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汉阳:着力打造现金服务新格局

2023年11月30日11:34    作者:谢汉阳  

  作者|谢汉阳‘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22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货币供应和现金服务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国内外货币运行规律,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现金供应体系,提升现金服务质效。

  从国际货币看现金运行特性

  国际货币,又称“国际硬通货”,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普遍接受、广泛使用的货币。从属性上看,国际货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可兑换、价值稳定和普遍接受。

  美元运行情况。美国电子支付的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现金交易形成替代,但现金净投放量仍持续高位运行,在2020年创下近20年新高,之后开始明显回落。美联储调研分析显示,1995~2005年,全美ATM市场保有量增长了2倍多,年均增长率12.5%;2006年首次出现下降,同年美国电子支付首次超过支票交易,且占全国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比例超过了70%。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后,美元现金年度净投放量持续高位运行,2020年出现猛增,当年净投放27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0%,2021年之后开始回落,其中2022年净投放量为625亿元,约为2019年同期(疫情前)的70%。

  欧元运行情况。自欧元面世以来,流通中的欧元纸币数量稳步增长。在纸币面额定位上,中小面额的欧元属于“典型交易型”货币,使用相对频繁,如50欧元;而较大面额的欧元纸币则属于“非典型交易型”货币,使用量相对较小,如500欧元(2019年停止发行)。欧洲中央银行2019年调查显示,27%的被访者偏好使用现金,且使用人群具有明显特点,即老年人、低学历者以及农村地区居住人群。

  英镑运行情况。2020年,英镑现金处理量(投放及销毁)达到高峰,净投放则在2021年呈阶梯式增长。2017~2020年,流通中英镑总额基本保持稳定,但之后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据英国中央银行分析,主要是大面额英镑,如20英镑和50英镑的贡献率较大。从投放量看,2020年累计投放336.97亿英镑,接近2019年的4倍;从销毁量看,2020年累计销毁274.78亿英镑,接近2019年的2.5倍。此外,英国重要的节假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期间,以及银行休假和重要公共事件发生时,公众取现需求猛增会明显刺激流通中的现金快速增长。

  日元运行情况。日本是现金使用大国,日元现金流通总额持续多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增长趋势也出现过明显变化。2012年前,流通中现金总额增速比较稳定,但之后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分券别看,日元流通出现了明显分层,大面额货币1万日元的流通量快速增长,而其他券别并未出现明显增长迹象。此外,现金流通量增长的波峰集中在每年年末及第一季度,这与日本社会传统节假日密切相关。

  从国内情况看现金运行特性

  2022年,我国现金净投放1.39万亿元,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且全国所有省份均为净投放。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流通中现金(M0)余额10.4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湖南作为传统的现金投放回笼大省,与全国总体情况相近,从2016年开始净回笼持续下降,2022年首次转为净投放。

  从趋势看,湖南处于从大幅净回笼向小幅净投放转变的“质变”时期。湖南现金净回笼于2014年达到峰值,随后进入持续下降阶段,2022年首次转为净投放,且年内各月持续处于累计净投放状态。2023年上半年,湖南现金净投放态势有所弱化,并在4月旺季回笼高峰后转为累计净回笼(与2020年之前相近)。随着影响现金运行的因素日趋复杂,预计未来湖南现金运行的波动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在测算年度现金需求时,不仅要满足市场常态,还应充分考虑应急情形。

  从时点看,湖南每年第一季度受元旦春节旺季影响较大。与前述各地区相近,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公众的现金需求会激增。从历史数据看,每年一季度,以农历春节为节点,均会呈现现金大幅投放和回笼的规律,之后则趋于平稳,如2022年元旦至春节旺季时现金投放金额占当年总投放量的52%。因此,每年旺季前应重点保障现金供应总量充足,之后则应合理优化现金供应券别结构。

  从结构看,湖南大面额现金需求从2015年开始波动增长,大面额现金是保障的重点。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市场对大面额现金的整洁度要求提高,湖南现金需求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年度现金投放结构中,100元券投放占比由2012年的61%增至2022年的68%(按张数计),而其他券别的比重则不同程度下降。因此,100元券是湖南现金供应需重点保障的面额。

  从长远看,县级发行库撤销后,中央银行现金供应体系调整,提高调拨灵活性和周转效率是关键。在现金净投放到净回笼的转变、大面额现金需求不降反增的背景下,随着县级发行库撤销,全省发行库总库容减少,对发行基金摆布和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湖南县域现金存取新渠道整体运行平稳顺畅,但要看到,市州分行发行库承担的现金供应任务加重,旺季现金存取压力明显增大,亟须提高发行基金调拨的灵活性和周转效率。

  国内外现金运行共性

  总结货币运行特性可见,其核心影响因素是需求。根据使用地域,可分为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交易需求和储备需求。同时,需求还会受“事件”影响出现波动,如非现金支付替代、经济危机、疫情影响及个体风险事件等。

  ● 国内和国际需求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物价是影响现金运行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宏观经济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现金交易需求,特别是在支付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在各类宏观经济指标中,GDP和物价水平是核心关联指标,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从湖南省情况看,2015年以前,现金投放和回笼与GDP和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呈现明显相关性,之后随着非现金支付发展和公众消费习惯变化,影响现金运行规律的因素日趋多元。

  高收入人群和不便利的金融服务会扩大现金需求。从个人收入水平看,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更偏好储备一定额度的现金,其比例变化可对现金运行产生一定影响;从现金服务便利性看,取现便利度与现金需求量成反比,如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普遍比城市差,农村地区人群更偏好储备现金,一定程度上会扩大现金需求。一项面向湖南1500人的问卷调查显示,乡村人群中有36%的人习惯使用现金,大约是城市人群的4倍。

