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炸开的隐私雷:警惕隐私出卖得到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关切

李开复炸开的隐私雷:警惕隐私出卖得到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关切
2020年09月14日 02:03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李开复炸开的隐私雷

  来源:北京商报

  李开复的一次“口误”,把两家科技公司吓一跳。

  9月12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演讲时表示,曾在早期帮助旷视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图和蚂蚁金服等合作伙伴,让它们拿到了大量的人脸数据,并在随后的摸索过程中找到了几个有价值的商业化方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由于涉及用户隐私,蚂蚁集团当晚火速回应称,此前与旷视科技的合作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和传输。随后李开复在微博道歉,表示其之前演讲为口误。

  作为当下知名的金融大数据公司,蚂蚁自知隐私问题危险至极。声明中,蚂蚁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视为生命线。

  所谓“生命线”,向来让人们对科技公司爱之深恨之切。继指纹识别技术之后,人脸识别技术火速成名。“人脸解锁”“刷脸支付”“刷脸进出”等技术提升了安全性,自然不断演化出新的商机。

  人脸识别系统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涉及到生物特征数据,换句话说,就是人体信息,与每个人的隐私有关。随之而来的,则是由此引发的新一轮隐私争议。此前风靡的换脸App“ZAO” 就因为存在“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和“数据泄露风险”等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受到工信部的约谈。

  这些年,大众对隐私保护的态度,经历了从无所谓到有所警觉,从大概率默认到小范围警惕,从沉默到抗争的阶段。他们不再轻易用隐私换便捷,不再接受廉价的隐私交易,让渡隐私不再是默认的游戏“规则”。

  警惕隐私出卖,得到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关切。科技一路向前,以无孔不入地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隐私雷区,中外科技公司皆难幸免。亚马逊、苹果、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公司都曾陷入各种各样的隐私漩涡。

  多数人认同隐私信息应该被严格地保护起来,但事实是保护隐私与提高效率之间总有矛盾,难以兼得。边界和底线究竟在哪儿?新兴技术的发展事态难以预估,如何进行制度设计,防范技术的弊端应当成为科技行业引领者的共识。

  李开复“口误”的另一个主角,是一年前饱受校园监视隐私困扰的旷视。对孩子行为过分的监视,保护超越了保护的底线,成了以保护之名的“监禁”。让人脸识别“邪不压正”,一边是法律强势介入,而另一边则是全行业强大的自我约束。

  《经济学人》曾高呼:数据将成为新的石油。但没有人希望,关于自己的一切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品。关于我的一切,应该由我决定,而不是毫不知情,或无能为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戚琦琦

李开复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15 中天火箭 003009 12.94
  • 09-15 铜牛信息 300895 12.65
  • 09-15 松原股份 300893 13.47
  • 09-14 开普检测 003008 30.42
  • 09-14 直真科技 003007 23.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