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车漫天要价,安检排队太长差点误机…你在机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首届金跑道奖·国内机场口碑评选”正在进行!【点击投票】为机场打分,你说了算!
为什么金立的接盘侠迟迟不出现?
来源:财经十一人
陈潇潇 | 文、谢丽容 | 编辑
整个深圳都在寻找刘立荣。这位去年年底,因涉赌引发手机行业哗然的金立董事长已经消失了近180天。他手握的这家曾经最有望跻身第一梯队的手机公司,很可能最终以破产收场。
信号是从今年五月开始的。距离深圳金融办给予的第二次还款延期,还剩一个月。金立内部突然下达了任命书,刘立荣的创业伙伴,李三保被任命为公司副总裁,代表公司负责金立两家子公司金铭及金卓的事务,同时处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言外之意,李三保处理善后工作,刘立荣将在外滞留更久的时间。又过去了四个月,供应商上门连番围堵,刘立荣依然杳无音讯,金立获得战略投资的几率越来越渺茫。
一个年销量3000万部、营收200亿元的手机公司正在黯然落幕,似乎也在预示,手机行业将近十年的红利周期结束了。
始终没有出现的接盘侠
足够大的资金窟窿,尚不明朗的未来,面对这种情况,金立似乎只有两条路可选:接受战略投资或者破产。金立危局出现后,战略投资一直由CFO何大兵及刘立荣亲自主持。
与6月底的公开沟通会一样,三个月后的9月底,金立的债权人依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答复。其间,金立曾一度表示,已和一家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另一方面,公司还通过变卖其在印度价值两亿的资产,补血现金流,以获取周旋时间。
金立工厂虽然已全面停产,但市面上依然能够看到金立手机。《财经》记者日前获悉,直到目前,依然有代工厂收到少量的金立订单。
这些都是外界接收到的积极信号——金立在努力斡旋。传闻已从地产商、制造企业变成了国企,但大半年过去,接盘侠始终没有浮出水面。
单看金立名下的资产,价值真的不菲。除金立大厦外,还有微众银行及南粤银行的股份。有债权方当初看上的正是这些主营业务外的投资,而并非手机业务。以当前楼价计,2015年投入12.36亿元的金立大厦,至少值20亿元。加上微众银行与南粤银行的两笔金融投资,按照刘立荣自己的说法,仅这三项就价值70亿元,三年翻了三倍不止。
但去年12月以欧菲为首的供应商捅破窗户纸后,引发了金立信贷及供应链的双重危机。上述资产几乎都被债权人多轮反复司法保全,无论是位于前海的金立大厦还是,大概率已成为抵押物。
如果接手金立及旗下资产,也意味着承担金立的所有债务,而这个数字超过百亿。无论对金立还是接盘方,都是利与弊的复杂考量。
自去年12月底开始,金立至少经历两轮战略投资谈判,不仅包括TCL这样的硬件厂商,也有佳兆业、宝能一类的地产商。这些谈判不是卡在公司的控制权上,就是价钱没有谈拢。
《财经》获悉,曾有债权方向金立介绍战投资源,但金立方面并不积极,理由很可能是不肯放权。
接盘一方也在评估风险。过去两到三年内,中国各行业都出现了市场份额向行业龙头集中的趋势,手机行业的寡头格局尤其明显。排名前五的厂商,市场销量份额自2015年起逐年递增,已从60%增长至2017年末的85%。而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这个数字在2018年年中已经达到了91%。
这意味着,接下来市场几乎不会给二三线品牌留下空间,寡头格局将进一步加剧。要说服下家接盘一个债台高筑的二线品牌,风险程度不言而喻。
如果事情发生在三年前,金立不愁无人接盘。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大洗牌,OPPO、vivo、华为、小米相继崛起,大厂吃小厂,是做大规模的普遍做法。一位二级市场投资人告诉《财经》,到了现在,不管是谁,都很难下手买一个两三年内就可能消失的品牌。
此前业界普遍认为,作为一家手机公司,金立最有价值的是遍布全国的七万个渠道点及价值35亿的金立工业园。但中国手机进入存量市场已有两年,2017年整个行业的库存高达5000万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比起一个工厂的运营成本,代工模式是许多二三线手机公司的选择,只需筹集部分资金,招聘少部分员工就可以开始运营。即便有企业有意向运营工厂,多数都选择在内陆城市盖厂房,还能享受减免税负等政府优惠政策。
加之国内渠道饱和,包括OPPO、vivo在内的厂商都已大面积收缩渠道,金立数十年累积的渠道资源此时也显得意义不大。海信曾与金立接洽过渠道转移事宜,但最后没谈拢。
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已经入行的,该有的都有了,没入行的,根本玩不起这一行。”
谁有可能下一个倒下?
过去三年持续拉动市场增长的利好已经出尽,智能机换机、通信标准升级、互联网爆发、消费升级等多轮行业红利相继淡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连续收缩三个季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2.66亿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7.7%。下半年也未见复苏迹象,截止今年8月,国内出货量较7月减少11.8%,较去年同期下降20.9%,持续走低的趋势依然明显。
某种程度上,红利出尽就像退潮,那些裸泳的企业必将消失在沙滩上。大浪淘沙的过程中,金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到今年,中国手机产品的平均降价周期仅为7个月。新品在3到4个月内就会被复制,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之短。要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保证大笔订单。
而规模化的成功是产品能力、营销能力以及供应链组织能力的综合比拼。过去,在红利粉饰下,这些因素显得并不重要。2008年功能机时代,金立在与波导、夏新等耳熟能详的品牌厮杀中存活下来,靠的是电视广告和购物轰炸。
像大部分二三线品牌一样,金立一直没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红利孕育了行业中的投机者,一旦红利消失,那些缺乏综合实力的厂商,就难以为继。
近一两年,酷派、魅族等二线品牌相继曝出了资金问题。酷派的亏损已达百亿,魅族则通过持续裁员,维持现金流。一位接近魅族的人士对《财经》分析,要不是大盘下行压力大,魅族不至于此,但核心问题出在魅族内部运营。
魅族一直想做“小而美”的产品,但2015年起魅族加快了产品迭代周期,供应链及产品设计、生产的配合程度却不尽人意。2018年已是魅族销量持续缩水的第四年。GFK数据显示,2017年魅族国内销量为1681万台,排名第六。
按照黄章的预想,2018年魅族将主打高端机型,全力回归,但留给魅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2018年第二季度,魅族已经落到了第八名。
不过,到底谁将倒下也很难说。即将到来的5G、国际化都可能成为手机市场下一路洗牌的变量,甚至带来新的红利。
海外市场的开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公司的销量困境。魅族在海外的市场的表现就明显好过国内。华为、小米以及OPPO、vivo等头部公司都在2018年加速了海外业务的拓展,迅速占据全球主要规模市场。
留给中国手机的空间还很大,它们所面对的挑战,也恰恰隐含其中。
责任编辑:李彦丽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