  现金与特定人群和特定场景密切相关。在非现金支付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金作为基础性、普惠性金融服务,与特定群体密切相关,是其重要的支付手段。例如,在欧美地区,部分弱势人群无法获得银行账户,因而与银行卡、信用卡等非现金服务脱节。此外,现金与民生行业密切相关,如零售、餐饮等属于小额现金交易的重要领域。上述问卷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0%、初中以下学历人群中有49%的人更习惯使用现金。同时,公众选择现金支付的比例呈现随交易金额增加而下降的特点,现金支付主要集中在商场超市、交通运输等小额高频交易场景,在5000元以上的交易场景中,超85%的公众更倾向于非现金支付方式。

  货币的国际需求会扩大货币投放量。在本国货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现金需求也会影响现金运行规律,如美元有60%、欧元有40%~50%在境外。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特别是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权重稳步上升,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投资货币、贸易货币和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未来也将逐步带动境外现金需求。

  ● 交易和储备需求

  交易型货币呈现明显券别偏好。交易型货币主要是满足国内支付需求,受当地经济水平、券别结构、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如在欧美国家,20元券明显受到公众青睐,而50元券、100元券使用量明显偏低,这主要与物价、消费水平相关,20元券可最大程度满足交易需求。而在亚洲国家,普遍有“大额”“单数1”的偏好,例如,日本最大面额1万日元的流通量最大,且因“1”便于支付和找零,普遍受到亚洲公众喜爱。从湖南情况看,现金需求结构也呈现三个“1”特点,即100元、10元和1元券的需求量大,合计占比超过83%(按张数计)。

  非现金支付偏好会导致流通中的典型交易型货币数量不断下降。随着非现金支付手段不断增加,如网络支付、P2P支付、非接触式支付等,公众的消费习惯和支付偏好不断受到影响。数据分析发现,在不同国家中,当某种非现金支付方式的覆盖面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公众现金交易产生替代效应,特别是在交易型货币方面。

  储备型货币需求是现金需求持续上涨的原因。在各国交易型货币需求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现金需求却还在继续增长,其重要原因是储备型货币的市场需求在增大,如美元、日元等,同时储备型货币又具有“大额”的特点。因此,近年现金运行规律主要是受到大面额储备型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这与湖南近年100元券需求持续增长、投放占比明显提升的情况相一致。

  ● 重大事件影响

  传统节假日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在各国重要的传统节假日期间,公众取现需求有明显增长,出现“节日效应”,形成年度流通现金峰值(如英镑、日元)。一方面,因为假期现金消费需求猛增,使得交易型券别货币出现明显波峰;另一方面,节假日期间现金获得的便利性会有所降低,导致储备型大面额货币需求快速拉升。双重因素叠加,使得现金需求达到年内峰值。

  不可抗力事件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在自然灾害、金融危机、全球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下,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明显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减缓,使得现金需求增加。此外,部分商业银行关门停业,也会影响货币正常流通,甚至货币生产、运输也可能因不可抗力而暂停。

  ● 非现金支付影响

  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凭借其极大的便利性以及与网络经济的高契合性,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公众的支付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现金支付形成替代。尤其是在交易型券别方面,如日本等国家,典型交易型现金市场份额持续多年下降。从我国情况看,M0/GDP比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0.2%降至2019年的7.8%(2020年后维持在8%上下波动)。从湖南省情况看,20元及以下券别作为主要交易型货币,2022年投放数量较2012年下降了33%。现金统计数据显示,随着非现金支付的普及,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用现行业的现金收支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批发零售业2023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创下了近四年新低。

  启示与建议

  我国现金运行虽有自身特点,但也与各国货币有相似的共性化趋势,如近年现金需求不降反增、重大事件和非现金支付影响等。各种因素的复杂变化对现金供应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点面结合,以精准直达的供需对接机制完善现金供应体系。一是把握大势,优化供给。在当前现金运行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现金运行规律研究,不断增强现金供应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实现点位精准、面面俱到。二是瞄准对象,有的放矢。现金对社会群体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现金服务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方面,应根据不同时点、场景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改善面向小微企业、农村地区和老年人群等的现金服务。三是统筹全局,未雨绸缪。从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两个方面,密切关注各类因素影响,在做好日常现金供应基础上,强化发行基金应急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

  内外兼修,以优质高效的全息服务机制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一是加强现金流通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保障总量供应基础上,围绕优化券别结构、提高整洁度、提高公众满意度等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现金流通各环节、全流程管理,努力构建安全、高效、和谐的现金服务格局。二是加快不宜流通货币的退出速度。通过加强现金整洁度监测、加大新钞投放力度、深化反假货币工作、加快残损人民币退出流通等措施,持续优化现金流通环境,减少因残损券、假币等产生的社会隐性交易成本。三是提升现金获取和使用的便利性。应用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创新和改进现金服务,促进现金供需高效对接,使公众合理、安全、顺畅获取现金,降低因预防目的而大量持有需求外现金的机会成本。

  多措并举,以互补共存的多元支付机制维护现金消费权益。一是打造多元化支付方式下的现金和谐流通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通过现金等各种支付工具多元化组合,提高支付体系整体运行质效,实现多元共存、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让优质金融服务更多更公平惠及各类人群。二是坚决维护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重视现金在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公众选择和使用现金的合法权益。同时,从灾备、风险防范等方面考虑,强化现金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战略保障作用。三是缩小支付领域的“数字鸿沟”。有针对性地改善银行网点适老化现金服务,高质量做好中小面额人民币、残损人民币兑换等现金收付业务。推动兼顾老年人和特殊人群需求的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让更多公众共享数字化便利,变“数字鸿沟”为“数字红利”。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