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市场来讲,一方面,要认识到市场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总是有涨有跌的,而不论涨跌都是有利有弊的。鉴于外汇市场是有效市场、汇率是随机游走的,因此,要克服浮动恐惧。[详情]
5日早盘,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跌破7关口。邓海清认为,对于市场来说,“7”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但对于汇率政策来说,“7”并非人民币汇率红线。应当理性看待此次人民币汇率破“7”,不应过度恐慌。此次人民币汇率破“7”,表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空间加大,有利于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在宏观上起到调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邓海清认为,只要应对措施得当,人民币汇率能够维持合理水平上的稳定,不会出现趋势性大幅贬值。[详情]
破7之后,需要高度重视市场情绪可能的剧烈波动,特别是当市场舆论将破7与抵消加税过度关联的时候,要特别警惕“你加税我就贬值”的思维在市场蔓延。[详情]
人民币对于破七这样的一个整数位,本身七这个数字没有任何含义,只是由于七是一个整数、所以大家有这样的一个心理情绪,那么这种心理波动就需要通过迈过这个价格,达到大家对波动的真正放开、人民币弹性再上升一个维度这样的一个接受,这个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详情]
建议投资者,除非有明确的出国、子女留学等需求,不要盲目追逐美元资产,从长期来看,人民币资产仍然是最好的投资品种。[详情]
原标题:IMF官员: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足 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29日表示,尽管外部形势趋紧导致汇率承受一定压力,但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足,没有明显干预迹象,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意到中国近期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在金融去杠杆、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改革进展。[详情]
原标题:IMF官员: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王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29日说,尽管外部形势趋紧导致汇率承受一定压力,但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足,没有明显干预迹象,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她是在IMF驻华代表处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经济发展与政策问题”媒体研讨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张龙梅说,IMF注意到中国近期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在金融去杠杆、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改革进展。 IMF驻华高级代表席睿德表示,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并提高汇率灵活性来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同时,他还就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消费、防控金融风险等提出了建议。[详情]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主要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经济下行和美元处于高位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未来,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因此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汇率在某个点位。 从中长期来看,受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外利差收窄等多因素影响,人民币不存在单边大幅波动的基础。 近期多因素引起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波动 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先升后降”走势,整体上贬值2.46%左右。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年初至4月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6.8482升至6.7286,升值幅度为1.78%左右;第二阶段,从2019年5月初至今(截至8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6.7286降至7.0211,贬值幅度达4.17%。自8月5日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双双破“7”,美国财政部又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这些事件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主要是受以下事件的驱动。 一是中美贸易战。5月以来,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级。5月10日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6月底至7月,两国元首会晤,双方重启经贸磋商。但进入8月后,摩擦再次升级。8月2日,美国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将自9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的另外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8月6日,中国商务部发表消息称,中国相关企业暂停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中美经贸摩擦的一波三折是影响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因。 二是中国经济下行。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6.3%,其中二季度GDP为6.2%,低于一季度的6.4%。从需求端看,三大需求均表现不佳。消费、投资增长双双放缓,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5.7%,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和0.2个百分点。受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性影响显现、全球经济减速等多种因素影响,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下降1.8%,与去年全年10%左右的增长相比出现了大幅回落。未来出口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波动较大,总体呈放缓态势,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其中7月当月工业增加值仅增长4.8%,创近年同期新低。企业经营效益降低,上半年企业利润累计下降2.4%。 近期美元处于高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上半年美国宏观经济表现相对强劲,英镑、欧元等主要非美元货币表现疲弱的影响下,今年以来美元整体表现偏强,美元指数基本在96以上运行。8月美联储宣布降息,但由于鲍威尔发言偏鹰派,称降息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开启宽松周期,美元指数再度上涨,一度触及98.6的高位。美元强势给人民币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驱动力增强,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因此我们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汇率在某个点位。一直以来,市场上就有汇率保“7”是底线的说法,其实人民币汇率在某个点位并不重要。正如相关机构负责人所言,“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在人民币破“7”之后,更多的是需要关注中国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变化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的情况。 人民币不存在单边持续变化的基础 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需要我们“拨开云雾见明月”。归根结底,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和宏观政策等因素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从短期来看,资本流动、市场情绪等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图1)。 短期来看,人民币仍将承压。这主要是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情绪的干扰以及近期资本流动呈净流出状态等方面的影响。2018年以来,中美已进行12轮贸易谈判,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 我们假设了未来三种可能情形:情形一,摩擦趋于缓和,中美双方在未来谈判中达成新的协议,这种情况下市场情绪修复将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情形二,摩擦维持现状,双方将进一步谈下去,则人民币汇率可能在新中枢比如“7”附近波动;情形三,摩擦走向恶化,并从贸易领域向金融、科技领域蔓延,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将延续悲观走势,人民币则可能继续贬值。 当然,鉴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反复性、不确定性,双方大概率延续“边打边谈”的态势,所以近期人民币汇率在“7”附近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从短期资本流动的变化来看,一季度的净流入转变为二季度的净流出,今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差额为-332.18亿美元,但整体可控。 中长期看,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中国经济韧性较强、国际收支稳定、宏观政策工具丰富等因素均有利于保障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运行。 一是中国经济运行韧性依然较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动力切换、结构转变和阶段更替的关键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环境变化确实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这不会阻止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经济平稳增长整体态势并未出现趋势性转变,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仍然很强。巨大的市场规模、消费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等都为经济基本面的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 二是中国国际收支形势整体稳定。从经常账户角度看,尽管出口增速放缓,但进口降幅更大,经常项目顺差实际上在扩大。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为181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 三是中国宏观政策工具丰富,未来宏观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这也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此外,从外部环境看,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美联储已开启降息进程,中美利差收窄,这也有助于人民币保持稳定。 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出现“羊群效应” 针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笔者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出现“羊群效应”引发过度波动。增大对监管机构政策意图的宣传及解读力度,使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认识到人民币贬值是可控的,并在国家政策目标的调整范围内,避免客户跟风购汇。同时,应进行密切监控,增强沟通,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窗口指导,逐步疏导市场贬值预期。加强对市场情绪的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新闻答问、专家解读、高层发声、媒体评论等多种途径进行预期管理,培养市场主体理性认识和决策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涉外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提升管控合力。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对跨市场、跨机构和跨产品资本流动的监管,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跨境资本流动和跨境交易纳入统一监管框架,强调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采取市场化的资本管制工具,主要包括数量型和价格型措施,并对相关监管参数进行动态监测调整。严厉打击恶意做空套利行为,加强贸易、投资背景审查,市场剧烈波动时酌情限制资本流出渠道,防控短期跨境资本的异常流动,守住底线,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三,加快“六稳”政策落地,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根本。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处置“僵尸企业”、弥补相关领域短板,重塑实体经济竞争优势。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稳定就业,加强民生保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多元化、多渠道增加居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第四,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提高形势前瞻性与业务灵活性。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新情况下,商业银行要在汇率波动过程中根据居民资产配置偏好的变化,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加大外汇理财产品创新,满足客户外币资产配置需要。强化海外机构业务能力,拓展外汇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空间。关注相关虚假贸易、违规购汇等行为,加大合规性检查,降低违规风险。密切跟踪内外部形势变化,应对流动性波动加剧的挑战,合理安排到期资金,防范流动性风险。 (作者周景彤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范若滢为研究员)[详情]
人民币破7后国际化征途:作为储备货币依旧“吃香”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人民币汇率破7,但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冲击并不大。”一位华东地区外贸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过去三天这家企业的多位海外卖家依然表示愿意收取人民币作为原材料采购款。 “其间也有一位海外卖家提出鉴于汇率破7,让我们能否在采购价格方面做出一定幅度让步(即额外增加2%-3%采购价格),以对冲人民币汇率下跌给他们造成的汇兑损失。”他回忆说,但后来他们自己很快放弃了这项要求。 在他看来,汇率破7之所以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冲击不大,一方面是很多海外卖家很早在境外通过人民币远期掉期交易锁定了美元-人民币兑换成本,因此当前汇率下跌不会冲击他们既定的外贸收益;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海外卖家在收到人民币后,转而向中国采购商品(以人民币付款),因此对汇率下跌敏感度也随之下降不少。 一位股份制银行跨境业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汇率破7期间,他经手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反而有所增加,原因是一些海外企业担心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令美元面临中长期贬值压力,因此他们打算储备一些人民币分散资产配置风险。 事实上,海外大型机构与央行对人民币的青睐,也没有随着汇率破7而降温。 一位海外银行宏观经济研究员向记者透露,不少国家央行与大型机构依然在增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因为发现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下跌,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且对英镑、欧元等主要储备货币还出现一定幅度升值),因此加仓人民币反而能有效分散外汇储备非美货币的汇率波动风险。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回答媒体问题也明确提到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这背后,是越来越多央行与大型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可能是短期现象,就中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其在全球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加仓人民币资产依然是大势所趋,且中国经济增速基本面依然位列全球前列,是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依然保持升值轨迹的最大支撑。”他指出。 海外企业对人民币“照收不误” “在5日人民币汇率破7后,我们也一度担心海外卖家不愿收取人民币作为原材料采购款。”一位在中亚地区从事水力发电工程建设的中资企业驻外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以往,他们每承接一项当地水力发电工程建设项目,总会要求当地政府与投资方支付25%美元(用于项目利润与部分设备采购开销),15%人民币(用于采购国内工程设备与当地原材料),60%当地货币(用于支付当地员工工资与原料采购等),而当地原材料贸易商之所以愿意收取部分人民币,主要原因是过去数年人民币汇率一直没有破7,远远好于当地货币动辄10%左右的跌幅,令这些贸易商愿意留存人民币进行财富保值。 如今汇率破7是否会打破这些贸易商的“上述惯性认知”,进而削减人民币收款比重“避险”,令他颇感担忧。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些当地原材料贸易商对人民币依然情有独钟。他们不但继续收取人民币,还希望我们加大人民币付款比重。”他对记者表示,起初他相当不理解,但后来发现,这些当地原材料贸易商其实打着自己的小盘算——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平稳增长以及中国央行采取稳汇率措施,会令人民币很快收复7整数关口,因此他们多收人民币到时还能收获额外的汇兑收益。 记者多方了解到,为了替当地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以扩大跨境贸易(包括海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不少中资企业驻外机构颇费功夫,一方面他们在支付人民币款项时,协助当地企业办理远期人民币掉期交易以锁定汇兑成本;另一方面部分中资企业还与当地企业签订额外的货币互换约定,即当人民币汇率跌至一定价格时,当地企业可以向中资公司按照约定的汇价换取美元头寸,且中资企业以存入当地银行的美元存款作为“交割担保”。 “事实上,在汇率破7后,上述应对措施我们使用频率较以往还出现了下降。”这位中资企业驻中东国家分支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究其原因,随着当地银行相继开设了人民币业务,越来越多当地企业可以通过当地银行金融服务对冲人民币汇率下跌风险,因此汇率破7对跨境贸易(包括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冲击力较以往大幅下滑。 破7未阻止他国央行加仓人民币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汇率破7同样没有阻止海外大型机构与央行加仓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步伐。 一位外资银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多家海外大型机构与政府部门发行熊猫债募集人民币资金作为储备货币的进度,并没有受到汇率破7影响而放缓。 “事实上,这些机构与央行加仓人民币,不仅仅是作为储备货币用于分散外汇储备资产配置风险,还在考虑灵活使用人民币资金扩大当地与中国的贸易投资规模。”他告诉记者。比如部分国家政府正考虑将外汇储备里的人民币资金用于向当地企业发放人民币拆借资金或短期贷款,从而激发当地企业使用人民币与中国企业做大贸易规模。 在他看来,这令部分国家政府部门与大型机构对汇率破7的风险敏感度趋降。 “即便是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会在汇率破7后,依然呈现较高的资产保值效应。”一位境外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向记者指出。今年前7个月,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跌幅达到约0.5%,但人民币汇率下跌幅度低于韩元、阿根廷比索等新兴市场货币,且较欧元、英镑等其他储备货币呈现升值趋势,令人民币兑CFETS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上涨了0.3%,这意味着海外央行与大型金融机构加仓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足以抵御非美货币资产汇率贬值风险。 央行相关负责人8月5日也对外表态,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是国际主要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 上述业务主管指出,在汇率破7后,要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上一层楼”,不能过度依靠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与人民币自身汇率不出现大幅贬值下跌,而是要持续加大人民币在海外国家企业经营投资贸易环节的使用范围,通过扩大人民币使用范畴与流通程度“对冲”汇率波动的冲击。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部分外资银行正协助“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当地银行搭建人民币账户创设、人民币现金管理、人民币贸易融资、人民币贷款、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等业务流程,从而为人民币在当地形成“使用范围扩大+汇率风险对冲”的业务闭环,助力更多人民币被当地大型机构企业纳入储备资产范畴。[详情]
原标题:“破7”不失汇率之锚宏观调控以我为主 □本报记者 张勤峰 在“8·11”汇改四周年前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了7元。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破7”是汇率双向波动更有弹性的表现,良好的基本面仍将充当汇率基本稳定的“定海神针”。这次人民币“破7”后,市场反应理性,近几日市场情绪已渐趋平稳。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继续呈现双向波动、维持适度弹性。 进一步看,打破“7”这个束缚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心中枷锁”,背后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宏观调控坚持以我为主,汇率因素不构成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硬约束。 “破7”体现外汇供求波动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和中间价先后跌破7元关口。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市场汇率率先“破7”,其中离岸人民币最低跌至7.1057元,次日进一步刷新纪录低位至7.1388元;在岸人民币8月5日最低至7.0548元,次日进一步跌至最低7.0699元,接近2008年3月中旬的价位。8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7.0039元,为最近11年来首次跌破7元关口。人民币汇率并未在不断试探中寻求突破,而是以快速调整的方式完成了对这一心理关口的跨越。 央行日前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8月以来,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突破7元,反映了外汇供求和国际汇市的波动。 “破7”不等于没有“底线”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不等于打开贬值空间,不等于失去了“锚”,也不等于没了“底线”。 长期看,人民币汇率的锚,绝不会是某个整数关口或者某个区间,而是基本面。鉴于经济金融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自然也处于时刻变化当中,人民币市场汇率围绕着基本面这个“锚”,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保持浮动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汇率有了波动,价格机制才能发挥资源配置和自动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稳定,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日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重申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从以往历史经验来看,在汇率水平与基本面相符且无大的外部危机的情况下,一国汇率出现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极低。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但也没有放弃“底线思维”,强调在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已披露将于8月14日在香港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另外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模型中存在“逆周期因子”,用于防止人民币出现无序贬值。 此次人民币汇率“破7”后,市场表现总体较为理性,无论是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还是外汇货币掉期交易(CCS),走势反映出来的贬值预期都远没有“8·11”汇改之后那么强烈。近几日,人民币市场汇率相对于中间价的贬值幅度已开始收敛,显示市场情绪渐趋稳定。 市场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今后仍可能给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造成扰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继续呈现双向波动、维持适度弹性。此外,市场应淡化对这一单一货币对汇率变化的过多关注,当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总体仍保持基本稳定。 传递明确信号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打“破7”这个束缚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心中枷锁”,背后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宏观调控坚持以我为主。 今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最近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则表示,宏观调控坚持以我为主,并适当兼顾国际因素,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从这点来看,汇率因素不构成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硬约束。如今在人民币汇率“破7”后贬值压力有所释放而中外利差仍然较大的情况下,这一约束无疑更弱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人民币汇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双双出现下行。在人民币汇率“破7”,创出十余年新低的同时,债券市场上具有指标意义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了3月份低点,逐渐逼近3%,回到2016年底水平。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和货币债券市场利率在市场供求因素驱动下双双下行,有助于改善货币条件,更好支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详情]
原标题:马骏:人民币汇率“破7”与“8·11”汇改有五点不同 保持基本稳定底气更足 来源:金融时报 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双双“破7”,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近日,有些市场参与者将本次“破7”与“8·11”汇改进行比较。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近2%,同时人民银行宣布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8·11”之后,人民币曾经面临一年多的持续贬值压力,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降至3万亿美元左右。 这次“破7”之后,会不会重现“8·11”汇改之后的持续贬值压力?就相关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博士。马骏认为:“仔细比较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的这两件大事,现在与“8·11”期间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至少有五点不同。这次人民币更有底气。” 马骏强调的五个不同点包括: 第一,“8·11”汇改前人民币跟随美元大幅升值,而今年并没有。2011年至2015年,美元指数升值26%;国际清算银行测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也升值30%。连续大幅升值为人民币积累了较大的贬值压力,更容易出现连续贬值和资本外流。而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基本在97左右波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也保持在116左右,并未积累过多的贬值压力。 第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主体适应汇率波动能力也明显提高,行为更加理性。“8·11”汇改前,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微观市场主体没有应对人民币贬值的经验,某日出现较大贬值就容易导致恐慌。而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已经接近了主要发达国家汇率的波动率。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已经习惯,外汇风险对冲也更为充分,即使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一般也不会导致恐慌。 第三,2015年前,资本流入总体较多,一旦汇率预期出现变化,流出就会比较明显。在人民币升值时期,部分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强,一些资金绕过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流入境内,还有部分境内企业借入外债较多。这些资金对汇率预期十分敏感,2015年,我国外债总额头寸就减少了3227亿美元。这些情况在近三年内已经得到明显改变。 第四,与2015年相比,目前中国企业和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均衡,进一步调整的需求相对有限。 2014年年末,我国企业和居民持有境外资产总计2.5万亿美元,境外负债总计4.8万亿美元,净负债2.3万亿美元;2018年年末,我国企业和居民持有境外资产增至4.2万亿美元,增加了1.6万亿美元,境外负债总计5.2万亿美元,净负债1万亿美元,减少了1.3万亿美元。经过这些年企业和居民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外币资产配比,汇率变化对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冲击会更小,不容易导致大规模的资产配置变化。 第五,“8·11”汇改前股市经历了剧烈波动,而今年股市运行相对平稳。“8·11”汇改前,上证综指从6月12日的5166点跌至8月10日的3928点,跌幅达24%。汇改期间的汇率贬值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市与汇市风险的互相叠加,加之加杠杆行为的普遍存在,使两个市场形成冲击放大机制。与2015年相比,今年股市表现相对平稳,没有成为导致汇率贬值的原因。 基于以上理由,马骏说,“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更为均衡,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多元,汇率弹性已经明显提高,单方向贬值和升值的压力都不大。与三年前相比,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底气更足。” 记者:李国辉[详情]
