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班妮
在国内投行工作的朋友们看过《华尔街之狼》这部片子之后都惊呆了——这太过份了,天天吸毒、叫应召女郎到办公室,投行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
票房大获成功的《华尔街之狼》最终还是没能给莱昂纳多带来奥斯卡男主角的殊荣。
在国内投行工作的朋友们看过《华尔街之狼》这部片子之后都惊呆了——这太过份了,天天吸毒、叫应召女郎到办公室,投行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
《华尔街之狼》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华尔街?这个问题我也问了那些在外资投行工作的朋友们。一个朋友说:电影太夸张了嘛!但他说的“夸张”并不是指嗑药和找小姐的部分。他是说男主角挣的钱多到现金堆满床,还得不停找人把现金往瑞士运的这部分太夸张。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真实的投行就和《华尔街之狼》里呈现的一样。”曾经在国际大投行日本办公室工作的朋友Jeff这样告诉我。
“所以吸毒和找小姐都是真的吗?”
“对啊,这些都是真的。给你讲个真实的事儿,有一个资深的交易员就在办公室里开电话会议的时候叫了一个小姐来……”
我瞪大了眼睛:“难道公司不管这种事儿吗?”
“他是个资深员工,没人会管他的”,Jeff笑着说,“公司看重的是业绩(performance) ,只要有业绩,其他都无所谓。而且,其实做交易的人需要这种刺激,这样才能把一些很棘手的票成功交易出去。《华尔街之狼》里面男主角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遇到很难找到人接盘的股票,交易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产生非常的刺激和兴奋度,使他能够顶住压力、承受风险,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交易任务。”
至于吸毒嗑药这件事,好几个投行工作的男士都很平静地跟我说是很常见的。实际上2010年有部关于金融危机的纪录片《监守自盗》(inside job)中甚至给出了为什么华尔街的这些投资银行家要吸毒的科学依据:有神经学家做过一项核磁共振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在赢钱时大脑中受刺激的区域,与人们在吸食可卡因时大脑中受刺激的区域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吸毒和寻欢都是华尔街做股票交易的人保持做交易的势头和动力(momentum)的外力手段,或许也可以说是“打鸡血”的方式。关于这一点,在《华尔街之狼》的开头部分,莱昂纳多饰演的男主角在被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饰演的资深投资银行家带到餐厅吃饭传授如何做交易和销售股票时就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了。
《华尔街之狼》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在华尔街工作的收入是惊人的。“我的一个朋友90年代初的时候从中资的银行跳槽到雷曼兄弟当交易员,刚进去年薪12万美金,这和当时国内的工资相比真是天文数字。”在香港做买方交易员的Neo这样告诉我。“从前华尔街给员工发的佣金也高,做成100万美金的交易就有20万美金作为奖励给你,而且都是现金。”
“直到2008年以前,公司都还大手大脚地花钱,因为挣的钱实在是太多了。”Jeff说,“出差全坐商务舱,票价都得5、6万吧。公司要搬到更大的办公室,搬家的时候那些昂贵的bloomberg终端键盘都像倒垃圾一样扔了。公司会租特别大的办公室,有时半层空间都空着,但公司根本不在乎这种成本开支上的浪费。”
华尔街的sales们招待客户吃饭、找小姐花的也都是公司的钱,他们拿着公司给的“黑卡”随意挥霍,然后以电脑维修费、咨询费等名义把这些钱入帐,这在华尔街完全不是秘密。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分水岭,一切都变了。“监管严格了,我们不可能那样花钱了,因为也挣不到那么多钱了。现在很多奖金都延迟发放,甚至就取消了。”在美资投行做sales的Nina说。
在香港trader的工作时间一般是12个小时,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以前下了班,这些交易男们下了班就直奔酒吧的happy hour。金融危机以后投行每隔两三个月就有一拨裁员,大家都担心随时可能被裁,去酒吧的投行人明显减少。
不过要是真被裁员,就会拿到一大笔补偿,很多人算过,现在奖金大大减少甚至拿不到,被裁员反而划算。所以有的人还求老板把自己裁掉,拿上一大笔钱之后就离开这个行业。
“我见过很多人都纷纷离开投行创业去了,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就离开投行之后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店。”Nina说。
现在要是Sales请你们吃饭会是怎样的场面?我问在买方机构工作的Neo。
“前几天有个美资投行的sales请我吃饭,他挺不好意思地说,现在额度控制了,只能请你去福临门吃个套餐了,一个人2300元左右,也不好多带朋友,只能带一个。”Neo说完笑着看了我一眼:“福临门你知道吧?就是香港富豪刘銮雄的‘食堂’。以前港产电影里总是提到的,黑帮的人请吃饭会说:老大给你在福临门摆了一桌压压惊……”
之前听过了太多对《华尔街之狼》的批评,在和这些华尔街投行的朋友聊了一圈之后我却不得不得出结论:电影里那些声色犬马、纸醉金迷都是真的。
不过我仍然不死心,又问了Nina一个问题:“人们都说华尔街就是money-making culture,一切都只向钱看,你觉得你们在工作中真的都是这样吗?”
我很期待她说“不是的”,没想到她马上回答说:是的。因为这个行业所有的人都在这样做。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要推销给客户的产品是有风险的,你还是要销出去。如果你觉得良心上过不去,你可以不推,但你的业绩就没有了。有些sales做个两年就要跳槽,因为他很清楚他销给客户的产品到了两年头上就会出问题,他觉得无法面对客户于是就跳槽走人了。
华尔街投行的不稳定性一直很大,如何直面自己的良心恐怕也是离职率高的一个原因。
最后我们还是聊回了电影。《华尔街之狼》仍然不能算是让人满意的关于华尔街的电影。莱昂纳多的演技越来越厉害,他完完全全诠释出了一个聪明的、放纵的、贪婪的股票经纪人形象。然而也就是仅此而已。是的,他演出了聪明、演出了放纵、演出了贪婪、演出了金钱至上,但由于剧本原因,他无法像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那样演出一个真正的投资银行家形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尔街之狼》呈现出了华尔街当中一些真实的元素——那些“坏”的部分,但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电影,因为除掉洗钱、嗑药和召妓,金融的部分只成了若有若无的背景元素。
至今在真实性和戏剧性的平衡上做得最好的电影还是那部1987年的《华尔街》。那里面有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也有金融圈的尔虞我诈、精心算计;有人性刻画,也有金融常识;故事完整,细节经得起专业人士的推敲。《华尔街》不仅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也成了现实中很多商学院推荐的电影和教学案例影片,有人称之为华尔街的浮世绘。
甚至《华尔街》的续集《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也无法超越当年的这部经典。《华尔街2》从电影开头的部分就不合情理了,男主角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饰演的一个小小的交易员和后来跳入地铁轻生的大老板能走得那么近,还能在办公室里与老板告别时吻他光秃秃的额头,这在现实华尔街职场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
《华尔街》的男主角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当年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未来不知能否有人会因华尔街类型的题材再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项了,对此我表示怀疑。
(本文作者介绍:曾在国内律所、投行、PE机构工作,现在香港从事跨境并购相关业务。《亲历投行》作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