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难象征劳动力走向短缺

2014年02月20日 09:33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正月十五一过,“用工荒”问题开始显现。据来自华东地区最大的劳务集散地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的消息称,初七开业以来,每天进场人数仅千人左右,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到,岗位多人少的问题凸显。

春节后现用工荒春节后现用工荒

  正月十五一过,“用工荒”问题开始显现。据来自华东地区最大的劳务集散地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的消息称,初七开业以来,每天进场人数仅千人左右,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到,岗位多人少的问题凸显。

  民工到哪儿去了?“凤还巢”式的创业就业成为分流主渠道。江苏的宿迁、淮安是传统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当地制造业迅速崛起,地方政府每年都出台政策,留住本地青壮年劳动力,鼓励家门口创业就业。

  一位县领导说,过去春节只办一场在外成功人士茶话会,这几年每年都要办专场民工代表的团拜会,县领导要给他们敬酒,希望这些出去打过工、见过世面、开阔了眼界的“凤凰还巢”,效果不错,每年都能成功吸引不少农民返乡就近创业就业。

  沭阳县人口近150万,县领导说,随着苏北经济的振兴,产业转移过程中,传统农业县制造业加快发展,本地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强。许多人算本账,还是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更经济,在家乡工作更有归宿感,家庭也能照顾到。

  苏北的许多县,民工从过去净流出开始向流入变化。苏北的一些县级开发区现在还要托外地的职介机构帮助招人呢。一些老板带领导所有领导层上班第一天鞠躬迎候,到员工食堂发红包,都折射企业主对普通劳动者的重视。

  无锡一家长期从事跨省劳务中介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江苏的劳务输出县出不来人,连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劳动力供应都在收缩。一些劳动力缺口较大地方,为了安然渡过年初的用工荒,争抢“人头”,不仅用工企业要给职介公司按人数付费(前年700元一个人,去年800元,今年涨到1000元),有的地方财政也临时出台补贴政策。

  即便这样,一些公司想招到合适的人都很不容易,“初五我们就派人往河南、四川及西北等地招工,往年能做到4000人的规模,今年乐观估计只能招一半多一点,人实在不好招!”他说。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都面临劳动力供需数量和质态的矛盾。民工荒逐年加剧的背后,是过去较长时间内,洪水般无限供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应正在日渐断流。劳动力由剩余向短缺转变的刘易斯拐点正在加速出现,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动力源是廉价劳动力。劳动力在数量上的无限供给和自身议价能力低,价廉物美,听话、吃苦耐劳,随你选,任你挑,工钱随你赏,赚钱就存,这种以低工资和低保障的“人口红利”支撑起了中国经济30年的低成本增长。当然,由此形成的高储蓄水平和高资本积累,使得依靠高投入的增长方式支撑起中国经济的腾飞。

  工业化中后斯以新型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为特征,全社会劳动力工资上涨是必然趋势,转型经济体都会经历劳动力从富余向短缺突变的“刘易斯拐点”。现在,这个拐点的脉胳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日渐减少,最后直到枯竭,没有可转移的劳动力。

  “刘易斯拐点”的经济学前提是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格局,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以低成本持续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等到非农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就会发展成为一体化相对均衡的现代经济体。应该说,经济增长和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根本原因。而这一拐点的临近又倒逼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2004年以前,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普遍较低,从区区三五百元到现在的三千元,标志着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进入一个相对公平的时期。当然,这中间也数度有过激烈的劳资搏弈,农民工对长期的低工资和恶劣就业环境有无声的反抗,有对城市高成本生活的无奈逃离。

  但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企业主仍幻想民工可以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拿最低标准的工资,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继续在恶劣环境下工作,那这样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

  国情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劳动力存量依然较大,虽然成本上升不可阻挡,但供需及劳动力价格有弹性。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以购买力评价衡量的中国劳动力工资报酬仍处在较低水平,“人口红利”还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有助于倒逼人口政府的调整,如多个省市已经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灵活调整,“二胎”问题开始破冰。“刘易斯拐点”对推进传统产业优化,促进企业在员工待遇和福祉上的改进,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当然,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终身教育提高全民劳动技能,同时要打破户籍藩篱,破除城乡自由流动壁垒,让农民公平而有尊严地融入城市。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民工刘易斯工资春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