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故事】新昌:小县玩转大科技
新昌,让时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也忍不住点赞:“这个山区小县在科技工作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不简单、不容易。‘小县大科技’模式可在全国推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吴小敏 潘晗艳 谭今琼 浙江新昌报道
新昌,一座浙东小城,资源禀赋有限,但科技实力不容小觑。它曾作为全国唯一县域代表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国唯一一家设在县域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落户该县。2018年,它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52个国家创新型县(市)之一。
截至2018年,新昌县有上市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7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9%,新产品产值率达51.1%。在过去的20多年,新昌以“小县大科技”的姿态,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昌路径”。
坚守主业以科技创新引领升级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万丰、三花等企业多年上榜,新和成、中财管道连续多年入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这些新昌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主业,同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舍得投入。
“新昌的企业更侧重升级而非转型。很多大企业都成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二三十年来主业一直没变,变的是,通过一次次科技创新,使功能更好的产品替代原来的产品,用性能和效率更高的生产工艺替代原来的旧工艺,由低级链条分工转向更高级产业链分工。”新昌县县长黄旭荣说。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新昌制冷配件厂,创业伊始,就专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产业,经过35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全球制冷配件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从冰箱二位三通电磁阀,到空调四通换向阀,再到汽车空调膨胀阀,每一次三花主导产品的崛起,都源于科技创新。”三花控股集团总裁办副主任梅国富说,三花每年都以不低于总销售收入的4%作为当年研发经费,且保持逐年增长态势,每年申报专利100项以上,年授权发明专利20项以上,从“模仿创新”升级为“完全创新”。
20多年前从摩托车铝制轮毂起步的万丰奥特,从生产轮毂到智能化装备制造,到新材料研发,再到新能源动力总成,如今已是全球汽车轮毂行业的领跑者、一家涉足汽车部件、通用航空、智能装备等的国际化集团。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道出“发展经”:“万丰只做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从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块化冠军,走向大交通领域的多项全球冠军,每一步创新都是基于主业之上、环环相扣的发展。万丰不是一家多元化企业,万丰的发展战略非常清晰,那就是通过整合,成为大交通领域的行业领先者。”
为了攻克蛋氨酸项目,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巨额资金,组建了50多人的研发团队,前后共花了10年时间。“其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新和成集团文化宣传部部长夏彩云说。如今的新和成已经成为精细化工之王者在全球VA、VE、蛋氨酸的定价上具有较大的话语权。
为了在缺乏雄厚实力的中小企业大面积推广智能制造,新昌县以轴承行业智能化改造为切入点,在中小企业中成批实施“数字化制造、平台化服务”,加快推动轴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走出了智能制造的“新昌模式”。对此,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曾给予高度评价:“最高等级的智能制造典型在新昌”“中小企业大面积推广智能制造的最好案例在新昌”。
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新昌的企业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市场体系,将自己的产业端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外技术新昌用”。
“新昌一直鼓励把研究机构建在企业上,拥有国家技术中心5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0家,大企业通过建设高能级的研发机构,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中小企业则通过产学研来加以推动,特别是与高校共建研究院,并以此为核心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它们提供科研服务。”梁小平说,“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新昌已经成为常态。目前,新昌与110多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3年前成立的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吴震宇一直与新昌一家中小企业——浙江本发科技有限公司保持密切合作。从知识产权申报服务到设备电气化开发,吴震宇和他的学生们帮助本发科技获得专利授权4项,开发新产品2项。
截至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已累计帮助新昌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167只,通过省级鉴定145只,并组织专家对接企业571人次,为企业技术人员授课讲座1898人次,以及开展各类服务活动755次。
目前,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也陆续与新昌共建研究院,该县正在聚力推进高校研究院集聚园建设。同时,为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在引才留才方面,新昌则在政策体制上形成了以“天姥英才”为统领,以天姥精英、高校毕业生及社会事业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补充的“1+4”人才政策体系。
塑造新时代“新昌精神”
从欠发达山区县到全国百强县、从浙江省重点污染县到国家级生态县,今天的新昌之所以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焕发出蓬勃生机,在县委书记李宁看来,唯有靠“人”的力量。“‘崇文、守正、务实、创新’的‘新昌精神’很好地概括了新昌人的特质。”历代以来,新昌耕读传家,民风淳朴,不仅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也造就了新昌人“专注”“笃实”的优秀品质,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则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群体——万丰集团的“野马精神”、新和成的“老师文化”、三花的“常青树”文化、浙江医药奉行人才“来去自由”理念…… 这都是企业家们为新时代“新昌精神”做的最好注脚。
这样的新昌,让时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也忍不住点赞:“这个山区小县在科技工作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不简单、不容易。‘小县大科技’模式可在全国推广。”
更值得称道的是,一直以来,新昌县委县政府为新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为此,新昌很早就成立了创新驱动领导小组,每周研究创新改革,每月协调推进工作,并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这意味着坚持创新的思路不会因为主要领导的变动而变换,而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新昌政府很早就确立了“部门围着企业转”的工作理念,以及当好县域创新“店小二”的服务意识。黄旭荣说:“新昌的财力虽然有限,但我们对科技投入不设上限,财政科技投入确保2个10%,即占比不低于10%、年均增长不低于10%。”近年来,新昌县政府每年安排4亿元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设立4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40亿,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新昌积极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产学研合作、发明专利、智能制造“五个全覆盖”,做到政策兑现、领导对接、企业联络、人才服务、专利保护“五个百分百”。“两个五”的创新模式备受关注。
县委书记李宁谈到,“资源不足科技补,区位不足服务补,对于新昌而言,在地理区位等方面不具备优势情况下,我们更要专注于发展软实力,着力建设最优的创新生态”。而今,新昌县正紧紧围绕打造“全国创新生态最佳县”目标,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以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和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昂首迈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