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庚南
如果说现金贷是魔鬼,该当监管利剑高悬!那么,寄生在现金贷上的人生呢?谁该负责,学校、家庭、社会?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当人们想到高利贷时耳边自然会响起《白毛女》的唱段。但,北风不独因“白毛女”而呼啸,也会终将寒冷掷向放高利贷的“黄世仁”。
被妥妥贴上高利贷标签的现金贷,此时此刻无疑已深深感受到了寒风之刺骨,或许还远不止于此;更让现金贷们惶恐不安是即将来临的生死“大限”。
继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对网络小贷紧急刹车之后,针对现金贷的监管举措密集出台,现金贷领域已然风声鹤唳:11月23日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召开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贷风险提示;日前,又传北京互金协召开现金贷闭门会议,率先落地现金贷监管,基本“一刀切”(尽管旋即又被否认)! 期间,裹挟着更多媒体舆论的“飞沙走石”。一时间,现金贷的天空,充斥着阴冷、混沌,“大限”或将来临。
现金贷“大限”将至需要反思什么?
即将来临的监管整治是现金贷无法回避的宿命。而对于现金贷们而言,在惶恐中唯一可以等待的是,被一刀切或否。一刀切或不一刀切,总之难逃一刀;但刀口不一样,伤痛也不一样。在时而“一刀切”、时而又否认“一刀切”的舆论声浪中,现金贷们正经历着神经忽紧忽松的煎熬,正体验着心惊肉跳的刺激。
需要警醒的是,现金贷紊乱的神经或衍生慌乱的市场情绪。大量小平台或慌不择路,抽贷逃生;借款人续贷或将无以为继,特别是大量靠多头借贷维持的借款人或因此形成资金链断裂,逾期上升,酿成系统性风险。据国家互金委监测的数据,目前有上百万户现金贷用户存在多头借贷情况;而百融金服发布的一份《2017年现金贷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约56.5%的借贷者申请现金贷的次数在2次以上,其中申请2-5次的客户占比高达36.7%。显然,一旦有现金贷平台抽贷,则此前业界通行的“八个坛子七个盖”的现金贷玩法将无法继续,裸泳者将大量出现!同时,借款人在还贷、续贷及被断贷中行为或将出现异化。有的积极筹钱还贷;有的因资金腾挪的链条断裂而逃债;也不排除一些借款人将选择观望,期待从天而降的免费大餐,天真地以为“既然政府都说要监管了,不批给它们牌照了,以前借的钱就可以不用还了”,在贪念之下忘记了“欠债还钱”之天理!
抽贷、逃债、赖债……个体理性汇成的集体非理性,或导致“踩踏”事件悲剧再现。这绝非杞人忧天,而是有前车之鉴。2015年A股市场那场股灾及整治场外配资、“两融”强平等市场乱像中出现的“踩踏”事件,国人当记忆犹新。其教训不在整治行为本身,而在于对整治对象的行为特征、后果的“凶险”程度等缺乏充分的研判,导致方式选择、时机把握上的失当。
前事之师,后事不忘。对现金贷的整治已如箭在弦。作为监管者,在引而不发的时候,尤其需要对现金贷的运作模式、参与现金贷各主体行为特征(比如借款人多头借贷、偿贷能力弱)等进行充分研判,对整治可能产生的效应及次生风险充分评估。在整治现金贷、推动现金贷走向规范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更需要各方的深刻反思。
毫无疑问,首先需要反思的自然是现金贷行业的大佬们。祸因恶起,风暴因现金贷乱象而起。如果不是现金贷的贪婪无度,何至于频频刺痛社会的神经,何至于将自身推到风口浪尖?但是,面对现金贷从疯狂到惊惶的裂变,相关方面包括监管部门、银行乃至整个社会,需要的不是看“西洋景”的心态,而是需要有躬身反思的觉悟与勇气。
监管需要反思什么?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之旋风,金融领域可谓“妖孽”横行,从P2P网贷跑路潮到e租宝、泛亚、PPP诈骗 等各种庞氏骗局,再到裸贷、现金贷,一次次风波恰是一声声市场对监管的叩问:当“妖孽”出现的时候,监管去哪了?无论如何,监管都到了该深刻反思的时候。最需要反思的是,如何提升监管对“妖孽“的嗅觉与反应能力,将监管的社会成本降至最低?
