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伯静
现在,到底是谁会购买奇瑞股权已经不是重要问题,重要的问题是:资本方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入股,会把奇瑞汽车带到什么高度!
古人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如今,奇瑞汽车,这个曾经的国产汽车品牌老大,在失落了很久之后,即将迈入新的跑道。尽管,从时间上看过于晚了些。
就在5月29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了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
21岁的奇瑞,终于走上了混改之路。
这次引入外来投资者,不管称之为“委身与人”,还是称之为引入资本,奇瑞,都将不再是之前那个奇瑞了。
这里,我想说一句:再见,老奇瑞!
之所以在这里称“老奇瑞”,是因为混改之后的奇瑞,将是一个新的奇瑞了。根据媒体报道的消息,此次出让,奇瑞汽车计划出让至少51%的股权。这样的话,奇瑞汽车控制权大概率会“转手他人”。
因此,说“老奇瑞”再见,并无不妥。
第一,再见,老奇瑞!一个时代划上了句号。
“奇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如果把奇瑞控股集团也称之为奇瑞的话,那包含的东西就太多。这里,我们只说代表奇瑞汽车的“奇瑞”。
正如“夏利”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特殊的象征意义一样,“奇瑞汽车”,在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上也意义非凡。未来若是写一部“中国汽车史”的话,我相信,奇瑞将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个板块。
如果说奇瑞汽车最大的贡献,那么在我看来,就是大大的拉低了当时受合资车企主导的汽车价格。
“QQ”汽车的风靡一时,我们应该还有印象。奇瑞在技术上的努力,也一直让人称道。
虽然有“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传言,但我们记住的,更多的是奇瑞的辉煌。
回想奇瑞老大的风光,如今却已繁华不再。我们只能说,一个时代划上了句号。
第二,再见,老奇瑞!“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模式走入死胡同。
奇瑞汽车赶上了一个好的时间节点,就在奇瑞初创的那个年代,尤其是它的前十年,正好是国内轿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正因为如此,高速的发展掩盖了很多问题。比如,发展模式。
我不知道用“大而全”来形容奇瑞汽车当年的模式是否合适,但是,在奇瑞汽车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它做的车型确实太多了。或者说,事实上被证明已经失败了的“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多品牌战略,严重延误了奇瑞汽车的发展。
如果说奇瑞控股涉猎太多的业务领域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奇瑞汽车的产品线就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了。
曾几何时,在奇瑞“孩子”最多的年代,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奇瑞、威麟、瑞麟、开瑞四大品牌,上市产品覆盖11大系列共21款车型。
这个数字包含的车型,有谁能够清楚地分辨呢?
这不但是奇瑞的病痛,其他国产品牌也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有的车企及时“迷途知返”了。
尽管奇瑞在后来也做出了改变,但为时已晚。一个黄金时期,被奇瑞错过了。
“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模式走入死胡同。
“悔之晚矣”!
第三,再见,老奇瑞!“闭门造车”行不通。
除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模式,不能不说,在与世界先进车企“合作”方面的“迟钝”也影响了奇瑞汽车的发展。
毕竟,在中国,合资车企才是大量利润的源头。一段时间内,合资车企的技术和名气“噱头”很重要。
有时候我就很奇怪,在汽车出口业务上一直处于佼佼者地位的奇瑞,在国外不乏合作的经典案例。在国内可为何却在合作的道路上处于落后者的地位呢?
一度,奇瑞的做法被视作独立发展的典范。我总感觉,这种说法过于牵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谁都想拥有,而奇瑞在技术上也并非领先者。
其实,并不是奇瑞不想和外资合作,殊不知,奇瑞曾经和斯巴鲁差点合作成功,但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搁浅。
而到了与捷豹路虎的合作成功时,却为时已晚,即便成绩颇丰,却也难以摆脱颓势。
当然,客观地讲,合作是把双刃剑。可是如果利用好了外部技术、资本,也不乏成功者,就看你如何去利用了,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一桩双赢的买卖。
奇瑞曾经的独立发展值得称道,但有时候技术的窠臼却需要在外力的帮助下解决。如果当初奇瑞找到了一种合适的途径,那还会是今天的局面吗?
我们只能说,“闭门造车”行不通。
第四,再见,老奇瑞!这是混改大势。
奇瑞引入投资者,肯定让很多人百味杂陈。但,这是趋势。
之前,在一些汽车论坛,很多网友都爱说奇瑞是民间资本,其实,奇瑞汽车是货真价实的国企。只不过,是地方国企而已。
如今,国企混改已成大势。何止是奇瑞,一汽集团、长安汽车,都有已经在混改的道路上有了实质性的举动。汽车行业的国企,混改蓄势待发。
奇瑞汽车的引入投资者,是大势所趋。
除了国企的身份,奇瑞汽车的体量也很庞大。根据安徽国资委网站的消息显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429位。
奇瑞汽车这个“地方巨无霸”的混改,意义重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对此的评价是:“奇瑞可能是国企新一轮混改的‘排头兵’。”
所以,和老奇瑞说再见,不必伤怀,这是混改大势。
以上这些,都是老奇瑞留下来的教训。
其实,奇瑞汽车的混改,我们早就应该有心理准备。因为之前出售观致,就是个开始,甚至都不可以叫试探。
现在,到底是谁会购买奇瑞股权已经不是重要问题,重要的问题是:资本方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入股,会把奇瑞汽车带到什么高度!
如果仅仅是数家零散资本进入,而不涉及大股东、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的改变,那么这种混改的意义就不大。而如果不是零散资本,而是集中的资本进入,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都随着大股东的改变而发生改变,那么奇瑞汽车的经营方向很有可能发生大的变化。
当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如果奇瑞汽车能够找到最佳的投资者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有可能会迎头赶上。并且,能为接下来一汽夏利等“困难户”的解决问题提供经验。反之,陷入新的混乱也并非不可能。
不管如何,旧奇瑞都将离我们远去,新的奇瑞即将到来。
再见,那个承载着我们无数记忆的老奇瑞!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iDoNews 签约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