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萧戍闻[微博]
有报道称,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未来将有300万保险代理人失业。不久前,真有寿险公司解散了个人代理销售团队。然而在2013年12月初,平安集团的企业领袖向平安寿险的全体业务员发出一封公开信,表示“互联网并非万能……无法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明确提出寿险业务员不会被网络技术轻易取代。
作者提示:互联网与金融业的两种精神传统在彼此挑战,它决定着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走向。
不必再争论互联网金融的正确与否了。金融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刚性需要,而金融创新从来都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挑战。对金融保险业而言,当与互联网结合之后,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同。然而——时下的互联网金融是否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重构或革命?
传统保险业和传统IT业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彼此是否真正的攻防对决者?
互联网与金融保险的合作,是界限分明的拼接还是彻底打碎后彼此再融合的新生?
或许,这是一场传统与创新的阶段性博弈?
冲突
首先,时下的互联网金融是否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重构或革命?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新、旧理念之间的冲突,而传统往往是“旧”的代言人,也是“新”所攻击的标靶,传统的IT网络产业和传统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在冲突中蜕变着。
做不做互联网金融是冲突之一。
传统金融产业至今业偶尔还会发出要阻止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声音。IT产业及民营资本向金融产业做深度介入的申请提交之后,金融监管当局的表现是即不否定也不支持,态度暧昧而不积极。这些都隐约表明,要不要进行颠覆式的行业变革,在行业内还存在不同意见。
什么时候开始做互联网金融是冲突之二。
有业界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未来二十年都有机会;又有监管者言,未来十到二十年是(传统)保险业的发展黄金时期;还有学界人士称,互联网金融只会给网络企业留出3年的机会,也就是今后3年内是所谓“窗口期”,以后仍是(金融保险)大佬们的游戏……除了将执行时间上的冲突表露无遗,上述业界与学界言论,还隐晦的表现出另一个冲突,就是面对互联网,传统金融服务产业自负依旧,甚至想以不变应万变,等着搅局者自生自灭,然后再由“大佬”们收拾局面。
想做和如何做互联网金融是冲突之三。
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所谓的互联网金融还远谈不上技术重构,而只停留在混业竞争的层面。IT产业和传统金融业在彼此竞争,两大产业内不同的市场主体也在相互竞争,IT产业外还有更多的民营资本正在积极介入这场竞争,强化了“互联网金融”的“混业”性质。以保险业而论,保险产业规模或经营利润的成长要依靠产品面的金融创新;保险资产配置、投放组合的优化则要依靠业务面的金融创新;换句话说,保险产品内涵价值的贡献度、投资收益的回算及合理分摊,这些才是金融创新的优势所在。
战略层面以外,还存在其他层面冲突。
有报道称,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未来将有300万保险代理人失业。不久前,真有寿险公司解散了个人代理销售团队。然而在2013年12月初,平安集团的企业领袖向平安寿险的全体业务员发出一封公开信,表示“互联网并非万能……无法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明确提出寿险业务员不会被网络技术轻易取代。
看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销售渠道上究竟谁主沉浮,在业界层面也已开始产生真实的直接冲突了。
而这还只是销售端的显性冲突,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精神在企业运营、业务管理、人力配置等诸多方面的隐性冲突也是不一而足,甚至相当严重。互联网金融凭借“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在销售端压低门槛,吸引普罗大众,以“客户存量、资金流量、规模暴涨”直接挑战着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传统金融则以“金融安全、风险控制”的主题,强势挑战着互联网金融的扩张。
可以说,谁战胜自己面临的挑战,谁就是未来的胜利者。
然而,美国民谚有曰:“打不过的敌人就是朋友。”换句话说,战胜挑战最好的方式就是结盟。
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实现结盟有两个基础,一是容让:彼此包容,让渡利益。二是相当:实力与理念相当。
挑战
其次,传统保险业和传统IT业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彼此是否真正的攻防对决者?
