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香港开发商新盘开价大幅下调40%,成交量则显著回升,外界惊呼楼市转势下跌,甚至引来“崩盘”的忧虑。其实,自从新一届香港政府出重手调控楼价以来,已经与开发商拉锯战两大回合,在开发商奇招迭出下,港府长期调控的坚定态度,终于在一手新楼市场上取得一次扎实的胜利。
在知名开发商大呼2014年楼市“危险”的同时,内地上个月最新70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上涨,上海同比升幅竟然接近20%,全国人民都在房价是要暴跌还是暴涨的困惑中打转。
在另一边的香港,形势则清晰得多。最大开发商新鸿基地产推盘比去年降价四成,香港二手房价指数也开始下滑,创下一年多来的新低,楼市成交则开始回升,香港政府与房价的一场硬仗,终于扎扎实实赢了一个回合。
“楼战”回合一:开发商力抗政府
香港住宅的高价屡屡为人诟病,住房负担也高居全球首位。然而香港楼市真正的症结并不在高价,而在于长期的供应过少。香港政府真正立定决心调控楼市,始于2012年新任特首梁振英上任。
其实从2009年起,香港楼市受到美国量化宽松带来的大量资金刺激已显著上升,政府在2010年底推出了第一道限制短炒的“额外印花税”。但是,由于对97金融风暴和SARS经济低潮的深刻记忆,前任特首曾荫权强调“政府要击垮楼市,远比扶起楼市容易”,对加大住宅供应非常抗拒,楼价暴涨势头并未受遏制,到了2012年已升逾一倍。
与前任相反,以“黑马”姿态意外胜出特首选举的梁振英,竞选以来就以抨击地产霸权和矢言调控房价作为政治纲领。上任后,港府一方面连续推出“加强版”额外印花税(三年内转卖住宅须交税最高15%),限制外来人士的“买家印花税”(非本地居民买楼须交税15%),“双倍印花税”(购买一套以上住宅印花税加倍),提高首付比例,将楼市需求压抑到仅剩下本地初次置业者。另一方面,港府调动各方力量加速推售土地,将未来5年公、私营住宅落成计划大幅调高40%。
然而,在楼市暴涨中赚得眉开眼笑的开发商,显然并不乐见特首这番雄心。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开发商略施手腕,就让政府的多番努力看起来纷纷白费。例如,港府原本加快卖地和补地价谈判,预期2013年住宅可落成1.35万套,结果不但没有达标,反而仅落成8300套,比2012年还减少了18%,创下4年来最低。
开发商们的理由看起来也冠冕堂皇——“这与天气不好,人手短缺的因素有关”,身兼地产建设商会执委会主席的会德丰地产主席梁志坚表示,2013年工期受到各方面影响而减少,影响了建筑进度。长实集团执行董事赵国雄则声称,政府在新规章下对预售楼花审批严格,影响了集团的计划。
让政府无奈的是,楼市的供应最终还是捏在真正建房子的开发商手中。业界人士透露,开发商他控制住宅供应有诸多手段,常见的包括推诿施工缓慢延迟了进度,或是直接推迟卖楼花的时间,甚至等住宅完全落成以后才慢慢发售,一次只推出极少量单位,“挤牙膏”式慢慢卖以缩小供应量。
即便政府费尽心思增加的地皮供应,也未必就能顺利变成住宅。港铁站上盖大型住宅项目天水围天荣站地皮在去年年初、年底两度遭遇流标,其中一次竟连一份标书也没有收到。地产商对此纷纷表示“地价太贵”,拒绝出价,令原定供应目标中的1500个住宅单位又泡汤。众多开发商更多次表示港楼市前景堪虞,明示暗示要从香港撤资。以新鸿基地产轰动性投得上海“地王”,投资高达400亿港元之巨为首,各大地产商纷纷高调增资内地市场。
“楼战”回合二:开发商业绩压力下变阵
一直以来,香港舆论对政府的调控措施嘲笑有之,指责有之,却很少听到称赞。然而,尽管受到各种责备,甚至频频遭遇业界游行示威,港府官员在各种场合一直明确表态坚持楼市调措施,增加供应,压抑需求。甚至在本月各项楼价数据同时转向时,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依然坚持认为“目前楼市前景仍不明朗,未能确定进入降价周期”,因此调控措施不会改变。
