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的信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09:00 四川金融投资报 | |||||||||
本报昨日在一版头条刊登的“解决股权分置可能闯关”的报道,在先于市场作出敏锐反应的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关注。为此,我们约请本报专栏作者、著名分析人士陈实就这一消息释作的信号和可能对市场后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昨日金融投资报等在头版刊登了解决全流通条件渐趋成熟的消息,两市立即低开低走,均收出中阴线。股市的这种敏感反应,又一次说明市场对全流通的恐惧。
据报道,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和证监会监管部主任谢庚都指出,解决股权分置试点工作的各方面条件越来越成熟,证监会规划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更是表示,全流通必须果断试点。这些官员的如此讲话,可以认为是全流通试点即将展开的信号。 从有关官员和学者对全流通问题的表述看,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股权分置不同于减持和全流通,其本质是要把不可流通的股权变为可流通的股份,真正实现同权同权,可流通的股份不一定就要实际进入流通,它与市场扩容没有必然联系。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并在保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但我们认为,只要赋予非流通股流通权,股价继续走低便不可避免。因为非流通股迟早要实际流通的,市场的预期将使未来全流通后的股价水平提前反映。如果大家都知道一年后股价要从10元跌至5元,那么现在就可能很快跌至5元,这就是预期在起作用。 第二,“如果只考虑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考虑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就会走向利益机制处理的另一个极端。无论大股东、小股东利益都应该保护”。 该表述在利益处理上看似公平,但却忽视了长期以来流通股股东已经遭受了巨大损失、非流通股股东早已获得巨大回报,小股东为大股东早就作出了巨大奉献和巨大牺牲的大背景。如果割裂历史来谈所谓的平等对待,本身即是极大的不公。可以预期,在有关方面的潜意识里仍首先考虑大股东利益的情况下,第三次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仍会像前两次一样,以股市暴跌、全盘皆输而告终。 第三,“现在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最好时机”。 其理由是,股市下跌至低位后,将大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低位解决该敏感问题,股市继续下跌的幅度相对较小,对市场和社会带来的震荡减弱。这从侧面说明,有关方面十分清楚全流通实乃大利空。 我们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无论有关方面如何把“全流通”包装成大利好,但都改变不了大扩容和抽走资金的实质,这是最基本的供求关系问题;同时,也不可能改变市场对股价将因为全流通而下跌的预期。 陈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