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美欧已在金融危机边缘 中国要防房价暴跌

2020年03月26日17:50    作者:李迅雷  

全球衰退会持续多久?欢迎关注新浪财经大学,李迅雷带你详解全球疫情蔓延以及应对之策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迅雷

  宏观政策要把房地产给稳住,说白了,就是要防止房价暴跌。因为在中国,如果说要触发金融危机,可能就是房地产。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波动要有预案,但现在还不到房地产政策调整的时候。

  周一美股的交易又一次触发了熔断,道指创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本周一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12.93%,再次刷新上周下跌9.9%的纪录,标普500指数收跌11.98%,以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12.32%。如此动荡的资本市场是否意味着金融危机逐渐逼近?

  以当前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中国恐怕也难独善其身,美股要崩了,中国楼市还好吗?

  日前,界面新闻采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以下是他的分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海外扩散,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

  我觉得目前已经进入到金融危机的边缘了,尤其是美国和欧洲。未来主要看哪些美国的大企业借钱来回购股票,到时候,债能不能还得了?如果出现大部分违约的话,资金链就会中断,这样就爆发危机了。

  如果危机真的来了,应对难度肯定比2008年要大。2008年的时候,美国政府的杠杆率只有40%,现在杠杆水平大约在100%,政府还有多少余力救市?购买资产要有钱,但现在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日本,政府的杠杆水平都太高了。

  对于中国来讲,名义上降息的空间比较大。但实际上,我们需要评估降息的效果。我们需要考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是资金成本过高的问题。如果不是,而是正常经济运作没法开展的话,那降息需要慎重。

  我认为,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疫情导致复工复产的进度比较慢,而且目前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在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还是要以我为主,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政策工具的组合。在全球货币宽松下,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在变大,但具体怎么用,需要相机抉择,主要是要给市场一个好的预期。

  对于今年的中国经济,我还是担心就业。这次的就业问题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严重很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生产可以不受影响,但疫情爆发之后,生产受到影响,正常就业都受到了影响,更何况是失业呢?这是疫情带来的一个比较大的影响。

  我觉得不爆发金融危机就算好事情,现在大家都在担忧这个。所以,现在要运用底线思维,不是说要达到什么目标,而是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做的是把底线稳住,不要出现大的就业问题就可以了。

  宏观政策要把房地产给稳住,说白了,就是要防止房价暴跌。因为在中国,如果说要触发金融危机,可能就是房地产。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波动要有预案,但现在还不到房地产政策调整的时候。

  危机的传导是有过程的,不是美国发生危机,中国马上就会发生危机,可能会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慢慢传导过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对策。

  关于稳定服务业的就业,其实还是需要刺激需求。现在因为疫情影响,居民在消费上还是有顾虑。比如,大家都戴着口罩,那肯定是不敢去外面吃饭了。那怎么能够消除顾虑?我觉得这是需要政府考虑的。

  实际上现在国内新增病例已经很少了,政府在引导消费上要把握好度。如果说都是守土有责,只要这个地方出现病例,地方政府就要担责,那整个地方经济都难有起色,必须让政府在这方面免责。大家有公共安全意识是挺好的,但是过度防御,对经济带来的危害可能是非常大的。

  因为有些消费过去就过去了,尤其服务消费这块是很难再弥补的。你在外面吃饭,就算疫情过去了,也不可能要吃个两倍,旅游也是一样的。

  刺激消费方面,政策重心应该放在收入结构改革,为低收入阶层提供更多的收入保障,缩小中低收入阶层跟高收入阶层之间的差距。这方面的政策力度要加大。

  政府方面与其搞投资、搞基建,还不如发消费券。至于消费券的发放,首先要判断哪一部分人是属于需要发放、需要救助的,然后通过比较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发放的渠道有多个,一个是对低收入阶层,消费券应由政府补贴,用于定向购买某种消费品;一种是城市、企业发放的旅游消费券,鼓励大家出去旅游;还有一些购物的消费券,不一定由政府部门来发,各个企业、商场都可以发。

  有人鼓励大规模的基建,包括新基建,也有人说应该进行“二次房改”,建安居房,挺难的,关键是没钱。从财政赤字来讲,按照目前情况,比较偏紧的财政赤字可能要到3.5%,如果再松一松的话,可能要到4%-5%了。

  原因在于减税、降费、疫情导致企业盈利状况恶化,税收收入减少,财政收入整体大幅下降,刚性支出却在增加,比如防控疫情。搞大基建,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

  (本文作者介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疫情 新冠肺炎 美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