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9日17:1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月19日消息,日前,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新浪财经多方征集网友关心问题,实地采访专家,为投资者解读政策要点。

  专家解读再融资政策如何改:疏堵结合 堵住监管套利漏洞

  再融资政策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二是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堵住监管套利漏洞,防止“炒概念”和套利性融资等行为形成资产泡沫。同时,满足上市公司正当合理的融资需求,优化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原则,规则调整实行新老划断,已经受理的再融资申请不受影响。

  专家解读再融资政策出台背景:当前政策存在三大问题

  监管层发现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把问题做一个总结,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问题:过度融资;第二个问题:就是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机制存在较大套利空间。有损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第三个问题,再融资品种失衡。

  刘姝威评再融资新政:符合投资者利益 不会使股指大幅波动

  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保障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这符合全体投资者的共同利益。我们不会完全制止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但是我们必须提倡价值投资主导 证 券市场。如果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受让方依靠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大部分配套资金,那么,我们会怀疑受让方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能力和融资能力,并且降 低并购重组完成后受让方的盈利能力预期。

  专家:继续鼓励并购重组 不受18个月限制

  当前鼓励上市公司去兼并重组,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资本市场配置功能资源。所以并购重组的相关行为就没有纳入到18个月的限制。这个18个月的间隔限制,主要包括了,IPO,增发,配股,新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现金这四种形式。

  专家:20%的股本融资限制基于两方面考虑 对中小创或有点影响

  20%的限制条件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点,监管层主要是借鉴香港闪电配售的制度安排;闪电配售,就类似于我们的定增,今天晚上收盘了,然后找个保荐机构,保荐机构给自己的客户打个电话,一晚上搞定,然后第二天股票就可以上市流通了,香港做这个比较多,但年度股东大会有一个授权,闪电配售不能超过这个总股本的20%,啥时候启动由董事会来决定。

  第二点,经过测算,在过去几年,70%-80%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占股本的比例都在20%以内的;另外呢,20%的限制对大国企,例如五大行和两桶油基本上是没有影响的,很多大国企的A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很低。

  专家解读再融资间隔为何是18个月:项目有效益了再伸手要钱

  一个项目都要有周期,从常理上来讲呢,这个项目融资,钱拿到手了,项目见效了,向公众投资者证明,给了你钱,你能把这钱用好,能给投资者回报,然后你再下次融资。你不能说这次拿钱了,项目刚刚破土动工,又要投资别的项目;实践证明很多频繁融资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考虑到项目有建设周期,管理层希望上市公司上市募到资金见到效果,给了投资者回报,再伸手要钱。

  广发证券:A股多了个短期利好

  新规对再融资定价基准日的限制,可以明显降低大小非的解禁减持套利空间,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新规对再融资发行规模不超过20%总股本的限制以及对再融资发行时间跨度大于18个月的规定,可以有效控制过度融资,减少股市抽血担忧;新规对再融资企业不得持有大金额理财产品的要求,既能限制非必要性融资,又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对A股市场制度规范的信心,因此对A股总体来看是新的短期利好因素。

  海通荀玉根:再融资新规利好股市资金供求

  新规提高再融资企业的门槛,要求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即不得将再融资 资金换为闲置资金进行理财。监管的核心思路是引导资金进入实体,引导股市投资重视基本面,打击通过资本运作的投机炒作行为。

  专家:定增的过度繁荣抬高了IPO企业胃口 募三五个亿不算少

  当前,管理层的思路是疏堵结合,市场上不是只有定增一个产品,可以发公司债,可以发可转债,可以发优先股,也可以做并购重组配套融资;一个上市公司融资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所以,IPO时期的企业融资和他的投资额和项目是匹配的,不存在有市盈率的管控就融的少了。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讲,募资五六个亿,也不少了。

  专家:上市公司借壳和重大资产重组原则上不受再融资新规影响

  没有影响;上市公司借壳和重大资产重组原则上不受新规影响。现在借壳是不允许配套融资的,所以借壳和新规没有关系;重大资产重组用资产认购这个,和新规也没关系。现在允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认购的同时再配套从市场上融点资。配套融资这部分,第一要按照市场定价。第二是规模上要受20%的限制,其他的没有影响。现在市场上有人说新规出来以后,借壳搞不了了,这个和新规没关系。

  中信证券评再融资新规影响:新规挤出资金利好二级市场

  从实际规模来看,定向增发是A股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最重要的形式。再融资新规对市场预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其一缘于规模,相对IPO的规模,以定向增发为主的再融资才是过去几年A股市场融资的主要形式,从2006年至今,A股再融资规模累计达到了6.44万亿,而IPO规模只有2.04万亿,其中2014~2016年的增发规模更显著超过IPO。其二缘于关联,定向增发+到期解禁是过去几年打通一、二级市场的重要资金获利方式。

  专家:再融资新政从资金面上利好二级市场

  当前,二级市场的解禁压力一部分是IPO形成的,一部分就是定增形成的限售股;再限制融资规模,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之后,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少从二级市场拿钱,而且还可以把一部分专门搞定增的资金挤压到二级市场。同时,还可以减少由于定增形成的限售股。所以,从二级市场的资金需求来讲,对市场是肯定有利的。一方面少拿钱,一方面把资金挤到二级市场,另外还减少限售股的形成。

  专家:再融资新政抑制二级市场投机炒作 利好优质公司

  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影响:对大型企业优质企业,企业科技含量高的,有成长性的企业是利好。唯一有影响的,就是那些过去靠定增套利炒概念炒题材,在这个市场割韭菜,损害公共投资者利益的公司。资本市场是一个资源配置的场所,要满足上市公司正当合理的融资需求,对那些有投机炒作内容要旗帜鲜明地抑制,要全面从严来监管。

  专家:刻意拉抬再融资发行价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在管理层出台了20%的股本再融资限制之后,有人说,可以通过可以拉抬二级市场股价来获得更多的再融资金额。一方面,在依法从严监管、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的大背景下,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另外,我们目前的定价机制是发行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你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和代价,还冒着坐牢的风险,如果还拉抬股价的话就是上市公司老总脑子进水了;当真有的话,发现操纵市场,那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专家痛斥定增畸形利益链:不能过去干坏事 未来就一直干下去

  再融资制度推出之后,对整个定增市场的影响,还得拭目以待。因为有新老划断,对已经进来的实际上没有影响,未来来的,肯定会有影响。就不能让有些人借着定增来挣老百姓的钱,这就是证监会制度推出的初衷,从来都是说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首先你的权益这是合法的,不能说过去干坏事,干得美美的,要永远的干下去。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