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债券发行特征
(一)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延续增长态势
2022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共发行绿色债券263只,同比增长31.50%,发行规模4,120.68亿元,同比增长68.02%。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债券总发行规模的比重达到1.31%(2021年为0.98%),绿色债券正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Wind,大公低碳整理
(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重回首位
分债券种类来看,金融债发行规模1,292.57亿元,占比31.33%,经历了2016~2019年发行规模占比持续下降后,再次重返首位;资产支持证券、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24.28%、20.81%和11.35%;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规模占比较低。同比来看,金融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21.53%和140.65%,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小幅增长29.67%,其他类型债券发行规模有不同幅度下降。
(三)绿色债券发行场所以银行间市场为主,3年期发行规模最大
银行间市场仍为绿色债券最主要的发行场所,发行规模为2,980.53亿元,占比72.33%;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绿色债券分别发行766.29亿元和165.26亿元,交易所发行规模占比为22.61%;其余为银行间和交易所双市场以及银行柜台发行。
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以中期和短期为主,1年及以下、1~3年(含)、3~5年(含)、5年以上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20.51%、56.64%、14.99%和7.86%。其中,3年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最大,为2,081.68亿元,占比为50.52%。
(四)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清洁能源领域
在明确了募集资金用途的绿色债券中,约1,048.21亿元投向清洁能源领域,占比约为60.71%,体现了绿色债券在支持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的效能;其余资金主要投向绿色交通、可持续建筑和污染防治领域,占比分别约为10.28%、6.57%和5.06%,投向其他绿色领域的资金规模占比较低。
数据来源:Wind,大公低碳整理
(五)绿色债券发行人以国企为主,债券级别主要集中在AAA级
2022年上半年,共182家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包括98家地方国企、63家中央国企、13家民营企业、4家公众企业、3家中外合资企业和1家其他企业。从发行数量来看,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占比分别为46.39%和44.41%;从发行规模来看,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分别占比65.39%和26.48%。国电投、中国银行等8家机构发行规模超百亿元(含),合计占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比重为40.92%。
相应的,绿色债券发行人信用资质较好,AAA级主体发行规模占比58.85%。从债项级别来看,绿色债券级别主要集中在AAA级,占比58.60%;受强制评级取消影响,未评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为38.57%。
(六)北京发行绿色债券数量和规模远超其他地区
2022年上半年,共有26个省市的发行人发行了绿色债券,其中北京区域发行数量和规模远高于其他省市,发行52只,规模为1,935.75亿元,体现了其作为央企大本营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第二梯队为上海、广东、湖北,发行规模均在300亿元左右,其中,三峡集团总部搬迁至湖北,有力地带动当地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增长;第三梯队为浙江、四川、江苏、陕西,发行规模均在100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Wind,大公低碳整理
(七)绿色债券发行人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公用事业领域
2022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人行业主要集中在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领域和以电力企业为主的公用事业领域,发行规模均突破千亿,分别为1,738.98亿元和1,253.20亿元,占比分别为40.20%和30.41%。同比来看,除工业领域发行规模略有下降外,其他领域发行规模均呈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Wind,大公低碳整理
二、绿色债券发行成本
为考察绿色债券是否具有成本优势,本文选择同发行起始日、同券种、同期限、同债券级别(短融及无债项级别的按其主体级别)的非绿色债券作为可比债券,并将绿色债券发行利率与可比债券平均发行利率进行比较。样本不含资产支持证券和可续期债券。
2022年上半年,新发行绿色债券中135只有可比债券,其中105只表现出成本优势,占比77.78%,利差主要在10-90bp之间。分券种来看,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私募债、商业银行债均有超八成表现出成本优势;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有成本优势的债券数量占比稍低,分别为65.00%和71.43%。
碳中和债券中,33只有可比债券,其中24只表现出成本优势,占比72.73%,略低于绿色债券整体表现;蓝色债券中6只有可比债券,均表现出成本优势。
三、绿色债券交易情况
截至2022年6月末,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33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共有716只绿色债券参与交投,交易规模为4,748.16亿元,同比增长76.77%。其中,绿色中期票据和绿色金融债交易额占前两位,分别为1,718.04亿元和1,303.80亿元。同比来看,各类型债券成交额都有所增长,绿色债券进一步得到投资者认可。
四、产品创新
转型债券
为支持传统高碳产业低碳转型,2022年6月,上海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相继推出低碳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和转型债券。转型债券是为支持适应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募集资金专项用于低碳转型领域的债券。转型债券与绿色债券有少量交集,是绿色债券的有益补充,也是可持续金融产品的子品种。
2022年5月19日,华能集团发行首单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分为两个品种,关键绩效指标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如到期未达到预设指标,则债券基础期限的最后一个计息年度票面利率上调10BP。截至2022年6月末,市场共发行低碳转型挂钩债券5只,募集资金70亿元。
5月20日,宝山钢铁发行首单低碳转型债券,募集资金5亿元,用于湛江钢铁氢基竖炉系统(一步)工程项目,属于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截至2022年6月末,市场共发行低碳转型债券3只,募集资金12亿元。
6月21日,首批5只转型债券在银行间市场落地发行,发行人分别为万华化学、大唐国际、华能国际、中铝股份及山钢集团。截至2022年6月末,共发行转型债券6只,募集资金27亿元,发行人分别属于电力、钢铁、化工及有色等高碳行业;根据评估认证报告,首批转型债券募投项目可节能176.68万吨标准煤,减排465.83万吨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碳中和债
