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味千中国衰落:5位60岁老人决定这碗拉面的味道
来源:斑马消费
潘慰应该还记得,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为她拍过的那张肖像照——照片里她略微抬着头,信心满满。
在潘石屹特地为这张肖像配发微博的评论区里,网友对味千拉面吐糟最多的是:贵和难吃。
进入中国市场22年,味千中国开店超700家,却未能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
8月1日,公司预警今年中报纯利同比显著下降。这是继2018年底爆出高管贪腐后,又一重大利空消息。
味千掉队
8月1日,味千中国(00538.HK)发布公告,预警今年中报纯利同比“显著减少”,公司虽没有披露具体数据,但这显然是压力的提前释放。数据显示,2018年中报,公司录得净利润1.21亿元。
预警公告里披露了两个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对费用的影响,以及今年品牌形象提升的投入。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新的租赁准则要求企业将大部分租赁计入资产负债表内,将对企业的财务关键指标及其系统和流程产生重大影响。
实际上,在“游戏规则”变化之前,味千中国的阶段性颓势一度显现。
2011年的“骨汤门”之后,味千不得不用长达两年的时间来恢复元气。
否极泰来,公司在2014年和2015年达到巅峰,分别实现营收26.19亿元和26.22亿元。之后,再度下滑,2017年发生巨亏。
2018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23.78亿元,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3.23%。
来自日本的拉面
味千中国卖的这碗骨汤拉面,并非中国土特产,而是来自日本。
1995年,做贸易生意的潘慰开始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日本熊本县的味千拉面成为她新的起点。
为获得味千拉面特许经营权,潘慰和日本重光家族订立有偿使用协议。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支付特许费及技术使用费合计2910.51万元。
在潘慰的推动下,用猪大骨和鱼骨熬制骨汤做的日式拉面,陆续出现在中国餐饮市场。
1996年,潘慰在香港铜锣湾开设第一家味千拉面餐厅;次年,进军内地餐饮市场,首家门店选址深圳华强北。
2007年,公司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设200家门店。这一年,潘慰首次出现在胡润餐饮富豪榜里,以35亿财富问鼎国内餐饮首富。
这年3月,味千中国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内地首家在港上市餐饮企业,资本市场以192倍超额认购表达对这家明星公司的关注,公司融资2.5亿美元。
潘慰利用工业化和标准化运作拉面产品,短时间内门店规模剧增,2010年,味千已在中国开店508家。
公司计划在此后5年内开店1000家。话音未落,就跌倒在了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2011年7月,味千拉面的骨汤被电视媒体曝出汤底是由浓缩液勾兑而成,市值缩水40多亿港元。
介于快餐和正餐之间的味千拉面,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正遭遇猛烈冲击,公司另寻他路,期望在投资领域有所斩获。
2015年,公司斥资6000万美元投资百度外卖,此后百度外卖低价“卖身”饿了么。2017年,公司自上市以来发生首次亏损,巨亏4.87亿元。
几无“翻身”机会
2015年,潘慰主导重启千店扩张计划,大举跃进中国内地诸多城市。彼时,公司门店数为673家。
到2018年底,公司拥有766家门店,其中中国内地735家、香港30家、意大利罗马1家。
公司收入并未随着店面扩张而增长,斑马消费统计发现,公司营业额从2015年的26.22亿元降至2018年的23.78亿元。
中国食品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曾不客气地指出,味千中国没有在关键时期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和服务,“翻身”的机会基本不大。
2018年末,潘慰在味千拉面50周年会上发布了不少新产品,比如,推出限量版猪软骨拉面等。
她曾对外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介入类似投资百度外卖这样的投资,“公司会在核心业务上继续精耕细作”,专注于“大骨熬汤”。
同时,公司将店面规模从150平方米压缩到80-120平方米,一般员工换成兼职人员。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味千拉面餐厅,纸巾也开始收费了。
在外界看来,味千中国的转型,并没有触及内核。特别在产品上,味千拉面的卖点仍然是“大骨熬汤50年”。
一群60岁老人决策
味千中国的决策层,除外籍非执行董事重光克昭外,由一群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组成。
公司自1995年创立以来,潘慰始终大权在握,既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又是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和行政总裁。截止目前,她持有公司股权比例47.55%。2018年,她已经63岁。
她62岁的胞弟潘嘉闻是公司市场推广总监,自2007年3月成为公司执行董事。潘嘉闻主要负债公司品牌营销及连锁餐厅设计。同时,他自己在外开设设计公司,专门设计及装修办公室、商业零售空间、工厂及住宅物业。
50岁的重光克昭,自2007年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是公司特许权商重光产业的股东及董事,拥有重光产业44.5%的权益。
独立非执行董事路嘉星、任锡文和王金城,年龄分别为63岁、72岁和64岁。其中,路嘉星和王金城都已在这个职位了干了10年以上。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赵慧芳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