原标题:中间价二度“破7” 复盘人民币汇率一周表现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9日电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仍在“破7”。9日,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数据显示,人民币中间价报7.0136,下调97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0039。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夜盘收报7.0455,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涨141个基点,截至发稿报7.0511。 8日亚市早盘离岸汇率由跌转涨,最低点为7.0893,截至发稿报7.0796。昨晚,离岸人民币大幅拉升,盘中连破7.09、7.08、7.06三个关口,最高报7.0641,日内升幅超过300点。 路透社援引交易员称,在无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人民币将在弱于7元的水平波动将成常态,估计本轮行情已接近尾声。 他们并表示,在即期交易价格及模型测算均开在7元以上,中间价顺势破7反而有利于市场情绪的释放,亦便于监管层以更灵活的方式管理人民币。 交易员分析称,当前市场开始关注中国是否会加入世界主要央行“降息阵营”采取降息措施提振经济,目前来看其可能性不大。 回顾人民币本周表现,8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9225,随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双双破7,这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首次击穿7关口,引发市场关注。 8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458个基点,报6.9683。离岸人民币在最低跌破7.13,刷新纪录低位之后上演V型反弹,早盘接连升破7.06、7.05、7.04、7.03四个关口,最高升值至7.0270。 到8月7日,进入境内交易价破7的第三天。海内外市场在经历了初期震荡后,已初步吸收了人民币破7的影响。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313个基点,报6.9996。 8月8日一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也破7,为7.0036比1,开盘价为7.0402,较上日下午16:30和23:30的境内收盘价分别上涨了12和194个基点。 在人民币汇率破“7”后,央行和外汇局相继表态,市场研究机构和业内专家亦对人民币后市持汇率不会趋势性贬值的看法,不必对破7大惊小怪。 在岸、离岸人民币在5日破7的当天,央行两度发声回应市场关切,央行有关负责人对人民币为何“破7”、“破7”之后走势以及“破7”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做出回应。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汇率“破7”是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 央行行长易纲晚些时候表示,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市场预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受此影响,8月以来许多货币对美元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波动是市场驱动和决定的。 易纲强调,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还是从市场供求平衡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都处于合适水平。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我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7日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总体稳定,能够应对各种外部冲击的考验。近期,美国升级贸易摩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冲击,市场已做出了充分的反应,并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理性,市场秩序保持良好,充分说明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 在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看来,当前人民币汇率暂时企稳,尽管人民币破7后弹性增加,但市场依然相信政府有意愿也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同时,央行重视和改善汇率政策沟通及预期引导工作,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币汇率展现了相当的韧性。 “当然,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大功告成。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而不只是一个整数或者心理关口的问题。还需要确立底线思维,在加强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争取最好的结果” 管涛称。 申万宏源认为,近期人民币出现一次短线贬值,后续外部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考虑到连续贬值或导致出口外需递延、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抑制、引发国内金融市场存量外资加速流出等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后果,央行大概率将采取多重措施稳定汇率预期。(中新经纬APP)[详情]
原标题:IMF官员: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足 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29日表示,尽管外部形势趋紧导致汇率承受一定压力,但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足,没有明显干预迹象,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意到中国近期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在金融去杠杆、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改革进展。[详情]
原标题:IMF官员: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王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29日说,尽管外部形势趋紧导致汇率承受一定压力,但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足,没有明显干预迹象,人民币汇率符合基本面。 她是在IMF驻华代表处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经济发展与政策问题”媒体研讨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张龙梅说,IMF注意到中国近期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在金融去杠杆、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改革进展。 IMF驻华高级代表席睿德表示,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并提高汇率灵活性来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同时,他还就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消费、防控金融风险等提出了建议。[详情]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主要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经济下行和美元处于高位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未来,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因此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汇率在某个点位。 从中长期来看,受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外利差收窄等多因素影响,人民币不存在单边大幅波动的基础。 近期多因素引起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波动 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先升后降”走势,整体上贬值2.46%左右。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年初至4月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6.8482升至6.7286,升值幅度为1.78%左右;第二阶段,从2019年5月初至今(截至8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6.7286降至7.0211,贬值幅度达4.17%。自8月5日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双双破“7”,美国财政部又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这些事件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主要是受以下事件的驱动。 一是中美贸易战。5月以来,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级。5月10日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6月底至7月,两国元首会晤,双方重启经贸磋商。但进入8月后,摩擦再次升级。8月2日,美国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将自9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的另外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8月6日,中国商务部发表消息称,中国相关企业暂停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中美经贸摩擦的一波三折是影响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因。 二是中国经济下行。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6.3%,其中二季度GDP为6.2%,低于一季度的6.4%。从需求端看,三大需求均表现不佳。消费、投资增长双双放缓,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5.7%,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和0.2个百分点。受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性影响显现、全球经济减速等多种因素影响,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下降1.8%,与去年全年10%左右的增长相比出现了大幅回落。未来出口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波动较大,总体呈放缓态势,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其中7月当月工业增加值仅增长4.8%,创近年同期新低。企业经营效益降低,上半年企业利润累计下降2.4%。 近期美元处于高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上半年美国宏观经济表现相对强劲,英镑、欧元等主要非美元货币表现疲弱的影响下,今年以来美元整体表现偏强,美元指数基本在96以上运行。8月美联储宣布降息,但由于鲍威尔发言偏鹰派,称降息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开启宽松周期,美元指数再度上涨,一度触及98.6的高位。美元强势给人民币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驱动力增强,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因此我们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汇率在某个点位。一直以来,市场上就有汇率保“7”是底线的说法,其实人民币汇率在某个点位并不重要。正如相关机构负责人所言,“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在人民币破“7”之后,更多的是需要关注中国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变化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的情况。 人民币不存在单边持续变化的基础 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需要我们“拨开云雾见明月”。归根结底,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和宏观政策等因素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从短期来看,资本流动、市场情绪等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图1)。 短期来看,人民币仍将承压。这主要是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情绪的干扰以及近期资本流动呈净流出状态等方面的影响。2018年以来,中美已进行12轮贸易谈判,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 我们假设了未来三种可能情形:情形一,摩擦趋于缓和,中美双方在未来谈判中达成新的协议,这种情况下市场情绪修复将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情形二,摩擦维持现状,双方将进一步谈下去,则人民币汇率可能在新中枢比如“7”附近波动;情形三,摩擦走向恶化,并从贸易领域向金融、科技领域蔓延,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将延续悲观走势,人民币则可能继续贬值。 当然,鉴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反复性、不确定性,双方大概率延续“边打边谈”的态势,所以近期人民币汇率在“7”附近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从短期资本流动的变化来看,一季度的净流入转变为二季度的净流出,今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差额为-332.18亿美元,但整体可控。 中长期看,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中国经济韧性较强、国际收支稳定、宏观政策工具丰富等因素均有利于保障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运行。 一是中国经济运行韧性依然较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动力切换、结构转变和阶段更替的关键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环境变化确实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这不会阻止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经济平稳增长整体态势并未出现趋势性转变,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仍然很强。巨大的市场规模、消费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等都为经济基本面的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 二是中国国际收支形势整体稳定。从经常账户角度看,尽管出口增速放缓,但进口降幅更大,经常项目顺差实际上在扩大。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为181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 三是中国宏观政策工具丰富,未来宏观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这也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此外,从外部环境看,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美联储已开启降息进程,中美利差收窄,这也有助于人民币保持稳定。 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出现“羊群效应” 针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笔者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出现“羊群效应”引发过度波动。增大对监管机构政策意图的宣传及解读力度,使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认识到人民币贬值是可控的,并在国家政策目标的调整范围内,避免客户跟风购汇。同时,应进行密切监控,增强沟通,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窗口指导,逐步疏导市场贬值预期。加强对市场情绪的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新闻答问、专家解读、高层发声、媒体评论等多种途径进行预期管理,培养市场主体理性认识和决策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涉外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提升管控合力。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对跨市场、跨机构和跨产品资本流动的监管,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跨境资本流动和跨境交易纳入统一监管框架,强调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采取市场化的资本管制工具,主要包括数量型和价格型措施,并对相关监管参数进行动态监测调整。严厉打击恶意做空套利行为,加强贸易、投资背景审查,市场剧烈波动时酌情限制资本流出渠道,防控短期跨境资本的异常流动,守住底线,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三,加快“六稳”政策落地,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根本。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处置“僵尸企业”、弥补相关领域短板,重塑实体经济竞争优势。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稳定就业,加强民生保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多元化、多渠道增加居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第四,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提高形势前瞻性与业务灵活性。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新情况下,商业银行要在汇率波动过程中根据居民资产配置偏好的变化,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加大外汇理财产品创新,满足客户外币资产配置需要。强化海外机构业务能力,拓展外汇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空间。关注相关虚假贸易、违规购汇等行为,加大合规性检查,降低违规风险。密切跟踪内外部形势变化,应对流动性波动加剧的挑战,合理安排到期资金,防范流动性风险。 (作者周景彤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范若滢为研究员)[详情]
原标题:潘功胜撰文:将继续在市场化改革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自1994年以来,特别是2005年7月以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和调整方式越来越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弹性越来越强,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也越来越适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调整,各类避险工具也越来越多,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近期美国将中国列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不会改变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金融改革仍将持续深化,金融开放仍将持续扩大。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美国认定我所谓的“汇率操纵”,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背景下的政治操作,将成为国际金融史上典型的荒唐案例 美国财政部8月5日违背基本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常识和专业精神,以不干预汇率贬值为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此举罔顾美国保护主义下单边关税升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普遍调整的基本事实,也与美国5月发布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和外汇政策报告》结论不一致,是美国挑起和升级中美经贸摩擦整体策略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其政策评估的不透明性和任意性,国际市场上任何不受美国政府欢迎的价格调整都可能被随意打上外国政府干预的政治标签。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近日撰文指出,中国不符合“汇率操纵国”定义,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要求IMF干预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此贴标签显然是“自毁门庭”,将会严重损害美国政府和财政部的公信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延续2015年以来基本判断,重申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这也充分证实美方相关指责毫无根据、站不住脚。 近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调整,是金融市场对美方意外宣布超预期关税措施的自发应激反应。2018年4月以来,美国挑起和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已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的首要因素。2018年6月15日起,在中美经贸谈判取得进展的背景下,美方突然宣布对华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三天后又威胁向额外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引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调整,当月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了3.4%。同年12月G20两国元首会晤、贸易摩擦形势缓和,又驱动人民币转为升值。2019年5月美方再次超预期升级对华关税措施,当月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了2.4%。8月2日美国进一步威胁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此后人民币汇率出现急剧波动,8月5日开盘后离岸、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先后 “破7”,8月2日、5日两个交易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约1.9%。这一系列波动,都是人民币在外部环境冲击下正常的市场反应。 二、美国政治化的随意任性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将会成为笼罩全球金融市场的浓厚阴云 2018年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导致大类资产价格、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大幅波动和快速传染。2018年9月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落地后,全球股市(MSCI全球指数)出现暴跌,最大跌幅达18.0%。2019年5月和8月美国两次升级对华关税措施后,全球股市最大跌幅亦分别达6.3%和4.4%。黄金价格自2019年5月以来累计升值17.0%,一度突破1500美元/盎司,也显示全球避险情绪急剧升温。新兴市场汇率自去年4月以来最大下跌14.8%。事实证明,美方政策的单边性、随意性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高强度震荡的重要根源。正如前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近日表示,“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目前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是最高的。”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国际金融市场稳定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严重威胁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特朗普一改美国历届总统不对货币政策公开置评的传统,多次公开表达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强势美元的不满,公然威胁解雇现任主席鲍威尔,并试图通过提名新的联储理事影响美联储决策。随着2020年美国大选临近,其就美联储和美元汇率发表公开评论的频率不断上升,自2018年6月至今公开批评美联储政策或置评美元汇率多达30余次。尤其是8月初人民币汇率“破7”后,在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同时,指责美联储无所作为,应尽快降息100个基点,隐含之意直指美元汇率。四位美联储前主席近日发表联合声明指出:虽然政治领导人在大选前后呼吁央行宽松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长远来看,基于当前政治(而非经济)需求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更糟糕的经济表现,也会削弱公众对央行政策的信心,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声明呼吁保持美联储独立性,确保货币政策决策不受短期政治压力影响。 三、我们将继续在市场化改革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外汇市场将在吸收短期冲击后逐步回归基本面 尽管人民币汇率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尽管美国将我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的既定方针不会因此动摇。我们将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是负责任大国,我们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采取了负责任态度,为全球经济在危机后逐步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仍将坚定恪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承诺,不会进行竞争性贬值,不会将汇率作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工具。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尽管会受到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但我们判断不会无序贬值,外汇市场在经历短暂震荡后终将回归基本面。 第一,经济运行平稳,预期更加稳定。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未来经济增速仍将持续高于全球大部分主要经济体,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自2005年至2019年6月,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G20)中升值最多的货币。近期中美经贸摩擦不确定性较大,但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冲击的边际效应递减。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增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跨境资本流动基本稳定。随着我国开放领域逐步拓宽,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配置更多人民币资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规模已位于世界前列,但外资持有比重只有2%和3%左右,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被更广泛地纳入国际主流指数,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负利率范围扩展背景下保持较高的收益水平,外资投资空间较大。 第三,我国外债稳定性增强。近年来我国外债增幅相对于经济总量并不高,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GDP)、债务率(外债余额/年出口收汇)、偿债率(外债本息偿付/年出口收汇)分别是14.4%、74.1%、5.5%,远低于国际警戒线。外债类型结构优化,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的央行类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境内债券,债务证券占外债余额比重由2014年末的8%持续上升至2018年末的22%,这部分资金稳定性较强,汇率变化不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外债“去杠杆”。 第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外汇市场主体更加适应和理性。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提高,波动率已接近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水平。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贬值压力得到及时释放。当前个人购汇更加平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加理性有序,市场主体囤积外汇现象逐步消失,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有所增强。 四、我们将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 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握长期大势,尊重市场,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将坚定信守改革承诺,保障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正常的用汇需求,继续为企业进出口、利润分配、跨境双向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支持,继续满足个人在出国旅游、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涉及人民群众的经常项目支出不会受到影响。并且,我们将继续大力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贸易收支便利化、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外债注销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便利化改革试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将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放管服”改革,优化6月上线的外汇局“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进一步打造更加开放、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 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外汇管理工作将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协调推进,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有更大的提升。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有效防范各种环境冲击风险,坚决维护外汇市场稳定,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详情]
专家认为基金组织对人民币汇率评价客观公正 金融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徐贝贝 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2018年,人民币虽然对美元贬值,但相对于货币篮子大体稳定,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面和可取政策所对应的水平处于同一水平。这表明,作为世界上在汇率评估方面最权威的机构,IMF没有认同美国对中国的所谓“汇率操纵国”指责。 此前,在今年6月初IMF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IMF亚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肯尼思·康表示:“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2018年人民币的汇率表现与中国的政策目标和基本面是一致的,没有估值过高,也没有估值过低。最近几年,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也在加强,基于市场的汇率机制对中国是有利的,这样也可以让货币政策有更多回旋余地,所以我们也鼓励中国经济继续改革,加强对外沟通,保证汇率的灵活性。” 针对上述评价,多位受访专家表示,IMF发布的报告来自独立第三方,不受政治影响,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结论尊重事实。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MF从比较科学的多边视角来衡量国家汇率均衡状况,认为人民币汇率总体均衡,不存在高估和低估的情况,这与中国一直以来的汇率实践相一致。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IMF评估都认为人民币汇率属于均衡的水平。从人民币汇率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二者确实呈现“大体相符”。回顾2015年至2018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这种相符表现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单边走势,中间价维持在1∶6至1∶7区间运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但又基本稳定的状态得益于宏观经济的支持。在这4年里,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较为平稳,季度GDP波动不超过0.2%,年度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6.6%至6.9%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收支保持平衡、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和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衡。从2005年“7·2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由原来单一盯住美元、并由央行统一报价,转变为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浮动区间从0.3%逐步扩大至2%,弹性逐步增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此,我国经济基本面与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是相适宜的。 近期,受市场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此,人民银行作出回应,称美国这一行为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在《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用“罔顾事实”“扣帽子”“造谣惑众”来评价美国此次的单方面行为。他表示,IMF发布的报告是公正客观的。这份报告肯定了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没有所谓的操纵,同时也揭露了美国认定中国“汇率操纵”背后的霸凌逻辑。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管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管涛进一步表示,十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当前已经形成了外汇收支自主平衡的格局。 “美国这一仓促且鲁莽的举动缺乏事实依据,不符合IMF对人民币汇率的评价,甚至不符合美国自己设定的判定标准。”伍戈说。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的承诺,不会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外汇市场互动的结果,是汇率形成机制下的自然波动。当前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主要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背景下,受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影响导致的。温彬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比以往更强, 但依旧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管涛表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短期受市场情绪影响出现暂时贬值符合市场规律。 谈及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变化趋势,上述专家普遍认为,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要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在“六稳”以及宏观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不太可能出现持续性贬值。[详情]
