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俄罗斯货币从紧 调税强力干预奏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3:36 天津日报

  俄罗斯货币从紧 调税强力干预奏效

  俄罗斯最新官方资料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为3.5%,比去年同期增长0.7个百分点。而在去年全年,俄罗斯的通胀率为11.9%,超过政府预计的7%至8%的范围。从去年开始,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采取干预手段应对高通胀。

  首先,俄罗斯政府利用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增加黄金储备等金融手段,减少货币流通量,以遏制物价上涨,缓解通胀压力。

  其次,俄罗斯政府通过进出口调节,提高或降低部分产品税率,进一步保证国内市场需求。为保证国内粮食供应,俄政府两次调高小麦出口关税,将其从零关税升至40%,并将高税率有效期延长至2008年7月初。此外,俄政府还将奶制品、蔬菜和所有食用油进口关税由15%降为5%,有效期为6个月。同时,为了增加和保证市场供应,政府还有限度地开放了部分商品进口。

  第三,俄罗斯政府对食品实行了有效的价格干预。俄政府日前宣布,将动用150万吨小麦,择机投放市场以平抑价格;支持国内30家大型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签署食品价格冻结协议,将面包、牛奶等6种食品价格冻结在去年10月15日的水平上,并将有效期从原先规定的2008年1月底延长至5月初。

  此外,俄罗斯政府还对低收入弱势群体发放了食品补贴,并提高养老金标准。与此同时,俄政府还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先后对40多家“蓄意串通涨价”的企业处以数十万至数千万卢布的“不诚信罚款”,并对部分企业提出法律诉讼。

  政府上述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货膨胀,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俄罗斯在对进口商品大开“绿灯”的同时,也加大了其对国外食品的依赖性。据官方统计,莫斯科的食品进口依存度已从2004年的65%升至目前的73%。分析人士认为,长此以往俄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的发展会受到抑制。此外,俄国内食品生产商对政府的价格干预措施表示不满,他们抱怨政府强迫企业为防止通胀“买单”,并称提价“对于企业生存来说是非常必需的举措”。

  此间经济学家认为,俄罗通胀率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其经济结构不平衡,过分倚重能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虽然连年快速增长,但农业却长期滞后,导致本国农业和畜牧业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事实上,俄罗斯政府对农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俄农业部长戈尔杰耶夫指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投入,并通过建立批量商品生产基地的方式,促进农业发展。 (据新华社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