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买房 懒人买车

2015年12月22日 07:41  作者:钟伟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钟伟 本文原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是否拥有自己的住房,和幸福与否直接相关。在中国城市中生活不是不可以租房,但公民的许多福利,实际上和户籍和自有住宅相关。而买车是懒人的选择。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专车、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十分便利,没有必要买私家车,既浪费又拥堵还污染。

聪明人买房 懒人买车聪明人买房 懒人买车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许多人心里会不舒服,这是自然的,对这样自作聪明的文章,请谨慎对待。毕竟每个人阅读这个世界和财经的方式都有差异。

  为什么房子仍然值得购买?所有中国楼市泡沫化的因素都清晰地存在。最典型的因素包括:一是房地产库存巨大,猜测目前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带来的供应量大约有85亿平米,按每年13亿-15亿平米的库存消化节奏,目前的高库存可供消耗5年以上。二是高房价的问题没有本质改善,从房价收入比看,经济增长疲弱带来挣钱日艰,使得房价更高不可攀。

  三是长期涉房政策的不确定性。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议论房产税、房产赠与税、遗产税等等,拥有的房产在未来有可能产生收益,更有可能带来沉重税负。四是城市圈大局已定。经过1998年以来急风暴雨的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住宅自有率已非常高,据说户均拥有住宅套数已超过1套。长期不利因素如此之多,为什么还声称买房是聪明的?

  是否拥有自己的住房,和幸福与否直接相关。在中国城市中生活不是不可以租房,但公民的许多福利,实际上和户籍和自有住宅相关。何况在中国,房东对租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传统和现实导致,如果你想在城市中拥有一个家,就必须拥有一套房,唯有如此才能对房子付出心血,将其建为自己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巢穴。考虑到我们的生命短促如闪电,微弱如尘埃,房子虽贵,却仍然是身心栖息所不可或缺。

  引导楼市软着陆已是未来五年的政策重点。加速房地产库存消化、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民市民化、完善住房金融体系、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等政策都已明朗化。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五年,不利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几乎不可能出台。

  第一,关于房屋保有环节的税费,例如房产税等,它确实是未来地方财政税收的主要源泉,但在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就无法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和推动地产软着陆的政策取向背离。

  第二,限购限贷等,除了极个别大都市之外,已名存实亡。而对购房的金融支持力度日益增强,低首付低利率,辅之以未来可能出现的国家住房银行和按揭贷款证券化,种种努力使我们能以更高的财务杠杆实现购房梦。

  第三,当下中国安全边际较大的优质资产十分匮乏,但现金泛滥,权衡之下,虽然楼价高企,但高净值人群对大都市地产仍有信心和兴趣。从2014年4季度以来,沪深楼市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楼市造富的氛围。

  我们的猜测是,楼市三年涨、五年平、十年落。楼市在分化中的软着陆是趋势。人口集中和房价较高的大都市,可能在未来三年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更高一些。其中北上广深,以及南京厦门等少数城市核心区的住宅和写字楼尤其引人注目。但楼价全国普涨、狂飙猛进的时代已不太可能重现。如果能够在未来三五年审时度势进行投资,知进知止,可谓聪明。

  为什么说买车是懒人的选择?第一,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各种专车,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十分便利,没有必要买私家车,一年跑不了几千公里,既浪费又拥堵还污染;如果你生活在惬意的小城市,私家车基本就是累赘而虚荣的点缀。第二,汽车是不断贬值的可贸易品,而房屋则由生产效率不高的非贸易部门提供。

  2000年前后,当时一辆桑塔纳的售价和京沪60平米房屋的价值相当,而现在未必值得上京沪住宅中的一个卫生间。2000年的桑塔纳至今可能已分文不值,而同样经历了15年时间洗礼的60平米京沪小房可能价值200万以上,抵得上一辆跑车的价格。更何况有车和有房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几乎不可比。

  我们一生从工作中创造和获得的财富是有限的,只有聪明地从财富增值贬值的较长周期去考虑,才能赶在自己老去之前,主要以智慧而非节俭,来努力接近财务自由。我并不想否认中国楼市的泡沫和风险,只是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冒险地选择和泡沫共舞。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房地产买房买车租房专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姚振华会因摧毁万科名留青史 建议让王石彻底离开万科经营 老艾侃股:沪指创新高近在咫尺 二八还会轮涨 现在是考验王石朋友圈的时候 万科宝能酣战华润在想什么? 宝能系不是万科唯一的敌人 万科保卫战至少打半年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姚振华买万科给我们的理财启示 地方政府为啥不想僵尸企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