人民币破7后国际化征途:作为储备货币依旧“吃香”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人民币汇率破7,但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冲击并不大。”一位华东地区外贸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过去三天这家企业的多位海外卖家依然表示愿意收取人民币作为原材料采购款。 “其间也有一位海外卖家提出鉴于汇率破7,让我们能否在采购价格方面做出一定幅度让步(即额外增加2%-3%采购价格),以对冲人民币汇率下跌给他们造成的汇兑损失。”他回忆说,但后来他们自己很快放弃了这项要求。 在他看来,汇率破7之所以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冲击不大,一方面是很多海外卖家很早在境外通过人民币远期掉期交易锁定了美元-人民币兑换成本,因此当前汇率下跌不会冲击他们既定的外贸收益;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海外卖家在收到人民币后,转而向中国采购商品(以人民币付款),因此对汇率下跌敏感度也随之下降不少。 一位股份制银行跨境业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汇率破7期间,他经手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反而有所增加,原因是一些海外企业担心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令美元面临中长期贬值压力,因此他们打算储备一些人民币分散资产配置风险。 事实上,海外大型机构与央行对人民币的青睐,也没有随着汇率破7而降温。 一位海外银行宏观经济研究员向记者透露,不少国家央行与大型机构依然在增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因为发现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下跌,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且对英镑、欧元等主要储备货币还出现一定幅度升值),因此加仓人民币反而能有效分散外汇储备非美货币的汇率波动风险。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回答媒体问题也明确提到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这背后,是越来越多央行与大型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可能是短期现象,就中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其在全球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加仓人民币资产依然是大势所趋,且中国经济增速基本面依然位列全球前列,是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依然保持升值轨迹的最大支撑。”他指出。 海外企业对人民币“照收不误” “在5日人民币汇率破7后,我们也一度担心海外卖家不愿收取人民币作为原材料采购款。”一位在中亚地区从事水力发电工程建设的中资企业驻外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以往,他们每承接一项当地水力发电工程建设项目,总会要求当地政府与投资方支付25%美元(用于项目利润与部分设备采购开销),15%人民币(用于采购国内工程设备与当地原材料),60%当地货币(用于支付当地员工工资与原料采购等),而当地原材料贸易商之所以愿意收取部分人民币,主要原因是过去数年人民币汇率一直没有破7,远远好于当地货币动辄10%左右的跌幅,令这些贸易商愿意留存人民币进行财富保值。 如今汇率破7是否会打破这些贸易商的“上述惯性认知”,进而削减人民币收款比重“避险”,令他颇感担忧。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些当地原材料贸易商对人民币依然情有独钟。他们不但继续收取人民币,还希望我们加大人民币付款比重。”他对记者表示,起初他相当不理解,但后来发现,这些当地原材料贸易商其实打着自己的小盘算——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平稳增长以及中国央行采取稳汇率措施,会令人民币很快收复7整数关口,因此他们多收人民币到时还能收获额外的汇兑收益。 记者多方了解到,为了替当地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以扩大跨境贸易(包括海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不少中资企业驻外机构颇费功夫,一方面他们在支付人民币款项时,协助当地企业办理远期人民币掉期交易以锁定汇兑成本;另一方面部分中资企业还与当地企业签订额外的货币互换约定,即当人民币汇率跌至一定价格时,当地企业可以向中资公司按照约定的汇价换取美元头寸,且中资企业以存入当地银行的美元存款作为“交割担保”。 “事实上,在汇率破7后,上述应对措施我们使用频率较以往还出现了下降。”这位中资企业驻中东国家分支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究其原因,随着当地银行相继开设了人民币业务,越来越多当地企业可以通过当地银行金融服务对冲人民币汇率下跌风险,因此汇率破7对跨境贸易(包括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冲击力较以往大幅下滑。 破7未阻止他国央行加仓人民币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汇率破7同样没有阻止海外大型机构与央行加仓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步伐。 一位外资银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多家海外大型机构与政府部门发行熊猫债募集人民币资金作为储备货币的进度,并没有受到汇率破7影响而放缓。 “事实上,这些机构与央行加仓人民币,不仅仅是作为储备货币用于分散外汇储备资产配置风险,还在考虑灵活使用人民币资金扩大当地与中国的贸易投资规模。”他告诉记者。比如部分国家政府正考虑将外汇储备里的人民币资金用于向当地企业发放人民币拆借资金或短期贷款,从而激发当地企业使用人民币与中国企业做大贸易规模。 在他看来,这令部分国家政府部门与大型机构对汇率破7的风险敏感度趋降。 “即便是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会在汇率破7后,依然呈现较高的资产保值效应。”一位境外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向记者指出。今年前7个月,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跌幅达到约0.5%,但人民币汇率下跌幅度低于韩元、阿根廷比索等新兴市场货币,且较欧元、英镑等其他储备货币呈现升值趋势,令人民币兑CFETS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上涨了0.3%,这意味着海外央行与大型金融机构加仓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足以抵御非美货币资产汇率贬值风险。 央行相关负责人8月5日也对外表态,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是国际主要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 上述业务主管指出,在汇率破7后,要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上一层楼”,不能过度依靠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与人民币自身汇率不出现大幅贬值下跌,而是要持续加大人民币在海外国家企业经营投资贸易环节的使用范围,通过扩大人民币使用范畴与流通程度“对冲”汇率波动的冲击。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部分外资银行正协助“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当地银行搭建人民币账户创设、人民币现金管理、人民币贸易融资、人民币贷款、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等业务流程,从而为人民币在当地形成“使用范围扩大+汇率风险对冲”的业务闭环,助力更多人民币被当地大型机构企业纳入储备资产范畴。[详情]
原标题:“破7”不失汇率之锚宏观调控以我为主 □本报记者 张勤峰 在“8·11”汇改四周年前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了7元。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破7”是汇率双向波动更有弹性的表现,良好的基本面仍将充当汇率基本稳定的“定海神针”。这次人民币“破7”后,市场反应理性,近几日市场情绪已渐趋平稳。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继续呈现双向波动、维持适度弹性。 进一步看,打破“7”这个束缚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心中枷锁”,背后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宏观调控坚持以我为主,汇率因素不构成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硬约束。 “破7”体现外汇供求波动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和中间价先后跌破7元关口。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市场汇率率先“破7”,其中离岸人民币最低跌至7.1057元,次日进一步刷新纪录低位至7.1388元;在岸人民币8月5日最低至7.0548元,次日进一步跌至最低7.0699元,接近2008年3月中旬的价位。8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7.0039元,为最近11年来首次跌破7元关口。人民币汇率并未在不断试探中寻求突破,而是以快速调整的方式完成了对这一心理关口的跨越。 央行日前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8月以来,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突破7元,反映了外汇供求和国际汇市的波动。 “破7”不等于没有“底线”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不等于打开贬值空间,不等于失去了“锚”,也不等于没了“底线”。 长期看,人民币汇率的锚,绝不会是某个整数关口或者某个区间,而是基本面。鉴于经济金融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自然也处于时刻变化当中,人民币市场汇率围绕着基本面这个“锚”,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保持浮动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汇率有了波动,价格机制才能发挥资源配置和自动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稳定,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日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重申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从以往历史经验来看,在汇率水平与基本面相符且无大的外部危机的情况下,一国汇率出现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极低。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但也没有放弃“底线思维”,强调在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已披露将于8月14日在香港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另外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模型中存在“逆周期因子”,用于防止人民币出现无序贬值。 此次人民币汇率“破7”后,市场表现总体较为理性,无论是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还是外汇货币掉期交易(CCS),走势反映出来的贬值预期都远没有“8·11”汇改之后那么强烈。近几日,人民币市场汇率相对于中间价的贬值幅度已开始收敛,显示市场情绪渐趋稳定。 市场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今后仍可能给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造成扰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继续呈现双向波动、维持适度弹性。此外,市场应淡化对这一单一货币对汇率变化的过多关注,当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总体仍保持基本稳定。 传递明确信号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打“破7”这个束缚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心中枷锁”,背后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宏观调控坚持以我为主。 今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最近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则表示,宏观调控坚持以我为主,并适当兼顾国际因素,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从这点来看,汇率因素不构成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硬约束。如今在人民币汇率“破7”后贬值压力有所释放而中外利差仍然较大的情况下,这一约束无疑更弱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人民币汇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双双出现下行。在人民币汇率“破7”,创出十余年新低的同时,债券市场上具有指标意义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了3月份低点,逐渐逼近3%,回到2016年底水平。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和货币债券市场利率在市场供求因素驱动下双双下行,有助于改善货币条件,更好支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详情]
来源:金融时报 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双双“破7”,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近日,有些市场参与者将本次“破7”与“8·11”汇改进行比较。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近2%,同时人民银行宣布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8·11”之后,人民币曾经面临一年多的持续贬值压力,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降至3万亿美元左右。 这次“破7”之后,会不会重现“8·11”汇改之后的持续贬值压力?就相关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博士。马骏认为:“仔细比较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的这两件大事,现在与“8·11”期间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至少有五点不同。这次人民币更有底气。” 马骏强调的五个不同点包括: 第一,“8·11”汇改前人民币跟随美元大幅升值,而今年并没有。2011年至2015年,美元指数升值26%;国际清算银行测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也升值30%。连续大幅升值为人民币积累了较大的贬值压力,更容易出现连续贬值和资本外流。而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基本在97左右波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也保持在116左右,并未积累过多的贬值压力。 第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主体适应汇率波动能力也明显提高,行为更加理性。“8·11”汇改前,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微观市场主体没有应对人民币贬值的经验,某日出现较大贬值就容易导致恐慌。而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已经接近了主要发达国家汇率的波动率。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已经习惯,外汇风险对冲也更为充分,即使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一般也不会导致恐慌。 第三,2015年前,资本流入总体较多,一旦汇率预期出现变化,流出就会比较明显。在人民币升值时期,部分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强,一些资金绕过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流入境内,还有部分境内企业借入外债较多。这些资金对汇率预期十分敏感,2015年,我国外债总额头寸就减少了3227亿美元。这些情况在近三年内已经得到明显改变。 第四,与2015年相比,目前中国企业和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均衡,进一步调整的需求相对有限。 2014年年末,我国企业和居民持有境外资产总计2.5万亿美元,境外负债总计4.8万亿美元,净负债2.3万亿美元;2018年年末,我国企业和居民持有境外资产增至4.2万亿美元,增加了1.6万亿美元,境外负债总计5.2万亿美元,净负债1万亿美元,减少了1.3万亿美元。经过这些年企业和居民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外币资产配比,汇率变化对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冲击会更小,不容易导致大规模的资产配置变化。 第五,“8·11”汇改前股市经历了剧烈波动,而今年股市运行相对平稳。“8·11”汇改前,上证综指从6月12日的5166点跌至8月10日的3928点,跌幅达24%。汇改期间的汇率贬值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市与汇市风险的互相叠加,加之加杠杆行为的普遍存在,使两个市场形成冲击放大机制。与2015年相比,今年股市表现相对平稳,没有成为导致汇率贬值的原因。 基于以上理由,马骏说,“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更为均衡,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多元,汇率弹性已经明显提高,单方向贬值和升值的压力都不大。与三年前相比,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底气更足。”[详情]
原标题:马骏:人民币汇率“破7”与“8·11”汇改有五点不同 保持基本稳定底气更足 来源:金融时报 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双双“破7”,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近日,有些市场参与者将本次“破7”与“8·11”汇改进行比较。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近2%,同时人民银行宣布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8·11”之后,人民币曾经面临一年多的持续贬值压力,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降至3万亿美元左右。 这次“破7”之后,会不会重现“8·11”汇改之后的持续贬值压力?就相关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博士。马骏认为:“仔细比较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的这两件大事,现在与“8·11”期间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至少有五点不同。这次人民币更有底气。” 马骏强调的五个不同点包括: 第一,“8·11”汇改前人民币跟随美元大幅升值,而今年并没有。2011年至2015年,美元指数升值26%;国际清算银行测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也升值30%。连续大幅升值为人民币积累了较大的贬值压力,更容易出现连续贬值和资本外流。而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基本在97左右波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也保持在116左右,并未积累过多的贬值压力。 第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主体适应汇率波动能力也明显提高,行为更加理性。“8·11”汇改前,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微观市场主体没有应对人民币贬值的经验,某日出现较大贬值就容易导致恐慌。而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已经接近了主要发达国家汇率的波动率。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已经习惯,外汇风险对冲也更为充分,即使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一般也不会导致恐慌。 第三,2015年前,资本流入总体较多,一旦汇率预期出现变化,流出就会比较明显。在人民币升值时期,部分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强,一些资金绕过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流入境内,还有部分境内企业借入外债较多。这些资金对汇率预期十分敏感,2015年,我国外债总额头寸就减少了3227亿美元。这些情况在近三年内已经得到明显改变。 第四,与2015年相比,目前中国企业和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均衡,进一步调整的需求相对有限。 2014年年末,我国企业和居民持有境外资产总计2.5万亿美元,境外负债总计4.8万亿美元,净负债2.3万亿美元;2018年年末,我国企业和居民持有境外资产增至4.2万亿美元,增加了1.6万亿美元,境外负债总计5.2万亿美元,净负债1万亿美元,减少了1.3万亿美元。经过这些年企业和居民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外币资产配比,汇率变化对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冲击会更小,不容易导致大规模的资产配置变化。 第五,“8·11”汇改前股市经历了剧烈波动,而今年股市运行相对平稳。“8·11”汇改前,上证综指从6月12日的5166点跌至8月10日的3928点,跌幅达24%。汇改期间的汇率贬值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市与汇市风险的互相叠加,加之加杠杆行为的普遍存在,使两个市场形成冲击放大机制。与2015年相比,今年股市表现相对平稳,没有成为导致汇率贬值的原因。 基于以上理由,马骏说,“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更为均衡,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多元,汇率弹性已经明显提高,单方向贬值和升值的压力都不大。与三年前相比,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底气更足。” 记者:李国辉[详情]
原标题:中间价二度“破7” 复盘人民币汇率一周表现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9日电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仍在“破7”。9日,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数据显示,人民币中间价报7.0136,下调97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0039。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夜盘收报7.0455,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涨141个基点,截至发稿报7.0511。 8日亚市早盘离岸汇率由跌转涨,最低点为7.0893,截至发稿报7.0796。昨晚,离岸人民币大幅拉升,盘中连破7.09、7.08、7.06三个关口,最高报7.0641,日内升幅超过300点。 路透社援引交易员称,在无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人民币将在弱于7元的水平波动将成常态,估计本轮行情已接近尾声。 他们并表示,在即期交易价格及模型测算均开在7元以上,中间价顺势破7反而有利于市场情绪的释放,亦便于监管层以更灵活的方式管理人民币。 交易员分析称,当前市场开始关注中国是否会加入世界主要央行“降息阵营”采取降息措施提振经济,目前来看其可能性不大。 回顾人民币本周表现,8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9225,随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双双破7,这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首次击穿7关口,引发市场关注。 8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458个基点,报6.9683。离岸人民币在最低跌破7.13,刷新纪录低位之后上演V型反弹,早盘接连升破7.06、7.05、7.04、7.03四个关口,最高升值至7.0270。 到8月7日,进入境内交易价破7的第三天。海内外市场在经历了初期震荡后,已初步吸收了人民币破7的影响。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313个基点,报6.9996。 8月8日一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也破7,为7.0036比1,开盘价为7.0402,较上日下午16:30和23:30的境内收盘价分别上涨了12和194个基点。 在人民币汇率破“7”后,央行和外汇局相继表态,市场研究机构和业内专家亦对人民币后市持汇率不会趋势性贬值的看法,不必对破7大惊小怪。 在岸、离岸人民币在5日破7的当天,央行两度发声回应市场关切,央行有关负责人对人民币为何“破7”、“破7”之后走势以及“破7”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做出回应。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汇率“破7”是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 央行行长易纲晚些时候表示,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市场预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受此影响,8月以来许多货币对美元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波动是市场驱动和决定的。 易纲强调,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还是从市场供求平衡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都处于合适水平。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我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7日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总体稳定,能够应对各种外部冲击的考验。近期,美国升级贸易摩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冲击,市场已做出了充分的反应,并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理性,市场秩序保持良好,充分说明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 在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看来,当前人民币汇率暂时企稳,尽管人民币破7后弹性增加,但市场依然相信政府有意愿也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同时,央行重视和改善汇率政策沟通及预期引导工作,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币汇率展现了相当的韧性。 “当然,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大功告成。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而不只是一个整数或者心理关口的问题。还需要确立底线思维,在加强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争取最好的结果” 管涛称。 申万宏源认为,近期人民币出现一次短线贬值,后续外部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考虑到连续贬值或导致出口外需递延、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抑制、引发国内金融市场存量外资加速流出等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后果,央行大概率将采取多重措施稳定汇率预期。(中新经纬APP)[详情]
汇率弹性增强有助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李国辉 8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039,较上一交易日低43个基点,连续6日走贬,为11年以来中间价首次跌破7元。 受经贸摩擦升级、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等影响,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加大。继本周一(8月5日)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即期汇率双双“破7”之后,市场以及分析人士对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破7”并不意外。从企业以及投资者角度看,他们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认识趋于理性。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从长期来看,汇率“破7”是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有益尝试,是汇率走向清洁浮动最终目标的重要一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虽在各阶段有所变化,但建立浮动汇率体制和机制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从国际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浮动汇率机制对经济体来说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即在世界总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货币政策等相关政策的调节,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的调整能有效推动经济体保持内部和外部的平衡。 “受世界经济放缓、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避险资本推升美元汇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5月份以来,人民币承受了较大的贬值压力。在供求关系变化和市场预期看淡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并不奇怪,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合理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这种贬值是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功能的具体表现,是弹性汇率机制应对外部冲击的合理反应。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外部负面因素还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届时需要浮动汇率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抵御外部冲击的作用。 从短期来看,谢亚轩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提升有助于减弱国际资本外流的压力。“不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2018年以来国内的实践经验和外汇占款数据来看,人民币汇率随着内外冲击的变化而提升弹性,确实有助于分化汇率预期,抑制国际资本外流,降低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必要性。” 另外,汇率弹性增强有助于提升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避免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受制于对汇率的担忧。“‘7’这样一个整数点位不应该被视为‘禁区’,而更应该视为早晚要打破和丢掉的‘枷锁’。现在来看,打破的是‘枷锁’,获得的是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的自由。”谢亚轩说。 对比2015年至2016年以及今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的两轮贬值可以发现,两轮贬值在市场预期、内外部环境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同时,市场主体对于汇率波动的认识和适应情况日趋进步,监管部门的政策工具和管理经验也在走向成熟。2015年至2016年,人民币经历了对美元的阶段性单边贬值,叠加美联储启动加息、资本外流大背景,外汇储备急速下降,市场上还一度发生了“保汇率还是保储备”之争。在这一背景下,监管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 “当前人民币贬值,主要是美国加征关税升级和避险需求推高美元,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改变所致。主管部门并没有有意为之,也从未释放希望贬值的信号。近年来,我国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的管理经验,相关机制不断完善并较为有效。”连平表示,事实上,人民币合理贬值既顺应了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趋势,又与当前的市场预期相匹配;在当前维稳意愿较为明确的政策环境下,市场对贬值的节奏和幅度应该会有合理的预期和判断。 谢亚轩强调,人民币汇率破“7”并不意味着决策层的政策导向是刻意推动人民币汇率贬值或者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就不重要了,央行的操作目标仍然是从逆周期宏观审慎的角度维护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央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央行此前表示,将于2019年8月14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这将是2018年11月份以来,央行第5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从过往经验来看,央行在香港发行央票可以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 “2019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承受了新一轮贬值压力,目前已经采取了相关举措减缓市场压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工具尚未使用。”连平建议,未来可以综合运用各类工具,加强预期管理,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同时及时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中国经济的良好基本面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基础。[详情]
原标题:央行马骏:人民币汇率“破7”与“8·11”汇改有五点不同 来源:金融时报 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双双“破7”,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近日,有些市场参与者将本次“破7”与“8·11”汇改进行比较。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近2%,同时人民银行宣布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8·11”之后,人民币曾经面临一年多的持续贬值压力,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降至3万亿美元左右。 这次“破7”之后,会不会重现“8·11”汇改之后的持续贬值压力?就相关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博士。马骏认为:“仔细比较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的这两件大事,现在与“8·11”期间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至少有五点不同。这次人民币更有底气。” 马骏强调的五个不同点包括: 第一,“8·11”汇改前人民币跟随美元大幅升值,而今年并没有。2011年至2015年,美元指数升值26%;国际清算银行测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也升值30%。连续大幅升值为人民币积累了较大的贬值压力,更容易出现连续贬值和资本外流。而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基本在97左右波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也保持在116左右,并未积累过多的贬值压力。 第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主体适应汇率波动能力也明显提高,行为更加理性。“8·11”汇改前,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微观市场主体没有应对人民币贬值的经验,某日出现较大贬值就容易导致恐慌。而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已经接近了主要发达国家汇率的波动率。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已经习惯,外汇风险对冲也更为充分,即使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一般也不会导致恐慌。 第三,2015年前,资本流入总体较多,一旦汇率预期出现变化,流出就会比较明显。在人民币升值时期,部分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强,一些资金绕过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流入境内,还有部分境内企业借入外债较多。这些资金对汇率预期十分敏感,2015年,我国外债总额头寸就减少了3227亿美元。这些情况在近三年内已经得到明显改变。 第四,与2015年相比,目前中国企业和居民资产配置更为均衡,进一步调整的需求相对有限。[详情]
