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蜂蜜匣子
公元965年,北宋用了66天,攻下了后蜀,皇帝投降了,后蜀人却不愿意了,他们很快就举起了“兴国”“兴蜀”的大旗。为了让蜀地人民停止反抗,缴械投降,赵匡胤决定发动一场“货币战争”,最终令“敌人”元气大伤,并直接的导致了世界上最早纸币的诞生。
有一种战争不需要刀光剑影、飞机大炮,也能置对方于死地。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的大宋朝就曾完美的执导了这样的一场战争,令“敌人”元气大伤,并直接的导致了世界上最早纸币的诞生。
公元965年,北宋用了66天,攻下了后蜀,后蜀皇帝孟昶投降。但是,皇帝投降了,后蜀的人们却不愿意了,他们很快就举起了“兴国”“兴蜀”的大旗,蜀地重新陷入了叛乱。
蜀地偏居西南,远离中央,不好控制。赵匡胤想尽了一切办法,包括给蜀地官员封官进爵,送物送钱安抚等,结果证明都不行。思索之后,赵匡胤认为蜀地人之所以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动叛乱,是因为蜀地富余(天府之国不是瞎吹的),蜀地人民很有钱。毕竟,有钱才有发动叛乱的资本嘛。
为了让蜀地人民停止反抗,缴械投降,赵匡胤决定发动一场“货币战争”。
公元979年赵匡胤统一全国后,在蜀地大规模发行铁钱、基本不发行铜钱,而且规定“私运铜钱入蜀境者死罪”,只有大宋王朝派来的高级官员才能用铜钱。但是,蜀地人们缴税则一律要求使用锦帛、粮食、白银等实物,衙门根本不收铁钱好伐!
不久后,由于没有官铸铜钱,又禁止民间私铸和外面的铜钱流入,蜀地铜钱数量大为减少。最终导致铜钱比价大幅飙升,兑换价格由最初的4:10很快涨到了1:100。
就是说,宋朝统治蜀地之前,民间流通的1枚铜钱可以兑换2.5枚铁钱;宋朝统治之后,宋朝官员手上的1枚铜钱可以兑换蜀地人们的100枚铁钱。这样,蜀地人们的财富变相贬值了近百倍。
但是,仔细思索了一番后,赵匡胤发觉这样不行啊!铜钱虽然这么值钱,但是朝廷之前规定了外地铜钱不能流入蜀地,不能冒着自打脸的危险去换钱啊。而且一旦兑换进行了,蜀地铜钱多了之后,铜钱也会很快贬值的,蜀地财富还是拿不到嘛。这可肿么办呢?
朝廷用铜钱大肆买蜀人贬值财富
↓
蜀地铜钱流通越来越多
↓
铜钱贬值
↓
蜀地财富升值
↓
朝廷投入更多铜钱
↓
搜刮财富失败
就在这种不安和纠结中,赵匡胤驾崩了。新皇帝赵光义经济学学的比较好,登基后针对蜀地采取了一种新的税收政策,就一举解决了蜀地财富无法兑现的问题。
赵光义规定:
1、蜀地居民从此以后用铜钱纳税,而且每年按10%的比例递增。
2、提出以蜀地为试点“统一货币”。
3、将蜀地铜钱货币的发行占比提高到10%,并且每年铜钱发行量也按10%的比例递增。
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只执行了第一条,后两条完全是障眼法,蜀地铜钱依旧是只能出不能进。
没办法啊,蜀地居民要用铜钱交税啊,而有铜钱的仍是那些朝廷官员,他们只能以更低的价格贱卖自己的财富,换取铜钱来缴纳税收。
这样转了一圈后,铜钱又回到了朝廷手上,而蜀地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太平兴国五年,蜀地铜钱铁钱比价达到1:400。为了缴纳赋税,很多人想办法偷偷融化佛像、毁掉古铜器甚至去盗掘古墓。即使这样,仍有一批居民因为交不足税款而获刑入狱。
在赵家兄弟先后精心布下的这盘大棋中,蜀地的财富遭到了空前的大洗劫,但是蜀地百姓只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看似大宋朝在这场货币战争中取得全胜,把蜀地财富搜刮了一遍,蜀地人民再也没有了造反的资本。但是,他们不知道在古代中国造反其实根本不需要资本,有人就有资本。
这种财富的压榨和搜刮中,最受伤的往往是底层民众。公元993年,实在忍受不了被剥削和压迫的青城县农民王小波、李顺聚众百余人起事,一呼百应,义军瞬间横扫整个川蜀。
大宋朝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将起义军扑灭。
战乱之后,宋朝取消了之前的货币政策,蜀地的铜铁钱无法按之前的政策继续运行下去,铸币作坊停止作业,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少。这严重影响了当时成都发达商业圈的正常运行,于是当地16家富商开始私下印制一种可以取代钱币、用桑树皮造的券,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币“交子”就此诞生。
(本文作者介绍:书本就像蜂蜜,醇厚而香甜,我们愿做你的小蜜蜂,为你打开财富知识的匣子。微信号:fengmixiazi)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