回顾每一起金融风波、金融乱象之始末,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不变的节奏:野蛮生长、无序发展——媒体的鼓噪——消费者的怨声——关闭跑路事件频发——监管重拳出击。最后的场景下,往往是市场一地鸡毛,消费者伤痕累累,监管者焦头烂额,违法违规者四处逃遁,整个社会为之“买单”且成本高昂。
为什么我们的监管不能走出“茫然无知——警醒观望——“雷大雨小”——“监管风暴”的范式?为什么要像鳄鱼一样,直到嗅到了市场的血腥味才肯出招?而且使出的招数往往是锋利的牙齿而不是传说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或许是监管最为市场所诟病的地方。
经济学的机会成本递增法则告诉我们: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当问题不断积聚,风险不断积累时,监管的成本也必然符合递增的法则。试想,如果一开始,监管部门能真正履职,对市场违法违规之乱象果断出手,又何至于让消费者付出不应有的代价?
作为监管者,唯有增强监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市场的敏锐嗅觉,才能及时发现、识别并制止各种金融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减少次生风险,将监管的社会成本降至最低。作为监管者,如果不了解所监管的市场特征,不研究所面对的群体的心态,不能预见所推出的政策可能产生的市场效果,这样的监管焉能不付出高昂的成本?
银行需要反思什么?
前一段时期,当频频传出传统银行遭现金贷的亮丽业绩碾压的时候,银行家们心里一定充满着难以言说的情绪,羡慕、嫉妒与恨。而当监管即将对现金贷痛下杀手的时候,银行家们或许更多地是在幸灾乐祸,真正从现金贷的兴衰、现金贷的模式中进行认真反思的有几人?
然而,这种反思对传统银行而言却是必须。
尽管现金贷的暴利模式有悖道德,但定位于金额小、期限短、频率高、无抵押的现金贷,其高盈利能力却不能不让业界侧目与反思。成就现金贷高盈利的核心“技术”有三:
一是以高利率覆盖高风险。利率覆盖风险是信贷商业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现金贷所面临的群体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因此,以较高的利率去覆盖较高的违约风险是合乎逻辑的选择。虽然按照马克维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当超过一定临界值后增加的收益将无法覆盖违约损失;虽然现金贷以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玩法过度以至于滑向了为社会所不耻的高利贷;但是,现金贷对风险的高容忍度对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或形成冲击。
二是以低门槛培育高黏性。现金贷面对的是没有信用记录、缺乏可抵押资产、收入较低且不稳定的长尾群体。无抵押、免担保、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使这部分客户具有较高黏性。这就为现金贷按照大数原理,以多数客户带来的高收益覆盖少数客户的形成的高风险奠定了基础。
三是以大数据、AI技术应用做风控。现金贷企业借助大数据征信、AI人工智能等技术,掌握了大量可用以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的“软”数据,为其放贷提供依据,这就使的现金贷无须抵押、担保的模式有了底气;同时,基于大数据运用的非人工审核方式也大大降低了现金贷企业的风控成本。
反而观之,传统银行在信贷理念、风控手段和技术方面的短板立现。尽管近年来银行业在信贷管理理念、手段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化”,但抵押担保仍是银行扔不掉的“双拐”,没有抵押担保就不知如何放贷几乎成为许多客户经理的通病;而对风险容忍度过度,追责过于严苛且不合理,又极大地束缚了银行基层经营行及客户经理的积极性,也制约了整个行业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总把现金贷的野蛮生长归咎于传统银行服务滞后。试想,假如我们的银行机构能摆脱“惟抵押担保是从”的传统信贷理念束缚,能走出“惟大企业、大项目是从”的择企范式,能改变对风险容忍过低的激励约束,那么普惠金融的春天或将来临,“长尾”人群对现金贷的依赖就会少一些、金融服务的满足率就会更高一些。
当然,对于传统银行而言,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即使监管允许它按照现金贷的模式,以高利率覆盖高风险,银行也未必会做。特别是作为基层经营行及基层客户经理,未必会有此冲动。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差异性?一个经济学原理在悄悄地发生作用,那就是 “风险厌恶” 理论:当涉及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即不愿为寻求更大的收益去冒险。在传统银行体系内,追求高收益的动能,相较于规避高风险的动能,前者明显要弱于后者!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不合理的考核机制所形成的逆向激励效应。
社会需要反思什么?