原标题:预期渐稳 人民币汇率不改双向波动走势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继在岸、离岸人民币相继破7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8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039,较前一交易日贬值43个基点,为2008年以来首次跌破7的整数关口。 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是短期市场情绪的表现,从长期看,汇率仍将由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在合理区间内平稳双向波动。 对于近期人民币贬值原因,央行表示,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 与此同时,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接连发声,表示对人民币充满信心。央行5日两度表示,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总体稳定,能够应对各种外部冲击的考验。我国将继续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相较此前两日数百点的调贬幅度,8日人民币中间价43点的波动幅度已明显减小。从目前市场情况看,破7影响已基本被吸收,预期持稳的同时,外汇市场也保持平稳运行。对此,武汉大学博导、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认为,尽管人民币破7后弹性增加,但市场依然相信政府有意愿也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展现了相当的韧性。”管涛表示。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从几个影响因素来看,虽然经常项目有一定压力,但资本流动总体平稳,购买力平价和经济周期总体有趋同趋势,未来进一步压制汇率的动力不大。[详情]
原标题: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破7” 未来走稳有底气 央视网消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继本周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继“破7”后,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039,突破7元关口为2008年以来首次。 数据显示,2008年4月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始终高于7元,2008年4月10日首次“破7”来到6.9920元。4月10日到5月15日期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7元关口附近小幅波动,并在2008年5月15日达到7元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始终低于7元。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还是从市场供求平衡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都处于合适水平。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他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详情]
这一天还是来了。 8月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0039元,跌破7元大关,为2008年5月16日以来首次。 中间价公布后,离岸人民币竟反常大涨,一度冲破7.07元,自早间低点反弹超过300点。 一些出口占比高的上市公司纷纷表态,人民币贬值短期内有利于公司业绩提升。 资料来源:Wind 时隔十一年中间价首破7元大关 时隔十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次跌破7元。 中证君(ID:xhszzb)查阅历史数据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一次低于7元还是在2008年5月15日。 资料来源:中国货币网 不过,在市场人士看来,中间价破7,在周初市场汇率率先破7之后已经注定。 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在岸和离岸汇率双双跌破7元。此后,人民币市场汇率一直保持在7元下方运行。 Wind数据显示,8月6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最低跌至7.0699元;同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最低跌至7.1388元。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作用下,人民币中间价短时破7已不可避免。 但正如央行有关负责人所说,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市场价未现大跌 离岸汇率一度飙升 值得注意的是,离岸人民币在内地银行间外汇市场中间价开出后大幅拉升。 盘面数据显示,8日亚市早盘,离岸人民币一度继续震荡走弱,最低至7.0989元,险些再次跌破7.10元,但从北京时间9:15前后开始,离岸人民币上演直线拉升行情,截至10:02,最高至7.0651元,较早间低点反弹超过300点;最新报7.0694元,较前收盘价涨133点。 资料来源:Wind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早间开盘报7.0402元,反而较前收盘价高12点,此后汇价反复波动,截至10:05,在岸人民币最新报7.0451元,较前收盘价下跌37点。 资料来源:Wind 有市场人士指出,8日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仍然比前一日在岸即期汇率收盘价高出375点,显示出向升值方向引导市场汇率的倾向,传递出货币当局避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意图。 早间,香港金管局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将会通过香港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此前央行已宣布,为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19年8月14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总发行量为300亿元,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 在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之际,央行票据再次“出海”,其用意不言而喻。 分析人士解答三大谜题 问题1:未来人民币会继续大幅贬值吗? 当前各方基本一致认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较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光大证券发布宏观研报指出,过去几年我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贸易顺差相对下降,未来经济增长更多将依靠扩大内需而不是出口支撑。与此同时,受贸易环境影响,美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将增加。美国企业普遍反映不确定性增多,美联储货币政策也开始转向宽松。从这个视角来看,人民币并无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基础。 民生证券解运亮团队指出,一国货币币值取决于该国经济基本面,中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相对较高的大型经济体,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等指出,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经济韧性强、物价稳定、系统性风险得以控制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增强,如果能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人民币仍具备升值基础。 问题2:人民币汇率破7后,存在新的“锚”吗? 一直以来,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最大的问题是缺一个锚。破7所带来的风险就是没有人知道下一个锚在什么地方?有人猜测是7.2、7.5等等。 对此,国泰君安花长春团队指出,人民币汇率真正的“锚”应该是对一揽子货币汇率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最近两年来总体仍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上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走高。 问题3: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底线在哪里? 华泰证券李超团队认为,汇率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国际收支平衡是最终目标。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所谓保七保八底线,不存在一个明确需要调控的汇率点位,关键是是否出现大规模的资本流出。 对国内企业影响几何? 人民币汇率贬值会给国内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明阳电路8月8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人民币贬值预计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正收益。 科华控股8月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人民币大幅贬值给公司汇兑结算造成一定压力,但对公司产品出口销售没有直接影响。 君禾股份8月7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产品主要以对外出口为主,近期汇率波动人民币贬值短期内有利于公司业绩提升,公司主要采用远期和期权等金融工具手段进行对冲,同时协商客户采用人民币结算。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将对公司管理汇率波动风险带来影响。 人民币汇率“破7”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是企业以本币偿付外币负债的成本上升。房地产企业作为近些年举借外债的大户,其外债风险受到关注。 8月7日,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短期地产股可能受融资环境偏紧、按揭利率边际上行、对于人民币贬值担忧等因素承压,但料房企能够通过灵活使用境内外多种融资渠道控制汇率风险敞口,亦可通过自然对冲、工具对冲等手段对冲,人民币贬值料对房企盈利影响有限。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近年来内地房地产企业新增外债较多,但由于多数房企短期内美元债到期压力不大,汇率出现短时波动对房企的影响仍有限。 (本文有删减) [详情]
原标题: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破7” 未来走稳有底气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千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继本周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继“破7”后,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039,突破7元关卡,为2008年以来首次。 数据显示,2008年4月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始终高于7元,2008年4月10日首次“破7”来到6.9920元。4月10日至5月15日期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7元关口附近小幅波动,并于2008年5月15日达到7元整。此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始终低于7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还是从市场供求平衡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都处于合适水平。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我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详情]
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而不只是一个整数或者心理关口的问题。还需要确立底线思维,在加强国内外形势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从最坏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详情]
新浪财经讯 8月8日,美元指数短线走弱,人民币中间价报7.0039,下调43点,为2008年以来首次跌破7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9996,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7.0414。央行今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美元指数短线走弱 特朗普又批评美联储:必须更大幅 更快下调利率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在社交媒体上再度炮轰美联储。他表示,美联储必须更大幅、更快下调利率。特朗普称,问题是美联储太骄傲而不愿承认其收紧政策过快过重的错误。美联储必须立即停止其“荒谬的”量化紧缩政策。 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是美联储的批评者,他曾表示,美联储自2015年12月以来的加息,以及减少资产负债表上债券持有量的努力限制了经济增长。 美联储埃文斯:降息以来的逆风为进一步宽松提供理由 芝加哥联储银行行长查尔斯·埃文斯说,上周美联储降息以来的事态发展可能会给经济带来阻力,为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提供了理由。 “风险管理要发挥作用,你可以像我一样认为,通货膨胀本身就需要更多的宽松,要多过我们上次会议时刚刚采取的措施,” 埃文斯周三在芝加哥联储银行的早餐会上对记者说。“你可能会认为,事态可能产生了更多逆风,那么做采取更多行动会是合理的。我不知道。数据进来的时我得看看,“埃文斯说,“你可能认为风险现在已经上升了,而且我们将以更高的概率接近零下限,这也需要更多的宽松。”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6% 30年期逼近历史低点 投资者周三再次涌向避险政府债券,抛售股票,加剧了8月份投资者从风险资产的撤离。由于投资者转向安全资产,作为抵押贷款利率和汽车贷款基准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1.595%的低点,为2016年秋季以来的最低水平。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2.12%左右,接近2016年创下的历史最低水平。国债收益率在尾盘收复部分跌幅,但持稳于多年低点附近。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一个月前低约40个基点,仅8月就下跌逾35个基点,对相对稳定的美国债市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变动。7月底,收益率超过2%。债券收益率与价格走势相反;当投资者需要美国国债时,收益率就会下降。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已经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二维码(扫码使用!!!) [详情]
不管涨跌,首先要有钱出去玩。 本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及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最近双双“破7”,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接下来出境游暑应该去哪玩最划算? 根据8月7日携程发布的“汇率旅游排行榜”。以8月7日的汇率看,相比去年同期,阿根廷、冰岛、澳大利亚、斯里兰卡、韩国、挪威、匈牙利、瑞典、俄罗斯、英国为暑期汇率跌幅较大的国家,也是近期最划算的境外旅游目的地。 这些国家多数成为今年暑期旅游热点。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通过平台报名跟团游、自由行、定制游等产品,前往墨西哥、挪威、冰岛的游客同比去年分别增长了123%、84%、60%。前往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的游客,增长34%、34%、24%。从人均旅游费用看,前往瑞典、斯里兰卡、匈牙利的游客人均消费降低了23%、23%、12%。 携程外币兑换平台数据显示英镑是暑期外币兑换中增长率最高的货币,达到202.57%,俄罗斯卢布与加元其次分别为120.81%和107.66%。人民币对英镑汇率涨幅明显,不少游客已发现暑期可选择出行英国通过汇率节省开销。携程出境游数据显示,今年暑期英国出行人数同比去年增长了34%。在榜单前十中,不少东南亚货币如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和越南盾也涨幅强势。 从人均兑换费用看,欧元、美元、英镑排名前三,人均外币兑换金额超过7000元人民币。其次是新加坡元、日元,人均4700多元。暑期热门外币币种还包括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越南盾、韩元、印尼盾,以中国人旅游热门国家币种为主。 [详情]
新浪财经讯 8月7日,美元指数短线拉升,在岸人民币收报7.0414,贬值93点,上一交易日收报7.0321。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 一天内三国央行宣布降息 印度央行超预期降息35个基点 为年内第四次降息 印度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35个基点至5.40%,为年内第四次降息,市场预期为降息25个基点。印度至8月7日央行利率决定公布:5.4%,前值:5.75%,预期:5.5%。印度央行将2019-2020年度的GDP增速预期从7.0%下调至6.9%。 新西兰联储超预期再降息50基点 新西兰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再次刷新历史最低水平,此次力度如此之猛也出乎市场意料,路透社近期的调查显示,市场预计此次降息25基点。消息过后新西兰元兑美元快速下挫,截至发稿已下挫超1%,跌至了10个月以来最低。 泰国央行降息 泰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1.75%下调至1.50%,泰铢兑美元短线走弱。 四大美联储前主席力挺鲍威尔 联合发声喊话特朗普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持续向美联储施压降息,四位前美联储主席联合发声,支持美联储顶住政治压力并保持独立性,这在美联储历史上实属罕见。 1979年起先后执掌美联储近40年的沃克尔、格林斯潘、伯南克和耶伦6日发表专栏文章,称大家团结一致,坚信美联储及其主席必须被允许以经济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独立行事,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响,尤其是领导人不会出于政治原因而受到撤职或降职威胁的情况下。 管涛:“7”只是心理关口 没有具体经济涵义 管涛:我觉得“7”主要是一个心理关口,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经济涵义。 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由单边走势转向双向波动,弹性逐渐增加、波动加大,这是一个大趋势。比如去年,人民币汇率最高价和最低价的振幅达到1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8种主要储备货币里面我们排名第5,最大振幅甚至超过美元。 第二,今年人民币汇率在这个时间点上“破7”,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去年在6.5上下振荡,离7距离稍远。而到了去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在6.86附近,离7较近。人民币汇率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出现上下波动,容易触及7的关口,所以这个“7”更多就是一个数学上的含义,7和6.9和7.1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第三,实际上按照最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仍然坚持认为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附近,并没有破了“7”对中国出口就有很大的提振作用,而如果在“7”以内,就好像人民币汇率显著高估了,这并不是市场主流的看法,所以这个“7”更多是一个心理关口。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已经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二维码(扫码使用!!!) [详情]
8月5日上午,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那么到底啥是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岸”即指中国大陆,在岸人民币指在中国大陆内进行交易的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则指在中国大陆以外进行交易的人民币。在岸人民币的特点为固定型汇率,参照美元,规模大、波动较小、受政策管制较多。而离岸人民币,它的汇率变化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在国际金融市场较动荡的时候,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差价。 [详情]
此次汇率破七,我们依然看涨中国。[详情]
新浪财经讯 8月7日,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中间价报6.9996,下调313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9683,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7.0321。 美元指数走弱 四大美联储前主席力挺鲍威尔 联合发声喊话特朗普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持续向美联储施压降息,四位前美联储主席联合发声,支持美联储顶住政治压力并保持独立性,这在美联储历史上实属罕见。 1979年起先后执掌美联储近40年的沃克尔、格林斯潘、伯南克和耶伦6日发表专栏文章,称大家团结一致,坚信美联储及其主席必须被允许以经济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独立行事,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响,尤其是领导人不会出于政治原因而受到撤职或降职威胁的情况下。 管涛:“7”只是心理关口 没有具体经济涵义 管涛:我觉得“7”主要是一个心理关口,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经济涵义。 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由单边走势转向双向波动,弹性逐渐增加、波动加大,这是一个大趋势。比如去年,人民币汇率最高价和最低价的振幅达到1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8种主要储备货币里面我们排名第5,最大振幅甚至超过美元。 第二,今年人民币汇率在这个时间点上“破7”,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去年在6.5上下振荡,离7距离稍远。而到了去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在6.86附近,离7较近。人民币汇率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出现上下波动,容易触及7的关口,所以这个“7”更多就是一个数学上的含义,7和6.9和7.1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第三,实际上按照最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仍然坚持认为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附近,并没有破了“7”对中国出口就有很大的提振作用,而如果在“7”以内,就好像人民币汇率显著高估了,这并不是市场主流的看法,所以这个“7”更多是一个心理关口。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已经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二维码(扫码使用!!!) [详情]
针对美方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专家表示—— 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美国财政部在北京时间8月6日凌晨发布声明,决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此,专家认为,中国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中国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8月5日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很大程度是由于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市场上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的悲观情绪上升造成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可以说,是美国的做法造成的,与人民银行无关。 当前,人民币汇率无论是涨是跌,均是由市场决定的,并非人为操纵的结果。“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当前,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不断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扩大人民币对美元在中间价基础上的浮动区间,从汇改初期的3‰扩大到目前的2%,可以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尤其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双向波动态势更趋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以2018年人民币的走势为例,2018年4月中下旬起,人民币汇率开始一轮下行走势,到6月底,已经跌去了前期全部升幅。到了11月,人民币汇率在6.9关口徘徊后,于12月迎来强劲反弹,最终“收复失地”。在此过程中,人民币汇率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都是市场预期变化的反映,而非人为操纵。 人民币汇率近日“破7”也是中国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的反映。温彬表示,近期,受全球经济减速、多国央行降息、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人民币汇率受市场和情绪的影响也出现了波动,这恰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反映。 有人认为,人民币在此时走跌,是中国在以贬值应对贸易争端。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来说,没有什么确定的好处。”余永定表示,人民币贬值利弊参半,影响并不可控。贬值对于中国来说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如贬值之后可能会刺激资本外流,可能加剧贬值,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大致平衡,贬值也会使得整个国家的负担更重。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主动引导贬值副作用太多,可能坏处大于好处。因此,我们不会有意让人民币汇率贬值。 余永定强调,“中国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这三条是中国的政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去制定和执行对本国好处不确定的政策,因此,有意引导贬值不会是中国的选择。 “应对经贸摩擦,我们有很多方式,而动用汇率的负面外溢性影响太多,我国没必要采取这一措施。”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主要贸易伙伴负责。不搞竞争性贬值,有利于中国维护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外部冲击。“哪怕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都没有选择通过贬值来应对冲击。在如今内外部冲击离危机还相去甚远之时,主动贬值更不会是我国的选项。”李永强调。 李永认为,美国在此时指责中国操纵汇率欠妥。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将严重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于人于己均无益,最终会自食其果。[详情]
经济基本面良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支撑 本报记者 王 观 8月5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破7”。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破7”?未来汇率走势将会怎样?围绕各方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受访专家和市场人士表示,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提升,国际收支总体平稳,外汇储备充足,能够支撑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不必过于在意“7”的关口 “上周,受美方声称将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以及美联储降息等消息面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8月5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跌破‘7’关口,是市场情绪变化的反映。”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所谓破“7”关口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我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未来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值,这些都是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正常表现,不必太在意所谓“7”的关口。 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保持着稳定地位。 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展现出了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上套期保值的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差处于合适区间,能够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经济基本面良好——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较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3%,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2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这些因素都将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由于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预期目标能够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对于支撑汇率的基本稳定会发挥积极的作用。”连平说。 外汇市场平稳运行——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有力地维护了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稳定了市场预期。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金融风险可控,人民币汇率指数稳定,相反美元指数仍有继续下跌的空间,预计人民币对美元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温彬说。 中国不搞竞争性贬值,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会恪守历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关于汇率问题的承诺精神,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易纲说。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都没有采取汇率贬值的方式谋得额外贸易优势,反而是采取有力手段稳住汇率,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说。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外汇管理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破7”后这一政策取向不会变。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详情]
