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美股这个指数创下开年最差 是否跟疫情相关?

2022年01月10日08:41    作者:叶檀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叶檀

  从2022年元旦以来,对于市场最大的冲击,仍是疫情。

  在疫情还在蔓延之际,美联储缩表加息不变,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

  全球疫情没有缓和的迹象。

  全球累计新冠确诊人数破3亿

  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月7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突破3亿,死亡病例为5472694例。

  美国确诊人数最多,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848万例,累计死亡病例83万例,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自2020年2月以来,美国超额死亡人数为942431人。

  可怕的是,疫情的严重程度可能被低估。

  有一些侧面数据佐证了这一点,比如,保险公司手中掌握的数据。

  1月9日《海外网》报道,英国《卫报》根据美国保险公司OneAmerica首席执行官戴维森的数据指出,美国许多死亡病例并未计入官方疫情统计数据,因为许多患者是在感染新冠数月后死亡的。

  保险公司有自己的疑虑。戴维森表示,18至64岁的美国人死亡率比疫情之前增加了40%,每100名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死亡,“40%的增长比例是闻所未闻的”,“这是我们行业的历史上所见过的最高死亡率。”

  保险公司因天灾和疫情受挫。

  2021年2月22日,瑞士再保险集团发布2020年财报表示,报告期内净亏损达8.78亿美元。

  不过,在排除新冠疫情相关理赔和准备金39亿美元(税前)后,集团净收益从2019年的7.27亿美元上升至22亿美元;股本回报率为7.3%。

  这说明,疫情打压了这家公司。而气候变化天灾变多,让保险理赔增加。

  有一种潜在的担心是,新毒株还在诞生,如果某一天真的出现一种高致死率的新变种,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从德尔塔、奥密克戎到“德尔塔克戎(Deltacron)”,新毒株在跟人类抗病毒能力赛跑。

  1月9日,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援引塞浦路斯媒体报道,塞浦路斯大学研究人员疑似在当地发现一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的重组新冠毒株,其基因与德尔塔毒株更为接近,但拥有大量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有变异。因此,该毒株被研究人员命名为“德尔塔克戎(Deltacron)”。

  也存在争议,有的专家认为,没有新毒株,可能是样本被污染了。

  不管有没有被污染,从底线思维考虑,疫情控制差的地区成为新毒株的温床,是有可能的。

  国内情况怎么样?

  西安情况在好转,2022年1月8日0时—24时,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例,最近几天新增感染人数在大幅下降。

  大家关心的是天津、河南等地。

  1月8日晚,天津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宣布截至当天21时,在最初2名本土感染者之外,在密切接触者中又检出18例新冠病毒感染者。24小时内查出20名感染者,而且已经传播了三代。1月9日7时起,天津宣布全市范围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1月8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多的为河南,共56例。

  中国抗新冠仍是高效的,郑州6个小时全市1260万人核酸检测完毕。

  但有两件事,值得重点关注:

  年轻人或者孩子的感染人数是否上升,新华社消息是,天津公布20例阳性感染者详情,15人为中小学生;

  抗病毒需要更高的成本。

  西安疫情之后,管控模式可能从3+2模式,直接上升为5道防线模式,也就是:

对外48小时核酸+落地之后隔离14天以及2次核酸;对内是流调+重点区域核酸+健康码。

  我们考虑未来的经济和市场,要建立全球疫情数据的基础之上,再来看货币等政策。

  疫情蔓延,经济和市场反而好转,这并不符合逻辑。

  最好的情况是,市场保持稳定。

  标普500指数为何创下2016年以来最差开年表现?

  既然疫情还在持续,大家当然关心美联储的动作。

  市场率先作出反应。

  截至1月8号的一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约1.87%,创下2021年12月21日以来收盘新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计下跌约0.29%,创下当年12月23日以来收盘新低;

  作为领头羊的纳斯达克指数,综合指数本周累跌约4.53%,逼近当年10月15日收盘位14897.34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本周累跌4.46%,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本周累跌约6.49%。

  科技股受到巨大压力。

  纳指中大约40%的公司市值从52周高点下跌了50%或更多,而绝大多数指数成分股都陷入熊市,对冲基金也在以10年最大速度抛售科技股。

  股票市场承压,债券市场也好不到哪儿去。

  疫情没有根本好转,又面临通胀压力。

  美国通胀在上升,欧元区也在上升,算是难兄难弟。

  美国CPI上冲8%,1月7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去年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再度创下1991年以来的新高。

  面对这样的CPI数据,即使欧洲央行再不愿意加息,也没有放松的空间了。

  货币收紧但凡有风吹草动,泡沫论也就浮出水面,股债双杀两把刀挥动在投资者头顶。

  比较扛得住的有原油、物流等,估值在高位的投资品受到压制。

  农产品是经济和稳定的基础。

  给中国市场扛鼎的有下面这些数据:

2021年,我国粮食获得丰收,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

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达8000多万亩,同比增加200多万亩,预计未来3个月蔬菜供应总量1.7亿吨,同比增加350万吨,加上冬储蔬菜,可供每人每天约3斤菜。

2021年我国生猪生产恢复目标任务提前半年完成,牛羊肉、禽肉、奶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畜产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裕。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农业、能源两大市场的稳定,在一切之上。

  而我们的货币政策,相比欧美而言,有稳定和宽松的空间。

  不管开年如何,市场萧条的情况,估计不太会出现。

  多几句话

  今年元旦,看的是《爱情神话》。

  写爱情神话的人很多,这本电影并没有讲女权,但从每个镜头语言里,透露出女性的平等地位。

  经济增长和文化宽容给了两性平等的地位,要争取两性平等的地位,无外乎经济进一步增长,文化进一步包容。

  体体面面的人间烟火气,就在每家每户、每个人的方寸之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财经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梁晨婕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