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沈建光
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将整体保持下行态势,或将从2017年的6.9%回落至2018年的6.3%。
2017年经济数据超出预期,结束了2010年以来的逐年下滑态势,GDP增速反弹上升至6.9%,并罕见的实现了三驾马车同时发力。乐观声音随之而出,相当多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反弹趋势有望持续,2018年中国GDP有望回升至7%甚至更高。
然而,对待如此乐观判断,笔者则相对谨慎。在笔者看来,2017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除了消费稳健以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外贸环境转好带动的净出口贡献增加,投资在去年年底已经由于去杠杆压力,出现下滑态势。考虑到十九大后,去杠杆与地方债务风险严控并行,房地产调控仍然偏紧,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将整体保持下行态势,或将从2017年的6.9%回落至2018年的6.3%。
整体来看,在去杠杆、环保力度加大的背景下,2017年投资已经出现了缓慢下滑态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7.2%,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9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态势仍将持续。主要体现在:
一是房地产投资方面,考虑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加码,房地产销售与新开工等先行指标已出现下降,预计2018年房地产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二是基建投资方面,在影子银行不断收紧、地方财政约束增强以及整体发债利率高企的环境下,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提高,或将导致全年基建增速显著放缓;三是制造业投资方面,预计高科技制造业仍将保持强劲增长,但重工业和传统工业受到更加严格的防污染举措控制,增速或继续放缓。
当然,尽管投资增速或有所下行,但消费与净出口两方面或为2018年中国经济提供支撑。其中,外贸方面,2017年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外贸形势明显好转,全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达到10.8%和18.7%。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由负转正,显示危机后净出口拖累增长的局面得到了改变,而展望未来,预计这种全球经济向好与贸易复苏态势也有望持续。
消费对增长的带动是基本稳定的,2017年全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增长10.2%。其中,12月单月同比虽然下降至9.4%,但在笔者看来,并非消费动能减弱,其原因在于:一是“双十一”活动的吸引能力逐年增强,使得部分消费被提前。如12月通讯零售增速比11月增速下降20%,主要与手机等产品“双十一”活动促销力度大,提前消费有关;二是政策因素的作用。2016年底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即将结束,使得年底汽车集中消费,因此,在高基数背景下,2017年12月汽车销售增速显著回落至2%。同时,消费转型仍在进行,这从欣欣向荣的网络消费、旅游消费、娱乐消费等便可看出。
基于中国经济的超预期表现,笔者预计,2018年中国的政策重心将立足于结构转型与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十九大已为2018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主基调,强调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当前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政策重点应由强调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重点将集中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治污染与扶贫等方面。
结合十九大以来的政策操作来看,去杠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政策已频出,凸显了政策的寒意。例如,金融市场强监管风暴来袭,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布置工作,资产管理业务新规推出、现金贷、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从严,房地产贷款利率逐步攀升,房产税有加速信号。地方政府债务开启严控模式,财政部连续发文对PPP、产业基金、政府购买服务多种渠道进行规范管理,而从2018年伊始,云南省级投资公司未能足额偿还本息打破刚性兑付,包头地铁停工等情况来看,去杠杆与防风险并非虚言,政策收紧或将短期牺牲部分增长速度,以为改革腾挪空间换取长期来看更高质量的增长。
(本文作者介绍: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