来源:证券时报原标题:“7”的魔力 虽然“7”这个数字在经济学没什么意义,但鉴于人们的潜意识,还是很需要紧盯变化,做好预期管理。 在中国人的认知体系里,“7”这个数字,大约还是很有些魔力的。可资证明的例子很多,比如,天上有北斗七星、七仙女,人间有七级浮屠、七音符,传说诸葛亮当年还搞过一个“七擒七纵”;甚至从域外传来的“七年之痒”,也被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有如此认知,许多事情,在许多时候,就不太好讲道理。因为确实没什么道理好讲。就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这件事来讲,谁都知道,在后续的所有可能性面前,“6.99”和“7.00”没什么本质性区别。按管涛的说法,“7”这个点位,既无经济含义,更无政策含义。这两天站出来发声的专家,也大多是这个语气。 不过,肯定也有“咬死”了“有区别”的:“6.99”什么都不是,但上涨0.01达到“7”,就破了重要的“心理关口”;一旦“关破”,形势完全就是两重天。由于底层意识被魔力认知控制着,所以“7”这个汇率“关口”也就有了重大意义。至于是谁的“心理关口”、又是多少人的“心理关口”,却语焉不详——也根本做不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详说。这倒也符合一切被魔力所控制者的特点。其实,强调“7”的绝对性或曰神秘性,目的完全在后面:吓人的是“两重天”;因了“两重天”的吓人,所谓的“心理关口”才有了一些实质意义。 要变现吓人的“两重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破“7”之后,显然还需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地破下去才行,只破那么几百个基点、甚至上千个基点就逡巡不前,显然达不到吓人的境界。那么,这样一路“破”下去、最终跨入“两重天”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很不幸,可能性实在不大。绝大多数情况下,汇率的软硬由经济成色决定,就目前情况看,中国经济的规模、增速乃至质量,相对而言,都要更乐观一些,这就给“破关势力”的进一步冲锋平添了极大阻力。 这两天,绝大多数专家的观点也差不多如此。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会造成一些风险点,比如资本外逃之类,但有风险点和引爆风险点,毕竟是两个概念,风险点无处不在,被最终引爆,也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的。比如“资本要外逃”,一听确实挺吓人,但在目前形势下,资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显然,逃与不逃——尤其对长期资本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经济成色,经济形势好(哪怕是相对好),资本赶也赶不走,反之,极力挽留也最终留不住。 所以说,只要讲逻辑,在当今的中国,所谓的“关口”——别管是“心理关口”还是什么“整数关口”——其实根本不存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毕竟不是所有人、所有时候都完全讲逻辑,形势稍有异动,心潮马上澎湃,原本看似牢牢秉持的逻辑,往往随手就扔到爪哇国里去。这也是魔力能时时显露威力的根本所在。 当年,苻坚临淝水对阵东晋军队,按了对手的要求,命令军队后退以腾出空地儿,好让晋军渡过淝水,方便双方决一雌雄。让苻坚没想到的是,军阵一动,对整个系统的稳定造成了扰动,加之晋军前锋快速渡河、拼命冲击,“系统”的扰动随之以自我实现的方式逐渐加大。这个时候,诈降的东晋襄阳守将朱序,躲在前秦军后卫军阵的黑暗处一通瞎嚷嚷——完蛋啦!晋军打过来啦!于是,“魔力”发挥出最大效力,苻坚的士兵像发作了集体性癔症,都转身拼了命地逃跑,苻坚赖以安身立命的强大“系统”瞬间崩溃。 在恰当的条件下,类似的“魔力”还是能发挥能量的。这也正是需要时时紧盯所谓的“心理关口”、防范“魔力”发挥效力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看,虽然“7”这个数字在经济学逻辑上没什么实质性意义,但鉴于有些人的潜意识状态,还是很需要紧盯变化,做好预期管理。(作者为证券时报记者)[详情]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题: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新华社记者许晟 中国人民银行在6日发表的关于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声明中称,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截至6日下午4点半,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为7.0321元,较上日收盘价升值31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报7.0678元,较上日下午4点半的7.0843元升值165个基点。当天上午,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突破7.13元。这是中国被美方列为“汇率操纵国”的首日汇市表现。 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1日的6.8938元,一路贬值至6.9683元。 中国人民银行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 尽管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是国际主要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由这一机制决定的,这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应有之义。 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基本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出口部门竞争力强,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外汇市场自身会找到均衡。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同时,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上套期保值的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差处于合适区间,能够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上受到认可。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恪守历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关于汇率问题的承诺精神,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还是从市场供求平衡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都处于合适水平。 “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易纲说。[详情]
作者 楚天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是25年来,美国首次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中国央行对此发表声明称,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美国之所以指控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主要与前一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在岸双双跌破7元有关,美国财政部认为,这是中国“操纵汇率”的结果。 实际上,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非首次。在1992年至1994年间,美国曾5次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如今再次祭出“汇率操纵国”的“杀威棒”,不过是旧瓶装旧水,逼迫中国在中美贸易纠纷中不断让步,为美国获取更大的利益。 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仅逻辑荒谬,目的不纯,也根本不符合美国认定“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其行为无异于自打耳光。 首先,美国认定“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有三个:一是某个国家对美贸易盈余超过200亿美元;二是该国经常性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超过3%;三是该国通过买入外汇促使本国货币贬值的买入量超过其GDP的2%。当一个国家同时满足这三项标准时,美国才会将其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而现在,中国仅满足美国单方面制定的“汇率操纵国”三项指标中的第一项标准,并没有达到后两项指标,却被美国财政部无端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其逻辑是何等荒谬? 其次,美国此举,根本无视中国在汇改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成绩。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逐步演进至现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历了1994年汇改、2005年“721汇改”和2015年“811汇改”三次重要改革,每次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都不断增强。“ 811 汇改”更是成为分水岭,人民币汇率从此告别单边升值模式,有弹性的双向浮动成为新常态。 另外,“811汇改”改变了“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篮子货币。这意味着,人民币与美元“一对一”的汇兑模式已发生根本变化,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浮动,不仅仅会对美元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破7”,仅仅是对美元的贬值,对英镑、日元、澳元等其他主流货币仍保持浮动升值的趋势。这说明,人民币汇率“破7”背后,事实是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升值,而不是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贬值,其根源在于美元,而非人民币。因此,美国指责中国“单方面操纵人民币汇率贬值来获取好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难以自圆其说。 第三,汇率波动是把“双刃剑”,就像硬币的两面,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程度很难说是单纯的好与坏。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破7”,固然会给部分出口企业形成一定程度的利好作用,但同样会对进口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一样的,有些企业会受损,但有些企业会受益。认定美国因人民币“破7”而全面受损的说法,明显与事实不符。 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强行为中国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不过是为了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增加新的施压筹码。但美国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经济基本面目前保持向好态势,进出口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过程中,呈现更为开放和均衡的发展趋势。201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中国与新兴贸易伙伴(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持续增加。同时,中国今年通过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如大规模减税降费等,不仅为企业减压,也在促进内需上发挥了明显效果。 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已经令美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筹码分量越来越轻。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更多利益,不惜撕下虚伪的面纱,将基本的商业信誉抛诸脑后,炮制了一套充满特朗普式逻辑的“汇率操纵论”,辅之以“互相伤害式”的增加进口中国产品的关税,无端向中国施压,借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对于美国财政部的无理指控,中国央行已充分表明立场: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最终会自食其果。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详情]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声明,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此,央行当天回应称,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美国给中国贴上操纵汇率的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定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央行表示,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回应 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北京时间8月5日,在人民币“破7”之后,中国央行就人民币汇率两度发声,并于8月6日早间,宣布将于8月14日在香港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8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9683元,下调458个基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仍保持在7上方,但并未延续暴跌态势,尤其是离岸人民币,反弹明显。6日早间7:30左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最低跌破7.13;此后开始了持续反弹,9:16左右收复7.1关口,12:13左右达到最高7.0601,较早间低点反弹逾700点。截至16:30报7.0686。 在岸人民币方面也出现一定涨势,6日开盘价报7.0699,下午开始基本维持在7.5以下波动,最高涨至7.0270。16: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0321,较上一交易日涨31个基点。 8月6日下午,央行对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做出回应称,中方对此深表遗憾。央行表示,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 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中国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真贬值了? 过去20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0% 央行今日表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G20)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一直承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而在昨日,央行也指出,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是国际主要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后,估计美方将在未来的经贸谈判中加入汇率议题;另一方面,美方也有可能以此为借口,进一步调高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甚至对中资企业海外融资设置障碍。最后,美国还可能在IMF等国际组织中对中国施加压力。 王青对记者表示,2015年“8·11汇改”后,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快汇率市场改革步伐,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形成了主要由市场力量驱动的双向波动格局,央行基本退出了常态化干预。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在增加,已接近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波动率。据测算,“8·11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变异系数为3.0%,而同期其他四个国际储备货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美元(3.02%)、欧元(4.0%)、日元(4.33%)和英镑(6.46%)。在去年8月以来的一年中,人民币的变异系数已超过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差距也在缩小。 跌势会延续? “破7”无需过度关注 不存在贬值基础 多位专家表示,人民币“破7”主要因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的影响,但人民币兑美元不存在贬值基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完善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也会增强,对于是否“破7”关口无需过度关注。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国际收支平衡、金融风险可控,人民币汇率指数稳定,相反美元指数仍有继续下跌的空间,人民币兑美元不存在贬值的基础,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征关税预期未来可能对中国出口增速、贸易顺差增速以及经济增速产生负面影响。但经济基本面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破7”后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美联储在7月底开启降息周期,有助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将在7上下保持稳定,除非美国政府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加征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 何为“汇率操纵国”? 国际上无统一定义 中方:建议美不要单边评估 美国财政部每半年发布一次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和外汇政策的报告(简称“外汇报告”),提出对主要贸易伙伴的汇率评估结果,据此判定贸易操纵国。今年5月外汇报告公布,美国财政部认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均未操纵汇率,但将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列入汇率政策监测名单。 此次,美国财政部未按照惯例来公布汇率操纵国名单,而是单独发布声明,宣布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实际上,对于汇率操纵,国际上并没有统一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反对为操纵汇率而进行的市场干预行为,但明确表示,在破坏性的短期汇率变动情况下,一国可以采取干预措施。IMF也提出,对干预政策的分析和建议应根据国家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分规定。 美国的汇率操纵国认定是根据其自行制定的标准。2016年,美国认定汇率操纵的法律依据变更为《2015年贸易便捷贸易促进法》。此法案制定了汇率操纵国的三大定量认定标准:一是与美国的年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二是经常账户盈余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3%;三是持续单边干预外汇市场,12个月内净外汇购买总额占其GDP的比重超过2%。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三条标准全部满足,将被美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若满足其中一条或两条,则可能被列入监测名单。 不过,即使按照美国的标准,中国也不符合汇率操纵国的认定依据。从第二条来看,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在2011年就已经降至3%以下,2018年仅为0.4%。此外,2016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稳定在3万亿美元左右,不存在大规模买入外国资产促使本币贬值行为。 今年5月中国被美国列入监测名单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方多次建议美方不要对他国汇率进行单边评估,一国是不是操纵汇率不是美国定的,有关多边国际机构对于各国汇率一直有权威的评估。[详情]
人民币汇率“破7”后,去哪些地方玩比较划算?与去年同期相比,去泰国、日本、美国旅游变得更贵了,新加坡和去年差不多,去部分欧洲地区、新西兰、韩国、英国旅游变得相对便宜。阿根廷货币贬值最为严重,与去年同期相比,阿根廷比索对人民币汇率跌38%。[详情]
来源: 玉渊谭天 2019年8月5日,新一周的第一天。 一早,金融市场就传出一个大消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早上9点15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8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225元,下调229个基点。随即,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9点33分左右,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跟着破“7”。 谭主查了下数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跌破6.90,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则是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首次。 是谁,推动了人民币破“7” 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破“7”? 破“7”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中国。当地时间1号,美国政府宣布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消息直接打击了市场信心,人民币汇率随即出现调整。 对此,央行说: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破“7”,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银行研究所: 市场的这一变化也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汇率动态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美方提高关税的影响,缓解出口部门面临的压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破“7”的影响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效应。在人民币汇率走势将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下波动都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不宜过度关注具体的点位。 工银国际: 由于当前中国经济依然保有韧性,因此汇率的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同时汇率的适度调整也有助于充分缓冲经济压力,加速基本面和汇率自身的企稳。 民生银行研究院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国际收支平衡、金融风险可控,人民币汇率指数稳定,人民币兑美元不存在贬值的基础,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 5日晚7:29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人民币汇率发表观点,他指出,8月以来许多货币对美元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波动是市场驱动和决定的。中国将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易纲认为,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处于合适水平。他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谭主还特别欣赏央行对人民币“破7”的评述: 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所谓的破“7”,也就是一个心理关口,一个数字而已,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面对破“7”,我们也许更应该破除的是自己的心魔。 汇率操纵国?美方任性又无理! 交易在继续,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始终在“7”之上徘徊,股市方面,美股则出现大跌。 就在美国当地时间5日美股收盘后,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发声明称,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一场由美方砸盘子引发的汇率调整,反而被美方指责为中方操纵汇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人民币贬值压力,短期是因为中美谈判出现波折,以及美国再度威胁加关税。央行其实是不干预才导致的结果。这个时候说中国操纵,确实有点匪夷所思的感觉。总体的感觉是“说你操纵你就操纵”。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辐礽讲座教授 管涛 原以为七这个数字只是中国人的心魔,没想到也是美国人的执念。当美方宣布对中国新的3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消息以后,市场紧张情绪急剧上升,导致全球股市包括美股在内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美方反而指责中国货币操纵,是想把祸水东引,让中国对这一轮市场调整承担责任。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张斌 在判定是否汇率操纵国问题上,美方已经没有了标准和事实检验,只要货币贬值就是汇率操纵国?今天是中国,明天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国家。按照这个逻辑,如果美联储降息引发了美元贬值,那美国也是汇率操纵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随心所欲地单方面设置标准进行指责,是一种典型的金融霸凌行为。我们应该在IMF的平台上严正指出美方的错误行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按既定步骤扩大开放,以开放应对内外部挑战。 谭主记得,就在今年5月底,美国刚刚修改了对汇率操纵国的认定标准。且不说这个标准是否合理合法,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三个指标: 1 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与美国双边货物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 2 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高于2%; 3 过去12个月里有6个月,持续向一个方向干预本币汇率,净购买的外币规模占GDP比重大于2%。 如果满足其中两个指标,美国就会将这个国家列入“观察名单”。如果3个指标全部符合,就有可能将其指定为“汇率操纵国”。当时,美国确认中国不属于货币操纵国。 那么,这次美国迅速“指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难道短短2个多月时间里,中国的货币政策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谭主又迅速查了下数据:2018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与GDP之比为 0.4%。 谭主以为,即使按照美国的最新标准,三条中中国也只能勉强满足一条。而按照美方的说法,如果只满足其中一条,理论上应该移除出观察名单。 北京时间6日下午3点,中国人民银行也发布了声明: 央行说: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谭主看到,央行不仅有鲜明的态度:美方不顾事实,损人又害己。而且有充分的数据支撑,还有第三方的结论。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作为最强势的一个货币,在市场的压力下有所贬值,难道不正常吗?这就是操纵了? 央行还引用了IMF的结论: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 过去一年多来,中方在磋商过程中一直积极落实共识,做到言而有信。然而,美方多次违背共识、出尔反尔、不讲诚信,使得磋商一再受挫,而这次,面对外汇市场的一次正常波动,美方又一次枉顾事实,任性而为,无理指责,将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而受损的,不仅仅是中美双方,也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还是那句话:中方不会畏惧任何压力与威胁,已做好应对任何挑战的全面准备。 对于美方惯于出尔反尔的行为,我们也已经可以见怪不怪,保持定力,主动做好自己的事,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而对于人民汇率,中国也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详情]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 插图:《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孙竹 8月6日下午,在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称,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美方罔顾事实,损人又害己的行为,再次引发世界舆论的担忧。就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武汉大学董辅礽讲座教授、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 《中国经济周刊》: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有何依据? 管涛:无论是从国际法、还是国内法来看,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都缺乏法理基础。 首先,从国际法来看,一国是否存在货币操纵,应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做出判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一个初衷,就是要避免成员国通过操纵货币获得不正当的或者不公平的贸易竞争优势,避免竞争性贬值。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门修改了汇率监管决定,加强对这方面的要求。今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表示,2018年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基本面保持一致,并不存在高估和低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均衡合理。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鼓励中国政府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其次,从国内法来看,根据美国自己搞出来的三条标准,中国只符合对美贸易顺差过大这条标准,经常项目顺差占比和外汇储备积累这两条都不符合。因此,今年5月份,美国财政部的最新评估结果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注:根据美国于2018年4月发布的最新《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外汇政策报告》,认定汇率操纵国的标准有三个:1)至少大于200亿美元的与美国的显著的双边贸易顺差;2)实质性经常项目顺差至少超过GDP的3%;3)长期单边干预外汇市场,在过去12个月内进行反复地外币净买入并且总额达GDP的2%)。 这次美国财政部判定中国货币操纵的理由,竟然是中国央行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正反馈行为所采取的调控政策或措施。而这些工具主要是为了阻止人民币汇率过快下跌,遏制短期投机行为,却不是要通过贬值来赢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美国财政部的借口完全就是指鹿为马、罔顾事实。 《中国经济周刊》: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之后,还可能采取哪些行动? 管涛:美国财政部可能会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阐明立场,寻求支持。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坚持6月份对人民币汇率的立场,就不会支持美国的主张。但不排除美国会采取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做法,继续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接着,美国会就汇率问题与中国进行磋商。如果磋商未果,美国接着会采取报复措施,包括惩罚性关税、限制美国企业来华投资等等。 《中国经济周刊》: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汇率政策应该如何应对呢? 管涛:我觉得汇率政策还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一方面继续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搞竞争性贬值;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监测、完善政策工具,防止汇率过度和异常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周刊》:历史上,美国曾将哪些经济体列为“汇率操纵国”? 管涛: 截至目前,美国财政部只将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列入过汇率操纵国名单。 被美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之后,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未受到严厉的贸易制裁,但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韩国和中国台湾都对汇率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核心是通过增加汇率弹性、放松资本管制,令韩元和新台币对美元升值。 我国在1994年7月曾被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但1994年初汇率并轨后,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汇改取得了超预期的成功,人民币汇率不跌反升。当年12月,美国将中国移出了汇率操纵的名单。 《中国经济周刊》:美国这一举动意欲何为? 管涛:美国的做法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众所周知,去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争端的借口是“国家安全”。然而,随着关税措施不断升级,越来越多被加征关税的中国进口产品与“国家安全”无关,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弹。如果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那么就可能令美国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有了合法性,它可以此为由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 但实际上美国可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不要看最近几年美元涨的凶,但当年美国连搞三轮量化宽松,美元汇率也曾出现大幅下跌。当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被质疑为货币战争。此外,在美国,汇率政策本应由财长负责,但美国现总统却三天两头发twitter,口头干预,企图引导美元走低。甚至有市场传闻,美国财政部正在研究改变强美元政策,实施外汇市场干预。这给全球外汇市场运行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现在,美国说中国货币操纵,倒有贼喊抓贼之嫌。 [详情]
[视频]陈雨露副行长就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接受央视记者专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国人民银行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从来不搞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也从来不把汇率作为竞争性的工具。 陈雨露表示,进入8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这是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贸摩擦加剧所引发的市场波动,这是市场的力量推动和决定的,跟所谓的汇率操纵毫无关系。[详情]