政府对调控持之以恒的坚定态度,出乎不少开发商的预料,而“捂盘”的销售策略,长期下来也显现出越来越多副作用。刚刚过去的2013年,新鸿基本地190亿售楼目标仅完成了100亿,长实全年售楼目标更仅完成不足1/3,创13年来新低。在香港股市上的地产板块已闻风先动,全年持续下跌,最多挫20%,连累李兆基、郭炳江、郭炳联等一众富豪去年纷纷身家大跌,排名易位。
在业绩的压力下,坚挺了一年的开发商也终于要被迫变阵。去年底,事情开始出现变化,10月新鸿基地产突然推售港铁九龙站豪宅“天玺”,以提供按揭协助、税项补贴等一系列优惠,变相减价超过30%促销,一时间成为全城焦点。
对市场风向最为敏感的长实,去年中已小试牛刀将新盘价格略降10%,到了今年初出售楼花的港岛天后新盘DIVA,慷慨推出了最高相当于楼价25%的优惠和折扣。新鸿基则近日再度“接棒”,在推售新界元朗住宅“尔峦”剩余单位时,以补贴印花税等手段继续变相降价约40%,一时间市场风云变幻,甚至有外界舆论惊呼香港楼市即将“崩盘”。
当然,只要仔细看看开发商的推售细节,就知道离“崩盘”显然还远。大开发商的“降价”,除了调整部分楼盘在2013年初定价脱离实际的因素外,主要的手段是先推售方向、景观、楼层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的住宅单位,以低价吸引投资者,然后再逐步调高价格,出售素质较佳的住宅。新鸿基打头炮的“天玺”,第二批推售时已悄然提价近10%。
下一回合:楼价难大跌
根据政府土地注册处的数据,今年过去的近两个月中,一手楼注册量大涨至9年以来的新高。无论开发商如何长袖善舞,一手楼市场的活跃,标志着港府在楼市硬战的第二回合,终于占到上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楼市就已经面临大跌的前夜。
一方面,与香港楼市关系最为密切的美国联储局退市步伐,比业界想象的要缓慢许多。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副主席、资深测量师陈东岳认为,过去业界曾预期今年加息,但美联储的态度显然是要看经济情况,香港资金充裕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变。另一方面,香港楼市未来数年依然将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目前下调售价的新盘也迅速吸引到大量买楼客,例如新鸿基近日开盘的“尔峦”超购竟高达33倍。“因此一手新盘售价下调一定幅度后成交会回升,二手楼价则没有大跌之虞”,陈东岳表示。
此外,香港楼市其实最终由二手楼市场主导,其比例是一手楼的数倍。目前受到住宅转卖要交各种附加税项等措施压抑,二手成交过去一年都相当低迷,但却并没有多少业主急于降价出售。对此,中大地理及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姚松炎指出,由于实际利率依然为负,而且业主收入稳定,拥有物业的比例也不算高,因此并没有减价卖楼的意欲。
“新闻总说楼价跌了,但真的去看楼又不是这样”正因为新婚而有意置业的S先生,看了一个月的楼之后十分懊恼。他抱怨,减价的二手住宅就如同开发商低价推出的新盘,不是朝向糟糕,就是景观不佳,“真的买不下手。”过去楼市下跌时常常会有“银主盘”(指断供而被迫拍卖的住宅)出现,但近期S先生多方留意都没有找到,他坦言已经有心理准备难以低价买到心仪的住宅。
多数分析者都相信,在利率明显上升前,本地楼市的走向大约将是升势渐缓,而跌势渐显。尽管业主并不急着出手,但在楼价上涨的预期逐渐改变下,价格回归的趋势最终会慢慢从一手市场影响到二手市场。
在政府方面,由于在重税下炒卖已几乎完全被压抑,政策上不会有太多“后招”。而且楼价大跌也非港府所愿——数名官员近期都曾表示,只要确定楼市进入降价周期,就考虑取消措施。而港府的心理“价码”,去年6月笔者的文章《港府楼市调控攻坚战》也已提到过,仅是比当时高位下调20%——这一数字听起来不低,但与过去四年楼价暴涨近130%相比,其实也只能算是在狂奔的骏马上,稍稍收一收缰绳罢。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