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纳入一般性存款不可行

2014年02月27日 11:41  作者:余丰慧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余丰慧

  传统金融专家、监管部门和传统银行固守僵化思想观念、固守住死板的管制利率不放弃,反过来说市场化、透明化的余额宝货币基金不公平竞争,怎么能有这个歪理?如果按照这些专家的建议将完全是同业存款性质的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硬性纳入到企业一般性存款里,才真正是破坏金融会计科目制度,扰乱金融秩序的。

余额宝纳入一般性存款不可行余额宝纳入一般性存款不可行

  银行业协会专家建议,应将“余额宝[微博]”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2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对余额宝的直接影响还得从同业存款的性质以及利率等管理规定说起。顾名思义,同业存款是金融同业机构在某一金融企业存放的资金。一般是指针对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有两个科目:同业存放和存放同业。前者为其他金融机构在本金融机构的存款,后者为本金融机构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关键在于同业存款的利率管理上。央行[微博]把同业存款利率的管理权下放给了各家商业银行总行。一些商业银行规定,小额同业存款一般不高于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存款,即:目前为1.62%;1000万以上大额同业一般存款的利率需经总行层级审批。

  由于银行目前吸收存款竞争激烈,而且自身的理财产品已经远远高于存款基准利率,一般情况下同业一般性大额存款利率都远远高于一般性存款基准利率甚至与银行理财产品回报比肩。基金公司可以将余额宝资金拿来与银行谈判协议存款,从而获取高收益存款利息回报给客户。使得客户资金购物和赚取小额收入两不误。

  如果将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存款纳入到企业一般性存款,那么,银行只能给予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执行0.3%的活期利息,并且银行还得缴纳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余额宝货币基金收益必将大大下降。可以说,年息0.3%的活期利息回报连余额宝管理手续费都顾不住。

  不过,这种做法必将扰乱现行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管理。余额宝等是以天弘基金公司的名义在货币基金市场投资的,天弘基金公司是经过管理部门审批的正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同业存款的定义和性质,其旗下账户里的资金属性是名副其实的同业存款,纳入同业存款管理理所当然。曾记得2005年前,由于期货保证金一直按照企业性质的一般性存款对待。2005年后,央行和证监会[微博]专门下文规范,将其纳入到了同业存款科目管理。

  银行业协会专家打着“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公平竞争与国家金融安全”的幌子提出上述建议,着实有点匪夷所思。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生于市场,发展于市场,公开、阳光、透明,惠及无数客户,深受民众欢迎,对僵死的金融体制带来了可喜的鲶鱼效应,看不出怎么扰乱金融秩序,更看不出哪里不公平竞争了。

  传统金融专家、监管部门和传统银行固守僵化思想观念、固守住死板的管制利率不放弃,反过来说市场化、透明化的余额宝货币基金不公平竞争,怎么能有这个歪理?如果按照这些专家的建议将完全是同业存款性质的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硬性纳入到企业一般性存款里,才真正是破坏金融会计科目制度,扰乱金融秩序的。

  同样看不出怎么就“威胁国家金融安全”了。难道金融资源长期被国有金融企业垄断,金融利益长期被国有金融企业攫取,使得整个实体经济被盘剥的奄奄一息,国家金融就安全了吗?笔者倒认为,像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破除了金融资源的垄断局面,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惠及了普通百姓的利益,正在形成可喜的金融公平竞争格局,这不仅是为了金融更长久的安全,而且是为了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

  就余额宝本身安全来看,从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报告基金资产组合情况看,其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高达92.21%。

  投资者可思考一下:余额宝投资到了银行存款里有什么不安全的呢?无非是聚集众多客户资金力量,形成资金规模优势向银行要价高一些罢了。怎么会存在风险呢?当然,就个人投资者而言,个人余额宝账户风险在于系统受到黑客攻击和盗取的风险,以及假如今后余额宝投资到金融交易类较强品种的市场风险。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余额宝同业存款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