时隔25年美国再给中国“贴标签”!所谓的“汇率操纵国”是啥玩意儿? 作者:张全 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政府已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并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合作应对中国的竞争 这是1994年以来美方再次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在美国采取这一行动之前,中国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汇率10多年来先后突破“7”的整数关口。 分析认为,美国对华“301”调查还没结束,而关于“汇率操纵国”的法律也给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措施报复别国的机会。两者结合在一起,特朗普对中国采取高关税措施的施政空间更大。需要警惕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风险。 什么是“汇率操纵国”? 在世界贸易法规条例中,对“汇率操纵”并无特别明确的定义。按照通常理解: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外汇操作换取本国货币,人为压低汇率带动出口。在个别情况下,某些国家贬值本国货币幅度甚至高达30—40%。如此一来,它们为自己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享受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别国的利益却受到侵蚀。 正因为汇率操纵会结出保护主义的恶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贸组织(WTO)明确禁止这一行为。IMF执董会于1977年通过一项旨在避免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的原则性决议,规定成员国有义务避免操纵汇率、避免不公平地取得优于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地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汇率操纵”并不容易识别。因为汇率调整属于一国主权范畴,政策制定者可能有不同的理由进行汇率干预,例如控制通胀、维持国际竞争力或金融稳定等。举个例子,有人认为量化宽松政策也是汇率操纵,有人则觉得不是。那么“汇率操纵”的边界在哪儿? 于是,一些国家给出了自己的界定方案或量化标准。以美国为例,它相继出台了两个关于“汇率操纵国”的法案,分别是《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1988年)以及《贸易便捷贸易促进法》(2015年)。 “1988年法”规定了两个标准:一是有实质性的经常项目盈余;二是对美国有显著的贸易顺差。但凡一个国家或地区符合这两项,美国就将其视为“汇率操纵国(地区)”。1994年WTO成立后,美国数次修订认定标准,形成了目前美国财政部遵循的“2015年法”。 “2015年法”比“1988年法”多一项认定标准,即存在“持续性单边干预外汇市场”行为。此外,该法律确定三个衡量“汇率操纵国(地区)”的量化指标:第一,该经济体对美国贸易顺差超过一年200亿美元。第二,该经济体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至少3%。第三,该经济体持续单边干预汇率,通过汇率干预购入的外汇超过GDP的2%。 “2015年法”还要求美国财长发布半年度报告,通常一次在4月,一次在10月,以更新汇率操纵国名单或“观察名单”。 有评论指出,美国这种划分标准其实“水分”很大,甚至有点无厘头。按照上述标准,华盛顿州或许可以被列为“汇率操纵地区”。而美国之前还将德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观察名单”,但德国压根没有可操纵的货币,它使用的是欧元。中国只有第一条(即对美贸易顺差)符合“2015年法”的标准,却无辜被“贴标签”。因此,是否将一个国家列入“汇率操纵国”,更多出于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和金融因素。新加坡《海峡时报》认为,“汇率操纵”作为一个经济术语,现在已经被拥有大量贸易逆差的国家当做政治话语使用。政客和公民更愿意归咎于外国人的邪恶行为,而不是责怪自己造成了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 美国历史上动过几次手? 自“1988年法”颁布以来: 美国在1988年将日本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1988—1990年将韩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1988年和1992年将中国台湾认定为“汇率操纵地区” 1992年至1994年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地区)后,美国并未对其进行实质性的贸易制裁,而是与它们进行了双边谈判,促其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随后,新台币在1988年10月至1993年5月间对美元升值了10%,台湾的经常账户盈余也从1988年占GDP的8%下降到1993年的3%。 至于韩国,除了韩元升值6%以外,从1988年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到1990年从名单中移除,韩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从占GDP的6.7%的盈余恶化至-1.2%的赤字。 1994年中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之后,对美出口、经常账户盈余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与台湾地区、韩国有所不同的是,1992—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未发生明显波动。 有分析认为,当年美国祭出“汇率操纵国”这张牌,旨在改变对亚洲市场逆差加剧的不利处境,因此对各方施压。台湾和韩国被“贴标签”后经济指标发生变化,主要迫于美国要求其提升汇率的压力。 1994年后,美国没有把任何国家或地区列入汇率操纵名单。但是,美国还是将中国、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瑞士等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观察名单”。 此次将产生何种影响? 按照“2015年法”,美国在将他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后,可以发起双边磋商或通过IMF磋商,要求对方采取措施纠正汇率失衡。若在双边磋商1年后该国仍未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货币汇率恢复稳定,美国总统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救济,包括: 第一,禁止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简称OPIC,是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首家海外投资保险机构)批准任何位于该国的融资,包括任何保险、再保险和担保。 第二,禁止联邦政府采购或订立来源于该国的货物或服务的采购合同。 第三,美国在IMF执董会发起对该国宏观经济汇率政策额外严格的审查。 第四,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与财政部磋商,考虑是否与该国订立双边/区域贸易协定,或发起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谈判。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明棋认为,美国对中国“贴标签”象征意义更大,因为在“2015年法”框架内,特朗普能对中国采取的举措并不多。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暂停了OPIC对华业务,根本不可能重复出台限制措施。打“汇率操纵”牌,主要还是想在心理上施压中国,不希望看到中国利率下行、抵消美国对华提高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特朗普政府给中国“贴标签”,一方面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不顺之际对华施压,兑现特朗普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竞选承诺,另一方面也有迫使美联储再度降息的考虑。 徐明棋认为,眼下,美国对华“301”调查还没结束,而关于“汇率操纵国”的法律也给美国总统采取措施报复别国的机会,两者结合在一起,特朗普对中国采取高关税措施的施政空间就更大,在法律上有更多支持基础。“如果贸易争端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美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可以为它‘301调查’加征惩罚性关税后再采取其他举措留出口子。到时美方再通过IMF,或在中美谈判过程中把诉求提出来。” 美国财经新闻网CNBC称,特朗普可能独自将汇率争端升级,他已经从国会抢夺了实施贸易制裁的广泛权力,曾威胁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关税,以惩罚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包括所谓的汇率操纵。一些贸易分析人士怀疑,特朗普是否在利用关税威胁作为谈判工具,从中国赢得让步。但这势必引起中国报复。如此一来,中美贸易争端将有升级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6日在官网上发表声明称,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央行称,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中国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详情]
文/沁涵 北京时间8月5日上午,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双双“破7”。此消息在社交媒体刷屏。 据《人民日报》报道,就人民币“破7”,央行表示,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这个“7”不是年龄,也不是堤坝,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不过,很多计划出国旅游以及在国外的留学生开始发愁。人民币“破7”之际,去美国的成本无疑更高了。但是世界之大,还有许多国家可以作为备选的旅行目的地。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现在与去年同期汇价相比,相同金额的人民币可兑换更多英镑、澳元、韩元、匈牙利福林、挪威克朗、瑞典克朗、土耳其里拉、南非兰特。 制图:外事儿 数据来源:新华社 结合目前的汇价和海外各国旅游资源情况,外事儿向大家推荐4个现阶段出行性比价较高的旅行目的地。 英国:趁着英镑暴跌“走起” 首位推荐英国,这和人民币“破7”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是因为英镑最近一路暴跌。 据英国《快报》报道,主张“硬脱欧”的鲍里斯·约翰逊上个月就任英国首相后,“无协议脱欧”风险上升,英镑遭大量抛售,汇率不断跌破历史新低。 当地时间8月5日,英镑兑美元跌至1.213,自英国推迟了原定的3月底脱欧截止日期以来,下跌约7%。 据彭博社报道,安本标准投资基金经理希克莫尔预测,如果英国“无协议脱欧”,英镑汇率将跌至34年来最低点。英国人此前已经历过一次英镑极速贬值,1992年9月“黑色星期三”那一周,英镑暴跌近10%,当时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根据欧盟与英国的现有协议,英国将于10月31日脱离欧盟。目前,中国公民去英国旅游就需要单独申请旅游签证,与欧洲26个申根国家通用的申根签证不一样。因此,“脱欧”并不会对中国赴英签证办理造成太大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近期准备赴英旅行,高温乃一大考验。据《卫报》报道,从7月中旬开始,欧洲各地受到高温热浪侵袭。英国气象局7月29日宣布,日前在剑桥一处地点记录到38.7摄氏度的高温,这是英国有官方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 伦敦酷热难当,就连英女王也要在宫内添加无叶风扇。女王7月24日在白金汉宫接见新首相约翰逊之后,便立刻动身前往巴尔莫勒尔堡避暑了。 澳大利亚:享受南半球的“凉爽” 据路透社报道,8月5日,澳元兑美元下跌0.35%至0.6773美元,接近七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自然风光旖旎。澳大利亚旅游局网站介绍,6月至8月,澳洲处于冬季,游客可以在银装素裹的阿尔卑斯山脉(Australian Alps)滑雪,前往温和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潜水,或驾驶四驱越野车探索南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沙漠(Simpson Desert)。 想象一下,国内热浪滚滚,去澳大利亚旅行看皑皑白雪。在澳大利亚的东岸的维多利亚,数十条滑雪道纵横在高山间,可在布勒山(Mt Buller)进行下坡滑雪,或是在佛斯奎克山(Falls Creek)白雪覆盖的路径上进行越野滑雪。 位于昆士兰州的凯恩斯是大堡礁的门户,包括浮潜、游泳、冲浪、快艇等涉水项目一直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旅游项目。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近期提醒在当地自由行的中国游客高度重视入境申报、交通安全和涉水安全等问题。近日,有报道称中国旅客在澳有关机场因携带大量未申报香烟而遭拘留并面临被驱逐出境。 使馆提醒拟入境澳大利亚的中国旅客:出行前详细了解禁止带入和需申报物品条款;认真、如实填写入境卡相关信息;不替他人携带任何物品;如不确定物品是否需要申报,可先行申报或向澳边防部门工作人员咨询。 匈牙利:多瑙河上沐浴灿烂阳光 匈牙利是中东欧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地之一。蓝色多瑙河、古城布达佩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巴拉顿湖……而且,中国在中东欧设立的首个旅游办事处就在匈牙利布达佩斯。 2014年,电影《布达佩斯》在全球热映,让许多人对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充满了好奇。《孤独星球》介绍,每年的7月和8月是布达佩斯阳光最灿烂、最温暖的一段时间,属于旅游旺季。 乘坐多瑙河游船是欣赏布达佩斯风景的最佳选择之一,沿途可经过著名的布达城堡和佩斯音乐厅等知名地标。不过,今年5月多瑙河上发生沉船事故,共造成25人死亡。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上个月发布暑期赴匈牙利旅游安全提示,提醒中国公民高度重视水上安全,如乘坐游船等水上交通工具,请务必按指示穿好救生衣。 位于布达佩斯的匈牙利国会大厦也是游客打卡胜地,它建成于一百多年前,是世界上第三大国会大厦,到目前为止也是匈牙利最大的建筑物。 布达佩斯还被称作“温泉之都”,市内有十多处温泉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塞切尼温泉浴场。这一浴场建造于1913年,拥有愈百年历史,许多旅客会在这里享受温泉冲浪。 挪威:追寻“午夜太阳” 村上春树的一本《挪威的森林》,还有披头士乐队的一首《挪威森林》,令人对挪威产生挥之不去的遐想,森林也成了挪威的精神符号。 挪威政府门户网站介绍,森林占据挪威国土面积的38%,蜿蜒的峡湾与茂密的森林融合在一起,犹如水彩画一般。 挪威旅游官方指南介绍,当地6月、7月、8月昼长夜短,不管是陆地还是晚上气温都很宜人。北极圈以北还会出现午夜太阳,太阳入夜后垂挂在天边散发着金红色光芒,像是时间冻结在日落和日出时分。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最北边的恩瓦尔巴岛(Svalbard)是“日不落”持续最久的地方,从4月20日起到8月22日,“太阳都不会休息”。 不少游客的必游项目都是在挪威观赏摇曳的北极光,在挪威北部的北极光环带地区,每年九月末至次年三月末,从下午时分到傍午都是一片黑暗,这是观赏北极光的最佳时间。[详情]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题:美方用“汇率操纵”施压中国绝不会得逞 新华社评论员 受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汇率5日双双“破7”。随后,美国财政部北京时间6日凌晨发布声明,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一些人罔顾事实,急不可耐地以“汇率操纵”来抹黑和施压中国,再次暴露其霸凌主义的丑恶嘴脸。 每个国家完全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合理的汇率水平也应由一国的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决定。一国是否操纵汇率,根本不是由美国说了算的。然而,长期以来,美国蛮横无理、为所欲为,为了达到一己之私,把“汇率操纵国”作为施压工具频频用在各国身上。此次对中国的诋毁攻击,更是完全站不住脚。 美方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即便从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来看,也是无稽之谈。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早已经下降到1%以下,2018年仅为0.4%,远低于美方自我拟定的2%的“标准线”。按中国2018年的GDP总量计算,参照美方所谓外汇干预标准,那就意味着单边汇率干预金额要接近2700亿美元,而且应该是买入外汇促使人民币贬值,而不是中国一直在做的抑制人民币贬值预期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无疑,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说法。中国积极扩大对美进口,美国长期以来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美国从来不提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而是一直拿货物贸易逆差当借口、做文章,一再对中方施以加征关税威胁。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方对中国“汇率操纵”的指控,无非是极限施压的又一伎俩。实际上,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中国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多年来,中国积极主动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近年来,汇率市场化双向波动加大,汇率弹性增加,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 反观美国,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实行“双重标准”。7月31日,距离美联储上一次加息仅仅半年多时间,在美国经济尚未触发降息条件的背景下,美联储反手降息,国际金融市场一片哗然,人们纷纷质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被“绑架”,美联储正在失去独立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时的讲话中表达出了这种“纠结”,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美方类似这样的行为,难道还少吗? 美方对中国举起“汇率操纵国”的大棒,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可谓损人又害己。中国和中国人民从来不怕压、不信邪,美方不管使出什么花样的极限施压手段,都绝不会得逞。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与中方同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经贸问题的有效解决。[详情]
问:美国财政部宣布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为1994年以来首次。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是否会有反制措施? 答: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就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发表了声明。美方不顾事实和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继8月1日宣布拟对中国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后,升级贸易争端的又一恶劣行径。美方这一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是对国际规则的公然践踏和挑衅,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不仅不利于理性、务实地解决中美经贸问题,还将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中方一直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国际社会有目共睹。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多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但中方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回归理性,纠正错误做法,以免对两国关系造成进一步损害。[详情]
美汇率操纵指控冲击有限,中国央行回应:严重破坏国际规则 中国央行发布声明回应称,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财经》记者 韩笑 | 文 袁满 | 编辑 在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后,8月6日下午,中国央行发布声明回应称,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央行强调,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 央行指出,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 “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央行在声明中表示,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在人民币汇率跌破7元大关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喊话称中国操纵汇率。随后在美国时间8月5日下午,美国财政部发布声明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这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首次将主要贸易伙伴列为汇率操纵国。 在美国财政部声明发出后,受市场情绪影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快速下跌,一度触及7.13。 今日早间,中国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14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总发行量为300亿元,其中3个月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 在公告发出后不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反弹200个基点。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458个基点报6.9683,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低开在7.0699,随后呈现震荡回升走势。截至16:30分,在岸人民币官方收盘价报7.0321,较上一交易日涨31个基点。离岸人民币重新回到7.06元附近。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下跌后,美国财政部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缺乏依据,也不符合美国财政部制订的“汇率操纵国”量化标准。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指出,随着贸易摩擦加大,汇率波动加大是市场的正常反应。“美方根据一日内的汇率波动就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这种做法实在是很仓促”,他对《财经》记者说。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也对《财经》记者表示,人民币汇率突破一些整数关口是汇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实际上,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指数还是基本稳定,在主要货币中仍然偏强。“昨天人民币汇率日均波动加大,也是汇率市场的一部分。通过汇率波动,能够及时释放升贬值压力,有助于避免单边预期的积累”,他说。 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11年来首次跌破7元关口,单日跌幅达到1.33%,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当晚,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市场预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受此影响,8月以来许多货币对美元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波动是市场驱动和决定的。 易纲强调,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会恪守历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关于汇率问题的承诺精神,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一直以来,人民银行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个努力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据了解,1988年美国通过《综合贸易法案》,美国财政部每半年会向国会提交一份汇率报告,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和汇率政策进行一次评估。一旦该报告将某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国会可通过决议对该国实行惩罚性措施,例如惩罚性关税等。 美国授权财政部根据三方面的标准来判定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是否有“不公平的汇率行为”:(1)对美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年;(2)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超过3%;(3)通过汇率干预买入的外汇一年超过GDP的2%。 据今年5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均未操纵汇率。 分析人士也认为,中国并不满足美国财政部设定的汇率操纵国三条认定标准中的两条,即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超过2%,以及过去12个月“持续的、单向的”干预外汇市场贬值汇率。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美国财政部称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避免人民币贬值,但却没有这么做,因此应被视为汇率操纵国。实际上,过去一年,中国央行基本退出了对汇率市场的直接常态化干预,而且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她同时表示,根据美国现有法规,被列为汇率操纵国所产生的即刻影响较为有限,但该事件可能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风险进一步提升。 据华创证券宏观团队的研究,若被美国财政部判定为汇率操纵国,美国总统可着手与该国进行协商谈判,要求该国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案减少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 如果判定为汇率操纵国一年后情况仍未改善,则可采取以下或其他惩罚措施,包括禁止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对汇率操纵国的项目提供任何新的融资(包括保险、再保险、担保);美国政府不再从汇率操纵国采购任何商品和服务;要求IMF对汇率操纵国执行的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进行更严密关注,对其汇率操纵的政策措施进行更正式的判定;令美国贸易代表与国务卿商议决定是否与汇率操纵国签订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以纠正该国的货币贬值和贸易顺差问题。[详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明天(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发表金社平文章,题目是《乱贴“汇率操纵国”标签终将自食其果》。 文章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种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 文章指出,中国不仅没有“操纵汇率”,恰恰相反,市场化一直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持续健康发展,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完全能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详情]
原标题:人民币“破7” 进口车要涨价? 企业回复:没有接到调价通知 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的关口,突破了人民币汇率的支撑点。 人民币“破7”,意味着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这对汽车进出口业务来说,会导致进口汽车成本上升,出口汽车成本下降。而在当下美元走强的背景下,是否意味着进口车会相应“涨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汇率一直在波动,但是没见哪个车企因为汇率的波动而调整终端售价。此次汇率波动,可以说对终端消费者没有明显的影响。”上海明华有道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封士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民币“破7”,进口车会不会随之涨价?记者随即采访了凯迪拉克、林肯、特斯拉等品牌车企。 凯迪拉克中国官方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收到关于涨价的通知,凯迪拉克的多款车型都已经国产化了,汇率波动不会影响售价。林肯(中国)同样告诉记者,未收到有关汇率波动涨价的通知。特斯拉方面则称,现在没有接到涨价通知,之后会不会有调整,尚不清楚。 那么,此番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会对车企产生多大的影响?封士明分析称,“对车企有影响,但不会特别大,因为汽车的成本价和成交价之间有很大的缓冲带。换句话说,人民币贬值了一些,进口车成本相应会上升一点,但这种情况下,厂家可以通过收缩终端优惠来消化。” 而对于汇率波动对汽车进出口业务的影响,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破7’只是心理影响,可能会加强继续贬值的预期。汽车进出口市场起码看三个月的汇率走势,短期实际上没有太大影响。” 与此同时,曹鹤分析称,大部分涉及到进出口的主机厂一般都有对冲措施,特别是合资企业,会有一定的套期保值等策略。 不过,封士明也指出会影响部分车企的利润,“对传统车企来讲,由于指导价和终端成交价不完全一致,完全可以通过终端非市场手段来调节应对汇率的变化,但对以进口业务为主的车企来说,稍微会改变它的盈利,比如保时捷、雷克萨斯、特斯拉等车企的盈利水平会稍微受点影响。以特斯拉为例,它实行官方指导价和终端售价一致的原则,因此,对纯进口的特斯拉的影响会大一些,因为中间没有明显的价格缓冲带,但可以通过非定价手段来应对。” 相较于进口,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人民币破“7”对汽车出口是利好,会增加企业利润。但在曹鹤看来,由于出口的国别不同,外加出口量并不多,汇率波动对汽车出口的影响也不大。[详情]
美国如何认定“汇率操纵国”?有何影响?中方坚决反对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表声明称,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美国“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具体如何?认定后,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1.如何认定? 依据美国1988年颁布的《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规定,财政部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筹判断一国或地区是否存在汇率操纵行为。若认定一国对美存在大额贸易顺差或巨额经常账户盈余可通过IMF裁决或双边对话进行协调磋商,促使该国将汇率调整至合理水平。 而依据美国在2015年颁布的《贸易便捷与贸易促进法》规定,判断一国或地区是否存在汇率操纵行为应满足以下三点: 1)大量的对美贸易顺差:对美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 2)巨额的经常账户盈余:经常账户盈余超过GDP的3%。 3)对外汇市场的持续单向干预:对外汇进行多次重复的净购入,并且在12个月内的净购买额超过GDP的2%。 数据对比来看,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3233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超过其认定标准。 不过第二条低于标准。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差额占GDP比重仅0.4%,低于3%。第三条缺乏相关数据。不过近年中国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央行已基本退出汇市常态化干预。 此外,美国财政部还表示,如果一国或地区满足以上两项判断标准,或在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中占比过大,均将被列入观察名单。而一旦进入观察名单,该国将至少连续两次留在汇率报告中进行考察。 央行表示,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 央行援引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表示,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2.有何影响? 自1988年颁布《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以来,美国财政部每年发布两次汇率报告,就他国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以及汇率进行评估,判定是否存在汇率操纵行为,并于1988年判定中国台湾和韩国存在“汇率操纵”。1991年,美国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调查,并于1992-1994年间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一般而言,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地区)”后,美国首先会与认定对象进行谈判与沟通,敦促其解决币值低估的问题,并告知对方美国总统有权对其采取行动。 若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超过1年仍未改变,美国总统将有权采取包括被排除在政府采购之外、限制美国私人部门对该国的海外融资、指示贸易代表进行贸易谈判等措施进行制裁。 申万宏源宏观团队此前发表的研报认为,若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并不必然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会有较大波动,独立腾挪的空间依然比较充分。尽管韩国及台湾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地区)”当年,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值(1988年韩元升值14%、1988 年台币升值1%、1992 年台币升值1%),但在1992-1994 年中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后,人民币不但保持平稳,甚至出现贬值,与汇改也有关。总体来看,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并不会对人民币汇率方向产生确定性影响,主要应从双边协商来入手施以应对。 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后,进出口情况或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1994年之后,中国对美出口呈现下滑,出口增速放缓从1994 年7月开始持续到1996 年1月,持续期间约为18 个月。具体来看,对美出口年度增速从1994 年26.1% 下降至1995 年15.1%,降低11个百分点。根据BDI 来看,全球贸易在此区间内并未出现放缓迹象。因此,由于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进而拖累整体出口增长。 韩国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后出口增速也明显下滑。1988 年以后韩国出口状况急剧恶化,增速从1988 年11月的31.3%下滑到1990 年1月-10.0%,下滑幅度约为41个百分点,持续时间为14 个月,此后出现好转。对比此时间段内的全球总体贸易增速下滑约为8%,远低于韩国贸易增速下滑程度。(上述部分内容综合恒大研究院、申万宏源宏观团队研报) 央行表示,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详情]
