据的急剧发展,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于此,建议要在立法、内外宣贯、扶持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这三个维度上做好工作:

  (1)要加快数据安全法的立法进程和落地。

  《数据安全法》在2018年9月纳入立法计划,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确权,只有数据确权(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等),才能实现数据合理的使用,以及有效追责。建议在数据安全法中对刑事责任作出修改,现如今泄漏50条隐私数据即可负刑事责任。

  在今年的某些媒体报道中,用户只要花43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到100万条某快递公司泄漏的个人用户信息,犯罪成本和惩罚力度不匹配。同时,建议买卖同罪,非法购买数据的群体以及群体行为基本都是用于违法犯罪,因此需要加大惩罚力度和范围。

  此外,《数据安全法》需要平衡数据安全和数据流通利用两大价值。

  对企业来说,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对于个人而言,数据是其生活的再现;对政府来说,数据是基础性的战略资源。《数据安全法》应该秉持平衡的理念,以“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为立法宗旨,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共筑数据安全防线。

  (2)要加强数据安全法的对内、对外宣贯。

  制度不应该只停留在理念上,在这严峻的形势下,需要加快加强推广宣贯,把意识形态成为指导工作的工具,使其具体化形象化。

  佳都科技2018年和外媒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外媒对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非常感兴趣,但又存在质疑(数据安全),因此在国际反恐的大前提下,国家宣传部门以及安全部门有必要有计划地对于中国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加大宣传。

  企业维度的数据安全也需要《数据安全法》的尽快颁布以及内部宣贯落实,让国内国外能感受到中国在人工智能特别大数据安全领域的力度与决心。

  同时,加强安全法的宣贯,让企业和民众树立数据安全法治理念和法律红线意识,切实增强了做好数据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扶持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加大数据安全的保护力度。

  数据的安全隐患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漏洞、数据管理不当、安全体系存在纰漏等。因此,企业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保障、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强化数据加密、加固智能终端、保护个人敏感信息等手段,从大数据的存储、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层层把关,保障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安全。

  此外,政府还可以对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进行扶持。伴随着大数据的时代持续推进,拥有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公司已经不胜枚数,然而有自身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和相关方案的企业毕竟少数。

  而通过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以其专业的技术与策略帮助企业解决庞杂、分立的信息安全问题,建立数据安全策略,让数据安全可见、可知、可控,将更有效地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但是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能够生存或者说有效地实现技术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数据立法中的数据确权,只有确权才有责任划分,第三数据监管才能真正落地生成效果。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共识。一些国家的政府更是将大数据视为“未来的新石油”。

  在当今世界经济缓慢增长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而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最主要推动者来自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政府机构。

  相信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与支持下,通过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IT龙头企业以及众多创新企业的积极参与,大数据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提案四、如何发挥广州轨交出行核心网络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大出行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2月18日,国家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全面深化大湾区建设。《纲要》中强调,要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而且,在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基建”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广州作为省会城市,通过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已建成珠三角最大、最高效的交通枢纽。

  以轨道交通为例,广州现已建成开通15条、478公里的地铁线路,线网里程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

  未来,随着周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进,佛山、东莞、清远、中山共计14条地铁线接入广州,城市间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将成趋势,城市间居民跨区流动及消费将愈加频繁。

  广州对于全省规划、调节以及辐射作用不可替代,应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纲要》也提出,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应发挥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优势,以大湾区公共出行互联互通为切入,聚焦城市出行服务需求,通过AI+出行深度融合,为公共出行市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智慧出行服务,提高出行市民生活舒适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为此建议:

  大湾区统一“大出行”:建议由广州公共交通运营企业联合牵头成立互联网大出行运营公司,搭建湾区大出行服务平台,实现湾区公共出行“一张网、一平台、一码通”。

  1、完善“一张网”:通过广州城市地铁轨交网络与大湾区其他地区轨道网络打通,构建大出行运营网络。

  广州十四号线一期的开通,让从化走进了“地铁时代”,也让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区区通地铁”的城市。当前,广州地铁新线建设已进入新一轮高潮,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十号线、十一号线、十二号线等12条线路同时在建,预计到2023年,广州地铁运营里程将超过800公里,编织起“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

  新一轮线网建设将掀起广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新热潮。新线建成后,也必将进一步提升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勾勒出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大轨道交通蓝图。早前发布的规划已细化目标,一张巨大的城际铁路交通网即将从广州延展,连接大湾区主要城市,融入“1小时经济圈”。在加强广州与各城市的互联互通和辐射带动方面,广州其实已有所部属,广佛两市规划10条地铁线路互联互通;广州已规划地铁十八号线延伸至中山;广州地铁五号线将与东莞地铁一号线直接换乘等。

  相信,广州按照“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总体思路,加快地铁建设步伐,不仅推动广州城市各功能区轨道交通联系更加密切,而且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形成大湾区规带交通“一张网”的格局,构建全新一体化的湾区“9+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2、打造“一平台”:通过资源导入及技术共享,打造大湾区区域轨道交通技术服务平台。

  广州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轨道交通产业布局已覆盖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在车辆装备制造、通信信号、机电控制、自动售检票、扶梯屏蔽门、土建施工等产业领域的较多环节,都形成了本地的优势企业。多项科技成果全国首创,自主研发并应用了国内领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线电机车辆、MTC-I型CBTC信号系统、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EUHT),全国首创盾构带压开仓“衡盾泥”辅助工法,首个实现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应用。

  并且,广州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知识服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才储备,具备了打造覆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集成能力。在国际地铁协会中,运营服务可靠度、正点率、公共安全水平等指标名列前茅,服务满意度连续多年稳居全省交通行业第一。同时,广州地铁向超过40个国内外城市提供轨道交通设计、监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累计承接总体总包设计的地铁线路达50余条,完成线路联调筹备10条。

