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评价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评价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2020年11月27日 08:57 新浪财经

  1、行业领域:先进制造超五成,互联网场景化明显

  从行业分类上看,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达51.2%,其次是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新型生活服务活动企业,占比分别为15.6%和14.0%。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是众多新经济公司成长和转型的内在基因,如果按照传统的行业分类,新经济500强中互联网企业达到188家,占比37.6%。然而,在新经济行业分类中,互联网行业场景化趋势日益明显,很多企业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提供商,正在向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现代综合管理等不同领域渗透。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主力消费群体,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使诸多生活场景或新商业模式转化为庞大的实际消费。

  2、企业类型:民营为主,经营方式灵活

  民营企业在新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新经济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为426家,占比85%;国有企业数量为74家,占比15%。民营新经济企业具有很高的发展质量,在榜单排在前10名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达到8家,前50名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达到40家。

  3、地域分布:东部为主,高度集中于北上深杭四城

  从省份分布上看,北京、广东、浙江及上海的新经济500强企业数量分别为115家、102家、69家和61家,4个省份的企业数量占比达69.4%。从地区上看,新经济500强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东部地区企业数量达到435家,占到总数的87.0%。从城市分布上看,新经济500强企业分布呈现四大梯队:北京独占第一梯队,聚集新经济500强企业最多,数量达到115家,比例高达23.0%;上海、深圳、杭州为第二梯队,新经济500强企业数量分别为61家、60家、42家,占比都在10%左右,在新经济城市中表现优异;广州、苏州等城市为第三梯队,新经济500强企业数量在20家以下。前两个梯队北京、上海、深圳、杭州4个城市新经济500强企业数量高达278家,占比超过50%,反映了新经济企业极高的城市集中度。

  4、规模发展:头部集中度极高,长尾特征明显

  500榜单中,前三名企业总市/估值占500强企业总市/估值的26.2%,前十名占500强企业总市/估值35.1%,前五十名占500强企业总市/估值57.7%。企业市/估值中位数为250.2亿元,平均值为655.9亿元。

  5、成长速度:普遍实现高增长,行业领域差异大

  总体来看,新经济500强企业营收年增速普遍持续增长,增速平均值为79.6%。分行业领域来看,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与先进制造业占据第一梯队,营收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105.8%和99.3%。节能环保活动与现代综合管理活动组成第二梯队,营收年平均增速超过70%,均为76%左右。第三梯队为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与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营收年平均增速超过30%,分别为42.4%、40.6%与32.2%。现代农林牧渔业与新型能源活动营收增长较低,分别为17.9%和13.4%。

  6、盈利能力:成长优先,利润后置

  新经济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利润存在一定正相关的趋势,营收越大的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新经济企业中,利润较低的企业大多为成立不久的高科技公司。相比于普通企业,新经济企业不仅有传统企业的制造成本及管理成本,还包括研发成本,且研发成本在企业成立初期是新经企业总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研发新成果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资本变现较慢。另一方面,新成立的新经济企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相对于规模已经成熟的企业,会面临成长型风险。因此这样的企业经营很不稳定,收入利润往往大幅波动。

  7、上市特征:集中在非主板,上市速度越来越快

  新经济500强企业大多数选在非主板上市,且以国内上市为主。在上市的385家企业中,非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中小板等)上市企业为203家,占比超过50%;主板上市企业为101家,占比达到26%;美国、香港上市的企业分别为45家与36家,占比均为10%左右。资本依赖和品牌需求也使新经济企业对上市的渴望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成立较晚的企业,上市所需时间也较短,同时上市较为容易。新经济500强企业中,成立3年内的企业上市所需平均时间仅为27个月,成立不超过10年的企业上市所需平均时间也不超过70个月。

  8、社会影响:舆论关注高,社会影响好

  从整体来看,新经济500强企业获得舆论关注较高,2019年6月-2020年6月舆情平均条数为2364条,整个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舆论平均条数远远超过其他行业。总体舆论评价正面,社会影响较好。

  新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更有效地培育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需要破除不适应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束缚,建立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高效率要素配置市场,完善新经济发展的公共环境,推动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下五点建议: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新经济内生性增长机制。

  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国际一流的新经济营商环境。

  3、加快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务建设,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信息联合体。

  4、激活企业研发能力,创建政企协同的研发创新机制。

  5、革新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破解新经济人才难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蒙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2 思进智能 003025 --
  • 12-02 彩虹集团 003023 --
  • 12-01 科兴制药 688136 --
  • 12-01 欧科亿 688308 --
  • 11-30 杭华股份 688571 5.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