挣脱美元特权:大国间的金融角力 |《财经》封面 随着美元“超级特权”的政治化,成为“美国优先”战略的筹码和工具,多国开始在货币基础设施上构建独立系统,以跨越美元的绑缚和胁迫,这导致庞大的美元体系的基石——跨境支付系统产生松动,成为大国角力的又一个战场。虽然新力量尚不足以颠覆整个美元体系,但却是当下国际政经秩序重构的金融缩影 《财经》记者 韩笑 金焱 张威 | 文 袁满 | 编辑 如果一家巴西出口商将咖啡豆销往法国,它大概会收到一笔美元货款,因为全世界至少八成的咖啡豆贸易订单是以美元结算的。而且,这些咖啡豆进出口商还会在纽约和伦敦的期货市场寻求以美元计价的套期保值交易。 不仅是咖啡豆,智利的埃斯孔迪达铜矿、波斯湾沿岸的石油,以及科特迪瓦和加纳盛产的可可豆每天都在以美元报价和交易。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Gita Gopinath的研究,80%以美元计价的进口交易从未“触及”美国本土市场。尽管只有小部分商品从美国进口,巴西、印度和泰国等国大约80%的进口产品以美元结算。英国和土耳其的进口交易中则有一半使用美元结算。 在过去数十年间,随着全球贸易活动不断膨胀,与其交织的美元体系日益稠密而庞大。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份额超过40%,这一数字远高于2018年美国经济体量在全球经济24%的比重。 全球贸易依赖美元运转,使美元在全球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也使美国对全世界很多商品的进出口交易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不止如此,现如今,这个庞大的美元体系已经迭代升级,不仅涉及大宗贸易的支付和结算,还裹挟着对主权国家的威胁和制裁。美元体系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实施单边主义政策和经济制裁的筹码和工具。美国借由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力和长臂管辖权,实现了对其他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干预。 “9·11”事件后,美国通过相关法案为其发起和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提供了法律保障。最令外国金融机构忌惮的《爱国者法案》第311条允许美国政府禁止外国银行在美国开设银行往来账户,从而有效地切断其与美国的所有交易,这将使任何大型银行陷入瘫痪。 最近两年,特朗普政府更加肆意使用美元的“超级特权”来实现其对外政策和“美国优先”战略,而不顾及其他国家的利益,终于引发了战略竞争对手甚至是欧洲盟友的反击,他们开始尝试绕开美元进行交易。 自此,庞大的美元体系出现了松动。而松动的起始正是从这一体系的基石——跨境支付系统开始的。 现在多国正在构建独立于美元的支付系统,尝试摆脱美元控制国际贸易的筹谋已愈发明显。同时,这些举动的背后又夹杂着美国的盟友和战略竞争对手对各自政治利益和国际局势的权衡,以及合纵连横的复杂心思。 在美国政府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后,欧洲三国决定另起炉灶,试图绕开美元继续与伊朗贸易。与此同时,俄罗斯已经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亦在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 独立于SWIFT报文系统的CIPS已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并且在最近两年发展迅猛,已成为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渠道。很多研究国际金融的人士认为,CIPS是最具战略格局和发展前景的非美元支付系统。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交易便利性和计价功能提升,人民币将在国际支付和结算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他们也指出,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角色会受到中国货币当局政策意愿的限制,未来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将取决于中国政府对经济和金融市场改革的决心。 从目前来看,尽管这些国家的举动在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元的主导地位,但是,这仍然意味着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已被开辟为大国角力的又一个战场——欧洲、俄罗斯和中国都在力图削弱美元的“超级特权”。 虽然这股正在积聚的能量尚不足以颠覆整个美元体系,但仍可被视作当前国际政经秩序重构在金融领域的缩影。 早在三年前,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就曾警示称,如果美元的支配地位遭到滥用,金融交易随时可能开始转移到现有体系之外,这将威胁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 如今在特朗普政府强力推行“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的时代,他的警示已经逐渐成为现实,美元体系的“众叛亲离”正初现端倪。2018年欧元的全球使用量已由纪录低位飙升;与此同时,全球多个国家的央行都在增持黄金。 研究人士指出,这些迹象都表明各国对美元的“信任”出现动摇,但美国政府似乎没有意识到美元对美国的世界霸权至关重要。而一旦对美元的信心被削弱,那么美国经济将很快进入一种新模式并遭受剧烈的重新洗牌。 欧洲三国另起炉灶 早在很多年以前,欧洲人就曾用“超级特权”直白地表达过对美元地位的艳羡。20年前,欧洲国家合力创造了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货币欧元,以期挑战美元。但时至今日,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超主权货币依然无法拥有和美元平起平坐的实力。 去年5月,特朗普政府在退出2015年签订的伊朗核协议后,决定对伊朗重新实施贸易制裁,包括禁止使用美元与伊朗进行交易。随后在11月,SWIFT首席执行官Gottfried Leibbrandt对外表示将切断与被制裁伊朗金融机构的连接。而在此之前,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表示,如果不切断相关机构,SWIFT也将面临制裁。 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一家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国际银行同业间合作组织,其运营着覆盖全球的金融报文网络。 SWIFT系统并不处理银行间的资金清算,而是类似于金融机构间的邮政系统。简单来说,各家机构在SWIFT系统中拥有一个独特的代码,可以被视为它们的邮编,SWIFT系统即是它们之间的邮差,将机构间沟通资金转账的信息互相传递。 目前全球几乎所有跨境支付交易都需要通过SWIFT系统来提供金融报文。而一旦有金融机构被切断接入SWIFT系统,那么该机构不仅无法通过美元进行跨境资金交易,也无法通过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其他货币进行跨境交易,可以说这家机构的跨境交易业务基本宣告瘫痪。 在SWIFT受美国威胁而切断了与伊朗金融机构的连接后,美国的欧洲盟友——德国、法国和英国决定建立一个“特殊目的工具”——“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rument in Support of Trade Exchanges, 简称Instex),希望借此系统绕过事实上受美国影响的SWIFT,继续与伊朗保持贸易往来。 欧洲三国之所以决定这样做,背后有其权衡和考量。一方面,这三个国家不支持美国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欧洲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欧盟委员会一直希望维持伊核协议并继续购买伊朗原油。另一方面,美国对伊制裁已突显出欧洲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无力,欧洲也借机尝试构建不依赖美元的支付系统,以反击美国对国际贸易的控制。 去年8月,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Heiko Maas)公开呼吁欧洲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国的新支付系统和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他认为这对于增强欧洲的自主性至关重要。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也曾公开表示:“欧洲只有2%左右的能源进口来自于美国,但我们每年80%的能源进口订单——价值3000亿欧元——是以美元支付的,这是十分荒谬的。欧洲公司以美元而不是欧元购买空客飞机更是荒谬。” 在容克看来,欧元必须成为更具主权性的欧洲的“脸面和工具”。 Instex在今年1月底宣布推出,并于6月底开始投入运作。6月28日,德法英三国官员在一场与伊核协议有关国家的会面上宣布该机制开始运作,并且将提供一定信贷额度来促成交易。7月30日在另一场伊核协议有关会议后,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在接受采访时称,Instex已完成首笔交易,预计将在相关程序调试完成后正式启动。 此前在7月4日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表示,Instex首笔交易将在几天内完成,虽然金额有限,“但这是一个起点,我们预期Instex结算机制能成为有效工具”。 Instex将使用欧元结算,使欧洲企业可以在不使用美元的情况下与伊朗进行贸易。在Instex运行初期,将允许伊朗对不涉及美国制裁措施的商品进行贸易,比如药品和食品。 根据欧盟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资料,Instex将这样处理某欧洲出口商向伊朗买家出售药品的交易:这家欧洲药品出口商的货款并不会由伊朗买家来付款,而是由另一家从伊朗进口开心果的欧洲公司来支付,实际支付在欧洲本土完成,并以欧元结算。相应地,伊朗药品买家将向伊朗开心果出口商付款,实际支付在伊朗完成,以当地货币结算。整个过程不需要资金的跨境流动,也完全不涉及美元,从而绕开了美国的管辖。 如果交易金额不对等,Instex将使用其他交易的资金或自己的资金来平衡。因此Instex纳入了一个“主权之盾”机制,将欧洲高级外交官纳入其监事会,德法英三国政府则将作为Instex的股东。虽然这样做并不能消除美国对该机制采取行动的风险,但是如果美国政府考虑直接制裁或施压这样一个欧洲主权实体,无疑会令华盛顿斟酌再三。 事实上,自从欧洲三国开始谋划绕开美国的制裁继续与伊朗交易,美欧双方就围绕伊核协议和Instex展开了持续的针锋相对。 欧盟认为,虽然Instex不会戏剧性地改变事态发展,但这是向伊朗发出的重要信号,表明欧盟决心挽救伊核协议;同时也向美国表明立场,即使在制裁威胁下,欧盟仍将捍卫自身利益。美国则表示,新制裁的实施已经使欧洲公司放弃与伊朗的贸易,不希望欧盟的举动改变这一点,并将继续执行对伊朗的制裁。 此前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财政部负责反恐和金融情报的副部长Sigal Mandelker在5月7日的一封信中重申了美国对欧洲三国建立Instex的强硬立场,表示如果Instex开始运作,任何与之相关的人都可能被禁止进入美国金融体系。 在欧盟宣布Instex开始运作后,美国尚未宣布对使用该机制的企业进行制裁。但美国驻伊朗特别代表Brian Hook再次强硬警告称,欧洲企业必须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做出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李巍对《财经》记者分析称,欧洲是伊朗原油的进口大户,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导致欧洲的实际利益受损。欧洲三国建立Instex一方面意欲表达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想显示欧洲有能力建立一个以欧元为基础的交易机制。 欧洲智库布鲁盖尔(Bruegel)客座研究员Rebecca Christie告诉《财经》记者,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建立Instex是为了向伊朗提供药品等不违反美国制裁禁令的商品,未来交易范围是否会扩展到石油交易仍不明确。“从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角度来看,Instex很难称得上是决定性因素,它目前只能为伊朗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她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刘东民则对《财经》记者表示,欧洲三国决定建立Instex,尽管从短期来看只是应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重大决定。他认为,未来欧洲国家会逐渐利用Instex来扩展欧元的跨境支付,从而使欧洲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中不断增强影响力。 中俄各自的筹谋 不仅是欧洲,近几年俄罗斯和中国也在推广不依赖于美元的替代系统,而且鼓励在各自的双边贸易中以卢布和人民币来进行交易,以摆脱事实上受美国控制的全球支付系统。 俄罗斯央行已在2014年上线了自己的SWIFT替代品——SPFS(System for Transfer of Financial Messages,金融信息传输系统),目前有约400家俄罗斯机构使用该系统。俄罗斯打造SPFS被视为其“去美元化”进程的重要尝试,并极力邀请中国的金融机构参与该系统。 自2014年俄罗斯军事兼并克里米亚并持续介入乌克兰东部局势以来,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其中包括总部设在美国的VISA和万事达卡两家国际卡组织机构对俄罗斯若干家银行的制裁。此后俄罗斯推出了自己的国家支付系统和金融报文系统SPFS。 目前尚未有俄罗斯以外的金融机构加入SPFS,其覆盖范围远远无法与SWIFT相比。但在回应有关SPFS与SWIFT竞争的问题时,俄罗斯央行发言人对《财经》记者直言,建立SPFS旨在成为一个具有替代性的国际银行间通信渠道。 在分析人士看来,相比于俄罗斯,中国建立非美元支付系统的战略意义更为深远,不仅在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在于中国正力图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央行建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于2015年启用,当时是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满足境内外资金融通的需求。截至目前,已有31家直接参与者和855家间接参与者使用该系统,实际业务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5家法人金融机构。 最近两年CIPS发展迅猛引来外界侧目,2018年CIPS处理的人民币跨境支付规模已达26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近82%。 CIPS支持在国际贸易和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和结算,被视为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高速公路”。据《财经》记者了解,CIPS在设计报文系统时参照了目前代表国际标准的SWIFT系统,但并未直接使用SWIFT系统。很多研究国际金融的人士认为,CIPS是最具战略格局和发展前景的非美元支付系统。 近日,CIPS运营机构——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励跃撰文指出,CIPS是对标发达经济体清算系统建成和运行的,符合全球普遍公认的系统化标准,并已成为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渠道。 有参与过CIPS搭建的技术人士对《财经》记者介绍,目前CIPS使用的是自己的报文系统,这种做法的考虑初衷正是意在避免国内的金融交易被外国机构监控,所以CIPS搭建了自己的一套标准和网络。他同时也表示,未来CIPS和SWIFT仍有合作空间,比如通过SWIFT系统获取人民币在境外活动的信息。 据接近SWIFT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SWIFT希望下一步与CIPS在海外直接参与行方面开展合作,并希望采用人民币做跨境清算结算的海外参与行利用其通道将报文送到CIPS,但是这个合作建议仍需中国央行的批准。 《财经》记者多次联系CIPS运营机构请求置评,但截至发稿时其并未对与SWIFT的合作细节和方向做出回应。 前述技术人士还透露,在CIPS搭建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是时差问题,后在CIPS(二期)上线时才得以解决。 2018年5月,CIPS(二期)全面上线并改善了运行时间,由5×12小时延长至5×24小时+4小时,实现了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当时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CIPS运行时序的调整是顺应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要求,调整后的夜间时段正值欧美金融市场营业时间,可以有力支持全球的支付和金融市场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CIPS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下一步将着重解决业务量问题。 上个月,CIPS运营机构总裁许再越在公开论坛上表示,目前CIPS与SWIFT的覆盖范围相当,但是业务量仍差距较大,未来将着力解决使用CIPS通道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以提升业务量。 除了构建独立于SWIFT的跨境支付系统,中国也在积极推广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使用。目前中国已与周边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结算协定,试图在双边贸易中逐渐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并在去年3月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推动人民币成为大宗商品计价结算货币。 康奈尔大学资深贸易政策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指出,未来随着交易便利性和计价功能提升,人民币将在国际支付和结算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将显著地调整全球货币的相对地位——美元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侵蚀,欧元和英镑的重要性将显著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两国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亦在深化。今年初,俄罗斯央行负责国际合作的官员Vladimir Shapovalov曾表示,已有多家俄罗斯银行加入了中国的CIPS系统,他同时表示希望看到中国的金融机构也能够加入SPFS。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在6月举行的圣彼得堡论坛上也表示,中俄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可以更多使用本币计价和结算。 虽然这些新构建的替代系统可以被视为开始松动庞大的美元支付体系,但是距离积聚起足以颠覆整个体系的能量还相去甚远。 据某接近SWIFT高层人士评论称,目前这些新建立的替代系统还远不能达到SWIFT这种程度的高度互相连接,也无法将全球所有重要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客户串联在一起,它们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近期SWIFT在欧洲和中国也是动作连连,被外界视为有意强化在这两个地区的存在。 据《财经》记者了解,SWIFT将通过欧洲单一市场基础设施网络平台(European Single Market Infrastructure Gateway)整合欧洲市场三个最重要的清算系统。与此同时,SWIFT也在申请在华全资法人机构牌照,进一步加强与CIPS的合作。 在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即使这些非美元支付系统被极力推广,在未来很长时间里美元仍将主导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因为美元的主要竞争对手仍饱受自身问题的困扰——欧元多年来受到欧元区内部一体化进程缓慢的牵制,而中国货币当局正在限制人民币的自由流动。 普拉萨德表示,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角色会受到中国货币当局政策意愿的限制,目前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仍有所限制,人民币汇率也并非完全由市场力量所决定。 他指出,未来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将取决于中国政府对经济和金融市场改革的决心。 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主权货币之间的国际中心货币之争一定是主权国家之间国际影响力竞争的结果。当世界格局仍然维持一家独大的时候,它是不可能放弃国际中心货币地位的。“但也只有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真正的国际储备货币,其他国家的银行和企业才会使用起来。”他说。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杰弗里·法兰克尔(Jeffrey Frankel)也对《财经》记者表示,其他货币想要取代美元的最重要国际货币地位恐怕还要很多年,这个过程可能就像上世纪初英镑被美元所取代一样。 普拉萨德认为,虽然随着其他国家接触美国金融机构意愿的降低,可能使美元的国际货币角色受到负面影响。然而,鉴于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统治地位,短期内这种影响不大。在他看来,美元作为全球避险货币的主导地位正在被逐渐侵蚀,但不会被取代,因为其他任何货币都没有美国金融市场之深度与制度框架的支持。 资料 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国际银行同业间合作组织,其运营着覆盖全球的金融报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该组织提供的标准化通信渠道与同业互通报文,从而完成金融交易。 Instex: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rument in Support ofTrade Exchanges)是由德国、法国和英国于2019 年1月设立的特殊目的工具,欧洲企业可以借此继续与伊朗进行贸易。该工具类似于以货易货的机制,不需要资金的跨境流动,也不涉及美元,从而可以绕开美国的管辖。 SPFS: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ystem for Transfer of Financial Messages)是俄罗斯中央银行开发的类似于SWIFT系统的金融报文系统,于2014 年上线运行,目前有400 多家俄罗斯机构使用该系统。 CIPS:人 民币 跨 境 支付系 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由中国人民银行设计并建立,旨在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是中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美元政治化 二战结束后,美元逐渐巩固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历经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多次金融危机而不衰。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美元一直是世界通行的硬通货,甚至连索马里海盗索要赎金时,都要求必须以美元支付。 戴高乐执政期间的法国财政部长德斯坦(Valery Giscard d’Estaing)曾用“超级特权”来表达对美元主导全球金融体系的“羡慕嫉妒恨”,如今这种特权已经超越了当时他所理解的范畴——美国政府正借此在全球实施单边主义政策。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评价称,近年来,特朗普政府越发使得美元政治化,尤其是其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希望美元贬值,而这动摇了大众对美元独立性即非政治化的信誉。 “长期以来,美元的主导地位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好处——为美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几乎无限的廉价资金;以及实施有效的国际制裁的能力,因为美元的主导地位意味着没有公司愿以高昂惩罚为代价去违抗它。”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如此概括“超级特权”的升级版。 简单来说,处于全球金融体系中心位置多年的美国已经拥有这样一种微妙的“魔力”——当美国政府决定对某个金融机构、公司或个人进行金融制裁时,其他机构就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躲开它,否则他们面临的代价将是支付巨额罚款而且毫无诉诸法律的希望,以及被排除在美元清算系统之外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惩罚。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颁布的《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及每年年末发布的下一年度《国防授权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等都为美国发起和实施金融制裁提供了法律保障。其中《爱国者法案》第311条授权财政部采取“特别措施”——扩大了美国财政部部长的权限,赋予其在控制、管理金融流通活动,尤其是针对境外人士或与政治实体有关的金融活动的权力。 第311条中最强有力的一点是,它允许美国政府禁止外国银行在美国开设银行往来账户,从而有效地切断其与美国的所有交易,这将使任何大型银行陷入瘫痪——因为银行需要访问美国的金融系统,才能动用美元为跨境交易的客户提供服务。 美国财政部则通过其专门的外国资产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OFAC)负责具体的金融制裁活动,并与司法部一道将制裁行为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全球的经济活动中,无论哪个国家的公司和个人都可能发现自己面临着重大的处罚,从罚款到与美国开展业务受限、到被扣押资产,甚至会面临执法机构提起的刑事诉讼、直接引入犯罪程序。 美国动用美元“超级特权”进行金融制裁带来的威慑力,在拉脱维亚这个只有200万人口的小国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财政部于2月份发布通知,禁止其第三大银行ABLV银行与美国金融体系进行任何交易。原因据称是这家银行违反美国的制裁禁令,为被制裁国政府在海外洗钱。 这一消息不只是要了ABLV银行的命,甚至可以把拉脱维亚这个小国置之死地。消息一出,ABLV银行出现“挤兑潮”。短短几天,储户取走6亿欧元现金,占银行存款的将近四分之一。欧央行向这家银行出台惩罚措施,停止一切支付。此时的拉脱维亚因投资下滑,经济已陷入困境。如果拉脱维亚最终出现在长期洗钱中心的黑名单上,就会严重限制拉脱维亚进入全球金融体系,这意味着当地企业在与外国合作伙伴进行交易时会遇到更多麻烦,拉脱维亚人也不能在国外用他们的信用卡。 德意志银行和其他西方金融机构已切断了与拉脱维亚银行的往来银行业务关系,相当于切断了其对美元的直接获取。拉脱维亚银行需要以美元开展业务时,它们必须经过波兰或西班牙等地的中间行,这一过程会造成推迟。拉脱维亚议会预算委员会主席马丁斯·邦达斯(Martins Bondars)表示,拉脱维亚基本上不存在美元往来账户,美元交易对于客户和企业来说需要花些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 如今,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大多受制于对美元拥有管辖权的美国政府,特朗普政府也日益倾向使用美元的“超级特权”。 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杰弗里·法兰克尔看来,对于美国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虽然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在先,欧洲国家也认为伊朗遵守了核协议,但显然大多数外国银行和机构都不敢违反美国的制裁,因为美国和美元在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如此重要。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对《财经》记者分析称,过去20年来的金融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全球金融体系的“美元化”,美国已经积累起对全球金融体系足够强大的影响力。因此,近些年美国利用美元“超级特权”来实现其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利益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 2012年在美国和欧盟的压力下,SWIFT也曾切断伊朗银行与其全球网络的连接,随后伊朗的石油收入锐减一半。部分美国政界人士认为,正是由于切断伊朗与全球金融网络的连接促使伊朗重新回到了伊核协议的谈判桌。此后,美国政府愈发倾向于在其他政策领域施展同样的手段。 一向强调政治中立的SWIFT被美国政府施压后,在事实上成为了对伊朗经济制裁的参与者。前述资深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称,虽然SWIFT在比利时注册并受到十国集团(G10)中央银行的特定监管安排,但美国政府对使用美元结算的交易有管辖权,而美元支付在SWIFT系统中份额是最大的。由此,美国事实上通过影响SWIFT的方式,控制了全球跨境支付网络。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主管Jeremy Shapiro也对《财经》记者指出,美国政府对SWIFT的影响力,从根本上讲来自于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且目前看来,特朗普政府更愿意使用这种影响力来实现政策目标。 在刘东民看来,长期以来,美国借由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力和长臂管辖权,实现了对其他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干预。现在特朗普政府过度使用美元的“超级特权”已经引起战略竞争对手甚至是欧洲盟友的反感,所以这些国家都在试图绕开美元。 班诺克本全球外汇有限公司(Bannockburn Global Forex,LLC)首席市场策略师马克·钱德勒(Marc Chandler)亦对《财经》记者说:“我认为,美元面临最大的风险来自于通过制裁等方式,持续限制对美元的使用权而使美元武器化。这使得一些央行购买黄金,一些个人购买比特币,他们背后共同的目标是寻找美元的替代品。” 英国宏观货币集团(Macro Currency Group)全球宏观和货币基金主任马克·法林顿(Mark Farrington)则认为,管理主权货币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限制使用的问题,这不是武器化,而是治理。在这个混合战争和灰色地带政治激增的时代,人们可以将限制获取美元视为政策的一部分,这可被视为“战争时期”,但事实上它的到来还很遥远。 分析人士指出,近两年全球已经出现挣脱美元体系的迹象。虽然美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但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甚至于盟友纷纷试图绕开美元进行交易,这无疑会削弱美国在全球实施单边主义政策包括经济制裁的能力。 美元地位的侵蚀 咖啡豆进出口商、空客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更喜欢使用美元,是因为其他公司和银行都在使用美元,并期望他们的交易对手也这样做,转而使用另一种货币显然需要更广泛的协调,代价不菲。但在美国盛行单边主义的时代,他们比以往更想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在伯克利大学经济学教授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看来,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单边政策正在侵蚀美元的全球地位,这是欧盟国家增强欧元国际地位的绝好时机。 而且重要的是,欧洲一直想这样做。 从2015年五位欧盟机构最高“总管”提出最迟在2025年设立欧元区财政部的建议,到2017年欧盟委员会就深化经济和货币联盟发布反思报告,再到去年底欧盟委员会发布《欧元:迈向更强大的国际地位》计划,欧盟不断表达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意图。 去年底的那份计划明确表明,欧盟希望增强欧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实力,呼吁加大政治投入,以经济外交促进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和储备货币;增加欧洲机构发行欧元计价债务的份额;鼓励在国际能源交易中更广泛使用欧元等。 这份文件还特别提到,“第三国最近的域外单边行动,例如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以及对规则为基础的国际治理和贸易的挑战,都是对欧盟经济和货币主权的警示”。这一措辞被视为在指责特朗普政府日益严重的单边主义行为。 最近,法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Fran鏾is Villeroy de Galhau也公开呼吁采取更多行动,增加欧元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这有助于欧洲企业免受外汇风险和海外法律纠纷的影响。” 欧洲经济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以禁止使用美元为威胁阻止其他国家与伊朗开展贸易,凸显出欧盟无力维护自身与伊朗的经济联系。尽管过去欧洲央行对于提升欧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持中立立场,但在欧盟委员会支持推动欧元挑战美元地位后,未来欧洲央行也会转而采取更加积极的立场和更多行动。 与此同时,欧盟所期待的积极变化正在微妙发生。 6月中旬,欧洲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欧元的全球使用量已由纪录低位飙升,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债券发行、存款以及已发放贷款中的比重均增加,而且其作为计价货币的作用仍大致稳定。 欧洲央行认为,出于对美国利率上升和单边政策的担忧,促使各国加强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美元比重。 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欧元占比增加1.2个百分点至20.7%,仍远低于美元的61.7%,但这个数字却是美元过去二十年来的纪录低点。 “初步迹象表明,对(美国)单方面进行制裁引发的担忧,或许是促使俄罗斯等央行将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另一个因素。”欧洲央行称。同时其还指出俄罗斯一些商业银行也越发担心制裁会掣肘它们进行美元交易的能力。 在美国新一轮制裁后,俄罗斯在2018年二季度抛售了约1000亿美元的美元计价外汇储备,并配置了近900亿美元以欧元计价和人民币计价的储备资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美元资产在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22.6%,较2017年同期的46.2%大幅下降,而同一时期人民币资产占比从1.0%大幅升至14.4%。 外汇储备比例的提升,意味着该种货币国际信用的提升,进而带动其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意愿。近两年,欧元在跨境支付中的占比已由欧债危机后的低点反弹,维持在34%左右。人民币的占比则在经历一段时期的下滑后重新回到2%。 据欧洲央行和其他研究机构估算,目前欧元已经取代美元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储备资产。 另外,在中美贸易战迟迟无法缓和的局势下,中国在2018年也减持了约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有量。 与此同时,全球多个国家的央行都在增持黄金。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全球各国央行仅在2018年就购入黄金651吨,较2017年同比大增74%,达到197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关闭“黄金窗口”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一趋势已延续到2019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净买入90吨黄金,其购买的黄金总量达到六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以俄罗斯和中国为首。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黄金的追捧也反映出各国对美元的“信任”问题。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主席大卫·马什(David Marsh)对《财经》记者说,各国政府最近的“黄金购买热”反映出人们担心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做过了头,其他国家希望借此来对冲或避免大量持有美元。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元可能已达到峰值——特朗普不断抨击美联储并坚信美元价格被高估了。 用推特治国的特朗普也用推特对美联储宣战,他多次点名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他加息过快且量化紧缩,甚至话里有话地威胁,看鲍威尔如何行事而决定是否炒掉他。一些经济学家担心,虽然美联储尽力想要保持独立性,但在特朗普的炮火攻击下,美联储和美元的独立性都受到威胁,动摇了美联储和美元不受政治影响的信誉。 金融咨询机构WWS Swiss Financial Consulting SA的CEO沃尔特·斯奈德(Walter Snyder)认同未来货币的可能性选择中,黄金会有一席之地。他对《财经》记者说,鉴于中国、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在大量购买黄金,在增加黄金的外汇储备外,他们很可能为以黄金背书的新货币做准备。 他同时指出,美国政府似乎没有意识到美元对美国的世界霸权至关重要。一旦对美元的信心被削弱,那么美国经济将很快进入一种新模式并遭受剧烈的重新洗牌。 2016年,奥巴马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曾在一次演讲中警示称,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如果这种支配地位遭到滥用,金融交易随时可能开始转移到现有体系之外——这会威胁到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更不用说制裁的有效性了。 当时雅各布·卢的警示曾引起美国政界的关注和讨论,但在六个月后,特朗普入主白宫。而现在,他的警示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在艾肯格林看来,上世纪初期,美元正是依靠一场突然的地缘政治变局外加建立美联储这一制度创新,花费十年左右时间取代了英镑的主导地位。在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时代,如果地缘政治冲击再次激发制度创新,使欧洲银行和企业更加便利地以欧元支付和结算,同时还不会受到制裁的威胁,那么通往欧元体系的转型将会很快。而且一旦开始,将不会再有回头路。 曾任美国财政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助理财政部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Edwin Truman亦对《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未来特朗普政府将基于美元的国际金融体系更一步“武器化”,这最终会加速美元体系被取代的进程。 (实习生林彦辰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首刊于2019年8月5日出版的《财经》杂志)[详情]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题:荒谬逻辑尽显霸凌本色——专家批驳美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张千千、陈炜伟 美国财政部北京时间6日凌晨发布声明,决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此,专家认为,美国此举逻辑荒谬,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尽显美国霸凌本色。 自由裁量 为所欲为 “美国此次单方面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从时间上看是对近日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应激反应,实际上连美国自己为‘汇率操纵国’设定的标准都不符合。”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根据美国对“汇率操纵国”最新的认定标准,当一国在过去四个季度满足以下三个标准时会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1.对美国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2.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超过2%;3.单边汇率干预金额占本国GDP比重2%以上,且持续时长超过6个月。 如果一个经济体满足三个标准,则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如果只满足两个标准,会被列入观察名单;如果只满足第一个标准,但该经济体对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贡献较大,也可能被列入观察名单。 “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仅为0.4%左右,2016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稳定在3万亿美元左右,根本不存在大规模买入外国资产促使本币贬值的可能。”王青说,即使按照美国自己的标准,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也是毫无道理的。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美国的做法可以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正是因为中国不符合美国制定的三项标准,此次美国并没有引用这个标准,而是拿中国人民银行答记者问的内容作为借口。”他表示,美国所谓的“证据”部分,其实是央行对投机者的警告,美国却拿来作为中国操纵汇率的证据,十分可笑。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汇率操纵国”的三项标准是美国自己制定的,在认定上,美国财政部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随意进行自由裁量。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美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配合对华贸易战,使得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效应达到最大化,是升级贸易战的新手法。 他认为,受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影响,市场有担忧情绪,人民币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是市场作用的结果。美国认为中国是“汇率操纵国”,是缺乏依据的,也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撑。 双重标准 自相矛盾 专家认为,美国在人民币刚刚“破7”这一时间节点就立刻宣布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美国此举的一大背景是,受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汇率5日双双“破7”。 “美国一直要求别国汇率市场化,不干预,但在人民币‘破7’之后,对这样的整数关口却很在意,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管涛说,美国的这种做法,恐怕只是为其贸易政策找一个借口,可以有理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更多关税。 他认为,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多次承压,对外经贸纷争是重要诱因。如果美国不再出尔反尔,妥善解决双方经贸摩擦,市场情绪稳定的话,将为人民币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我为主 练好内功 专家认为,如果从较长时间的维度看,人民币无论对单边还是双边都是升值的,汇率指数是基本稳定的。人民币属于比较坚挺的货币,不存在用贬值获得产品竞争优势的情况。 王青表示,2015年“8·11”汇改后,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快汇率市场改革步伐,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形成了主要由市场力量驱动的双向波动格局。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在增加,已接近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波动率。 管涛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承担督促成员国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的职责。IMF最近发布的报告认为,2018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经济基本面保持一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出现持续大幅度贬值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对于支撑汇率的基本稳定会发挥积极作用。 “在外部压力加大背景下,中方最重要的事情仍是集中精力把国内的事办好,练好内功,夯实国内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王青说。[详情]