  广州轨道交通技术实力在国际中达到领先水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交通网络建设中,可以以广州本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市场为依托,形成行业优秀的企业集群,并打造技术平台,为大湾区各产业企业协同拓展提供紧密联系,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并通过技术共享,提高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综合服务提供能力。

  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建立大湾区公众出行和公共交通乘客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枢纽信息服务系统等,有效整合市民出行、载运工具运行、配套服务等信息,实现各方式、各主体之间信息共享。

  3、实现“一码通”:基于AI的移动支付应用,即乘车码互联互通,一码多场景应用(地铁/公交/商户支付、企业/园区/小区门禁),实现大湾区出行以及生活周边的“一码通行、一码通用、一码通付”。

  2018年9月26日起,广州地铁全线网支持通过银联手机闪付使用ApplePay过闸,真正实现了“无卡一身轻”。今年1月,广州地铁线网所有闸机已全面支持乘车码过闸,这也是首个城市地铁全线网所有闸机支持多种二维码方式过闸,不仅为乘客创造了更高效、更便利的支付途径,也意味着中国地铁迈入了真正的非现金支付时代。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广州借力AI不断探索轨道交通产业升级。广州地铁试点实施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峰期快速安检服务,成为全国首例在广州试点应用的轨道交通快速安检项目。并且,广州地铁将有望实现人脸识别支付。只需将个人照片和羊城通、银行卡等实名制绑定,就能“刷脸”进闸乘车。如今,广州轨道交通企业研发的人脸识别闸机已在测试阶段。

  智能化、数据化、平台化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升级趋势,而广州“AI+轨道交通”已走在世界前列。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可以基于广州AI的移动支付应用,即乘车码互联互通,一码多场景应用,实现大湾区出行以及生活周边的“一码通行、一码通用、一码通付”。

  “一码通”的实现,不仅为市民大众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并且将大湾区所有的出行数据归集于一个平台上,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对大湾区内实现交通运输信息的无缝对接,以及各部门决策数据在应用层面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交通管理与决策、交通数据和信息商业化运营等方面可以形成示范效应。

  放眼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处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之下,湾区内11座城市只有激活交通脉搏,实现互联互通,才能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真正发挥“9+2大于11”的作用。而以广州为中心,发挥广州轨道交通出行核心网络优势,实现“一张网、一平台、一码通”,不仅实现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还将优化湾区内的空间格局,扩大了城市的辐射半径。相信广州发挥轨交出行的核心网络优势,并充分运用自动驾驶、生物识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大出行建设,真正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沟通,打造1小时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将大湾区建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

  提案五、加大发挥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 “新基建”作用

  在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同时还提出,要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等传统补短板领域。相信未来,“新基建”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但是当前民间资本仍然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不少民营企业在运营中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经营风险较大,虽然贷款政策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或是政府相关部门而言是公平的,但由于国有企业经营规模相对更大,而地方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存在隐性担保关系,银行对于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更加“放心”,虽然“政策”公平,但民营企业仍难以获得“结果”上的公平。

  另外,当前民间资本即使进入一些基建领域,但仍处于弱势,国有资本仍然占据控制性、主动性地位。

  因此,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为推动国家“新基建”的快速稳健发展,应形成多元投融体系,着力引入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民资、民企在“新基建”的参与力度,具体有如下建议:

  一、  继续加快推进PPP项目的发展,全面打通、拓宽民间投资、民营企业进入“新基建”领域的渠道。目前,PPP仍是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进入公共领域的最主要模式, PPP模式也将是今后我国新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的主要模式之一。

  作为一项以供给侧改革为主、需求拉动为辅的改革措施,PPP模式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推进器。“十三五”开局之年,PPP作为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之一,正在发挥积极的牵引作用。

  二、  地方政府需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新基建的附加条件。要真正降低民间资本门槛,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需要进一步明确民间资本的回报机制,特别是在“新基建”领域,有些项目的回报机制并不明确。

  比如,民间投资进入有些城市的轨道铁路交通项目,以后项目运营中如何定价,项目的具体收益怎样,都不太明确。因此,政府在推出“新基建”项目中,必须要明晰民间资本的投资回报机制,激活投资动力,消除进入障碍。

  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和法制政府建设,诚信比黄金还重要!

  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项目,PPP是比较好的参与形式,但是由于PPP项目周期长,跨度可以达到10年甚至30年之后,对于企业来说过长的项目周期,风险其实比收益更重要,地方政府作为商业合作方,诚信高于一切,地方政府在PPP项目中既是商业合作又是项目管理,球员裁判于一身,如何建立一种诚信机制是关键,诚信缺失就会导致社会资本会通过各种手段保证自身利益,而且类似诉求在诚信缺失环境中会显得比一般市场环境中更强烈,因此在实际运作层面,PPP项目的往往是以明股实债、政府兜底等多种方式出现,最终都会形成地方政府债务。

  归咎原因本质在于诚信机制,诚信机制的建立就可以形成良性的互相选择,形成良性的投资回报预期以及可预期的违约责任,真正做到以市场选择市场,诚信会形成地方项目的“马太效应”,倒逼地方政府适应市场,完善自身。

  以上都是需要国家司法部门参与探索出一个出路和机制,比如制定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厘清特许经营和PPP的关系和界限。同时,完善纠纷的协商、专家决定、仲裁和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保障我国PPP项目的稳健、规范和顺利运行。对PPP项目各方参与主体,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契约,打消民营资本顾虑,激发民间投资热情,进而促进各方之间有效合作,促进PPP模式在我国“新基建”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03-13 青农商行 002958 3.96
  • 03-06 金时科技 002951 --
  • 03-05 上海瀚讯 300762 --
  • 02-27 奥美医疗 002950 11.0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