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少谈市场经济吧

2014年01月29日 14:04  作者:宋文洲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宋文洲[微博]

  说来说去,政府的资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土地,另一个是政策。只要政府可以通过不透明的行政手续操纵着两个资源,那么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将会无望,因为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国营经济,只存在官营经济。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国营经济,只存在官营经济。

  年末年首,各个论坛上都在讲“相信市场的力量”,这个议题本身就暗示目前改革的困局。改革开放已三十年,中国改的就是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体制,开放的就是市场经济。中国明明靠市场的力量取得了如今的进步,反而在这个时候重复这个口号,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对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遇到了难关,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受到了阻挠。

  1985年我刚到日本留学时,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竞选演说的中心题目就是国营铁路的私有化。而在此之前,日本国有电信公司已经完成私有化。日本邮政的私有化,直到今天还没有成功。对近代日本经济史稍有了解就会发现,实际上日本经济的进步过程,就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与上个世纪的日本相比,目前中国经济里的国有经济成份所占比例更大,对中国政治和政策的影响也更大,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更为艰难,而一旦改革成功,得到的回报也更大。

  那么真正阻挠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力量是谁呢,当然不是老百姓,也不要笼统地既得利益阶层,明确地讲,就是政府本身。中央政府推行,地方政府背地里不执行,商务部推行,和商务部同级的国企官员反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靠政府的力量推进了经济改革,这个过程尽管效率很高,却是双刃剑,它把政府功能和经济功能捆绑的太紧,到今天,这种政经不分的暧昧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参加过一些中国民企和地方官员的会议,地方官员们对经济发展的热情都很高涨,而感到不安的是地方官员们的对民企的过度期待以及民企对地方政府的过度要求。他们之间的政经不分,造成了对消费者甚至是对居民的漠视。这种对消费者和居民的轻视,早晚会导致地方资源的浪费,导致民企投资的低效甚至误入歧途。

  说来说去,政府的资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土地,另一个是政策。只要政府可以通过不透明的行政手续操纵着两个资源,那么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将会无望,因为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而且还有很多人甚至相信这是中国独创,是由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型,并美其名曰“中国模式”。别的我不敢断言,但有一点可以说绝了,那就是这种政经不分的经济体系,绝对不是中国独创,而是所落后经济走向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落后经济向向高度经济过渡时必须突破的模型。

  我不知道官民整体一起议论“相信市场的力量”有何意义,或者只是表姿态,或寻求认同。民间本来就是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政府对国家资源和政策的过度控制,每一个经济体都会是市场经济。

  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国营经济,只存在官营经济。如果让对土地和政策等公共资源有管控权限的官员去经营,这个企业即使是私人资本,其行为也必然会不遵守市场规则,造成社会性的不公和资源浪费。

  切断行政和经济的直接关系,缩小政府,并将其功能限定在公共服务领域,我国的经济自然就是高度的市场经济,这个世纪也就是中国的了。

  (本文作者介绍:第一个在日本创业上市中国企业家。日本软脑集团创始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宋文洲市场经济中国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