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一系列带有浓郁藏族风格艺术品如铜佛像、唐卡、贲巴壶、转经轮等不时地出现在拍场上,而画家描绘西藏的那些草稿和精美的油画也成了拍场的重头戏。刚刚结束的一场秋拍上,我们随着陈丹青一起《走进西藏》。不知不觉中,在画作和艺术品交相辉映下,收藏圈内正逐渐形成一道绚烂且略带神秘的西藏风景.
翻倍增值的唐卡珍宝
提到西藏的收藏品种,就不能不提到唐卡。唐卡为藏文译音,意思是以藏传佛教为题材并绘制在布或丝织品上的卷轴画,多挂于寺庙之中作拜祭用。千百年来,在全藏区广为流传,被视为艺术珍宝。
唐卡艺术从总体上讲是一门以表现宗教题材为主的重彩装饰绘画,常以红、黄、白、蓝、青等斑斓的色彩来完成艺术表现。早期的唐卡使用麻布制作,另外还有绢绘、刺绣等多种形式。而堆绣唐卡是其中最具艺术特色的。
正因为唐卡珍宝地位的不可动摇,所以近些年才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通过雅昌艺术网调查了一下唐卡的拍卖数据,2002年12月天津文物公司拍卖一幅“清普贤菩萨像唐卡”的成交价为5.5万元,创当年国内唐卡拍卖的最高纪录。而2004年的最高成交价17.6万元出自北京翰海拍出的“清初五凤图唐卡(五件)”。到了2005年,诚铭国际的“清御制刺绣释迦牟尼及二弟子唐卡”成交价已经达到了82.5万元。三年间,唐卡的价格已经翻了十多倍。
与红木家具比肩的藏式家具
西藏家具多用松木和喜马拉雅山的软木制作,品种大概分为藏柜、藏桌、藏箱。因为品种不多,加之浓郁的民族风格,鉴别起来比较容易,价格自然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有行家估算,藏式家具已和上好的红木家具价格相近了,并且不少现代都市人也开始痴迷此类收藏,出现了藏式家具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西藏家具并非以木头的质量取胜,而是用家具上大面积的绘画和雕刻博得了收藏者的认可。这种以花草和动物为主题的彩绘,颜色非常鲜艳。有的是直接画在木板上,有的是在木板上披一层麻,油彩画在麻布上。有的还要在麻布上罩一层油灰,使油彩不会脱落。而那些动物、树叶、图腾、竹子等都是雕刻工匠们喜爱的题材。
逐渐走高的藏式御制品
贲巴壶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多见为兽吞式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贲巴壶外壁多以各种彩色做底,由上至下依次绘八吉祥、回纹、覆莲、仰莲、如意云头、蕉叶等纹饰。主题纹饰一般绘莲托八吉祥纹。除贲巴壶外,金釉法轮、金釉无量寿佛等都是同时期的作品。此类品种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西藏博物馆均有收藏。
2004年10月24日,厦门国拍拍卖的清嘉庆松石绿地粉彩贲巴壶以145万元成交。此件贲巴壶曾在伦敦佳士得上拍。时隔一年,成交价格翻了一倍。而今年秋季诚铭拍卖的32件藏传文物全部成交,其中清御制镂金嵌宝石莲花生大师金螺以1122万元成交,清御制金嵌七宝饰转经轮成交价为1100万元,其他佛像、宝盒、佛龛等都以不错的价位成交。
有待抬升的藏族艺术品
除了上述有西藏特色的艺术品正处收藏旺势外,笔者认为,还有几类应值得关注。擦擦:一种用于供奉的模制佛像,既有浓艳的色彩,也有鲜明的佛像雕刻,其艺术魅力不逊于唐卡。特别是晚期擦擦造像,在同时期地域性造像风格上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藏毯:藏毯用途很广,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坐垫、挂毯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它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原料是藏羊毛,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土产颜料的基本颜色有蓝、绿、黄、红、紫红、金黄、白、棕、黑等几种,图样大致可分为江垫式、龙凤式、满地铺式、城郭式和嘎雪巴式。藏族服饰:藏族人在穿戴上很讲究,有的一套就价值百万元,光帽子上面就有珍珠两千多颗,以及大大小小的绿松石,此外,服饰上还挂满了金、银、珊瑚石、琥珀等珍宝。动物皮毛和精致的丝绸更显出服饰的华贵,飞龙、祥云和花卉图案全是手工刺绣。据了解,这种百万元服饰,全世界现存量也超不过50套。(编辑:盛秀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