原创: 夏宾 国是直通车 汇率还是贸易? 北京时间6日,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发布声明,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这是自1994年美国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首次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谁在破坏规则? 根据今年5月美国财政部最新一期的《国际经济和主要贸易伙伴汇率政策报告》,美国对“汇率操纵”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主要包含三个条件:一是对美贸易盈余一年超过200亿美元;二是将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由3%降至2%;三是通过汇率干预买入的外汇超过GDP的2%,同时将外汇净买入的持续时间由过去12个月内持续8个月降至6个月。达到这三个条件即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那就按美国定下的规则,来看看中国符合吗?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就指出,中国2018年经常账户盈余仅占GDP的0.37%,也没有大量买入外汇,更没有靠汇率贬值获取贸易竞争优势。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除了对美顺差符合超过200亿美元的标准之外,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远远不到2%,而且从目前数据来看,中国央行对于汇率的日常干预已经很少,基本是通过市场力量在起作用,这个标准也不符合。 谢亚轩直言:“美国汇率操纵的标准是自己定的,而现在仍然是在贸易谈判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事情,美国方面为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放弃了三个标准的前提,到底是谁在遵守规则,谁在践踏破坏规则,这就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一般而言,美国财政部是每年4月及10月向国会提交《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审视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汇率政策有否对美国不公。因此财政部每年有两次机会更新汇率操纵国名单或观察名单。 美国财政部在5月份公布的汇率报告中,并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是与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越南八个国家都被列在“被观察国”名单当中。 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变了,这个时间点也值得玩味。 因为就在前一天,人民币汇率跌破整数关口7。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对此连发两问: ——原以为7这个数字只是中国人的心魔,没想到也是美国人的执念。美国人的承受能力这么弱吗? ——美国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时还曾以人民币汇率说事儿,突破一些整数关口本是汇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不知道美国人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市场化汇率? 郭树清曾言,过去十几年里,凡是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基本都是由于外部原因,而非我们有意为之。一直以来,发达国家不断要求人民币增强汇率的弹性,但是当人民币汇率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波动幅度加大时,有的国家又表现出叶公好龙的态度,对我们无端猜疑指责,这种做法显然是十分可笑的。 而对于人民币跌破7,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则表示,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市场预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受此影响,8月以来许多货币对美元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波动是市场驱动和决定的。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会恪守历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关于汇率问题的承诺精神,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汇率还是贸易? 历史上,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曾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地区),后来发生了什么呢? “从过去看,影响两个方面,一个是货币对美元出现了升值,另一个才是主要目的,在对美的贸易差额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谢亚轩如是说。 盯着汇率,还不是为了贸易。 按照美国的逻辑,把某一货币在贸易上的相对竞争优势减少或者抹去,就能把美国的贸易逆差给缩小。 这可能吗? 事实上,汇率确实会影响贸易,但就中美而言,美国从对华贸易逆差中获得了太多好处,这让美国根本没办法拒绝,也绝不能否认。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直言,美国从中美经贸往来中得到的好处,相当于从一头牛身上剥下来很多张皮。 例如,美国的进口商及跨国公司拿到贸易差额中的绝大部分利润,美国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将近6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其中相当部分是美资企业,销售这些产品最终形成美国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美国消费者通过中美贸易获取巨大的“消费者剩余”。据统计,美国市场零售商品中四分之一左右从中国进口,例如,沃尔玛售卖的产品中26%直接来自中国。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源源不断输入美国,降低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提升了福利水平。 美国输往中国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中国发挥价格支撑的领域。例如,粮食、能源、飞机、芯片等大宗商品,如果没有中国的大量采购,其价格决不是今天的水平。 此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高消费,低通胀”奇迹,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超过欧美日总和的中国,增加了全球消费品供给。美国还获得了获得廉价资本回流,且长期占有中国巨额储蓄资源。 正如管涛所言,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多次承压,对外经贸纷争是重要诱因,加拿大墨西哥货币都曾出现过大幅调整,他们不算是货币操纵,为什么中国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种种双重标准的做法,恐怕只是为贸易政策找一个合法借口吧? 如此,金融霸权主义显露无疑。[详情]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声明称,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声明说,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央行指出,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 央行表示,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央行指出,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 央行称,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详情]
重磅!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央行强势回应!美国歪招打击中国,引全球金融动荡,被贴操纵标签有何影响 来源:券商中国 对于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一事,人民银行的回应终于来了! 8月6日下午,央行发布关于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声明。声明称,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央行方面强调,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中国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周一的暴跌后,央行出手稳汇率,再次“祭出”离岸央票,周二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 8月6日(周二)的人民币汇率未再延续周一的暴跌。当天,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止跌反弹,并带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大为收窄,在岸与离岸汇差已从8月5日的超500点缩小至300点左右。截至16:00左右,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与昨日收盘价持平至7.03附近,离岸人民币汇率则止跌反弹超300点至7.06附近。 实际上,对于汇率操纵,国际上并不存在广泛接受的权威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明确反对操纵汇率,但IMF同时允许成员国为消除外汇市场短期过度波动而进行必要的干预,只要此干预充分考虑到其他成员国的利益,而不是只顾本国不顾他国的蓄意为之。美国财政部则自行制定了汇率操纵的认定标准,但按照其指定的认定标准,中国并不符合“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表示,严格意义上讲,美方根据单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就认定汇率操纵没有依据,但有个汇率操纵的由头,不排除美方据此推出超出现有认知的举动。 央行声明:美方不顾事实,最终会自食其果 央行方面强调,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央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 央行行长易纲8月6日也表示,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市场预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受此影响,8月以来许多货币对美元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波动是市场驱动和决定的。 央行声明中介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IMF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一直承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虽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我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易纲称。 “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央行声明称,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此外,针对有声音质疑中国用汇率贬值对冲关税加征影响,易纲再次强调,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会恪守历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关于汇率问题的承诺精神,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一直以来,人民银行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个努力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中国并不符合美国自行制定的三个标准 实际上,对于汇率操纵,国际上并不存在广泛接受的权威定义。IMF明确反对操纵汇率,但IMF同时允许成员国为消除外汇市场短期过度波动而进行必要的干预,只要此干预充分考虑到其他成员国的利益,而不是只顾本国不顾他国的蓄意为之。 美国财政部则自行制定了汇率操纵的认定标准。1988年美国通过《综合贸易法案》,美国财政部每半年会向国会提交一份汇率报告,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和汇率政策进行一次评估。一旦该报告将某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国会将通过决议对该国实行惩罚性措施,例如惩罚性关税等。 2015年之前,美国财政部认定汇率操纵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88年汇率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法》,核心判断依据是相关经济体是否存在巨额对美贸易顺差以及是否存在高额经常账户顺差。 2016年2月开始,美国财政部认定汇率操纵的法律依据变更为《2015年贸易便捷与贸易促进法》,该法案在汇率操纵问题上对《1988年汇率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法》进行了补充,并对汇率操纵国的认定提出了三条明确的量化指标: 一是对美国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达到每年200亿美元以上; 二是该经济体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超过3%; 三是该经济体持续单边干预汇率,对持续单边干预的评估标准为该经济体通过买入外国资产促使本国货币贬值,且12个月购买总量占该经济体GDP的比重达到2%。 如果一个经济体三个标准都满足,则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如果只满足两个指标,会被列入观察名单。不过,第一条标准的权重较大,如果只满足第一个标准,但该经济体对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贡献较大,也可能被列入观察名单。 通过三个量化认定指标可以看出,我国唯一符合的就是标准一,即2018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为3233亿美元,超过200亿美元标准。至于第二条、第三条,2018年中国经常帐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仅为0.37%,不符合标准二;2016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稳定在3万亿美元左右,不存大规模买入外国资产促使本币贬值行为,因此不符合标准三。 实际上,在今年5月底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汇率报告中,中国没有被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中国与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越南八个国家都被列在“被观察国”名单当中。 被贴“汇率操纵”标签后会有何影响 根据美国法律,在对汇率操纵国的认定中,美国财政部对相关技术标准、界定阀值拥有裁量权,但美国总统也可指示财政部进行调整。其实,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总统阶段,就曾扬言若当选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中国被美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后,外界最关注的就是美国下一步可能会采取哪些行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根据美国法律,如果某一个国家被列入汇率操纵国,美国财政部会与该国启动谈判,敦促其改变做法。如果一年后继续操纵汇率,美国总统可以采取以下多项行动: 一、禁止该国任何项目获取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融资; 二、将该国排除在在美国政府采购供应地之外; 三、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加强对该国的监督; 四、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评估是否与该国签订贸易协定,或启动、参与贸易协定谈判时须考虑该国操控汇率的行为。 资深外汇专家韩会师曾总结称,一旦被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美国政府就可以占据道德和法律的有利位置,在国际经贸金融领域对相关经济体采取各种制裁手段,由于汇率操纵令相关经济体的获益程度很难评估,所以美国政府在对其进行打击时的力度也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判断美国此次将中国列入操纵国名单可能带来的影响,需要联系当前正在进行的中美经贸摩擦进行分析。一方面,估计美方将在未来的经贸谈判中加入汇率议题;另一方面,美方也有可能以此为借口,进一步调高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甚至对中资企业海外融资设置障碍。最后,美国还可能在IMF等国际组织中对中国施加压力。 “我们判断,接下来中方会向美方据理力争,指出其行为理据不足,并向国际社会充分解释中方在人民币汇率上的基本政策立场,以及在汇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取得的具体进展。”王青说,更重要的是,中方需对美方将贸易摩擦升级为汇率战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强化双边沟通,尽最大努力控制经贸摩擦烈度。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中方也可能着手考虑更多的反制措施。最后,在外部逆风加大背景下,中方最重要的事情仍是集中精力把国内的事办好。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将适时预调微调,平滑短期波动;“六个稳”措施还将陆续出台,进而夯实国内宏观经济稳健运行基础。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表示,汇率问题不仅是汇率问题,还是美国采取的施压手段,并且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汇率问题是中美贸易谈判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从表面来看,被列为汇率操纵国短期不会受到太多惩罚性措施的影响,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白热化大背景下提出的汇率操纵,其行动、形势的变化也将服从于中美贸易谈判形势的大局,因此“一年后”这一期限可能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平稳期。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周一晚间,美股市大跌。周二(8月6日),沪深两市跳空低开,主板和创业板均失守整数点位,三大指数一度均跌超3%。午后,外围市场逐渐转暖,美股期指收复失地,并有所反弹。日经指数的跌幅亦收回到1%以内,A股市场在券商股的带领下一度强劲反扑,但随后科创板尾盘跳水,A股最终收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1.56%报2777.56点,深证成指跌1.39%报8859.47点,创业板指跌1.53%1507.91点。两市放量成交5236亿元,创逾一个月新高。 北向资金净流出29.79亿元,为连续5日净流出,但深股通今日净流入2.66亿元,近期深股通净流入的情况较为明显。 代表活跃资金动向的科创板今天终于熄火。科创板早盘表现相对于大盘依然强劲,但临近尾盘的时候,25只个股集体跳水,其中新光光电一度逼近跌停,人气股沃尔德一度跌超19%,截至收盘13只个股跌幅超过10%。科创板累计成交423.7亿元,为开市以来第三高。显示在当下这种环境之下,活跃资金也已经开始犹豫,他们在科创板的动作可能已经告一段落。 今日支撑大盘的是券商股。红塔证券一度涨停,长城证券涨6%,华林证券、天风证券、中信建投集体跟涨。但皆呈冲高回落之势。值得关注的是,黄金股亦高开低走,仅恒邦股份、山东黄金、荣华实业三股收涨,贵研铂业、金贵银业跌超6%,银泰资源跌近5%。黄金ETF(518880)的走势亦与个股相似。 香港市场来看,恒生指数全天最多跌去2.8%,但午后跌幅收窄,全天收报25976.24点,跌幅0.67%,K线收出大阳线。 离岸央票再出手稳汇率 8月6日的人民币汇率未再延续周一的暴跌。当天,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止跌反弹,并带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大为收窄,在岸与离岸汇差已从昨日的超500点缩小至300点左右。 人民币汇率的企稳除了有央行一天两度“喊话”外,也有离岸央票的助推。8月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将于2019年8月14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总发行量为300亿元,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 央行发行在港离岸央票的频率不断加快。这将是自2018年11月以来,央行第五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央行在港发行离岸央票被看作有着“一石二鸟”的作用——短期稳定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建立完善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曲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就曾表示,央行可以利用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在香港招标发行央票,此举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同时,央票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后也可以通过发行央票来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实际上,自央行创设在香港发行央票以来,此前四次离岸央票发行时点的选择看,都与当时汇率贬值压力加大需要对冲有关。由于在港发行央票可以回收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提高离岸市场利率,抬高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从而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本次在人民币汇率十年来首度破7之际,央行预告即将发行离岸央票,同样也有稳汇率的考量。 今早受央行公布即将发行离岸央票消息提振,早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直线拉升超700百点,离岸人民币汇率从7.14附近升值到7.06左右,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随之拉升。 未来走势取决于局势演变 全球贸易争端升级拖累美国股市表现,隔夜标普500指数下跌3.2%,道指、纳指暴跌。来自路透的消息指,此种行情加重了对于市场长期回档修正可能已经开始的担忧。 此次杀跌使标普500指数较7月26日收盘纪录高位下跌6%。5月份,美股持续一个月共计跌6.8%,此次短短几个交易日的跌幅就达到了那个水平。很多投资者对股市回档修正的定义是较高位下滑至少10%,这种情况通常是对过度上涨的反应。 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驻伦敦首席策略师Seema Shah表示,现在需要为美国股市回档修正做好准备,投资者在重新评估贸易战以及美元走强对经济的风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将承受在9月份会议上再度降息以抵消下行影响的巨大压力。 今日,在美国股市期指跌幅收窄并展开反弹之后,亚太股市才有了起色。其中,纳指由跌近2%转升至0.8%以上。 其实,人民币资产价格的调整是伴随着美国发动的贸易战而发生的。在去年3月份的时候,业界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普遍还有着较为良好的预期,中国亦启动了去杠杆的宏观经济策略,以图经济能够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但随着特朗普悍然挥舞关税大棒,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变得不明朗起来,风险资产市场开始了大幅波动,人民币也在那时候开启了贬值之旅。对于风险资产而言,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预期,但美国政府却打破了固有的均衡,也打破了这种稳定的预期,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前景变得不再明朗,因而投资也会显得举步维艰。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可以预计,未来的避险时间可能会要比想像的还要长。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许会有一些消停的时间窗口,也会有一些price in的情况出现,但若没有绝对低估的情况出现,风险资产的春天还有点远。特朗普可能也认为,美国还可以用降息来对冲市场情绪,但从历史来看,若经济出现下滑,降息在一段时间内,是看不到效果的。 历史资料:中国曾5次被列入汇率操纵名单截至目前,美国财政部只将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列入过汇率操纵名单,日本、德国、瑞士和印度四国曾进入观察名单。 韩会师称,被美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名单之后,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未受到严厉的贸易制裁,但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韩国和中国台湾都对汇率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核心是通过放松资本管制令韩元和新台币对美元升值,压缩经常项目顺差。 我国在1992-1994年间共5次被列入汇率操纵名单。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对进口购汇和外资利润汇出的限制逐步放松,1992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迅速萎缩并在1993年转为逆差122亿美元。1994年,随着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外贸很快转为顺差,此后顺差规模不断扩张,结售汇市场持续出现较强的美元抛压,推动人民币持续升值。1994年12月,美国将人民币移出了汇率操纵名单。 韩会师认为,美国此前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名单的原因不同于韩国和中国台湾。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并不发达,美国的主要诉求是要求中国放松购汇限制,以便于外企资金汇出,在中国政府不断推动汇改,购汇约束不断放松的情况下,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贬值,但并未阻碍美国给中国摘取“汇率操纵”的帽子。 谢亚轩表示,如果观察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被认定为汇率操纵的货币并不是出现在典型的强美元周期,韩元、台币、人民币也并不是处于贬值之中,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平稳,而韩元、台币则处于升值之中,但美国会计算更长时期各个主要出口国货币的累计升值、贬值幅度与原因,外汇储备的变化幅度、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对美国的贸易差额情况等;此外,美国财政部也非常关注外汇市场现存的限制和制度性的变化,1994年人民币虽然大幅贬值,但因汇率制度的改革而摆脱了汇率操纵的认定;从结果而言,被认定为汇率操纵之后,贸易顺差承压。[详情]
新浪财经讯,8月6日,人民币破“7”不用怕!这一年人民币其实在国际上很坚挺,快来看一看人民币破7后,去哪儿玩儿最划算? [详情]
相关阅读:4位美联储前主席罕见联合发声:美国需要独立的美联储 新浪财经讯 8月6日,美元指数小幅拉升,在岸人民币收报7.0321,升值31点,上一交易日收报7.0352。 美元指数小幅拉升 澳大利亚维持利率在1%历史低位不变 澳大利亚联储公布利率决议,维持8月现金利率在1%不变,预期1%,前值1%。此前6月和7月澳联储连续两月采取降息行动,各降息25个基点。 央行将于8月14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共300亿元 为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19年8月14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总发行量为300亿元,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 美国非制造业PMI大幅低于预期 周一(8月5日)纽盘,美国方面公布了重要的7月份非制造业PMI数据,结果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数据公布之后,现货金价短线上涨1美元,延续本周以来的强劲升势,价格再度刷新六年新高,报1466美元/盎司。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PMI实际公布53.70,预期55.5,前值55.1。 美国非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比接近90%,该数据对美国经济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虽然贸易紧张局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库存激增等方面影响到美国制造业,但这些因素对非制造业的影响还未完全体现。此前美国公布的7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实际公布50,创2009年9月以来新低,预期51.0,前值50.6。 美国制造业6月份新订单增长不及预期,未完成订单继续萎缩,表明制造业持续疲软。除制造业的疲软外,市场面对的问题还有商业投资的疲弱,这二者已引起美联储的注意。 美债发2007年以来最强衰退警告 周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至1.73%,接近完全抹去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获胜后的涨幅。10年期收益率一度比三个月期收益率低32个基点--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以来最极端的收益率曲线倒挂---尽管此后两者利差再次略有收窄。美国国债市场预示经济衰退的指标升至2007年以来的最高警戒状态。 而上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鲍威尔却说,这并不是降息周期的开始,然而,接下来就是股市表演跳水的时间了。当股市还未将上述信号消化殆尽的时候,又有一位大爷站出来,将跳水推向高潮。 易纲:将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易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展现出了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上套期保值的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差处于合适区间,能够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将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合理合法的用汇需求。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 文末彩蛋 新浪财经“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现已接入22个主要国家汇率换算的实时行情,方便外汇投资者即时查询最新汇市信息。同时,小程序还可提供“换汇最划算”的银行信息,更适合各进出口企业、外汇公司、海淘族、出境游等群体使用。 已经上线的小程序二期工程强势接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行情,独步领先全行业! 汇率换算微信小程序二维码(扫码使用!!!) [详情]
央行回应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损人又害己 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表声明: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一直承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中国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详情]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声明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一直承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中国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