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正文
 

国家发改委17次整治依然无果 降价药在变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20:16 财富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宁霞

  医药厂家 请手下积德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读完这则报道,笔者在气愤之余确实服了医药厂家的精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药厂家玩咱没商量。

  估计医药厂家也会向人们诉苦:原材料涨价了,水电费也跟着涨了,再生产降价药,我们厂家吃啥喝啥呀。但是不知道这些厂家有没有想过: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担负着治病救人的重担。人命关天,岂能时时盯住钱眼不放。

  真的好想劝劝那些惟利是图的药厂,您要是想挣大钱,就别干这行了。做医药的,首先要有德行。别管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首先不能缺德不是?

  同时,也希望国家加大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力度,彻底根治

药价虚高的现象,让老百姓不再觉得买药像是和药品厂家在智斗。

  ——编者

  “

药品降价是国家发改委为了规范药品销售市场,给群众带来更大实惠而发布相应政策,而某些生产、销售厂商为了短期利益各自采取手段,应对政策调整。这样的往长循环作为百姓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呢?

  降价药突然消失了

  近日记者到家附近的一家平价药店买8.4元的阿奇霉素,店员直接拿出一盒32.7元的阿奇霉素分散片。同时对记者说:“由于降价这种药已经便宜很多了,以前卖51.2元。”但当记者说想买以前吃过的8.4元的药品时,却被告知药店早已不出售该种药了。

  沸沸扬扬传了几个月下调药价的消息终于成为事实。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10月10日起降低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价格虚高比较严重的22个品种,涉及到368个剂型规格,主要针对抗感染类药品。在此次降价名单中,阿奇霉素也在范围之内。可为什么记者在药店却买不到想要的降价药呢?

  “降价药消失,说明药店应对又一轮‘新药’上市的准备工作早已经开始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新药”要上市 业内公开的秘密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这已经是第17次药品调价了。熟悉药品生产的鑫荣绿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立新告诉记者,多次强降药价让生产价格低廉的药品企业赚不到钱,转而生产档次更高、价格更高、利润更大的“仿制品”已成为药企普遍的一种营销手段。应对这种“新药”上市的策略,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据了解,所谓的“仿制品”就是给目前规定的降价药重新包装,重新命名,重新申请药品批号,最终重新定价。据业内人士透露,一番“变脸”之后重新定价跟原来的价格差价至少在两倍以上。

  同仁堂药品部的赵经理坦言“我承认这种现象很普遍,但对于我们行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接着以要开会为理由,挂断了记者的电话。

  当记者问起,当销售降价药品利润空间没有时会不会选择长期经营。德威治大药房负责人郭小姐含蓄地说:“药价下调之后药店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很正常。”弦外之音不言而喻。同时另一家药店的销售人员透露,几种降价药售完以后,厂家马上就会提供一些利润更大的“新药”给他们。

  某药业公司内部人士早已公开透露,公司正在准备改变降价药品的包装和剂量重新注册,并将“新药”以绝对高价重新上市。

  药品“变脸”究竟为哪般

  据记者了解,在目前

医院掌控80%市场主动权的情况下,医院不会自动放弃利润,压缩的药价必然向上游延伸,最终,降价的棒子最终自然落到生产企业的头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药品“变脸”这是企业在认定降价药品无利可图时最常用的方法。

  对于许多廉价药品绝迹的原因,“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其经营者因为研发新药到申报、反复临床试验到获得批准上市销售,需要几年的艰苦细致工作,这个时间很漫长,所以更愿意选择“变脸”捷径来牟利。?业内人士杨先生这样认为。

  徐立新经理告诉记者,对于某些资金匮乏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本来就激烈的情况下,制药企业还要多次面临药品降价、招标采购、广告费上巨额的投入等多种压力,在无暇顾及长期生存的状况下,企业经营者更专注于眼前的利益是必然的,为了生存,只好使出“变脸”招数为企业带来新利润。

  政府 在尴尬中前行

  降价药品的这种“新药”上市方式有关监管部门同样心知肚明。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三个配套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各级各类医院销售降价药品数量不能因为降价而发生明显变化。根据记者了解,按照国家规定,药品必须经过药监部门审批才能上市销售。国家药监局宣传处李海东说,每次调价都会有药品“变脸”,这种“变脸”只要药品质量没什么问题就是允许的,我们只管药品的质量,管它的生产和经营权。

  根据有关资料,从本月到年底,国家发改委将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政府定价药是否按规定价格执行,政府规定降价的药品是否按规定时间和幅度降低了价格。连续17次大规模的降价,频繁的监督检查,都显出政府对药价虚高问题的决心和重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我们国家药品的流通环节过多,药品审批与药价定价之间相对隔离甚至脱节了,药企药厂钻的就是现行的这个“空子“。试想就算定价部门有严格规定,就算工作人员再多,他们每天面对品种规格数以万计的药品,他们能弄清楚每一种药品的真实成本与合理价格吗?屡屡调价,只教会了企业用新的手段来应付。

  这表明,降价药品被取代是不可避免的。为此,一位坚决不愿意留下名字的医药专家说,表面上看起来是药品价格过高老百姓看不起病,其实质是背后体制和机制问题。根治药价虚高必须完善国家体制,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重点扶持一些医疗企业,更主要的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