姑且不论现金贷业务及放贷主体本身的合法性问题。现金贷风波看似金融领域的问题,实则折射出了社会领域的问题,反映了当下存在的价值取向扭曲性,需要整个社会来关注、分析与反思。
尽管现金贷以其暴利盘剥与暴力催收引起了社会的公愤、舆论的鞭挞,但是当监管整治的声音发出之后,坊间却不乏为之鸣冤伸张的声音。
有的说,现金贷毕竟能为我们这些从银行贷不到款的弱势群体解燃眉之急,虽然利息高一些,但因为总额小,所以还是在可承受范围内;有的说,现金贷是真正的普惠金融,让不入银行法眼的小老百姓有了应急依托;等等,言之凿凿,大有对现金贷感恩戴德之意味。还有的说,借款人与放贷者是你情我愿的契约关系,妨碍了谁?
殊不知,现金贷行为特别是高利贷行为的存在,对整个社会而言,意味着什么?现金贷的小额特征的另一面实际上也反衬出借款主体大多属于低收入甚至还没有正常收入的群体,这个群体的财富、信息、机会普遍匮乏,使他们往往仅关注于当前最急迫的财务危机,而忽略了滞后的、潜在的利息负担,于是“拆东墙补西墙”、多头借贷成为借款人的经验之谈,于是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悲剧也由此而生。
更有甚者,由于现金贷借款门槛低、不问用途、不需抵押,多头借贷、在众多现金贷平台之间玩转“八个坛子七个盖”戏法的大有人在。10月30日华尔街见闻刊载了一则新闻《戒毒吧老哥月入五千负债十万称现金贷就是发工资》,其中有一段话:“小贷都不上征信,而且利息那么高,法院不保护” “我们借小贷的钱,人民银行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还?”,诸如此类的社会对现金贷的认识,不禁让我们看到一种寄生于现金贷的“蛀虫”,我想现金贷们看了也会出一身冷汗的!
所以,我们不应简单地看到,现金贷如何如何解了燃眉之急,——诚然,我们不排除这种情况,但可以说,现金贷更多地是助长了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甚至助长了奢侈、颓废与糜烂的生活态度。这较之看得见的风险,对社会更是灾难!
诚然,作为一种借贷行为,现金贷的确是借款人与放贷者之间的你情我愿,消费者的确有借与不借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当消费者的行为放到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框架内,则这种自由依然要受到约束的。比如,吸毒行为乃至吸烟行为,你能说想吸就吸,反正影响身体也只是你自己的事吗?
说到底,透过现金贷以及此前的校园裸贷等现象,我们需要警惕,时尚的消费观背后正泛滥着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人生态度。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究竟应倡导怎样的消费理念,而不是陶醉于消费经济的亮丽数字中?我们需要反思,从校园贷到现金贷,新一代的消费观念究竟繁荣了什么、衰败了什么?
如果说现金贷是魔鬼,该当监管利剑高悬!那么,寄生在现金贷上的人生呢?谁该负责,学校、家庭、社会?
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从规范金融秩序、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还是从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道德、健康消费理念的角度出发,对现金贷的治理都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但是,对现金贷的监管应慎用“一刀切”。在普惠金融程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提升情况下,当“长尾”人群对现金贷类的需求根基尚在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的是对现金贷进行“刮骨疗毒”!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