截至2022年6月末,国内市场累计发行碳中和债278只,规模共计3,794.02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发行碳中和债77只,总规模为1,217.99亿元,发行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占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比重为29.56%,同比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Wind,大公低碳整理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
截至2022年6月末,国内市场累计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37只,募集资金514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发行12只,规模共计161亿元。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可分为3类,一是能效提升指标,如降低化工板块单位产品能耗、吨钢材综合能耗等;二是绿色发展指标,如增加绿色建筑面积、新能源装机容量等;三是社会责任指标,如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行的“22安租01”关键绩效指标为“小微普惠领域直租赁业务累计投放金额”。债券结构调整方案以利率调升为主,幅度10~50BP不等;部分债券设计了提前赎回债券条款;此外,南京金融城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22金融城建GN001(可持续挂钩)”设计了“达成SPT,后两年票面利率下调50BP”条款,增加了债券发行的灵活性,有利于提升企业发行积极性。
蓝色债券
截至2022年6月末,9家发行人共发行蓝色债券15只,募集资金总规模96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发行8只,规模共计57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海上风电安装船项目、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海上风电项目,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五、绿色金融政策
顶层设计方面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银发〔2022〕18号)。指出做好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规划,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功能,将成为金融业重点工作。要求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标准。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
3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优化股权融资服务,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推动企业低碳发展;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完善绿色债券制度建设,提升产品投资吸引力等举措。
4月7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研究工作电视会议。指出要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注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的融合发展,切实推动改革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各项工作。
5月30日,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财资环〔2022〕53号)。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等六大方面。
6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银保监发〔2022〕15)。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ESG风险,提升自身ESG表现。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有保有压、分类施策,防止“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
绿色金融标准方面
6月3日,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发布《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增补17项由中欧专家评估确认的经济活动,包括对建筑业和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活动。至此,目录共包含中欧共同认可的72项对减缓气候变化有重大贡献的经济活动。
产品创新方面
6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2022年修订)》。新增低碳转型公司债券,明确产品定义、募集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方式、信息披露等内容。
6月6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开展转型债券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创新推出转型债券,明确产品定义、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评估认证等内容。
六、展望
受疫情影响,二季度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环比有所下降,但上半年整体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仍有大幅提升。在“双碳”政策驱动和目标指引下,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产业发展仍需大量资金支持,奠定了绿色债券市场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预计下半年绿色债券市场将继续扩容。首先,随着绿色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成本优势的持续显现,绿色债券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和二级市场交易规模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得到发行人和投资人的认可;其次,ESG理念的不断深化,有助于提升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和投资端配置绿色债券的积极性;同时,政策鼓励盘活存量优质资产、拓展融资渠道,寻求资本创新举措,主要体现为结构化产品丰富底层资产,如绿色能源、生态环保、新型基础设施等,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有望继续扩容。
上半年,市场推出转型债券为高碳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持。“双碳”目标下,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催生的大规模资金需求,给转型债券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转型债券或将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实现规模增长,支持高碳企业筹集资金,实施转型路径、应对转型风险和碳减排压力。同时,转型债券通过严格限制募集资金用途和鼓励实施独立第三方评估认证,对发行人的低碳转型行为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有助于遏制“转型漂洗”,更好地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本文作者介绍:大公国际作为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拥有独创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科研成果丰富。)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