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曹中铭
完善的做空机制,将会抑制市场的爆炒行为,防止个股估值产生泡沫的风险,也有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信证券与华泰证券的“卖出”评级,对于A股市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上周五沪深股市大幅下跌,也被形容为券商研报引发的惨案。客观上讲,此次下跌也堪称惨烈。其中,上证指数下跌136点,幅度达到4.4%,沪深股市跌停的个股达到200多只,而这却是在股市强劲上涨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中信证券与华泰证券的“卖出”评级研报,也成为千夫所指。
不过,站在两券商的角度,其“卖出”评级却也绝非信口开河。以中信证券给予“卖出”评级的中国人保为例。2019年以来截至3月7日,该股最大涨幅已达1.4倍。而从3月1日至7日,中国人保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然而,无论是从其业绩看,还是从中国人保AH股的溢价率看,都不支持该股有如此不俗的表现。中国人保涨势如虹,与市场大肆炒作次新股行情有关,更与市场的疯狂投机行为有关。实际上,中国人保经过市场的大肆炒作之后,其股价已充满了泡沫。
而对于市场而言,上周五股市下跌,虽然有过度之嫌,但也有合理的成分在内。券商“卖出”评级研报仅仅是“导火索”,而并非决定性的因素。个中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从2440点至3129点的这波反弹行情,市场并没有产生调整,几乎是一气呵成般涨上去的。股指出现近三成的上涨,本身就有调整的要求。二是股指涨幅如此之大,许多个股表现更是异彩纷呈,涨幅巨大的个股,其获利盘有兑现盈利的需求。获利盘的卖出,必然对股指形成打压。三是在市场如此火爆的行情背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纷纷发布减持公告,对市场信心形成一定的冲击。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今年以来已有789家上市公司发布1366份减持计划公告。仅3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就发布200多份减持计划,涉及上市公司178家。因此,将上周五股市的大幅下跌归咎于两券商的“卖出”评级研报,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
事实上,对于券商而言,其与上市公司之间往往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容易结成“利益联盟”。上市公司当初的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需要券商作为保荐人、财务顾问等提供服务,否则将难以成行。而一家企业的上市,及其挂牌后的再融资与并购重组等,对企业及股东而言,背后的利益是巨大的。对于券商而言,其通过向上市公司提供相关服务,获得相关收入。基于此,出于今后合作方面的需要,券商一般不会对上市公司给予“卖出”评级,这也是A股市场“卖出”评级研报较为少见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对于市场而言,只有券商的“买入”评级与“中性”评级,又显然是不太正常的。实际上,券商研报中涉及相关上市公司的评级,并非只有“买入”与“中性”之分,本该给予的“卖出”评级,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券商往往会给予“中性”评级。显然,这将有损券商研报的客观性与严谨性原则,因而也是值得商榷的。
在境外成熟市场中,一般每家券商都有内部规定,“买入”“中性”“卖出”报告的配比多为4:4:2。从比例上讲,“卖出”评级报告占比一般达到20%左右。这也与A股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方面如果要与境外成熟接轨的话,不仅券商“卖出”评级研报要成为常态,券商也需要发布更多的“卖出”评级研报。
券商研报只看多,为了自身利益热衷于鼓吹,既不利于市场多空双方的充分博弈,也不利于上市公司股价形成合理的估值。A股市场常常出现大起大落,暴涨暴跌的走势,与市场只鼓励做多,不鼓励做空是密切相关的。
就股市本轮反弹行情而言,许多个股涨势凌厉,与市场做空机制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如果市场做空机制较为完善的话,那么个股遭遇爆炒时,就会遭到空方的狙击,此时高位做多的风险将是巨大的。反过来讲,完善的做空机制,将会抑制市场的爆炒行为,防止个股估值产生泡沫的风险,也有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信证券与华泰证券的“卖出”评级,对于A股市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