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去年这时候,死猪肉闹心,过了很久家里才敢吃肉,但女儿还是满腹狐疑地问她“妈妈,这不会是江里飘的死猪肉吧?”当我们也以狐疑的目光看着每顿的盘中餐时,那最后的安全边际和社会伦理底线又在哪里?
沐浴着三月的春风,每年的“两会”都会给人以众多的期待和憧憬。今年的“两会”上,在诸多国计民生的话题中,代表委员对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等生态安全的关注一定会超乎以往,因为这是对民生基本福祉和尊严的呼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在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雾霾现在成了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政府决不能回避。”习近平总书记在雾霾天气里视察北京的小街巷,也传递出对反击雾霾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此前,他多次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一再谆谆告诫地方干部: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那些工业化程度最早、跑得最快的地区首先撞上了天花板,难以逆转的环境恶化,上百个城市重度污染,超负荷的水源土壤和空气所无法承受之重,当大半国土长时间被雾霾笼罩,才不得不急刹车。马云[微博]说“我现在有点幸灾乐祸,什么都可以特供,唯独空气特供不了,每个人在呼吸时是公平的,因为空气是对流的”。
大面积的雾霾中,也有少数人偷着乐——空气净化器卖得爆棚了。我曾问一位环保专家,这玩艺“管用吗?”他答非所问“有点心理安慰的作用”。应了马云那句话,“空气是对流的”,8000块只能买一台换气扇或者电风扇做心理安慰用。
雾霾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洛杉矶从1943年第一次雾霾出现到1970年出台《清洁空气法案》,经历了27年;伦敦在雾霾中反思纠错,经过20年努力,才重见蓝天。面对超级雾霾,我们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强大的信仰和坚持。春节前也有过“福音”传来,有官员立下五年内大气不改善“提头来见“的军令状,但现行任用体制下,五年后他在哪儿你不知道,又有谁敢去提他的头呢?
人们期待呼吸的顺畅,也希望一日三餐的安全。前不久,我找几位从事农地流转的大户座谈,本来是谈土地流转问题,谈着谈着谈到了食品安全。一位有近两千亩土地的大户说,有几个搞土地流转的外乡人,为了省工钱,过去一季水稻要人工喷七八次农药,现在只喷一次——用的是剧毒农药。工钱是省了,但土壤、水系和水稻本身都污染了,“反正他种的粮食自己是不吃的”,如此以邻为壑,让人提心吊胆。
让我想起一位上海同仁对我说的事,去年这时候,死猪肉闹心,过了很久家里才敢吃肉,但女儿还是满腹狐疑地问她“妈妈,这不会是江里飘的死猪肉吧?”当我们也以狐疑的目光看着每顿的盘中餐时,那最后的安全边际和社会伦理底线又在哪里?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十分巨大,但付出的环境和资源的成本也是高昂的,现在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对脆弱的环境进行修复。用马云的话说,这时另一种形式的“先赚钱后吃药”。 上世纪70年代,面对严重的工业化污染,老牌工业化国家发起“邻避运动”(Not In My Backyard,缩写为NIMBY),其意是污染项目“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现在,中国也进入“邻避运动”的高发期,对一个工业化中期的国家来说,这既是历史的进步,又是巨大的挑战。一些核电站、化工厂、PX项目、垃圾焚烧场等不断被民意否决,反对建在自家的“后院”。行政主官的军令状中,甚至不乏“提头来见”的豪迈,这个民族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正以壮士断腕般般的勇气和坚定决心来纠错,中国再也不能牺牲环境和国民健康来换取GDP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代表强。”所以,他多次强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更不要为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排位等纠结”。经济的粗放式发展势必给人一种巨大的“经济动物”的观感,这样的经济体量虽大,块头不小,但周身是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甚至还伴随着心脏病,这样的超大体量只是一种虚相,亚健康甚至是一种危险的病态。
一个经济体经历三十年的高增长后,增长速度出现一定的回落,只要平滑稳健地减速,而不是急刹车,适当放缓速度来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一趟高速列车的检修是为了下一段行程更安全,不会倾覆,也不必担心会撞上挡风玻璃。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经济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逐渐增强。这个大国经济体不能只贡献GDP,而要有自己的使命、担当、责任和道德感召力。因为GDP不能赎买尊严,也不能作为幸福的对价。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调结构促转型又需要牺牲一定的速度,这对矛盾短期看会有阵痛,长期看不必过虑。大国经济治理之道贵有有恒,保持调控定力,以合理的速度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不能把发展简单化地理解为拆屋卖地、砌高楼、上项目、增加GDP。如果只崇拜GDP,那只会给人一种巨大的“经济动物”的观感。
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谆谆教诲,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问题上,要有底线思维,这是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大事,同样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错同样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