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准入支持再加码,民族药新契机

医保准入支持再加码,民族药新契机
2021年09月26日 16:53 21世纪经济报道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医保准入支持再加码,民族药新契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红霞 实习生 钱姣姣 武汉报道 民族药进医保步伐将加快,民族药市场或迎来发展新时代。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多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将少数民族医药纳入医保的建议。其中雷金玉等7位代表建议将少数民族药降低门槛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江天亮代表建议将土家医药苗医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9月2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对以上建议的答复内容。回复称,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至今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一批民族药已被纳入支付范围。考虑到民族医药主要受民族医学理论的指导,在使用上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特殊性,省级医保部门可以国家药品目录为基础,按照国家规定的调整权限和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等纳入省级医保支付范围。下一步,国家医疗保障局将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对此,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正式回复给予久经临床验证、疗效明确的民族药发展契机。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动民族药的销量,能够帮助民族药产业持续发展。”

  26日,奇正藏药有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表示,将优秀民族药纳入医保能够让广大患者有更多诊疗选择,也多一份康复的希望,这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国家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也体现了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民族医药产业的更大支持。“建议在每年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时,允许进入民族医、中医、西医疾病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民族药产品申报并参加评审。使那些能够证明临床有效,安全、经济的民族药有机会增补入国家医保目录,为广大患者服务。”

  据介绍,在2020年的国家医保谈判中,奇正藏药独家产品红花如意丸、如意珍宝片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两个产品均源于藏医经典,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

  事实上,各地正在积极研究将部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民族药等纳入医保。8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宣布在国家药品目录892个中药饮片的基础上,将广西531个中药和民族药饮片纳入三项险种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可报销的饮片数量增至1423个。云南、新疆等地也表示下一步将会有更多民族药、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

  政策扶持

  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以全民医保为目标的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行业发展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但在充分发挥民族药优势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2000年-2009年,国家医保目录中的民族药品种数量呈现负增长,2000版医保目录中有民族药47个,2009版减少到45个。在之前的医保目录中,西药和中药品种是大幅增长的,而民族药复合增加率为-2.15%。

  直至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蒙医医院副院长菊红花建议将民族医药纳入医保。她认为,民族药除了有治疗慢病、大病方面的优势,往往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对于降低药费占比、满足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很大助力。

  此后,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关注与扶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首次明确地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这一政策得到延续,十八大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到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较为完善的少数民族医药健康服务网络,提高健康服务能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全面传承保护少数民族医药。

  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药的政策出台之后,民族药也一度被认为是下一个“金矿”。但民族药纳入医保一事进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药的发展。2020年7月,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1号),规定了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原则、条件、程序,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每年动态调整,给予更多民族药纳入医保目录的机会。

  自2021年3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目录内共计2800种药品,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中西药比例基本持平。其中,892个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就藏药而言,数量就已经达到了43种,民族药纳入医保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了权限,省级医保部门可以国家《药品目录》为基础,按照国家规定的调整权限和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饮片纳入省级医保支付范围。

  创新发展

  经过临床验证、有明确疗效的民族药在纳入医保的加持下,大范围扩充仍有难度。

  纳入医保支付的药品,销售业绩往往会发生质的飞跃。银河证券分析师孟令伟指出:“民族创新药如纳入医保,能够实现以价换量,销售峰值提前,赚钱效应凸显。医保渠道加速放量,助力‘创新-医保加速准入-新品快速放量(市场反应)-利润提升-深化创新’正反馈效应放大。纳入医保目录后,创新药适应症销售峰值将提前,以前需要7-10年才能实现的销售峰值,可能缩短至3-5年即可实现。”

  随着国家对民族药产业的扶持,不少生产企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小而散的发展格局开始向集约型转化,特别是在民族药改剂型审评审批难的困境面前,很多企业已转向新品研发。民族药创新或是推动民族药发展的根本动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民族药转向成长期的空间有望打开。但少数民族药的推广还需进一步普及,大范围扩充仍有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民族药仍处于边缘化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很多专家认为民族药的药品来源相对有限,很难大面积种植,如果过多使用民族药以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有些得不偿失,所以在医保目录的扩增中并不敢大范围扩充。

  对此,也曾有将民族药囊括到中药分类中的建议。但实际上,民族药与中成药分属于不同的用药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指出如果仅有的一些民族药也被纳入中药分类,这对民族药是致命的伤害,也会进一步减弱民族药专家的行业发言权。

  未来,在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下,部分省级医保目录的品种,临床应用较好、更有利于临床应用的剂型(新剂型如片剂、胶囊等)可能会纳入新版目录。对于医保目录纳入机制,雷菊芳认为应建立评审专家库,国家及地方医保目录中的民族药部分应由民族医药专家或民族医药与中西医药相关专家共同评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珊珊

医保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9 同益中 688722 --
  • 09-29 富吉瑞 688272 --
  • 09-28 珠海冠宇 688772 --
  • 09-28 百普赛斯 301080 112.5
  • 09-28 孩子王 301078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