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

2015年05月27日 07:21  作者:孟德思旧  (0)+1

  文/新浪财经《改革问道》主持人 孟德思旧

  中国已经成功地让几亿人口脱贫,这一过程比此前任何国家都快,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有人说小米是“山寨”,但其实不是,它从不同品牌上学习和借鉴,将那些对于硬件和软件的想法重新组装,能够在市场上流行起来,一定是有创新的。

中国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中国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

新浪财经《改革问道》专访张维迎
1.计划经济让中国到处是赚钱机会 2.创新型企业可能三五年赚不到钱
3.创新需要体制根本性的变革 4.中国创新能力和美国没法比
5.互联网让没有关系的创业者成功 6.中国很难有延续的家族企业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做客我的节目《改革问道》时指出,过去30年,中国一直在采摘全世界几代企业家果树的果实,“我们以为永远有果子吃,甚至有的果树是我们自己栽的,其实好多果树不是我们自己栽的。”

  在张维迎看来,中国的创新比起美国还相差太远。“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家还是比较少的。虽然我们看到了好多新一代的企业家,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但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跟美国比是不可比的,不是一个数量比。我们所有用的这些新的产品,最基本的技术,大部分是美国传统。”

  不可否认,20世纪以来,汽车制造、化学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信用卡、通讯、物流、快递、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云工程所有这些产业都是美国催生的,率先创造一个产业,自然居于这个产业的领先地位。另外,美国也创造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原料、新模式、新制度。

  从统计数据来看,从20世纪到21世纪,全世界在行业、技术、产品、原料、技术模式、经济制度6个方面的前50项创新,美国占了60%以上,而连续比较近20年世界上最具有创新的前50名公司,美国一直占60%~70%。有专家也指出,“美国正处在创新的旺盛期,在产业、技术、产品、原料、模式创新方面和美国的差距并没有缩小,有些方面的差距还拉大了。”

  正如格林斯潘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借来的》所述中国企业“最具创新意识和能力公司是零”,他认为:“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对你能想些什么、讨论什么都有限制的话,要在传统框架之外思考问题以达到创新,是非常难做到的。”对此,有人认为是制度使然,也有人认为是什么权力使然。

  张维迎则认为,要是中国真的从一个依靠过去的资源配置改进的增长,转向创新推动的增长,我们的企业家必须从套利型的企业家转向创新型的企业家,真的出现创新型的企业家,就需要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进行非常重要的,甚至根本性的一些变革。

  真的是制度问题吗?我之前的文章提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去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我同一位民营科技企业家交谈中得知,现在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不去考虑如何研发新产品,而是将目光聚集在“火炬计划”这一类的称号上,目的在于换取政策优惠,从而减免各种税收。在权力寻租的灰色地带,腐化的思维意识已经阻碍了中国企业创新的步伐。

  再比如说,原来喝水拿一个茶杯托,叫茶杯托,专利局批准了专利,喝水时没有茶杯托,而是用一个杯子托住,专利局也批准了专利,叫“杯托杯”专利,要是这些都被列入逐年增长的专利数量,并展开成就宣传,我们就该反省一下这离我们想要的创新会不会越走越远?

  当然,中国人创新意识弱化已经变成障碍。周其仁教授曾经在一次会议上说,工行去印度就不愿意去,业务机会有的是,中国人脑子里的外国就是发达国家,去纽约,去巴黎愿意去,新德里不肯去。华为为什么厉害,伊拉克都去,前线掉炸弹,中国就缺这股劲,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北大[微博]有很多学语言的,我说学小语种敢出去打拼,将来升职最大。东盟十个国家,一个印度尼西亚一亿人,拉丁美洲很大的一块土地,春节前我去巴西开一个会,开了拉丁美洲的资源,人口,经济潜在率,还早着呢,是我们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跟上。

  回望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创新力。往远处说,有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的小岗村农民,有号称“中国第一商贩”的“傻子瓜子”创立者年广九,他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出现的私营经济代表,曾一度引发争议。应该承认的是,正是他们当年的创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依然有华为等创新企业遍布全球。这些在行业内异军突起并已成为或正在成为业界翘楚的企业,哪一个不是因为创新?不论是基于领导力创新、文化创新、战略创新、产品创新,还是基于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每一种创新的背后或许都是一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但这些创新,无疑又成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宝。

  很可笑的是,竟然国外的专家也开始吹捧中国了。美国有专家对于“中国不是创新国家”的说法强烈反对,理由如下:中国已经成功地让几亿人口脱贫,这一过程比此前任何国家都快,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如果比较一下各国GDP翻一番所花的时间,第一个国家是英国,它花了150年,第二个是美国,它花了50年,而中国却在人口多得多的情况下花了更少的时间。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没有照搬其它国家的模式,而是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他认为,中国如今不仅是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是移动互联的主导国家。在中国,使用手机进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人数远远要超过美国,人们习惯网上购物、送货到家。在这一点上,中国已经走到世界前列。这一商业模式很快将被出口到其他国家。另外,中国的手机品牌也开始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份额,比如小米。有人说它是“山寨”,但其实不是,它从不同品牌上学习和借鉴,将那些对于硬件和软件的想法重新组装,能够在市场上流行起来,一定是有创新的。

  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也说过,“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具有创造力,这一点我也知道,比如古中国创造的火药。但我们需要弄清发明和创新的区别,创新是让很多人接受新奇的东西,‘火药’只是新东西,它没有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发展之中,所以对社会的推动力有限。”

  那么,中国人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不是。美国专家梅拉美德说,“中国聪明人很多、受高等教育人很多,我绝不质疑中国的创新能力。”

  何以创新?唯有改革。

  在更多人看来,当前的改革似乎已经找到了方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路漫漫其修远兮,改革如何进行又是难题。

  在我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改革框架。可以说,改革已经有了方路线图和时间表。需要的就是壮士断腕的勇气。既然总理说了要从简政放权开始,就应该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多的领域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色彩。譬如,国有企业的改革,要破除现有垄断格局,打破权利寻租现状。扎实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竞争性领域充分发挥市场之手功能。

  既然,中央已经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要全盘考虑改革,找到突破口。改革也不能为之过急,当前应以渐进式改革思路为主。在触动利益格局时,需要动刀动枪的真改革。当然,在壮士断腕的勇气下,我们暂时还无法检验政府改革的成效威力如何。但是,在变革的时代,有为的政府,必定会收获硕果。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媒体人。)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孟德思旧创新小米山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当下股市股民不能犯的三个错 老艾侃股:沪指站上5000点已毫无悬念 刘强东:我从不担心来自外部的质疑 那些年的赵笑云吴敬琏许小年 万亿养老金入市只是个传说 做空者为啥盯着中国民企不放 A股两三年内不需要考虑顶部 牛市里怎么卖股票才能不赔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创业板何以成了打不死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