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海蓉 实习生 谭分)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一直反映较强烈的问题,昨天,市卫生局副局长许四虎、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汉新和北大深圳医院院长蔡志明走进“民心桥”,就如何加强医院管理,控制两费增长与市民进行了交流。
在昨天1个小时的节目中,有好几位听众都打电话或发短信来反映,他们曾经在医院遭遇到医生滥开药或是对病情危言耸听的情况,也有的反映大医院医务人员态度生硬的情况,
他们希望医院能够加强管理,医生能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深圳是否可以实行疾病费用包治的政策。
针对看病贵的问题,市卫生局副局长许四虎指出,卫生、社保、物价等部门都在加强对医院的监管,也欢迎市民加强监督,打出医药清单进行核对。医生在开药时,如果是医保的患者,要尽量在医保范围内用药;如果是自费的患者,有多种药可供选择时,要对病人讲清楚各种药的利弊和价钱,让患者有选择权。同时,许四虎也建议市民不要所有的病都去大医院看,小病去小医院、社康中心看,处理不了再去大医院,这样也可以降低就诊费用,省去到大医院排长队的时间。他用事实举例指出,有统计显示,一个小病到社康中心看,平均费用只有40元钱,可是如果去大医院治疗,相应的费用就要增加到130元,这主要与大医院检查程序较多,医疗成本高有关。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到大医院就诊的病人有一半以上是完全可以在社康中心治疗的。
北大深圳医院院长蔡志明认为,要解决看病贵就一定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不能过度医疗,目前北大深圳医院出台了种种规范措施,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但是也要指出的是,市民求医中也要走出一个误区,并不是医疗费用越低越好,这是不合乎科学的。一些先进检查手段和效果明显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延长病人生命,如果病人有需要和能力,医院也应该提供,但是前提是必须是合理的,必须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而且也必须告知患者各种可选择的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汉新指出,为扼制大处方,该院今年10月下文,控制门诊用药,急诊按原则只给病人开3天的药,门诊不能超过7天,超量必须报医院同意。而且该院也已在编《基础用药手册》,将同种药按价格被分为三线。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原则上对一般病人首先用第一线基础药物,对危重病人才考虑二线药物,如果病人经济能力允许又有需要,医生才可以用较贵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