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 孙洁琳[微博]
受到类余额宝产品及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银行坐拥的利差越来越收窄,只好转向更多中间业务。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将鼓励运用信托计划、委托贷款等方式扩大兼并重组资金来源,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委托贷款业务的发展。
前几天央行[微博]发布了2014年首月的社会融资总规模和信贷,在信贷延续1月井喷的态势之际,以前不怎么惹眼的委托贷款,新增量竟然也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单月最高值。实际上自2012年12月以来,委托贷款便有飙升的迹象,不可不引起关注。
2013年,新增委托贷款蹿升到为2.55万亿,较有数据统计的2010年的8748亿元增长了190%多,较2012年1.23万亿的委托贷款增量也将近翻倍。在2012年的社会融资规模贡献度中,排名前四的分别是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而到2013年,委托贷款与企业债券排名发生对调,一举跃居第二位。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去年4月份,央行暂停了信托产品、券商资管、基金专户三种乙类账户的银行间债券开户,也叫停了丙类户开户,这样压缩了债市的杠杆,造成企业债一片惨淡。二是银监会去年出台8号文限制理财投资非标产品,冲击了信托通道业务。
上述两大通道不畅,而在2013年央行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下,信贷增量有限,股市融资几乎停滞,对于急需渴求资金的企业来说,只好走成本更高的委托贷款。
第三,受到类余额宝[微博]产品及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银行坐拥的利差越来越收窄,只好转向更多中间业务。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将鼓励运用信托计划、委托贷款等方式扩大兼并重组资金来源,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委托贷款业务的发展。
所谓委托贷款,即银行做中介,为民间借贷的双方牵线搭桥。具体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委托人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
由此,风险基本上是由委托人承担,而银行只是按贷款额度收取固定比例的手续费,因此在借款人审核、监督贷款的投放和收回上缺少动力,有可能在委托贷款的监管上出现漏洞。
而笔者从公开信息中调查发现,委托贷款的去向主要有三种情况值得关注。
第一是流向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银监会限制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对其监管愈加严格。然而地方融资平台往往是期限错配的短借长贷,对于贷款资金不断收紧的缺口,找当地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字头上市公司借款往往是屡试不爽。
比如山东晨鸣纸业1月18日发公告称拟向寿光市金财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放不超过10亿元的委托贷款,委托贷款年利率为10%。而后者要职责是承担寿光市城市基础性建设投资,土地整理、开发,并负责对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经营,其母公司寿光基建以持有的晨鸣纸业股份为质押。
此外还有兰华生[微博]物,同样是1月份委托中国银行新乡分行向新乡平原新区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贷款1.5亿元,贷款年利率7.96%。重庆水务则本月向重庆市兴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放了总额1.5亿元的委托贷款,年利率10%。
上述公司公告均称此举是为了利用闲置资金获得更高的利润。
第二种则是流向了房地产。如华业地产子公司上月便获得一笔达60亿的委托贷款。资金来源是委托人民生证券运用其“民生证券民生总营包商银行理财20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项下委托财产。
另一个例子是波导股份,其上周宣布提供给淮安弘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5000万元委托贷款,再度展期6个月至2014年8月6日。这已经是这笔委托贷款第二次展期,这样一来借款时间将长达两年,而年利率则高达15%,由此违约风险较高。
第三种则是行业不景气的企业获得大股东的“输血”。如山东海化的控股股东海化集团向山东海化控股子公司山东海化氯碱树脂有限公司提供1.9亿元委托贷款,贷款期限为12个月,贷款利率仅为6.6%。
这三种流向中,尤其警惕的应该是前两种。在地方政府的压力下,地方上市公司或不得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血库”,危害投资者利益;而资金由实体经济、正常运转的公司流向房地产项目,更加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背离。
此外,委托贷款操作过程中是否有违规现象也需要监管层的关注。银行将资金贷给符合条件的企业,再一转手牵头委托贷款,成为变相的资金提供方。或者企业获得资金不用于发展实体,去追逐更高的利息,造成资金空转,对实体经济也是一种损害。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于新浪财经频道。研究方向:央行、货币政策、钢铁。)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