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首席能源记者 刘丽丽
美国的页岩革命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页岩油气的开采,增加了化石能源的供应,延续了化石能源的寿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则是对化石能源的迎头一击。而这两大趋势,不幸都对石油价格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多少年来,石油这黑色液体背后深藏的无数故事:财富、诅咒、阴谋、博弈、动荡,到今天还没有要落幕的迹象。
从今年6月20日到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跌去了25%左右。布伦特原油价格和WTI双双位于80美元/桶左右,而布伦特油价曾于6月19日涨至每桶115.06美元。
雪崩式下跌的背后,几家欢乐几家愁。
高油价时代结束?
此次油价下跌之迅猛颇为空前,一时间各种解释层出不穷。最为戏剧性的版本是,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是沙特和美国的阴谋。这是当年美国沙特联手迫使苏联计划经济破产的战略故伎重演。俄罗斯财政是典型的“石油财政”。2013年石油和天然气占俄财政收入的48%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俄罗斯财政收入不仅会减少,而且还需要动用外汇储备,以及贬值卢布,来缓解油价下跌的打压。持这种论调的有俄罗斯政府和俄国内舆论,以及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
阴谋论是否成立,很难求证。美国人是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美国人对整个棋局的掌控力是否真的有那么大?这些问题恐怕没人可以确切回答。
阴谋或者阳谋,总是暂时的,市场的规律才是永恒的。
几乎大部分专家都承认,国际油价下跌,总的来说,还是源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石油供应市场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传统大卖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产量持续走高。俄罗斯8月石油产量为全球最高。成功实现能源转型的美国原油产量创下29年来新高。利比亚和伊拉克原油供应也从战乱中逐渐恢复。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石油需求持续不振。国际能源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等机构都调低了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和石油需求的预期。而美元升值和投机者浓厚的看空情绪,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能源产业发展来看,此次油价大跌,和以往很不相同。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供应,逐渐更加多元化。世界石油供应不再围绕传统的中东地区,而是形成了中东、非洲、北美、俄罗斯四大石油供应中心。这种多元化供应的格局,一方面是生产能力的绝对增加,另一方面是市场操控能力的相对减弱。通过联合限制产量来支撑价格的办法,越来越难以奏效。
此外,整个能源供应结构也更加多元化。各种新能源逐步实现商业化,在技术和价格上不断提升竞争力。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正在逐步壮大。这个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这两方面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页岩革命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可再生能源大发展。页岩油气的开采,增加了化石能源的供应,延续了化石能源的寿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则是对化石能源的迎头一击。而这两大趋势,不幸都对石油价格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继煤炭市场低迷之后,坚挺多年的油价也开始下行,化石能源的冰山一角已经开始有了崩坍的迹象。这种变化终将动摇原有的能源市场格局,并建立世界能源市场新秩序。此次油价大跌,或将成为高油价时代结束的先声。
连锁反应逐渐显现
有专家感叹,此轮大跌之后,恐怕石油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甚至表示,此轮下跌可能会持续两年。他算了一笔账:俄罗斯北极油田的成本是75美元左右,而美国页岩油老井的成本也是大约75美元,但是新的页岩油井成本已经降低到57美元左右。所以,未来石油价格战的底线可能在60美元左右。按照这个数字来看,目前80美元左右的油价还有相当的下降空间,尚未到触底反弹的时刻。
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中国就可以节省21美元的成本。对于国内的有关产业来说,这是个好消息。最为直接利好的莫过于航空、航运业,因为这些行业的石油消费,更难以被替代。油价一跌,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应声而涨。
从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原油进口量从7月份以来已经增速明显。据彭博社汇总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较去年同比大增56.79%,达到284.1万吨,而从哥伦比亚进口的原油总量同比更是飙升389.6%。俨然一派抄底补仓的热烈景象。
而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10月份创纪录地购买了逾2000万桶迪拜、阿曼和上扎库姆油田的原油,其中许多来自中石化[微博]旗下的子公司联合石化。可以预见,“三桶油”海外项目的产量未来将更多的进入国内市场。之前,这些公司海外项目生产的石油运回国内的不到10%。
即便如此,“三桶油”第三季度业绩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季,中石化实现净利润约193亿元,同比下降约13%;中石油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至279亿元。中海油油气销售收入则下滑了近5%。恐怕又有人会打起国内定价机制的主意。
油价和气价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传导关系。对于2014年5月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的东线天然气供应协议来说,国际油价大跌显然有利于中方进口气价的稳定。在这份协议中,俄方坚持气价与油价挂钩的原则,俄天然气供应价格是以与国际油价挂钩的一个公式得出的。
事实上,石油作为上游产业,降价传导的利好效应,也是逐步释放的过程,其影响是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而逐渐衰减的,普通消费者尤其不必奢望石油化工下游产品的价格会应声而降。
像任何价格波动一样,油价大跌的影响总有其另外一面。对于煤化工和新能源汽车来说,油价下跌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煤炭价格下跌带来的利好效应,很快就会被油价下跌所抵消,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产业的经济性问题,再次摆在面前。如果排放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加上油价下跌提升经济性,传统汽车还会是消费者们绝对的首选,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开拓之路,可能会更加任重道远。
总的来说,化石能源价格的下降,对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甚至更为宏观层面的国内能源结构调整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前车之鉴是,由于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国内一些企业甚至已经开始弃气用煤。
至于油价下跌可能带来的很多人预期中的改革窗口期,实在是太过牵强和渺茫。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能源记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