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明灯:读曹凤岐回忆录有感

2018年06月15日14:11    作者:曹凤岐  

  文/曹凤岐教授学生  田昆

  (本文作者田昆,1992-2003年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和完成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师从曹凤岐教授。毕业后长期从事公募基金行业,曾任博时基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国泰基金副总经理和嘉合基金总经理,人保资产公募基金事业部执行总裁,现就职于中国人保资产年金与养老金事业部董事总经理。)

  恩师曹凤岐教授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荣休教授,吉林松原人,北大经济系毕业,与厉以宁教授一同,是最早提出在中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证券市场的学者之一,他还是《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主要起草者之一,同厉以宁教授一起领导并参与创办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此基础上又创办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退休后设立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年逾七十,用了两年多时间,用颤抖的手(“一指禅”方式)敲出了30万字的回忆录《坦荡人生无悔路》,于今年五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带着那份熟悉和崇敬,几乎是一口气看完恩师的回忆录。我于92年考入北大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本科,1997年-2003年间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师从曹凤岐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恩师教诲,往日回忆也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书中的流畅生动而又写实的笔触无时不刻地牵动着我,望着封面上坐在未名湖畔的长椅上回头笑呵呵地看着我们的恩,心情却是久久不能平复。

  这是一位和我父母同辈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代人的工作、生活写照。他们经历了建国、文革、改革开放等重要的历史阶段。恩师,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一位辛勤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北大莘莘学子、一位好丈夫和好父亲。在讲台上、在荧屏前侃侃而谈乐观积极的他,竟然从小就经历那么多磨难,“觉得自己孤零零地走在旷野上,周围全是黄土……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在喊我的乳名……当我苏醒后,才发现是母亲和姐姐在我身边哭喊着我的乳名”;在中学,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在书里你可以看到恩师初中的三好学生奖状的照片,为此他的诗里写道“三更灯火五更鸡,不必扬鞭自奋蹄。”品学兼优的他从东北的小城市考上了北京大学,他也是文革前最后一批正常考入大学的高中生;跟着恩师的脚步,也可以近距离的亲临文革前后的北大,看到恩师的《学雷锋日记》的原件,更会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亲身经历文革的动荡,“领导让我们到马路上保卫……,腿不断地发抖。”在文革期间,曹老师始终是疑惑和不解,这段经历或许也成为那一代人的自省:无论如何中国不能再走上这条“左”的道路,不能没有法制,中国需要发展,人民需要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中国的路在何方呢?在书中,大段地而又详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后的努力工作、理论求索和教书育人的人生重要经历。

  厉以宁教授、曹凤岐教授等一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旗手,恩师更是在货币金融、证券市场等领域进行创新和开拓,在书中,有陈岱孙先生给曹凤岐教授的专著《货币金融学》序后的亲笔信原件,还有恩师受邀赴维也纳大学讲学的经历和照片。为什么1990年恩师的“教授职称肯定吹了”?为什么会在《证券法》讨论过程中拍案而起,对于恩师参与起草的两部金融大法《证券法》和《基金法》,他又怎样评价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这又是怎么回事?现在誉满海外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字从何而来,后面还有一段怎样的不为人知的“合作谈判”的内情?现在光华管理学院招生最多的,影响力最大的MBA学位和恩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团结、博采、实践和创新”的院训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北大校友、李克强总理如何“源自心底的祝福”《光华管理通讯》?恩师退休后为什么要成立“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哪些经济金融学家曾获奖?这些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精彩的描述。

  当然,您还可以透过恩师和师母孙阿姨的恋爱感受到那代人纯洁的情感芳华:来北京探望竟然还要开一张进京证?!书中还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父女情、“我非常注重对学生道德、精神、思想的培养,我希望学生做到,德高怀远、追求卓越”,我的很多学生都在金融机构、券商、基金、保险业工作……不要看谁挣得多,而要看谁活得长,你们要有职业操守,谨慎从事……你们不仅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而且也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如果你是北大的一名毕业生,你可以捧起这本书,书中有未名湖畔的恬静;如果你曾在光华学习生活过,你可以捧起这本书,书中有光华的思考与思想力,你熟悉的身影;如果你是股改的弄潮儿,金融理论工作者,或者实践的参与者,你也可以捧起这本书,书中的追索与溯源,让你对历史有更多的理解,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和信心;如果你和恩师是同代人,北大人的视角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理论家的解读更多一层高度;或者你就是一个陌路的年轻人,恩师的豁达与乐观,也是人生成功的信条,值得感悟和体味。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改革开放的瞩目成就证明了股份制改革、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理论指导意义和历史价值;这一理论在实践中还在不断地完善和革新,十八大以来,如何更好地推进混合所有制,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然需要继续在股份制改革理论框架中进行实践和探索。

  同时,厉以宁教授、曹凤岐教授和一大批专家学者、企业家在为股份制改革的实践添砖加瓦,铺路栽树,他们在不断地、立体地,全方位地为中国的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着贡献:创办北大管理学院,为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大批管理型人才和金融人才;推动证券立法,以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的理念看待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完善和必要的的产权交易市场;证券投资基金法规的出台,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直接投资入市提供了资金来源的制度设计,造就了一个12万亿的公募基金行业和10余万亿的私募基金的大发展。即使是恩师退休后,仍然笔耕不休,一方面继续从事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的理论研究,一方面创办了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从顶层设计和理论两个角度继续去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经济学,经世济民的学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特点和学术价值所在。中国的发展经济学始终不仅仅是一套理论,更是能够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并被政府采纳、推行,方为显学,是为践行。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会被不断地认识、梳理和完善,历史将会更加全面、深刻评价恩师等一代经济学家的求索。当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经历着进步抑或面临着挑战和挫折时,都可以在这里沉思求索,宠辱不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因为他们是这样的人:

  “我是一根蜡烛,在我能够燃烧时,我尽量拨亮烛芯,让它发出更多的光和热;当蜡烛的光开始暗淡时,我用它点燃更大的火把,点燃一盏长明灯,让它继续发光发热”。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曹凤岐 恩师 证券法 回忆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郭树清:警惕非法集资 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 郭树清:金融领域违法成本过低的局面必须改变 郭树清:上海非法集资诈骗不少 据说主要是外地人 郭树清回忆2012年参加陆家嘴论坛小插曲 郭树清:对金融假创新伪创新现象要及早揭露及时处罚 郭树清提示非法集资风险:收益超10%要准备损失本金 郭树清:今年对房贷、地方债和互金设定审慎监管指标 A股低迷赖“独角兽”?董登新:没有“独角兽”才跌 田国立:房价若真被调控下来 银行和相关部门都害怕 东北国营厂下岗职工自述:几万块就把自己彻底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