中国大陆地区保险业从2009年开始呈现连年的衰退,业务规模持续缩水。2011年统计的寿险密度是99美元,远低于376美元的全球平均水平;寿险深度是2.4%,低于3.75%的国际均值。这两个指标昭示出保险市场理论上的发展空间巨大。
是需求不足吗?2013年香港地区的保单在中国内地热销说明了保险市场并不缺乏客户需求,缺乏的是有吸引力的保险产品。
好的产品就是简单实用的产品,要做到简单实用就要颠覆以往的产品模式,最好的产品表现形式就是价廉物美,也就是低保费高保障,实现这个产品特性的基础则是险企通过优化保险资本配置来获取投资高回报率。现在的很多公司企图通过销售业绩创造首期规模保费来实现产品特性优化,实际是做反了。
然而,2013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J·希勒认为,保险作为金融服务的一种形式,“对于减轻大大小小各种悲剧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发挥的作用可称得上至关重要。(但)因为无法准确衡量保险商提供的服务的潜在价值,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太重视他们(保险)的服务内容”。
公众无法理解保险产品的理念,导致对保险业务及保险企业产生了不信任。赢得信任就要进行更新营销模式和客户体验。
产品创新与业务创新一向被认为是困难的,但实际上,只要能更广泛的覆盖公众的担忧和不良预期,保险业的金融创新点俯拾皆是,连“赏月险”这种娱乐性产品都能开发出来放在网络上销售,保险业完全有智慧挑战社会预期风险带给公众的担忧。
而互联网技术对于市场反馈迅捷精准,优势强大,非常利于增进保险企业与社会公众的互信。相对于此,既往的保险产品创新,包括销售模式在内的固有模式对创新后的保险产品而言,将显得效率过低和成本太高,于是产品创新紧接着就会催生模式创新。然而,新业务模式很难逆袭传统市场和客户,打个比方,山地车很酷,可是推进养老院只能被闲置到生锈。
对于“大数据”概念,传统金融服务业一向不明觉厉。虽然中国保险业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经开了先河,但现代保险在大陆地区的发展不过三十几年,历史数据积累薄弱。很多专业经验值都借鉴了西方的现成数据,包括风险管理模形也源于欧洲标准。
笔者曾撰文认为,要弥补这个先天不足以实现大数据之“大”,靠的是“共享”,即凡可为我所用者,无论金融、保险、IT产业以及税收、财政、社保、统筹医疗等数据,都要谋求共享。
以房地产业为例。如果保险业务介入到房地产价格与房屋建筑质量的保障当中,无疑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价格保险一方面可以缓解公众对于已够房产降价的忧虑,另一方面必然会在抑制房地产涨价上有实际的作为。建筑质量保险一方面会对房屋的损毁提供补偿,但另一方面会让保险企业更注重监督房屋的建筑质量,从而降低标的物的出险几率。道德性风险受到监督与控制,而这种监控是基于金融效用的,故此是客观和公平的。而房地产业发展数据、建筑质量工程数据、监理数据势必将与保险数据实现共享。
农业保险的金融创新也在此列。农险拓展最大的瓶颈是气象灾害的认定与估损,互联网上技术可以方便的实现数据综合利用,建立趋近实况的气象灾害模型,同时基于农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地方差异,制定适宜的费率和保额,甚至把保险标的设计的更有地方针对性,从而实现农业保险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不是相反。想当然和墨守成规都会让农业保险在农民心目中变成不可理喻的支出项目。大数据的运用将改变这种现状。
启示
再次,互联网与金融保险的合作,是界限分明的拼接还是彻底打碎后彼此再融合的新生?
新技术带来新风险,而只有新风险弱于旧风险时,新技术才会取代旧技术。可见,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最大挑战是风险与管控的挑战。
关于风险管理,要厘清两点:一是产品概念上的风险,二是运营概念上的风险;分而治之才是合理之道。风险管理向被视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不妨采取分解的方式,抽丝剥茧进行论述,三言两语就可把问题讲清楚了。
一是产品风险的有效管理,仰赖专业化的金融创新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他的小小店面何以成为米其林三星[微博](意味着仅为到此店就餐就值得来该国旅行)餐馆?二郎何以成为全球最年长的(近90岁高龄,仍在柜台后精神矍铄的为客人握寿司)米其林三星大厨?因为他一辈子都在握寿司,夜里睡觉都会被自己脑子里的新想法叫醒。叫醒他的是创新,产生创新的是一辈子的专业投入。
寿司如此,寿险亦然。如果保险企业天天在认真研究产品细节,密切关注市场基本面,全面思考客户需求,并且对人性进行深刻剖析,对经济环境进行理性观察,对社会风险事件培养敏锐的感觉,创新的想法也会把他从睡梦中叫醒。产品创新的成功就在于对细节的不断拆分。
借鉴《蓝海战略》的理念,针对产品的每一个环节,剔除那些在业内认为理所当然,但已不再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减少那些为了与对手竞争而徒增成本的过度设计;增加一些不得不向消费者做出的妥协。比如,参照客户的投诉,把消费者易于接受的“误导内容”干脆植入产品;创造出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新需求,从而改变定价标准,提升产品利润率。
二是保险企业运营管理的风险也有赖于金融创新予以控制和降低
简单来说,保险企业的运营管理风险是资金投放与回收的风险。当保险资金能够获得较高投资回报,退保、解约、理赔类支出就将被宽松的涵盖起来,所谓“罩得住”。保监会正在陆续落实的偿二代框架就是要实现这个“罩得住”式的风险控制模型。优选的资金配置和资金投放正是金融创新的强项。这种金融创新会直接降低产品的风险。而保险企业的运营管理的风险也有赖于金融创新予以控制和降低。而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无疑会使金融创新走得更好。
三是企业领袖的管理智慧是应对互联网挑战的关键
因为金融创新主要依靠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还是太少。按伯乐的观点,人才不是存在而是发现!当前国内保险业对于人才的定义是俗浅的,基本仅指管理高手和营销高手,而所谓“管理”也仅指营销管理罢了。这类人才不见得有金融创新的能力。
至于如何延聘到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为之营造一片适合的水土,则已经很久不在企业领袖们的视野和观念中了。
这需要警觉!
(本文作者介绍:金融大集团的从业小职员,“豆瓣阅读”认证作者,“第九课堂”认证讲师,文史国学研习者。 )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